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一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7、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1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1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4、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0、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
2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
22、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23、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24、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25、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刘禹锡《更衣曲》
26、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张衡《四愁诗》
27、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二
南朝宋·范泰《咏雪诗》
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南朝宋·刘义恭《夜雪诗》
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然而,诗人转而将笔锋移向飞雪,它们象飘飞的玉屑在院中飞舞,将庭院装点得格外素洁。“集”字既写出了雪之密,又饱含了诗人对瑞雪的喜悦之情。
南朝宋·鲍照《发长松遇雪诗》
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
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梁·丘迟《望雪诗》
漫天的雪花从空中飘落降下,杂乱地给满是红墙的城镇披上一层银装。高台顿时变作一座银台,树丛立刻挂上了琼条。前句写空中雪花漫天飞舞,次句写雪裹朱城。三、四句写高台大树均为白雪笼罩,成为一片银白世界。诗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降雪时所望见的高空与地面的远近景色。视域开阔,状景粗放和精细巧妙结合,尤其后两句的“银台”和“玉树”,更将雪景描绘得既雄浑,又剔透,煞是可爱。“倏忽”和“俄顷”又写出雪降速度之快,不一会便主宰一切了。
隋·王衡《玩雪诗》
皎洁的雪花随处飘落洒满大地,皑皑一片银白世界。这雪花漫天飞舞,随风回旋。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雪花裹缠在树技上,晶莹闪烁,似刚刚栽植的美玉树。这是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前面两句,一写雪落大地后的静景,一写雪舞空中的动态。后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二句皆含双重喻意,颇为新奇,“如始构”、“似新栽”已是比喻,而“璧台”、“琼树”也是运用比喻辞格而紧缩了的偏正词组,言简意赅。
唐·祖咏《望蓟门》
蓟门边关,冬天破晓时分,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连绵万里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放眼远眺,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两句诗气势宏阔,首句用一“万里”,便见积雪绵延不尽,次句着一“三边”,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
唐·祖咏《终南望积雪》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像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宋·陆游《春日》其五
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元·黄庚《雪》
虽然不是夜晚,可是大江、高山都披着银辉,好象是明亮的月光千里普照,天地没有半点私心,使千家万户都变成了如玉似银的一片白色。这两句诗写雪后的景象。构思得很巧妙,前一句以白昼比喻雪夜,但写得很婉转,展露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看到白色先疑是月,又想到不是夜晚,然后得知是雪(当然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如此)。后一句更奇特,看到白雪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于是联想到天地的“无私”来,其实天地并不是人,哪里有“私”与“无私”的道德观念?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显露。这两句写雪立意高,写法也很高明。
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三
1、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
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8、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杜牧《独酌》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1、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白居易《村雪夜坐》
12、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6、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孟郊《商州客舍》
1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四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早春咏雪》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五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4、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6、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7、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8、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1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2、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1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1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5、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16、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王逸《九思》
17、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8、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19、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0、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雪诗》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六
2、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3、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写其动态
5、 洒空深巷静,积素方庭宽。(王维)写其静态
6、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可谓侧面描写的传神之作。)
7、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
8、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9、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哄落春风里。(李白)
10、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七
2、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3、云晴鸥更舞,雪逆雁无行。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4、忽如一夜春雪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写其动态
5、洒空深巷静,积素方庭宽。(王维)写其静态
6、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可谓侧面描写的传神之作。)
7、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
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9、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哄落春雪里。(李白)
10、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八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王初·唐】
早春咏雪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题景诗云:
“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沈佩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梅》(二首)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qie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摹,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孟郊·唐】
夷门雪赠主人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酒声欢闲入雪销,
雪声激切悲枯朽。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晚雪吟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雪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昆仑山下雪的诗句篇九
2、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3、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4、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5、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6、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
7、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8、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9、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10、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11、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2、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13、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14、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5、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16、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1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19、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刘禹锡《大林寺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