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航海日活动篇一
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一座座落在中国上海市黄浦江畔的重要旅游景点。作为一位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旅行者,我特意前往中国航海博物馆参观。整个参观过程中,我深感中国远古航海技术的伟大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以下是我对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中国航海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丰富历史。馆内展示了海洋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广袤的海洋曾经是中国古代冒险家们勇往直前的舞台,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用简陋的船只征服了浩瀚的大海。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模型船只,它们具体展示了唐朝、宋朝、明朝等不同时期航海船只的构造和设计,这令我深受震撼。同时,航海时所依赖的导航工具、航行图和航海纪录也被清晰呈现,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也让我对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窥见一斑。
其次,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我也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航海者的勇敢精神。博物馆内展示了众多陈列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郑和下西洋的航行展示。郑和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航海家之一,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探索和贸易远方的海洋。博物馆内展出的各种航行文物,包括邮票、船票,还有船队船只的回程图,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古代航海家的壮举。郑和船队所需要的物资、船只的巨大规模、人员的培训和组织,都显示了中国古代航海者的无畏勇敢和极高的组织能力。他们不畏严峻的环境,舍小家为大家,以航海打开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大门。
另外,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我不仅对中国古代航海技术赞叹不已,还意识到了中西方海上文化的交流互补。中国的航海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探索贸易和寻找新大陆,也意味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融。交流贸易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展示的不仅有中国船队的壮举,还有各国的贡献,如伊斯兰散文的碑文和欧洲航海家的回程信。这些文化交流的见证,让我意识到中国与外国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互鉴。
最后,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我体验到了中国现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博物馆内展示了中国现代航空母舰的模型,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在航空母舰领域的巨大成就。航空母舰不仅是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代表着国家的发展实力和科技水平。作为一个正在追赶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中国在航海技术方面的突破令人瞩目。
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不仅触摸到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源远流长,也领略到了中国人民追求进步和创新的决心。中国航海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提醒着我们航海精神的价值和重要性。它们让我深入思考,对人类的航海历史和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谢中国航海博物馆为我提供了这样难忘的一次旅行体验。
中国航海日活动篇二
近日,我参观了北京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踏入如此专业而庄严的博物馆。在这个展示着中国海洋文化历史的地方,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航海的知识,还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的辉煌与悠久。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博物馆内陈列的众多文物和展品让我大开眼界。我了解到,中国的航海历史要比我最初想象的要丰富和长久得多。博物馆内展示了各种航海器具和船只模型,从简陋的竹木船到华丽的巨型宫殿船,无不充满了创造力和工艺的精湛。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实际使用过的罗盘、航海日志和导航工具,它们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代航海员是如何靠着勇气、智慧和经验航行在汹涌的大海上的。
其次,博物馆里的展品不仅仅是展示文物,还通过生动的场景重现和多媒体展示将历史再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中国古代航海时期的恢弘壮丽。例如,在一个模拟舰桥的展示区域,我可以站到仿真的舰桥上,感受到航海员当年航行时的紧张和激动。此外,还有很多视频资料和影音展示,让我体验到了中国古代航海的辉煌历史和丰富文化。
第三,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我对中国航海史的辉煌和中国文化的广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了解到中国的航海事业起步较早,在宋代,中国船只曾经在世界航海上占据主导地位。例如,郑和的七次远航,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更展示了中国航海事业的鼎盛时期。此外,博物馆中介绍了中国传统的航海地图、星宿图和导航仪器,这些都是中国航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次参观让我更加自豪和珍视自己的国家文化传承。
第四,中国航海博物馆也给了我一个机会,了解到中国在航海科技领域的发展和现状。博物馆的展厅里,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现代航海科技的展示,比如,无人潜航器和深海勘探设备。这些展品向我展示了中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也让我对中国未来的航海事业充满信心。
最后,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航海文化的可贵和重要性。中国航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于未来航海发展的力量源泉。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明白了自己要为弘扬中国航海文化,传承航海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而言之,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一座令人敬畏而骄傲的场所,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通过丰富的展示和互动让我亲身体验了中国古代航海的壮丽历史。这次参观让我更加认识到中国航海文化的辉煌与悠久,也让我对中国航海事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中国航海日活动篇三
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专门展示中国航海文化的博物馆,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参观。近日,我也有幸游览了这个庞大而丰富的博物馆。在这次游览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航海的伟大历史和巨大成就。以下是我游览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航海博物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庄严而雄伟的建筑所震撼。博物馆建筑仿佛一艘巨大的船,让人们仿佛置身海洋之中。一进入博物馆大厅,便被陈列着的各种精美文物所吸引。从早期的木船模型到现代的潜艇和航空器模型,展示了中国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其次,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和实物让我对中国航海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中国古代船舶馆,我看到了古代船只的原始模型,比如著名的“大型水下考古船”和“南海一号”。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中国人在古代航海方面的卓越才能和智慧。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中国航海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影响。我看到了从远离家乡的“七星山”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明代航海家郑和指挥的船队留下的珍贵遗产。
再次,博物馆内的互动体验非常有趣。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很多互动设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航海的历史。我参加了制作航海场景的手工坊活动,亲手制作了一艘小船。通过这个活动,我了解了中国古代船只的结构和制作过程,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航海带给人们的冒险和挑战。
最后,导游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物馆内有专业的导游团队,负责向游客讲解航海文化的历史和内涵。他们耐心回答游客的问题,并用生动的故事和图表向我们展示中国航海的辉煌成就。通过他们的讲解,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航海的背后历史。他们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航海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游览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这个博物馆不仅给人们展示了中国航海的繁荣和辉煌,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航海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航海的发展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自豪和敬佩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勇气。我相信未来这个博物馆将继续以其独特的展示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们,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航海的辉煌史诗。
中国航海日活动篇四
中国航海日的意义是什么?每年的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下面本站小编为您介绍。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xx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20xx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中国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由海运承担,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航运、港口、渔业、造船、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将海洋视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根本,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多次发动全球局部战争到今天的反恐战略实施,航运都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为弘扬美国人的航海文化与爱国精神,每年的航海节都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日本的航海节是每年的7月20日,日本政府要求全体国民在这一天反复思考大海航行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英国各地庆祝航海节的日期和名称各不相同,其中,英国大雅茅斯航海节于每年9月6日至7日在大雅茅斯港举行,以纪念当年盛极一时的英国航海事业。加拿大的航海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中,9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中国是世界航海大国,在众多的节日中没有航海的节日是不应该的。
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当代美国史学家路易斯·利瓦塞斯这样评论:郑和船队在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可以与之相匹。英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则写道:世界上第一个远洋舰队由郑和率领,27800名汉人分乘208艘船舰,驶向三大洋。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还在于把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推向了高峰,为东南亚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东南亚许多国家都举行了纪念郑和的活动,如马来西亚首度大马将首度发行以郑和事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及马中交往六百周年。新加坡旅游局举办的“郑和文化村”活动三十日开幕。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在这种环境下,把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意义非常重大,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增强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港口航运事业发展的氛围,推动海洋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中国港口与世界360多个港口之间开辟有远洋班轮航线,但是,我国民众对航海科技知识的了解不多,航海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航海日”活动,普及航海科学知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航海事业发展的氛围,形成大力开展航海科研活动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向海外宣传中华民族正义、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未占领他国一寸土地、掠夺他国一分财产,旨在传播友谊,促进经济贸易,增加友好交流,堪称是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典范。郑和的行为,展现了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
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黄菊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席会议。纪念大会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等参加了纪念大会。交通部、外交部、江苏省省政府负责人也在纪念大会上发言。
上午8时45分,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部海事局宣布首个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正式启动。副部长徐祖远发表讲话。
(1)7月8日,伟大的航海家、和平使者郑和的故乡——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纪念大会,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云南省委、省政府组织改造了郑和公园,重塑了郑和铜像,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郑和史诗》,编创了大型音乐剧《郑和与海》,举办了书画展,集邮展等等。
(2)7月8日,由交通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海洋局、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为期一周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3)9月8日,香港海事博物馆开幕,行政长官曾荫权及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共同主持揭幕仪式。
(4)5月至7月,由交通部科教司主办,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院校承办的全国航海院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征文活动,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航海知识竞赛活动、集邮、摄影、书画艺术展览等系列活动在大连陆续展开。
大连市港口与口岸局和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在大连市联合举办了 “大连航海文化活动周”,开展了全国航海类院校航海技能大比武、“凌风”远航队横渡渤海湾、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知识竞赛、万人签名、全国航海类院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教育活动颁奖晚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航海日活动篇五
20xx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每年7月11日为中国的“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中国航海日的图标标志是什么?下面本站小编为您介绍。
“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研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20xx年7月11日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决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7月11日成为中国“航海日”的生日。
20xx年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不少地方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在20xx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马来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建议: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中国航海节,以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国务院法制办对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马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同意自20xx年起,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地球上的水域面积占了三分之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将海洋视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根本,从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多次发动全球局部战争到今天的反恐战略实施,航运都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为弘扬美国人的航海文化与爱国精神,每年的航海节都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日本的航海节是每年的7月20日,日本政府要求全体国民在这一天反复思考大海航行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英国各地庆祝航海节的日期和名称各不相同,其中,英国大雅茅斯航海节于每年9月6日至7日在大雅茅斯港举行,以纪念当年盛极一时的英国航海事业。加拿大的航海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中,9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中国是世界航海大国,在众多的节日中没有航海的节日是不应该的。
1、标志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将历史与现代融为一体来表现当今朝气蓬勃、扬帆奋进的中国航海事业。
2、标志图形上半部分把郑和首下西洋的决策日“7、11”与“帆”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中国航海日”伟大的、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背景,设立航海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继续发扬郑和精神,点明了“热爱祖国”的主题。
3、用四个“帆”组成“7、11”,又突出了中国在郑和时代就具有的“多重桅杆”等航海技术,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同样中国航海事业的明天也必须依靠炎黄子孙的智慧,创造更加灿烂的航海科技文化,才能走向再次的辉煌,点明了“科学航海”的主题。
4、标志图形下半部分是中国传统图形“水纹”与“如意纹”的结合体。“水纹”体现了航海和海洋文化的特征;“如意纹”有“吉祥美好”的内涵,体现中华民族“和”的思想精髓和“礼”的精神境界,表明了中国将继续发扬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就具有的那种国际交往的历史传统,点明了“睦邻友好”的主题。
5、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图形,圆形比较规范、易于制作,既有圆圆满满的寓意,又象征着中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6、标志颜色主要为蓝色,体现海洋与蓝色国土的概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交通部、外交部、文化部、农牧渔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海军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员工会、中国航海学会等十个单位,就联名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出将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日子——7月11日定为“航海节”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关注。
20xx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并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筹备领导小组。
20xx年起,江苏太仓市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20xx年,上海市航海学会倡议创办“上海国际航海节”。
20xx年,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富生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原副局长刘德洪等30名代表提出了设立“航海节”的建议和提案,呼唤中国航海界盛大节日的早日到来。
20xx年,航运界三大集团——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的百名船长联合签名建议,将7月11日设立为“航海日”。他们在建议书中说:当我们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人”参加别国航海节时,更盼望有我国自己的“航海日”。
20xx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嘉騋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航海日”。
20xx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航海日”,这个为社会各界呼唤多年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是民意向,是发展所需,是所有的包括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值得人们庆祝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