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林中的树教学反思篇一
本次活动分三大环节:
1.提问: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字?
2.日历本上有哪些数字?
3.观察教室里哪些地方有数字?
4.在我们生活中哪些数字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记住的,并说明理由。
5.提问:如果没有这些数字会发生什么事?运用幼儿活动材料
在此环节,说教室里的数字时,可以帮助幼儿说清楚刻度、页码等,丰富幼儿的。小朋友们对汉字与数字的概念没搞清楚,教师应该清晰的讲解,帮助幼儿搞清楚。在做作业前,教师可出示日历、钟、体温计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明白这些物品上少了哪些数字,应该怎样补充。
1.创编数数歌谣,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和数字有关的内容编进儿歌里。
2.以“开火车”形式,用手拍节奏,一个接一个往下说。
教师小结: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议或总结。
在“开火车”环节,大部分小朋友说得不错,但个别幼儿就不会说了,不知道怎么说,像阳阳、鲲鲲等小朋友就说的不够好。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虽然也有好的地方,整堂课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像在对汉字与数字的概念讲解时,不能带过场,而应帮助幼儿搞清楚两者间的概念,应清晰的讲解。总的来说,还要继续努力,不断的向师傅学习,积累经验,用心去发现身边所有好的东西,从不同老师身上吸取长处。
林中的树教学反思篇二
让孩子们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落实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对数学现实价值的体会;学科教学界限分明,忽视知识间的联系、迁移、促进与渗透整合……种种“数学与生活分离,知识与实践脱轨”的现象或做法仍普遍存在。下面就新课程一年级第一册(人教版)“生活中的数”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的应用性、生活性、开放性?”“如何在数学的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如何在教学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生活的缩影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王国里的数宝宝为了迎接国庆,进行了一场比赛。每位数宝宝都要夸夸自己的本领高,夸自己在生活中的用处大,同学们想参加吗?【出示1、2 、3、4、5、6、7、8、9、10这些数的卡通形象】比一比,哪一位小朋友夸数宝宝夸得好,数宝宝就和它交朋友。
二、生活中物体的数量。
生1:我家有2台电视。
生2:我家有5个人,有4个房间,有6把椅子。
生3:我家房子在4层,有3台彩电,1个空调。
生4:我有2个小辫子。
生5:教室里有8盏灯,有4个电扇。
生6:眼保健操有4节。
……
师:数宝宝听了真高兴,你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0宝宝,为什么在伤心的哭呀?
生1:我家有0只小猫。
生2:妈妈给我买了5 个苹果,我吃了5个,一个都没有了,是0个。
师:你的例子举得真好,0宝宝开心的笑了。对啊,数宝宝可以帮助我们来表示物体的数量,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三、生活中的序数。
生:我们是南莫小学一(1)班的学生。
师:可是它们不知道你们的教室在哪里啊?
生:教室就在第一排楼的第1间,门口不是写着一(1)班呢。
师:哦,我明白了,你说的就是教学楼的第1幢的第1层的东面第1间,是吗?(教师把第字念得很重。)那谁能这样清楚完整的介绍呢?(生模仿老师的说法来介绍)
师:数宝宝已经到我们门口了,它不知道你坐在哪儿呀,请你告诉它,好吗?
生1:我的位置在第3组的第1桌。
生2:我的位置在第1组的最后一桌。
师:也就是第几桌?
生:第6桌。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在班级的座位。
师指导学生在新发的本子上写上组号、座号。
2、师:数宝宝还想去小朋友的家里参观,小朋友欢迎吗?(欢迎)
那好介绍一下你的家住在哪儿,要说得详细些,数宝宝才能找得到啊!谁先来?
生1:我家住在南莫教师新村4号楼201室。
师:你们能听懂杨伟的家住在哪里吗?给数字宝宝解释一下,
生(几名学生逐步补充完整):我想告诉数字宝宝,杨伟的家住在教师新村,他家是第4幢,201就是2楼的第1间。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数宝宝全听明白了?
师:谁也能像刚才那样再来介绍自己的家在哪儿?
生:……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范老师的家住在哪儿?(想)
学生同桌互相说。反馈,请2个学生说。
生:我的生日是9月9号,我今年7岁。
……
师:范老师的生日你们知道吗?谁来猜一猜?(生非常涌跃)
师:范老师告诉你们吧,我的生日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的第15号,大家一起说我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生大声:12月15日。)
师:那你们和同桌说一说你的生日就是一年中的第几个月的第几天?(同桌互相说)
师:数宝宝听了,太高兴了,它们说:“我们的本领真大,小朋友的班级、座位、家庭住址、生日都要用到我们数宝宝。”(学生都会心的笑了)
四、生活中的号码。
生:我家的电话是8475698,我爸爸的手机是13862788568。……
师:如果数宝宝在路上碰到坏人,她应该打什么电话?(生:报警电话110)
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常用的电话号码呢?
【生说(师同时介绍)火警电话、急救电话、天气咨询电话等】
师:我们的电话号码里都是数宝宝,数宝宝觉得自己本领大,能为人们做好事可高兴了。本来啊它们老是说自己的本领大,有时还会吵起来,可是自从它们一起组成了电话号码后,就觉得团结很重要。我们一起来表扬数宝宝的团结,好吗?(师生鼓掌)
2、数宝宝想给我们买生日礼物,一路上看到了好多自己的照片,你们看到过吗?
生1:我和妈妈去买菜,看见有数宝宝的照片,告诉我们多少钱1千克。
生2:我和妈妈一起买衣服,看见也有数宝宝的照片,告诉我们多少钱1件。
生3:钱上面也有数宝宝的照片。
生4:红绿灯上面有数宝宝,红灯不能走,绿灯可以走。
师:你说得真好!红灯停,绿灯行。我们一起来过马路,现在是红灯,10、9、……1、0,好,可以走了。(学生开心的笑了)
生大声:4路。
师:那你们回家乘几路车?
生:2路、5路……
师:是啊,车上也有数宝宝的照片,在哪儿呢?
生:在驾驶员的前面,就是车的号码。
生:还有车后面也有号码。
生1;我觉得给车编号,便于警察叔叔管理。
生2:如果不给车编号,那丢了怎么办呀?
……
师:车牌号的学问可多啦,大家可以回家去问爸爸妈妈。现在我们也来是试试怎么编号。
五、用数字编码。
1、数宝宝听说我们学校要举行体育节,也想来为大家加油。出示学校跑道:我们先请数宝宝帮忙给跑道编上号。(师生编号)
2、每个运动员都有号码布,下面我们就为自己编运动号。
12号小朋友的号码怎么编?(讨论:1112)
3、请小朋友把自己的运动号码编在发到的白纸上。生编后,先指名交流,再同桌互检。
六、课堂作业:用数宝宝画一幅图画。(略)
七、课外作业:编数宝宝的故事,让爸爸或妈妈记录下来。
《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等。在“生活中的数”的学习中,我们根据学生课前的小调查所得的信息和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有序地交流信息,使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1、延伸课堂空间,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建立联系。在本节课的实践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已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主动地观察分析生活现象,用数来表示身边的事物,说说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生日、车牌号……”;运用数简明地表示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用数给路道编号、给自已编运动号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正是在与数的“对话、沟通、交流”中,学生的数感得以有效地发展。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学生所交流的信息既有来自家里、教室里、学校里的亲身经历过的各种事物、各种现象中的数;更有在菜场里、马路上、超市里、体育运动中等各种生活经历中感受过、观察过的数,从而把课堂教学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中广阔的世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无处不在,体会数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2、展开情节想象,体现人文特色
数学严谨、简明、抽象而缺乏情趣和人文色彩。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就必须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特色。
表现一:数字不再是抽象的数,而是活泼可爱、有鼻有眼的、有自己本领的、有自己个性的卡通形象。
表现二:纵观整节课,把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数表示事物的数量、生活中序数、生活中数码,以一种富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加以串联,贴近学生心理和生活,从而使数学展现出多彩的、富有情感的面貌。
表现三;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有情趣:如小朋友都来夸夸0宝宝,0宝宝伤心的哭了;自从数宝宝一起做人们的电话号码后,他们就再也不争吵了,变得很团结,让我们用掌声来表扬数宝宝。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角色使学生学得有趣、有味、有情。
表现四;学习的真正需要来自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有如此重要广泛的使用价值,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被激发,学习的欲望不断强烈,这是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学习的效果是最显著的。
3、解决生活问题,发展综合能力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发展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既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序数,还可作为一种符号代码,更有在生活中的其它广泛用处,虽然此前学生已有一定的接触和学习体会,但在本节课中把数字各方面知识加以综合,交织一起展现在课堂上,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应用性,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更能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课堂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给自己编运动号码这一富有现实性的.题材,让学生在即将召开学校第十一届体育节之际解决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件兴奋的、新奇的事。一个号码既是运动员的代号,又是班级同学号次(序数),还可看出班级学生的人数,孩子们在体验“编运动号码”的成功的喜悦中,实现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的有机综合。
建立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有助于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作业中,根据一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和想像力丰富的思维特点,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数宝宝画一幅画。一支画笔,一张白纸,给学生提供了创造和表达对数字情感的机会。“美丽的花园”“花”“树”“蝴蝶”“小鸡”“小河”“小鱼”……都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数宝宝。课后让学生运用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情感意蕴的文学语言编写(孩子说,父母写)数宝宝的故事,以孩子童真的想像,天真的语言给数字赋予生命的活力。学生作品中(限于篇幅,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鲜活生动、个性鲜明的数字宝宝,讲述的是一个个充满想像魅力的故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穷的想像力得以充分的展现和发挥,孩子们对数学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数学的情感更为深厚。
综观整节课,情节跌荡,一气呵成,使人回味无穷,学生在小小课堂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了在大社会遨游的无穷乐趣,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方法在交流中领悟,情感在交流中升华,课堂已真正成为了他们交流的场所、展示的舞台、生活的缩影!
林中的树教学反思篇三
本周组织教师们观看了录象课《生活中的百分数》数学综合实践课,以前这类课听得很少,今天的这节课一定给教师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对数学实践课也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我听了以后感觉也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但我们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而这位老师把这个内容搬上课堂,从内容上来说很吸引学生,服装上的百分数,酒瓶上的百分数,学生都很熟悉,却从没研究过,所以这个内容很吸引学生,而且教师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带来了带有商标的衣服、毛毯、酒瓶,给学生提供了研究的实物,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在研究服装上的百分数时,教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在研究酒瓶上的百分数时让学生闻一闻,让学生充分感知出现的百分数不同时,会出现怎样不同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相反估算更重要,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估一估教师的体重,因为学生事先都知道父母的体重,所以会拿教师跟自己的父母相比,从而来估算教师的体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习酒瓶上的百分数,从而引出饮酒适量,从饮酒适量中让学生明白数学上的结果往往只是纯理论的东西,必须要结合生活实际。算出来你的最大的饮酒量,并非是正确的,还要因人而异,这个结果只是一个参考的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结果都往往没有唯一的肯定或否定,整个过程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探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自我评价,自我感悟。
相信学生通过一节课对生活中百分数的研究后,以后他在生活中看到百分数就会不自觉的自己会去研究了。
林中的树教学反思篇四
小数和单复名数的互化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有一定的困难。概念主要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三个,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这些共3类。
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要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熟练掌握,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学生明确了这些,知识点迎刃而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强化了知识掌握的灵活性。本节课是关于学生的生活上的小数,教学的内容是两部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但是两部分总的就是来教学单位之间的转化,及单复名数之间的转化,本节课内容不是很难,但是学生转化起来很困难,错误率很高。其实有两种改写方法:一种是根据小数的实际意义改写; 一种直接利用计量单位间的关系,用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只要方法正确,都是可以的。
1、判断。先判断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2、想。要想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
3、移。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移,移动几位。
教完这一课,通过课堂作业和抽测反馈,发现部分学生把单位改写的结果搞错了。我利用了近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一对一的专项辅导:了解他们的错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
一、单位间的进率模糊不清;
三、不能正确的移动小数点。
林中的树教学反思篇五
按照科组的教研计划,我们中年级研讨了一节四年级的《生活中的小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名数的互化,原旧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而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将这一内容下放到四年级下册,以《生活中的小数》引出名数的改写,其实质内容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教学中,我先复习一些常见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作铺垫比较好,然后通过实例“比高矮”,引出统一单位进行比较的必要,接着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名数改写的方法,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课前收集 提高实践能力
课前我做了布置,让学生去收集小组同学的身高、体重和市场小商品的价格等生活数据,并理解它的含义,课中进行交流。学生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形成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亲身体会了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应用紧密相连。
二、课中呈现感悟生活数学
我在课中再次呈现生活中表示质量、身高、成绩、体温等小数。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应用。然后,结合教科书“做一做”中几个小数含义的理解,感受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的实际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引导探究
让学生感受单位改写方法的学习过程
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教材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出示的数据有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都是一些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不便于比较。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数据进行改写,将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更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郑老师让学生展开交流,如何把80厘米化为( )米,学生发现这就是将单名数改写成小数。直接利用计量单位间的关系,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联系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在练习中反复强调应用这方法,让学生掌获方法,形成技能,做得比较好。
这节课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知识性错误,没能改正。如1米=0.01厘米,向右读成向左,乘读成了乘以等,造成学生学习的混乱。
二、教师的语言有随意性,容易造成口误。我们要注意教师的每一句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从而引导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提问过于集中。
四、这节课在重难点方面的探究不够深入。本节课是关于学生的生活上的小数,教学的内容是两部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但是两部分总的就是来教学单位之间的转化,及单复名数之间的转化,本节课内容不是很难,但是学生转化起来很困难,错误率很高。其实有两种改写方法:一种是根据小数的实际意义改写; 一种直接利用计量单位间的关系,用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只要方法正确,都是可以的。在教学中,郑老师只是让学生学会从乘和除来进行移小数,这样也许对于好生比较容易接受,而差生还是难接受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先让学生自己明白通过分数的转化,这样学生知道通过已经知道的进率,这样就可以通过分数进行小数的转化,在改写方法上进行示例型总结,构建单位改写数学模型,可能效果会更好些。另外,把单名数化成复名数或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习题是个难点,学生易出错,特别是2.39千克=___千克___克,3千克80克=___千克,这里涉及一个补零的问题,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处理到位,应设计强化练习。
我的反思:
2、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数感。
3、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