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读后感篇一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20xx年xx月21日上午第一节课,我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4)班上了这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由于上课之前,我对该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知道该班学生预习能力强,信息搜集能力高,而且个个能言善辩,敢于批判别人的观点,勇于阐述自己的看法。因此我打算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这篇课文。
课上,我先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入手,再次了解学生的学情。然后抓住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书稿被偷对谈迁而言是厄运?”直入课文学习。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最后一名话“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我通过师生谈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他们知道了这部《国榷》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所以“小偷这一偷,偷走的是谈迁半辈子的心血,偷走的是谈迁的心肝宝贝,偷走的是谈迁的精神支柱……”学生的发言逐步走进谈迁内心,感受他遭受的厄运。接着第二个问题出现了“此时此刻谈迁的心里想些什么?”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读出谈迁的心情,读出谈迁的悲痛。这时我语峰一转“可是厄运打不垮谈迁。”出示三个句子:“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xx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问题。学生读后很快大多数学生举手质疑“为什么前面写谈迁写成《国榷》用了20多年,而现在又说只用了‘4年’‘又经过几年’呢?”我马上肯定他们的问题提得好,组织同伴讨论解决。通过学生思、辩,他们明白了是谈迁坚定的信念让他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新《国榷》的撰写。最后,我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话“年近60岁的谈迁重写《国榷》付出的艰辛吗?”用“有一次……”的形式讲述故事。
亮点:课后,指导老师吴静表扬了我做得不错的几个地方:
第一、教学中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得好,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第二、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第三、语言训练点抓得好,通过想象说话,带着学生走进谈迁的内心世界。如“小偷这一偷,偷走了不仅是一本份书稿,偷走的还是……”,“为了这部《国榷》,谈迁不能享受平常人拥有的快乐,谈迁可能失去哪些快乐?”,利用“有一次,他……”仿说故事等。
第四、写法适当渗透。学习第一自然段“有一次,他……”时,我提示这是写作中的一个方法,然后在课中用此形式训练学生说话;学完课文后,我提醒学生这篇文章的写法(讲完故事后发表议论)。
不足:
第一、对检查预习这一环节的时间掌握不够好,有点拖拉;
第二、给全体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少;
第三、对于学生不如意的回答没有做出示范性的指导;第四、没有适时指导学生要发表不同的看法而避免重复发言。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有好有坏,但我还是很高兴:我能在南京上一节语文课,是多荣幸;我能亲耳聆听南京名师(我的指导老师吴静)的指导和点评,幸运之至。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读后感篇二
1、教学理念。
(1)以学定教。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我本着这样的理念: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任,老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我在课堂上,大胆的让学生们分小组去预习,让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让小组成员带着全班同学学习生字词,强调哪些字词易读错写错,还要这个小组围绕课题来设计一到两个的问题,让其他同学来回答。然后老师做点评,并对一些重点词语再次强调。
(2)让学生乐于阅读。这是第一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们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读错不扣分,读对了加分,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读熟了,读透了,这就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教学心得
(1)对字词的讲解还不够透彻。本次课,我放手让学生们去自主学习,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我今天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们对字音还不是很熟练,小组上台时,他自己都读错,还怎么教别人?但我为了节约时间,没有及时地巩固强化。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这一块知识点没掌握,决不往下讲,一定要把这块知识讲透彻。
(2)对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我是看着表上课,时间当然知道。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我还未总结课文,还在让学生们读,结果下课铃响了,匆匆地总结,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这也为我提了一个醒,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时间不够了,可以随机应变地删掉一些环节,一定要留出时间对课文进行总结,否则这一课难以做到精彩的收尾。
(3)背景音乐设计不合理。其实我的初衷是让学生们伴着音乐朗读,做到声情并茂。但我这是第一次采用,而且是断断续续地播放(因为让学生们分小节比赛朗读),所以割裂了音乐的整体性,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3、总结
本次上课,课前我没有做任何渗透,完全是跟平时上课一样地来教学。而且我的小组教学也是一直在采用,在运用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借本次公开课的契机,我将我的一些教学方式展现给大家,就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从而来改进我的分组教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读后感篇三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轻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以读为主,从读中感悟。
为了上好这一堂课,我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这课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料,为了寻找一个比较理想又符合自己班实际的教案,我还专门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理念:围绕第三自然段的“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这句话组织教学。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紧扣“原先”、“新写”、“更加翔实、精彩”,一咏三叹,升华情感,深化认识。其中一扣“原先”,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编史艰难;二扣“新写”,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物意志;三扣“更加翔实、精彩”,细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谈迁打不垮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细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谈迁打不垮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清晰的主线,对教师的主次分明教和学生脉络分明大有益处。当集体备课时,我把我的教学理念跟同科组的老师交流的时候,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
1、以词说人,词人合一
我发现本篇课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博览群书”“鸿篇巨制”“化为乌有”“夜难安寝”“四处寻访”“广泛收集”“奋笔疾书”“名垂青史”等。本文中运用的四字词语,不少于二十个。这些四字词语概括性强,包含的`信息量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积累这些词语,这有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益于巩固所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呢?我认为一是理解它们的意思。课文后面练习的第2题是“查字典弄清带点字的字义,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作者选列的这些词语,要提示学生用心体会。二是让学生熟读课文。三是诱导填空、抄写,激励活学活用。在我教学第一课时时,重点让学生划出来熟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不单让学生重读这些词,还让学生能运用以上的几个词语来形容谈迁,进一步加深了认识。
2、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数字的教学。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20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等等!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作者所运用的9处数字,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从而进一步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3、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的实质就是对话交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自我的对话。对话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既为领悟文本服务,也为发展学生语言服务。围绕自己设计的教学理念,多种读的方式自然渗透:围绕“原先”这个词,让学生带着“原先的《国榷》是怎样编成的?”自由读,当学生感悟到这部来之不易的《国榷》终于完成时,那兴奋的语调;当《国榷》被偷,谈迁茶饭不思,那伤心痛哭的语调;当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那坚强不屈的语气;当谈迁一袭破衫,终日奔波的那种坚定和孤独,都一一在学生的理解中破译。
4、发散思维,展开想象
想象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其间闪现出无数的聪明火花和独特的个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文本,有时还要找出文本以外的知识联系,让学生从另一角度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讲完“为了让《国榷》更加翔实、精彩,谈迁是怎样做的?”这个问题后,我让学生想象谈迁每天都是怎样做的?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像农民挖地那样,一层挖了再挖,再深挖,这样的精耕细作,自然而然学生也就品读感悟出了语言的美,文本的内涵了。
4、把课文还原于生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场景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什么样的教育。赞可夫也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进入情境后,教材不再是那薄薄的了,学生的视野、思想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了,那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意,使教学更有吸引力。
在设计完这篇课文的教案时,我隐隐觉得还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谈迁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同样遇到困难,怎样才能使两者巧妙地连接起来,还原于生活?经过一番的深思熟虑,我想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名嘴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崔永元也读了谈迁这个故事,邀请我们班的同学作为现场观众进行现场直播,先从课文入手说说《我认识的谈迁》,然后老师作为主持人,采访学生平时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当文本还原成生活场景,其生命活力便会在欣欣然中得到张扬。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读后感篇四
上周五,在实小上了一节课,内容为五年级的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说实话,这一课对我来说是篇新课文,从来没教过,也没听过。刚一确定这一课时,我心里还真是没有一点底儿,不知道从何入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设计好了教案。上课之前,我反复地熟悉教案,修改细节,想在上课时有一个完美的展现。
课很快就上完了,我认真地反思了我的课堂。虽然听课老师的评价还不错,但我总感觉到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讲到谈迁的书稿被盗而茶饭不思、痛不欲生这一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用二胡曲《二泉映月》作背景音乐,教师用低沉伤感的语调来叙述,然后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谈迁当时的心情,本来应是很伤感低沉的课堂氛围,可是在教学时,竟有几个学生笑出声来。当时,我心里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几个学生把我的课堂一下子搅乱了。我稍作镇静,用严肃而悲伤的音调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的一件珍贵的、你最喜欢的东西丢失了,你心里会怎样?你还能笑得出来吗?”我扫视了一下那几个学生,他们慢慢低下了头,不再出声。课还在继续着,我感觉明显地受到了刚才小插曲的影响,课堂气氛低落下来。不过还好,下面的环节还是比较顺利的。
课堂,千变万化,很多情况有时是我们不能提前预知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机应变,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要立即作出反映和决策,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展现。我自愧在此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同时也激励我多学习、多实践,以后能够有所进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读后感篇五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文的字词教学中,我突出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训练。这是从低年级就开始的一项练习。可是,到五年级,甚至六年级学生也未必能熟练掌握。教学“家徒四壁”一词,我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是学生的答案还是:谈迁家里穷得只剩下墙壁。没办法,我引读了课文内容:谈迁家里穷得——买不起书,穷得——小偷无物可偷,穷得北上奔波时穿了——,穷得只有——一盏孤灯……所以课文中这个词是形容——谈迁家里十分贫穷。“家徒四壁”是夸张的说法,并不是说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这时我小结:在课文中理解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意思,不能照着词典里的解释生搬硬套。后来,在理解“崎岖”和“坎坷”两个词语时,我先请学生谈词典中的本意,再说说课文中指什么?(谈迁写史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艰难困苦,十分曲折)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几组数字。并引导学生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字,我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20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我让学生思考:从“104”、“428万4千”中,你又有什么感悟呢?通过交流,他们知道了这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读着这些数字,我们不禁对谈迁肃然起敬。
第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谈迁的行动中感受谈迁的“打不垮”。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理解“终日奔波”这个词语时,我创设给学生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词句,感受人物的情怀。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这就是“终日奔波”。学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思想,张扬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但放而不散,最终能把握住课堂,回到理解词句,感悟人物情怀的基点上。
以上是我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之后的一点思考。当然,生源的不熟悉,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还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