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文献综述题目文学篇一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在完成一篇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分五个段落来回顾和总结这些体会。
首先,进行文献综述时,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非常重要。在阅读海量的文献时,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理清研究的问题和目的。这有助于我们筛选有关的文献,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与自己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研究中。例如,在我写一篇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文献综述时,我首先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青少年因社交媒体而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使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与此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提高了我整理和归纳文献的效率。
其次,在进行文献综述时,一个明确的框架是必不可少的。构建一个清晰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整理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我通常为文献综述设定一个逻辑顺序,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进行分类。这样一来,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研究在一定的时间段或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发现。同时,这样的分类也有助于阐明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第三,进行文献综述时,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同样重要。作为一项学术工作,我们应该不仅仅是将各个文献简单地拼合在一起,而是要通过整合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我的文献综述中,我注重通过批判性思维评估和分析文献的质量和相关性,以发现其中的主要观点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和新的研究思路。
第四,文献的质量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我们应该选择有代表性、权威性和相关性的文献。这需要我们熟悉不同学术出版物、期刊和数据库,了解它们的评价体系和影响力。同时,在选择文献时,我们也要注意它们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关注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科学性。只有选择优质的文献,我们才能为我们的综述提供可信度和科学性的支持。
最后,文献综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修订。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文献综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在写完初稿后,我会将它反复斟酌和修改,以确保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同时,我也不断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随时准备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综述。只有保持文献综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才能为学术研究做出有效的贡献。
综上所述,写一篇文献综述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在此次的练习中,我逐渐体会到了明确目标、建立框架、创新思维、关注质量和持续修订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和体会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写作都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综述题目文学篇二
理工科文献综述是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我们掌握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我们在阅读、整理、分析文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分享自己在理工科文献综述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学术界标准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我们不仅要广泛搜集文献,也需要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此时,我们需要了解学术界的标准,准确掌握技术术语和基础知识,以便将文献分类、分析和汇总。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献进行优先筛选和选取,以为自己的研究项目积累更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第三段: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当前,信息共享已经成为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综述的重要方法。仅通过图书馆检索和网络搜索很难搜集到所有相关文献,而在社交网络、学术论坛中分享研究进展和文献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获取所需文献,更为准确地了解研究方向和趋势。信息共享还能让我们和国内外同行发生交流和互动,加深相互了解,是追求协作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四段: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科技创新是理工科学术研究的核心动力,而文献综述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综述中,我们不仅需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更需要审视前人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展开一项新的研究方向,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更高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在文献综述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实现更大的科技创新突破。
第五段:结论
理工科文献综述是理工学术研究的基石之一,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和技巧,了解学术界的标准,正确完成文献综述,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开展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信息共享和合作,又要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文献综述题目文学篇三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
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
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
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
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
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
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
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
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
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
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
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
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
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文献综述
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
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
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
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
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
(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
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
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
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
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
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
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
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
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
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
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
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
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
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
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2.2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
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
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
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献综述题目文学篇四
我通过登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查找有关文献,共搜集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献资料二十几篇,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04、05年。现将有关的资料归纳如下:
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2.1不同类型社会体育指导的培养
刘平江、赵立《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2002年)一文中提出:“要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邓星华《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体育的特点和锻炼群众的需要,可以将社会指导员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息娱乐类等四类。”从上述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培养各个层次类别的体育指导员,可以全方位地为社会体育指导服务。
2.2加大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
廖军在《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2003年)一文中表明:“高校体育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任务,根据社会对个类体育人员的客观要求,其培养目标应主要是适应面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列入其职责范围。
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3.1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更加细化
倪同云、白云、陈琳等在《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的研究》(2002年)一文中明确指出:“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具有国情特色的较细分类,如在大类上可分为管理型、经济型、技术型等,再在每个大类上分细,如技术型可分为:青少年指导员、老年指导员、妇女指导员等。”
3.2建立健全的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早在1987年,日本由文部省公布了《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技能审核事业来认定规程》。在《邓星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指出:“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法规,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培训、考核、授予称号、上岗经营、年审注册、晋级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上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4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4.1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情况及分布
如付明、李飞杰在《武汉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2005年)一文中归纳出:“武汉三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表现出第一总体数量偏少,第二等级结构失调,国家级一级所占比例太少,而三级比例过大。”何敏学、都晓鹃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2005年)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1:3994,京津沪辽江浙等市处于领先地位。”
4.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性别构成
李小燕在《宜昌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2002年)一文中指出:“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为职业女性和离退休人员,这一分布是与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结构以及对体育的价值观念相应的。”在武笑玲、马美荣等《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04年)一文中指出:“目前洛阳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结构与国家1998年的.统计基本吻合,性别结构基本合理,男性高于女性,调查还发现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为职业女性如文艺工作和离退休人员。”
4.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
孙培初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象调查》(2005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以上海为例:70%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街道社区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培训各区省自己发证,除少量街道社区文教干部外,绝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4岁,平均57岁。”
4.4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素质状况
庄永达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研究》(2004年)一文中提到:“我国已经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律应该来说是来之不易的,说明我国的各级体育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此高速度大规律地发展背后的质量保证问题。”
4.5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状况
付明李、飞杰在《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和研究》(2005年)一文中表明:“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中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5.9%,兼职的人员最多达到62.2%,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占26%,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少为0.5%,其他的为3.4%。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过少,说明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还没充分的调动起来。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的比例不大,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先阶段还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谋生手段。”
5总结
通过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现状。荆州地处我国中南部,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人口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虽然要顺应我国这个大环境,但也必须体现指导员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文献综述题目文学篇五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科技的进步与更新变得越来越快,理工科领域里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技术,同时也衍生出了无数研究方向。因此,在进行研究时,对于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我的本科研究中,我也进行了数次理工科文献综述取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文献综述的必要性
在进行科技领域的研究时,文献综述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已有技术和研究的现状,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在做研究时,文献综述也能让我们迅速了解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完善,并及时的调整和纠正方向。
第二段:文献综述的分类
文献综述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主题的文献综述,即对于一个主题或领域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综述;另一种是基于方法的文献综述,即对于某一方法进行相关文献梳理,比如对于某种新的计算方法的文献综述。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在进行文献综述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基于主题的综述,既可以了解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还能快速了解该主题或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三段:文献查找的途径
文献查找有多种途径,比如各大数据库、一些学术期刊、公共图书馆等等。这些途径方便了我们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对于相关领域的文献收集和搜索,但是有效地搜索文献仍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搜索拥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来获得指导,然后再搜索单独的主题,最终逐渐拓展自己的阅读列表。
第四段:文献综述的撰写
文献综述不同于普通的文章,它的撰写不同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回顾和总结现有的文献。在撰写时,我们应该注重相关研究的历史、方法及来源等方面,同时要做到客观原则。此外,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背景和需求,在写作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以保证文章的可读性。
第五段: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考虑到很多事项。比如在撰写中对于谁最有价值、谁最受欢迎等内容,应该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对于每一个读者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对于这个领域内的新发现和新研究,也应该予以关注,因为它们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可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
总之,作为一名理工科研究生,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需要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并有效地回顾和总结我们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