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一
1.投影出示课题
2.投影有关岳阳楼图片
3.简介背景
1.配乐范读,(投影展现)
注意划分节奏和语速语调
2.自由朗读
(1)结合注释疏通句意
(2)共同讨论质疑解难
3.配乐竞读
学生评议,教师点结
4.师生品读
(1)品读意境:(投影)
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景物有洞庭水、岳阳楼、吴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老病、关山、涕泪栏杆。这些景物壮阔而悲凉。
(2)读后有怎样的感受?试着将其改写成一段写景散文。
————使人读后仿佛进入战事不断,游子漂泊他乡,老病交加,悲痛欲绝,孤苦无助的境地。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3)品读情感
这首诗抒发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从“无一字”“孤舟”“涕泗流”等词中可看出本诗主要抒发作者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伤。
(4)品味语言(投影)
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的理由
5.比较阅读
试比较《题破山寺后禅院》与《登岳阳楼》同异
明确:
相同处:
都是五言律诗,都有借景抒情
不同点:
————主要表达方式不同,前者以写景为主,后者以自叙和抒情为主
————写景方式不同,前者以写实为主,后者写实与想像想结合
————景物特点不同,前者着眼于细节描写,后者细节与全景相结合
————抒发感情不同,前者是物我两忘的愉快心情,后者抒发的忧郁之情。
6.配乐齐读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诗歌,掌握了朗读技巧,并感受了作者的情感,对重点词句做了研读品味,有很大的收获。
1.搜集与《题破山寺后禅院》意境相近的其它田园诗
2.搜集与《登岳阳楼》意境相近的其它忧国思乡诗。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二
《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名句。先写湖东与南吴楚两地地势如裂,后写天地日夜浮动在湖水上。意境壮阔,气势极大。写洞庭湖,孟浩然也有名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极为生动。杜甫这两句与孟浩然的四句相比,还略胜一筹。孟诗中“撼”用得有声势,杜诗中“浮”字用得更加自然。“撼”字是炼字炼出来的,用“浮”字则不仅要炼字,而且要深入观察,把握了客观实际,才能逼真地深刻地反映现实。尤其是,杜甫的两句与全诗是统一的,浑然一体,深沉博大;孟诗全篇头重脚轻,稍见缺憾。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
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腹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三
新课程强度“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确立教学目标尤其重要,特别是对单元目标的准确构筑把握。以必修课为“点”,“点”上求精求深,“点”上求辐射;以选修课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选修”是必修的辅助与变通,是更有弹性的发展性教育的延伸。本诗为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第二单元自主赏析课文,本单元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了体现选修课的特点,选择这一首诗做为一个点,一个示范,“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探讨选修课该怎么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二、学习本诗从而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的风格。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从而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2、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引导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以便对诗歌的意境美有更深入的品味。
一课时。
一、导课
集体背诵杜甫《登高》。说说本诗选用了意象,营造了意境,抒发了作者情感。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前勾后连,引入新课)
二、朗读背诵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落实基础,熟读成诵)
三、背景透视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四、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1
1、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3、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尾联写出什么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3、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2
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100字左右,先组内交流,后选优在班上交流。
参考示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矗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晨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阔大极了,壮美极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小组合作探究3
从内容、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1、内容: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2、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3、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掌握诗歌鉴赏三部曲)
教师小结: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大相表里,故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细处引导,总体把关)
小组合作探究4
比较阅读:
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2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整体把握,实为比较)
请将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作比较,说说它们同是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其它小组补充。
参考答案:
诗境:
1、李诗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松快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
2、杜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风格:
1、李诗用陪衬、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概括。
2、杜诗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来概括。(精心比较,更显特征)
五、教师课堂小结: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组合成的场景,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
你能举出常见意境吗?请给出例句。(学生举例,教师补充)(学生例句略)有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等,一般都两两相对。要准确握意境,我们只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高屋建瓴,放得出去,收得回来,渗透高考,让选修与必修不即不离)
六、作业布置
拓展学习: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杜甫的《阁夜》《旅夜书怀》。(延伸阅读,纵向拓展,形成系统。新课程强度“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以本诗为“点”,“点”上求精求深,“点”上求辐射;以杜甫其它诗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自然地并有意识地打通杜甫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点”与“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钻研选修课文。)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四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5、背诵并默写。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
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
一、导语设计
二、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
《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
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两岸猿啼凄厉而悲凉;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
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五、课堂小结
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六、布置作业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五
第一段:记叙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腾子京的托福撰写。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记看得到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隐晦的凄凉景象。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在楼上雕刻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词歌赋。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的时候,一整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游人不能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只听得见老虎的怒吼、猿猴的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满眼看去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感伤到了极点,悲伤极了。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的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呢!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真是快乐极了。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六
第五节激素
激素调节是人体内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双一重要的调节系统。是神经调节的补充,正是由于有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人体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才能协调统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成完整的印象,在知识结构上形成完整的结构。也为今后学习人的发育和其他激素调节打下基础。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内容学生比较生疏,但知识的条理性强,文字叙述浅显易懂。可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前以问题形式准备好引导性阅读任务,并在课堂上适当提示阅读方法以及任务解决的途径,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自学方法教育。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激素和内分泌腺。了解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
2.学会用列表的方式概括物质的性质和功能。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激素调节作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大脖子”病的介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激素的调节作用。
2.教学难点:激素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布挂图或投影片,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不足挂图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结合热点,引入新课
这是一个热门问题,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说:激素。
从我们同学家长的担心程度上我们可以推测出,激素能对我们人体的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除神经系统外,激素对我们人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多种生理活动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那么,激素是怎样一种物质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激素和内分泌腺”一部分内容。
(二)复习比较,理解概念
2、阅读时,请对照前面学过的消化液和消化腺进行比较,看看激素与它们有何相似点与不同点,重点要注意不同点。并把这些不同点记录下来。
学生自学结束后,回答上述问题。教师作列表小结和补充(见板书“激素和内分泌腺)。
各种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组成了内分泌系统。下面我们将以甲状腺和垂体为例来学习人的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的。
(三)自学列表,解决重点
请同学们自学“甲状腺激素”和“垂体”两部分内容。就甲状腺和垂体及它们分泌的激素在生长位置、激素的作用、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作列表分析。
学生自学并按以上要求列表。教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补充小结
教师选择比较完善的表格进行展示(可画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表格作补充。(见板书)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补充以下内容:
1.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是推广食用碘盐。该法在我国成效显著。
2.垂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广泛,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如性腺)。
3.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4.成年人生长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激素
一、激素和内分泌腺
分泌的腺体
存在位置
数量
作用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七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连月不开。
6、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7、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或异两者之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选择
15、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b.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16、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岁中)
b.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前句写无风时水面的月影,后句写微风时水面的月光)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前句写狂风声音凄厉,后句写波浪来势凶猛)
d.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前句写天空乌云密布,后句写湖面昏暗阴沉)
17、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c.“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
d.两段文字一悲一喜,一明一暗,一阴一晴,都写得情景交融。
四、回答下列问题。
18、本文中心思想是什么?
19、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0、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2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2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
答案:
1、予:我;以:来。2、夫:那。3、述:描述。备:详尽。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5、开:放晴。6、薄:迫近。去:离开。7、景:日光。集:栖止。8、求:探求。9、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10、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1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12、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13、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4、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15(b)16、(c)17、( b )18、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9、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0、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八
岳阳楼离居住地很近,火车提速后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几家邻居相邀到洞庭湖游览。这岳阳楼以前到是来过几次,现在有时想写写“循着邮票的足迹”,一些去玩过的景区再次去看看也是为了写这篇文章,于是怀着一种与故人相见似的心情来到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城西,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我国发行的《中国历代名楼》邮票,岳阳楼位列其中。金碧辉煌的楼阁屹立于古城门上,掩映于绿荫丛中,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古时由长江水路到岳阳,岳阳楼是必经之门。当我站在宽敞的平台上,仰望着岳阳楼的全貌,重檐飞角,古朴典稚的雄姿让人肃穆。进得楼内,在古色古香的楼厅大堂里,徘徊流连,在高接云天的最高层顶楼窗前,凭拦远眺,整个楼宇巍然高耸,雄伟壮观。楼厅大堂里的诗文对联,琳琅满目,使这座古代名楼充满着一种艺术的魅力。远处,壮丽的蓝天,浩淼的碧波,绰约的'帆影,黛冒的山色,与这雄伟的岳阳楼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瑰丽画卷。置身其中,不由人的思想不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自由飞翔。
知道岳阳楼是从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开始的,那还是上小学时,我读的第一篇古文就是范仲淹写的这篇《岳阳楼记》,这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唱,对于我们这些当时还只是上小学的半大孩子也只是似懂非懂。由于作品较短,读起来又琅琅上口,加上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文章,读的遍数多了,兴味也浓厚了一些,对文中描绘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万千气象”,也多少能领悟一点,从此岳阳楼,这个千古名胜便在我儿时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听到一些关于岳阳楼的传说,也看到一些岳阳楼的图片,特别是偶然读到一些关于岳阳楼的诗词文章,于是,对古往今来久负盛名的岳阳楼就心驰神往起来,总想一睹为快。所以后来每次到得岳阳楼,总是要站在楼前的平台上仰望、端祥岳阳楼的全貌,总感到这岳阳楼气势雄伟,构筑精巧,整座主楼是纯木结构建成,没用一颗铁钉。整座楼宇,飞角重檐,雄伟壮观。不由得不从心里赞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
岳阳楼的高厅大堂里,那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全文的大屏,隽刻于廊柱及壁板上的历代诗人、书法大家题咏岳阳楼的诗词、对联,竟境深远,字体遒劲,不由人不从心里感叹祖国文化宝库的无比丰富。
登上岳阳楼顶层,凭拦远望,碧波滔天的洞庭湖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述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遥望洞庭湖,千帆意发,一望无际,一派繁荣景象。这时不由得从心底里赞美祖国山河是何等壮丽。
至此,我对于岳阳楼登上中国邮票倍感理所当然,对邮票题名《中国历代名楼》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徘徊于岳阳楼的高厅大堂之上,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景物之中,最能激起我情感浪花的还是那大雕屏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这句话儿时初读《岳阳楼记》是不能深刻领会其意的,今天看来,这句千古名句对于那篇文章来说是“文眼”,对于范仲淹来说是后人对其高风亮节的品格赞叹的“依据”,也许人们不知道岳阳楼,也许人们记不全《岳阳楼记》,但这句千古名句,许多人必定是记忆深刻的,或许是人们通过这句话记住了岳阳楼,记住了范仲淹,我想集邮者也许会因为这句话而记住了岳阳楼邮票。这句话勘称画龙点晴之笔。因为它既不是宣扬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也不同于发去国怀乡之感慨,而是表现了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忧乐观,也揭示出了中华民族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与崇高精神境界。过去,我们总是把古代士大夫说成不为国家,不为民众的暴利之徒,无论是岳阳楼宇,还是《岳阳楼记》,不正是激发后来人忧乐天下的最好教材吗。
岳阳楼记基础题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它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吟咏,留下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为岳阳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前方映入大家眼帘的水池中有五座精致小楼,这个景点,叫五朝楼观,它是一道微缩景观,展示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用黄铜铸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感。
双公祠是为了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岳阳天下楼”和“双公忧乐情”。
大家看,岳阳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结构的牌坊,每座牌坊的中间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左边牌坊刻有“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这是由清代大书法家张照所撰。右边牌坊刻有“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澧兰无古今”,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撰。两座牌坊南北对峙,布局对称,使得岳阳楼更显古朴庄重。
岳阳楼南侧的这座亭子叫仙梅亭,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这座小亭子呈六边形,两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玲珑雅致。
岳阳楼北侧则是三醉亭,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1983年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落架大修,基本保持了清代原有的艺术风貌和建筑特色。
楼顶所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由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岳阳楼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共3层,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
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指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挑出的飞檐由斗拱承托,其中承托飞檐的方木块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仅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营造出壮观的气势。
岳阳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叫盔顶,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
出特色,岳阳楼也是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大家请看,它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岳阳楼记》的真迹悬挂在二楼。
好了,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到岳阳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