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篇一
设计题目:超市存货清查方案设计
摘要
21世纪是连锁超市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我国连锁超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自1994年开始,中国连锁超市的平均增长速度在70%以上;加入wto以后,我国刚刚发展起来的连锁零售业正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零售连锁商的夹击,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库存管理的好坏。
xx集团是国内以连锁方式经营超市的专业集团公司之一,随着规模的扩大,xx连锁超市在存货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的核心思想是中国连锁零售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而其关键在于改进库存管理模式。
然后文章据此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中国连锁零售业的库存管理模式的一些建议。
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xx超市存货采购、储备,物流配送流程,存货周转率指标,与供应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xx超市的存货管理在存货结构控制、存货周转率分析和存货成本核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寻求一种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
关键词:超市清查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二)存货清查的含义:
存货清查是指通过对存货的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存货清查的方法采用实地盘点法。
存货清查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按清查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三)存货管理对超市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提高资产运作效率。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存货管理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技术改造的全过程。
提高存货管理水平,能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生产经营的着眼点是某个特定的市场供求关系。
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与预测,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其产品和服务。
而存货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高效的存货管理才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才能节约成本开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可以使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具有较大的机动性,适应市场不规则的突然变化,以免失去商机。
4.有利于企业及时高效的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生产经营决策就是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对企业总体发展和各种经营活动的经营目标、方案和策略做出正确的抉择的工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寻找问题、制订方案、选择评价方案的活动。
而存货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经营活动,而且它还为企业管理层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了最可靠最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所以它有利于企业及时高效的做出生产经营决策。
二、某某超市简介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制
公司规模:400人以上
成立年份:
注册资金:500万
经营范围:超市,百货
经营区域:xx市全市
经营体系:仓库—门店
人员构成:仓库经理门店经理
仓管员司机搬运员店员理货员补货员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篇二
管理会计兴起于十九世纪早期,在为企业提供管理信息、预测资金需求、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以及倡导人本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仍将继续推动企业管理的向前发展。
管理会计;企业管理;作用改革
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与我国长期坚持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市场经济的活跃和发展在促进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不断的发展、壮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掌控,管理会计便是顺应这种经济大背景的需要应运而生并发展起来的。
从管理会计的起源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早期当时的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计量的运用,那时的企业管理层对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已经非常鲜明,并且这种认识已经波及到了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这便是后来业界常说的所谓“管理运动”。业界一般认为管理运动是发生在美国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管理运动对市场经济的贡献在于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构建了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科学框架。科学管理是管理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管理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的同时,也为成本会计实务及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比如当时的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衡量出内部生产过程的效率,在市场交易信息之外对企业内部的特定管理信息也提出要求。从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来看,大致是发生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此后我国便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新的经济建设时期。
由此看来,我国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经历了市场环境下的激烈的企业竞争阶段。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经济建设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管理会计的概念来看,所谓“管理会计”,也叫“内部报告会计”,英文称之为“management accounting”。管理会计的主旨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会计试图借助一些专门的方式方法,把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和其他资料糅合在一起予以加工、比对、整理和报告,从而借此为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实施、规划与控制提供依据,并借此也为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可见,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管理会计是企业实现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最有效的工具。因此,无论是对于企业管理还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都越来越重要了。当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企业得到有效的发挥时,就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资源实施最优配置,实现对企业对各项经济目标(如利润目标、收入目标、成本目标等)的预测与确认,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管理会计采用的是一种分析性的工作方法,运用的是一种动态化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方法对于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供管理信息
管理会计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其内部管理提供综合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有经过加工改造后的财务信息也有特定的非财务信息;有会计工作的信息也有统计工作的信息;有可量化的信息也有非量化的信息;有精确的信息也有粗略的信息;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信息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信息;有技术方面的信息也有经济方面的信息;有有形的信息也有无形的信息;有资本的信息和非资本的信息以及实际的信息和预计的信息等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就可以为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预测资金需求
经济决策是影响企业管理绩效的重要环节,科学的经济决策要求应事先对企业的经营资金有一个明确的预测,以防止因资金流的不畅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如果企业的资金运作出现失误,那么后期的管理风险必将大增,而这恰恰是管理会计的长处。管理会计在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处理计算后,具备了预测企业资金总需求量、追加需求量以及增长趋势的功能,这样一来企业领导层就可以借助管理会计的这种功能对企业的资金需求变化情况及早做好应对准备,从而为企业争取到调配资金所需要的时间,保证企业资金流的稳定持续,保证企业市场运营的不被影响。
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课题,是企业维系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托,同时成本也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要为企业实现总体经营目标提供服务,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各种所需的成本信息,使经营决策者能够在经营管理中实施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成本目标也各不相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成本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密不可分。当前市场环境下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其设计出恰当的投资规模,为其找到投资的最佳切入点,这样企业就可以在现有条件下争取到最好的投资回报和最低的成本支出。
(二)管理会计可以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设计出恰当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划,这样就避免了企业不必要生产成本投入现象的发生,并且管理会计还可以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帮助促进企业产品功能的改进,提高产品的市场应用价值,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三)管理会计可以在对内外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上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性导向,让企业的研发目标更加明确和清晰,让企业的研发成本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使企业研发带来的收益大于企业研发成本的支出,这就既避免了企业盲目增加成本投入又避免了企业盲目压缩成本支出。
(四)管理会计可以利用其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优势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配置,有助于企业在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出发点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把企业在市场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因而需要企业决策层在降低风险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良好的风险管理策略有利于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决策,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通常情况下企业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都会以组合式的投资方式的来分散可能发生的投资风险,这与我们常说的“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同出一辙。管理会计依据其对企业内外部经济信息强大的处理分析能力,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分析其组合投资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1)表现为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的潜在投资意向进行分析和预测;
(2)表现为管理会计能够计算出企业潜在的投资组合中的各种期望值及其关系;
(3)表现为管理会计能够规划出企业各种投资组合中的最佳方案;
(4)表现为管理会计能够帮助企业规避竞争激烈的项目,规避投资中的盲目性,降低企业组合投资中的风险。这一点是由于管理会计的市场分析功能使然。除了上述重要作用,管理会计在企业人本管理方面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管理会计在企业人才管理方面表现为侧重于对员工价值的研究,这就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信息,也使企业人才的优势得到最佳发挥,从而充分调动起了企业员工为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得到光大。
[1]杨利红,杜丽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12,(9).
[2]苏鹏.对如何发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探讨[j].商,2015,(32).
[3]庞剑华.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创造价值的问题探索[j].财会学习,2016,(21).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篇三
摘要: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
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
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
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
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
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
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
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
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坦途。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
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
我们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性障碍,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
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
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
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
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
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
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
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为发展县域经济支招[j].中国统计,,01.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篇四
第一部分:
1.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2.“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3.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4.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5.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6.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7.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8.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9.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10.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问题的研究
11.企业成长研究
12.知识管理研究
13.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14.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15.全球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16.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7.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18.企业并购研究
19.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企业中的运用
20.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21.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22.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23.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24.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25.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26.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27.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28.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29.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良好环境的再造
30.关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研究
31.关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32.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
33.企业管理创新
34.企业发展与知识管理
35.建立健全企业多层次监督约束机制
36.市场竞争中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7.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思考
38.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改进
39.企业管理体系研究
40.企业信用评估研究
第二部分:
1对房地产行业融资状况分析
2汽车制造业的纳税筹划
3固定资产不同折旧方法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4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流程设计分析
5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与对策问题研究
6判断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财务分析方法
7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研究
8电子商务会计研究
9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0“零存货”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11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12面向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关于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14试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15中小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及防范
16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分析
17我国营业税现状及改革趋势
18所得税纳税筹划中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19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筹资方案选择
20膨胀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2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对策
22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分析
23产税开征的利与弊
24我国消费税的改革与完善
25模纳税人税收征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6流量表及其分析
27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8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分析
第三部分: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质量控制的实施途径
3民营小型企业建立iso9000质量体系初探
4.企业实施tqm的有效途径
5.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探讨
6.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7.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研究
8.企业研究与开发薄弱探因
9.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延伸与监控
10.企业新产品开发风险及其防范
11.无形资产的流失及管理小议
12.企业合资中外资控股,购买问题探析
13.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探析
14.提高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途径
在企业中应用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16.实施名牌战略的认识与实践
17.关于核心能力的系统思考
18.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问题研究
19.循环经济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研究
20.离职现象研究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篇五
造成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很多,从根源上看是由于财权事权不对等所导致的,其解决就是寻求县乡政府间财权事权的合理配置。
县乡财政困难的现况
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但同时出现许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现象,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实际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膨胀,这不仅影响了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而目。
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社会稳定和政府权威,进而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
因此,当前的县乡财政困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建立一个有效的财政制度,缓解县乡财政的困难,再通过县乡财政支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职能的实现,还牵涉到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成败。
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源:财权事权不对等
财权上收,县乡政府财源减少。
财力向中央集中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中央75%,地方25%的财政分配制度,实际上就是将地方财力通过二次分配上收中央。
从结果来看,财力上收的效果明显。
地方级财政自给能力由1987年的1.o3降到的o.59,以年均4%的速度下降,其中,省级为1.6%,地市级为5.1%,县级为3.4%,乡级为4%。
从乡镇、县级、地市级到省级,层层需要依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过日子。
这样一来,在县乡财源减少和财权不断上收的双重冲击下,县乡财政困难明显。
事权下放,县乡政府事权负担过重。
县乡财政事权负担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县乡政府承担了许多本该由中央、省级政府承担的事权负担,如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这些大额支出事项,将这些事权责任都压到县乡财政头上,导致其沉重的负担。
由于行政集权体制及人事上的行政任命制,我国高层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享有绝对的权威,而上下级政府的财政却是相互独立的,上级政府很容易把各种事权责任尽量推诿到下级政府,即事权下放。
如中央只给承诺不给钱,将一些政策负担转移到地方政府的身上,形成所谓中央请客,地方出钱的情况。
我国上级政府诸种下放事权的行为大大增加了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当前的县乡财政困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决县乡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几点思考
为了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
从建立公共财政的角度,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使每一级政府所拥有的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支出与责任相统一,要事随钱走,财力与责任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上级层层剥夺县乡财力的状况。
完善法治,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政支出范围。
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缺乏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各级行政官员只重视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忽视本地民众的实际要求,这必然导致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缺乏内在的稳定性。
因此,应加快推动我国法制化财政的建设步伐,以法制来规范和监督财政。
要确保政府行为的规范,应科学合理地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范围,使之明确,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改变目前县乡政府集中过多的事权,与其掌握的财权严重不对称的现状,促进财政的法制化发展。
界定政府之间的事权,应以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为标准,属于全国受益范围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属于地方受益的公共产品,再按受益范围的大小由相应级次的政府来提供,跨区域的事务由中央协调,与受益地方共同承担。
对于科学合理界定政府间的事权范围,以对义务教育的支出为例,应该实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担的办法,切实减轻基层财政的负担。
目前,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中最大的支出项目之一,对大多数县乡财政而言,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至少在70%。
目前,法律规定财政的教育支出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而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与其重要地位是不配套的。
因此,应该把以县为主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这样才能发展事业的同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保障县乡政府的财力,强化其财源建设。
目前来看,县乡政府通过可以发展民营经济,利用民营经济的优势来增加财源。
民营经济因为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
首先,要引导规模企业实现规模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从上到下实现以大带小策略。
其次,要通过建立新型的农村互助组织,利用县乡政府的信息优势,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
最后,要激励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可以利用集体土地产权收益、公共财政催化三种核心力量启动农户自身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机制,促进财源建设的多元化发展。
尽快解决县乡财政债务问题。
首先,要明确县乡的债务规模,只有明确了才能有效控制。
对于乡镇、村债务,要认真清理,分清性质,分清责任,不能将所有债务都由县乡财政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