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篇一
2006年是公安部确定的三年“基层基础年”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到一年强基础,两年创品牌,三年上台阶的目标,真正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的,我们中队结合辖区治安情况,从辖区实际出发,本着务实的态度,以压降案件、力争为提线破案提供新的支撑点、服务现实斗争、打牢基础工作入手,开展了多措并举的群防群治及人口管理工作尝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强化责任心,深化“三项”会战为依托,采取入户调查的工作方法,增强房屋出租户的管控和流动人口管理的能力。房屋出租户管控是社区民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我们要清醒认识紧紧抓住犯罪分子利用出租屋犯罪和犯罪嫌疑人藏匿在出租户内的特点,以入户调查作为主要勤务式,以按年度核签《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和建立房屋出租户档案为抓手,坚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掌握。
1、依托房屋载体,实行分层管理房屋出租户的工作关键在于管控,必须坚持“以房管人”的工作思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掌握工作主动权。根据社区的实际楼幢的分布情况,定时定阶段调整工作重点,侧重于高层商住楼、零散居民楼等容易漏登漏管的部位。在狠抓房屋出租户和承租人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对承租人分层次管理,对有固定职业及现实表好、正常生活的承租人只须掌握基本情况;对游手好闲、单身租住、无业人员租住等重点承租人纳入视线,进行重点监控。坚持一般人口面上管、高危人群监控管的原则,提高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房屋出租户也实施等级管理:分为放心户、不放心户,对放心的依靠他们,不放心的重点管控,按分类等级进行“周、月、季”上门走访,分层管理。
2、依托法律武器,强化查处力度。针对平时社区管理中所接触的房屋出租户户主大多只关心租金,对治安不闻不问,出租户难发现难管理的现状,我所以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契机,加大对该法57条的宣传,在全面签定《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的基础上,用足用好法律法规。对出租屋内发生违法犯罪的,除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外,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狠抓落实加大查处力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增强其依法出租的意识。
3、依托社区团体,分类分层管理。根据我所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实行三种管理模式。一是委托管理型。对居住在饭店、建筑工地的暂住人口采取委托用工单位管理方式,由派出所与相关单位签定治安责任书,要求用工单位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集体管理、直接管理的优势,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报告,每月向派出所呈报一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派出所针对有关单位呈报情况进行抽查,定期开会,对好的予以表彰,对差的予以处罚,主要强调用工单位抓落实情况。二是双重管理型。针对散居在小区内的流动人口,充分调动社区可利用资源,由民警牵头组织社委会等有关部门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时上门登记办证。三是直接管理型。对散居在路边店的流动人口,结合治安巡逻由社区民警协管员直接登记办证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分两层管理,第一层为控制层,对那些居无定所、无业可就、有较大违法犯罪危险性的,或来自特定具有地域性犯罪地区的高危人群,由社区民警直接管控制,强化对这部分人员见面率和日常表现的掌握;第二层为知晓掌握层,对有固定工作和收入,表现较好的外来人口及时登记办证录入微机,做常住人口管理。
4、依托警务平台,服务现实斗争。一是充分发挥公安网络优势,对登记的承租人和暂住人口及时上警务平台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混迹其中的逃犯,比对率要达百分之百。二是通过函查的方式,对“控制层”的流动人口现实表现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其有无受过打击处理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发函率要达百分之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严密治安防范网络。
二、以抓现形为突破口,提升治安防范质态。
1、紧紧依靠社委会,密切警民关系,充分调动社委会参与治安巡逻的作用。依靠社委会,充分发动群众是弥补警力不足,克服责任区偏大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我辖区实际情况,我们及时与社委主任进行交流提高统一认识,抓住社委会考勤低保人员参加社区义务工作的特点,由社委会出面成立了低保人员巡逻队伍,填补了巡逻时段的空白。如成立了红杉树社区低保巡逻队、大坝社区绿橄榄巡逻队等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深挖辖区内部单位防范潜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街面治安监控的效能。针对我辖区金融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上门促督检查视频对外延伸监控工作的落实,同时主动上门加强沟通,邀请内部单位成员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确保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内部单位人防技防的综合能力。
3、建立科学的勤务巡逻模式。在巡逻方式上我们坚决做到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以抓现行为出发点,坚持着装巡逻和便衣巡逻相结合,着装人员对社区面上巡挤压犯罪空间形成面上震慑,对易发案地区采用便衣巡逻、蹲点守侯等方式,力争抓现行,改变民警以防为防的思想,确立提高打击也是防范的工作理念。
汇总的工作机制,强化巡逻工作责任心。(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专门的考核奖惩办法,及时兑现奖励,提高巡逻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奖勤罚懒,打牢巡防人员以抓促防的工作理念。
总之我认为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向社会借人力,把广大群众当成参与主体,通过扩大治保人员、单位保卫人员治安极积分子,调动广大市民参与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各界借物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缓解自身经费压力,创造必备物质保障;向媒体借势力,把新闻媒体作为宣传主阵地,营造一个浓厚的基层基础工作社会氛围。2006年是公安部确定的三年“基层基础年”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到一年强基础,两年创品牌,三年上台阶的目标,真正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的,我们中队结合辖区治安情况,从辖区实际出发,本着务实的态度,以压降案件、力争为提线破案提供新的支撑点、服务现实斗争、打牢基础工作入手,开展了多措并举的群防群治及人口管理工作尝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强化责任心,深化“三项”会战为依托,采取入户调查的工作方法,增强房屋出租户的管控和流动人口管理的能力。房屋出租户管控是社区民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我们要清醒认识紧紧抓住犯罪分子利用出租屋犯罪和犯罪嫌疑人藏匿在出租户内的特点,以入户调查作为主要勤务式,以按年度核签《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和建立房屋出租户档案为抓手,坚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掌握。
1、依托房屋载体,实行分层管理房屋出租户的工作关键在于管控,必须坚持“以房管人”的工作思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掌握工作主动权。根据社区的实际楼幢的分布情况,定时定阶段调整工作重点,侧重于高层商住楼、零散居民楼等容易漏登漏管的部位。在狠抓房屋出租户和承租人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对承租人分层次管理,对有固定职业及现实表好、正常生活的承租人只须掌握基本情况;对游手好闲、单身租住、无业人员租住等重点承租人纳入视线,进行重点监控。坚持一般人口面上管、高危人群监控管的原则,提高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房屋出租户也实施等级管理:分为放心户、不放心户,对放心的依靠他们,不放心的重点管控,按分类等级进行“周、月、季”上门走访,分层管理。
2、依托法律武器,强化查处力度。针对平时社区管理中所接触的房屋出租户户主大多只关心租金,对治安不闻不问,出租户难发现难管理的现状,我所以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契机,加大对该法57条的宣传,在全面签定《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的基础上,用足用好法律法规。对出租屋内发生违法犯罪的,除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外,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狠抓落实加大查处力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增强其依法出租的意识。
3、依托社区团体,分类分层管理。根据我所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实行三种管理模式。一是委托管理型。对居住在饭店、建筑工地的暂住人口采取委托用工单位管理方式,由派出所与相关单位签定治安责任书,要求用工单位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集体管理、直接管理的优势,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报告,每月向派出所呈报一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派出所针对有关单位呈报情况进行抽查,定期开会,对好的予以表彰,对差的予以处罚,主要强调用工单位抓落实情况。二是双重管理型。针对散居在小区内的流动人口,充分调动社区可利用资源,由民警牵头组织社委会等有关部门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时上门登记办证。三是直接管理型。对散居在路边店的流动人口,结合治安巡逻由社区民警协管员直接登记办证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分两层管理,第一层为控制层,对那些居无定所、无业可就、有较大违法犯罪危险性的,或来自特定具有地域性犯罪地区的高危人群,由社区民警直接管控制,强化对这部分人员见面率和日常表现的掌握;第二层为知晓掌握层,对有固定工作和收入,表现较好的外来人口及时登记办证录入微机,做常住人口管理。
4、依托警务平台,服务现实斗争。一是充分发挥公安网络优势,对登记的承租人和暂住人口及时上警务平台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混迹其中的逃犯,比对率要达百分之百。二是通过函查的方式,对“控制层”的流动人口现实表现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其有无受过打击处理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发函率要达百分之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严密治安防范网络。
二、以抓现形为突破口,提升治安防范质态。
1、紧紧依靠社委会,密切警民关系,充分调动社委会参与治安巡逻的作用。依靠社委会,充分发动群众是弥补警力不足,克服责任区偏大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我辖区实际情况,我们及时与社委主任进行交流提高统一认识,抓住社委会考勤低保人员参加社区义务工作的特点,由社委会出面成立了低保人员巡逻队伍,填补了巡逻时段的空白。如成立了红杉树社区低保巡逻队、大坝社区绿橄榄巡逻队等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深挖辖区内部单位防范潜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街面治安监控的效能。针对我辖区金融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上门促督检查视频对外延伸监控工作的落实,同时主动上门加强沟通,邀请内部单位成员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确保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内部单位人防技防的综合能力。
3、建立科学的勤务巡逻模式。在巡逻方式上我们坚决做到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以抓现行为出发点,坚持着装巡逻和便衣巡逻相结合,着装人员对社区面上巡挤压犯罪空间形成面上震慑,对易发案地区采用便衣巡逻、蹲点守侯等方式,力争抓现行,改变民警以防为防的思想,确立提高打击也是防范的工作理念。
4、建立科学研判机制和考核机制。坚持对警情案件的分析,牢固树立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篇二
2006年是公安部确定的三年“基层基础年”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到一年强基础,两年创品牌,三年上台阶的目标,真正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的,我们中队结合辖区治安情况,从辖区实际出发,本着务实的态度,以压降案件、力争为提线破案提供新的支撑点、服务现实斗争、打牢基础工作入手,开展了多措并举的群防群治及人口管理工作尝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强化责任心,深化“三项”会战为依托,采取入户调查的工作方法,增强房屋出租户的管控和流动人口管理的能力。房屋出租户管控是社区民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我们要清醒认识紧紧抓住犯罪分子利用出租屋犯罪和犯罪嫌疑人藏匿在出租户内的特点,以入户调查作为主要勤务式,以按年度核签《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和建立房屋出租户档案为抓手,坚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掌握。
1、依托房屋载体,实行分层管理房屋出租户的工作关键在于管控,必须坚持“以房管人”的工作思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掌握工作主动权。根据社区的实际楼幢的分布情况,定时定阶段调整工作重点,侧重于高层商住楼、零散居民楼等容易漏登漏管的部位。在狠抓房屋出租户和承租人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对承租人分层次管理,对有固定职业及现实表好、正常生活的承租人只须掌握基本情况;对游手好闲、单身租住、无业人员租住等重点承租人纳入视线,进行重点监控。坚持一般人口面上管、高危人群监控管的原则,提高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房屋出租户也实施等级管理:分为放心户、不放心户,对放心的依靠他们,不放心的重点管控,按分类等级进行“周、月、季”上门走访,分层管理。
2、依托法律武器,强化查处力度。针对平时社区管理中所接触的房屋出租户户主大多只关心租金,对治安不闻不问,出租户难发现难管理的现状,我所以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契机,加大对该法57条的宣传,在全面签定《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的基础上,用足用好法律法规。对出租屋内发生违法犯罪的,除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外,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狠抓落实加大查处力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增强其依法出租的意识。
3、依托社区团体,分类分层管理。根据我所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实行三种管理模式。一是委托管理型。对居住在饭店、建筑工地的暂住人口采取委托用工单位管理方式,由派出所与相关单位签定治安责任书,要求用工单位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集体管理、直接管理的优势,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报告,每月向派出所呈报一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派出所针对有关单位呈报情况进行抽查,定期开会,对好的予以表彰,对差的予以处罚,主要强调用工单位抓落实情况。二是双重管理型。针对散居在小区内的流动人口,充分调动社区可利用资源,由民警牵头组织社委会等有关部门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时上门登记办证。三是直接管理型。对散居在路边店的流动人口,结合治安巡逻由社区民警协管员直接登记办证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分两层管理,第一层为控制层,对那些居无定所、无业可就、有较大违法犯罪危险性的,或来自特定具有地域性犯罪地区的高危人群,由社区民警直接管控制,强化对这部分人员见面率和日常表现的掌握;第二层为知晓掌握层,对有固定工作和收入,表现较好的外来人口及时登记办证录入微机,做常住人口管理。
4、依托警务平台,服务现实斗争。一是充分发挥公安网络优势,对登记的承租人和暂住人口及时上警务平台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混迹其中的逃犯,比对率要达百分之百。二是通过函查的方式,对“控制层”的流动人口现实表现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其有无受过打击处理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发函率要达百分之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严密治安防范网络。
二、以抓现形为突破口,提升治安防范质态。
1、紧紧依靠社委会,密切警民关系,充分调动社委会参与治安巡逻的作用。依靠社委会,充分发动群众是弥补警力不足,克服责任区偏大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我辖区实际情况,我们及时与社委主任进行交流提高统一认识,抓住社委会考勤低保人员参加社区义务工作的特点,由社委会出面成立了低保人员巡逻队伍,填补了巡逻时段的空白。如成立了红杉树社区低保巡逻队、大坝社区绿橄榄巡逻队等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深挖辖区内部单位防范潜力,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街面治安监控的效能。针对我辖区金融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上门促督检查视频对外延伸监控工作的落实,同时主动上门加强沟通,邀请内部单位成员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确保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内部单位人防技防的综合能力。
3、建立科学的勤务巡逻模式。在巡逻方式上我们坚决做到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以抓现行为出发点,坚持着装巡逻和便衣巡逻相结合,着装人员对社区面上巡挤压犯罪空间形成面上震慑,对易发案地区采用便衣巡逻、蹲点守侯等方式,力争抓现行,改变民警以防为防的思想,确立提高打击也是防范的工作理念。
化分析,梳理研判,促进巡逻防范工作上台阶。我们中队坚持每天对今日警情进行分析研判,从中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当前治安形势和特点,利用每周一点评一周巡逻工作的“碰头会”将信息及时传达给一线巡逻人员,增强巡逻工作针对性,同时建立业绩考核机制,为增强巡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加强对巡逻人员的量化考核:(1)巡逻时间段的案件考核及抓获考核,坚持做到每周一评每月一结年终汇总的工作机制,强化巡逻工作责任心。(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专门的考核奖惩办法,及时兑现奖励,提高巡逻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奖勤罚懒,打牢巡防人员以抓促防的工作理念。
总之我认为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向社会借人力,把广大群众当成参与主体,通过扩大治保人员、单位保卫人员治安极积分子,调动广大市民参与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各界借物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缓解自身经费压力,创造必备物质保障;向媒体借势力,把新闻媒体作为宣传主阵地,营造一个浓厚的基层基础工作社会氛围。2006年是公安部确定的三年“基层基础年”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到一年强基础,两年创品牌,三年上台阶的目标,真正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的,我们中队结合辖区治安情况,从辖区实际出发,本着务实的态度,以压降案件、力争为提线破案提供新的支撑点、服务现实斗争、打牢基础工作入手,开展了多措并举的群防群治及人口管理工作尝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强化责任心,深化“三项”会战为依托,采取入户调查的工作方法,增强房屋出租户的管控和流动人口管理的能力。房屋出租户管控是社区民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际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我们要清醒认识紧紧抓住犯罪分子利用出租屋犯罪和犯罪嫌疑人藏匿在出租户内的特点,以入户调查作为主要勤务式,以按年度核签《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和建立房屋出租户档案为抓手,坚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问题掌握。
1、依托房屋载体,实行分层管理房屋出租户的工作关键在于管控,必须坚持“以房管人”的工作思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掌握工作主动权。根据社区的实际楼幢的分布情况,定时定阶段调整工作重点,侧重于高层商住楼、零散居民楼等容易漏登漏管的部位。在狠抓房屋出租户和承租人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对承租人分层次管理,对有固定职业及现实表好、正常生活的承租人只须掌握基本情况;对游手好闲、单身租住、无业人员租住等重点承租人纳入视线,进行重点监控。坚持一般人口面上管、高危人群监控管的原则,提高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房屋出租户也实施等级管理:分为放心户、不放心户,对放心的依靠他们,不放心的重点管控,按分类等级进行“周、月、季”上门走访,分层管理。
2、依托法律武器,强化查处力度。针对平时社区管理中所接触的房屋出租户户主大多只关心租金,对治安不闻不问,出租户难发现难管理的现状,我所以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契机,加大对该法57条的宣传,在全面签定《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的基础上,用足用好法律法规。对出租屋内发生违法犯罪的,除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外,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狠抓落实加大查处力度,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增强其依法出租的意识。
3、依托社区团体,分类分层管理。根据我所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实行三种管理模式。一是委托管理型。对居住在饭店、建筑工地的暂住人口采取委托用工单位管理方式,由派出所与相关单位签定治安责任书,要求用工单位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集体管理、直接管理的优势,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报告,每月向派出所呈报一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派出所针对有关单位呈报情况进行抽查,定期开会,对好的予以表彰,对差的予以处罚,主要强调用工单位抓落实情况。二是双重管理型。针对散居在小区内的流动人口,充分调动社区可利用资源,由民警牵头组织社委会等有关部门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时上门登记办证。三是直接管理型。对散居在路边店的流动人口,结合治安巡逻由社区民警协管员直接登记办证管理。对流动人口实行分两层管理,第一层为控制层,对那些居无定所、无业可就、有较大违法犯罪危险性的,或来自特定具有地域性犯罪地区的高危人群,由社区民警直接管控制,强化对这部分人员见面率和日常表现的掌握;第二层为知晓掌握层,对有固定工作和收入,表现较好的外来人口及时登记办证录入微机,做常住人口管理。
4、依托警务平台,服务现实斗争。一是充分发挥公安网络优势,对登记的承租人和暂住人口及时上警务平台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混迹其中的逃犯,比对率要达百分之百。二是通过函查的方式,对“控制层”的流动人口现实表现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其有无受过打击处理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发函率要达百分之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严密治安防范网络。
二、以抓现形为突破口,提升治安防范质态。
1、紧紧依靠社委会,密切警民关系,充分调动社委会参与治安巡逻的作用。依靠社委会,充分发动群众是弥补警力不足,克服责任区偏大困难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我辖区实际情况,我们及时与社委主任进行交流提高统一认识,抓住社委会考勤低保人员参加社区义务工作的特点,由社委会出面成立了低保人员巡逻队伍,填补了巡逻时段的空白。如成立了红杉树社区低保巡逻队、大坝社区绿橄榄巡逻队等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深挖辖区内部单位防范潜力,运用科技手段提
升街面治安监控的效能。针对我辖区金融单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上门促督检查视频对外延伸监控工作的落实,同时主动上门加强沟通,邀请内部单位成员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确保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内部单位人防技防的综合能力。
3、建立科学的勤务巡逻模式。在巡逻方式上我们坚决做到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以抓现行为出发点,坚持着装巡逻和便衣巡逻相结合,着装人员对社区面上巡挤压犯罪空间形成面上震慑,对易发案地区采用便衣巡逻、蹲点守侯等方式,力争抓现行,改变民警以防为防的思想,确立提高打击也是防范的工作理念。
4、建立科学研判机制和考核机制。坚持对警情案件的分析,牢固树立信息指导警务的理念对相关信息定期量化分析,梳理研判,促进巡逻防范工作上台阶。我们中队坚持每天对今日警情进行分析研判,从中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当前治安形势和特点,利用每周一点评一周巡逻工作的“碰头会”将信息及时传达给一线巡逻人员,增强巡逻工作针对性,同时建立业绩考核机制,为增强巡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加强对巡逻人员的量化考核:(1)巡逻时间段的案件考核及抓获考核,坚持做到每周一评每月一结年终汇总的工作机制,强化巡逻工作责任心。(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专门的考核奖惩办法,及时兑现奖励,提高巡逻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奖勤罚懒,打牢巡防人员以抓促防的工作理念。
总之我认为要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向社会借人力,把广大群众当成参与主体,通过扩大治保人员、单位保卫人员治安极积分子,调动广大市民参与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各界借物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缓解自身经费压力,创造必备物质保障;向媒体借势力,把新闻媒体作为宣传主阵地,营造一个浓厚的基层基础工作社会氛围。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篇三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事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基础工作也相当重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基层基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驾驭和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也有了全面提高。但是,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基础工作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成为制约公安工作的瓶颈。现笔者结合派出所工作实际,对基层基础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基础工作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现状
(一)警力不足与日趋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不相适应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现有警力配置的严重不足。安阳派出所现有民警25人,其中所领导4人,内勤2人,办案民警11人,巡防民警2人,社区民警6人,每名社区民警平均管辖实有人口16000余人,按照xxx“城区每3000实有人口配备1名责任区民警”的规定,仅社区民警就缺额达27名。因为警力不足,导致警力摆布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广大民警夜以继日工作,仍难以应付,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完成日益繁重的指标任务,民警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体力处于透支状态,不少民警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心脏频发性早搏、高血压等症状。
(二)专项行动和非警务活动过多,牵制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
(三)考核导向偏颇,基层基础工作得不到重视
从目前我局的各种考核机制看,普遍存在着以数字论成绩,以打处数、破案数、罚没数等论“英雄”的现象,在考核分值设置上往往是打击分值大且加分多,基础工作分值少且扣分多。为使考核排名不落后,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也就偏重于打击破案工作,不得不增加办案力量,缩减社区民警数,致使民警对基础工作无暇全面顾及,基础工作出现盲区。但是,基础工作量大面广,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作,需要民警通过日常的工作进行积累,不可能像打击犯罪一样,有数字成绩和让人津津乐道的过程。基础工作的成绩不显山露水,闪光点不容易被人发现,同样付出的努力,同样艰辛的工作,出的成效不像刑侦等部门办具体案件来得明显。从立功受奖来看,派出所民警的机会也相对少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四)执法环境越来越差,民警执法缺乏保障
近几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大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着力提高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民警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公正执法、文明办案程度不断加强。基层民警常年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卫着社会的安宁。面对着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们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他们任劳任怨。可是一些老百姓的遵纪守法自觉性并非同步提高,少数人只求民警为其提供服务与保护,不愿承担义务,民警的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正当执法活动常常受到不应有的阻挠,一旦不满足他们的不正当要求,就会对民警横加指责,民警无辜遭受群众的谩骂侮辱也只能忍辱负重。110成了“万金油”式的社区服务队,民警为民服务听不到谢谢,得不到认同,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警察,把警察队伍中某些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当成是整个警察队伍的通病,再加上媒体对警察队伍负面报道较多,警察在工作中威信度下降,得不到人们尊重。从平时的接处警情况来看,民警处警时如果遭到群众的恶意中伤,围观群众也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而且对民警的工作极不配合,更有一些人暴力抗法、暴力袭警却得不到应有处理,这对民警来说是一种比肉体伤害更痛苦的精神伤害。如2005年元旦,某镇副镇长张某酒后滋事,干扰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安阳派出所在处警时遭到张某等十几个人围殴,造成民警身上多处受伤,警服被撕破。我局依法以妨害公务行为对张某等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后,张某提出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竟然撤销了处罚决定,认为张某等人的行为不是妨害公务,而是扰乱公共场所行为的继续。这在较大程度上助长了违法者的威风,给基层民警造成了心理的创伤。
(五)后勤保障不到位,严重制约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工作经费应由财政全额拨付。近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高度重视,逐年加大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但现有的公安经费根本无法保障和维持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转。基层派出所民警不得不在应付繁重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想方设法去拉赞助、挣罚款,以用来更新改善办公设备、警用装备和日常的办公支出。这样做的结果不但给民警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还给公安机关的公正执法造成严重影响,损害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些想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离开了基础,基层功能就会削弱,公安工作就会失去依托,就会失去工作主动权和控制权。为实现公安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从根本上将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品位,从而有效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基层基础工作地位
切实改变基层基础工作“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状,通过调整基础民警在立功受奖民警中的比例等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基层光荣、基础重要的氛围,增强基层民警的责任感、荣誉感,激发其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基础工作为侦察破案发挥作用后的立功表彰激励机制,建立在同一案件侦破中,发挥作用的基础民警与侦察破案民警按作用大小比例予以表彰奖励的新型评估机制,赋予基础工作新的活力和生命线,以激发基础民警全力开展基础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和激发其内在潜力。
(二)完善绩效考核,确立正确的工作导向
对派出所的考核不应实行“一刀切”,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因为各派出所的辖区环境、治安特点、功能侧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应根据派出所工作的共性,归纳其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工作要求和基本运行机制。同时,根据个性,有区别的制定考核标准,引导各派出所各有侧重的开展工作,使各所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增强可比性,实现派出所工作的深入推进。对派出所内部工作的考核而言,也要根据责任分工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正确评价民警的工作,避免“一刀切”带来的考核不公,从而充分调动派出所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如安阳派出所从去年10月份开始对警力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及时修订了绩效考核细则,对办案组民警和社区民警、暂口职工分组实行考核,每月进行考核排名,按分值发放奖金,奖金差额最高可达2000元,较为公正地体现了奖勤罚懒,在全体民警中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的良好工作氛围,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2007年以来的四色预警连续保持最佳绿色,绩效考核成绩列全市派出所序列第一。
(三)坚持因情施策,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措施
要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对基层人、财、物的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稳定、可靠的保障机制。在警力配备上,要切实按照xxx的要求真正实现警力下沉,解决派出所警力不足的困难,科学整合现有警力资源,合理配置基层警力。在从优待警上,要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如住房、子女入学入托、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问题。在保障执法权益上,坚决支持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对袭警、侮辱民警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查处严厉打击。在宣传发动上,宣传部门要正确向群众通报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客观地向社会反映基层民警工作的疾苦,以及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危险和任务的艰巨,逐步让全社会理解、支持公安工作。同时,公安机关要切实为基层“减负”,机关单位要减轻多头领导、多头考核给派出所带来的压力,精减对基层所队的检查、考评、验收活动,多进行一些解决实际困难的实在的帮助和指导。
(四)倡导与时俱进,在警务模式上推陈出新
系。三是强化公开巡逻。该所每天安排60名协警、30辆警用摩托车、1辆处警车由民警带队,统一着制式服装、骑乘摩托车、戴警用头盔进行分时段不定区域的集中公开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增强巡逻密度,营造主动挤压犯罪空间,有效震慑了街面犯罪分子。四是强化集中清查。由基础组民警带领暂口职工、户管员、协警每周自行至少组织3次集中清查和入户核对工作,对辖区内出租房逐户开展排查校对,对未能履行责任的房东严格依法处罚,以罚促登,以罚促管,使出租房和暂住人口底数清、情况明。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篇四
基层民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2014民警个人年度总结、2014年自己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xxx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严格政治坚定、执法公正的原则,努力为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了应有的贡献。现将我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坚持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和有关精神,注重思想政治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并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觉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名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新时期亲民爱民的公安民警。
二、公安业务工作方面
自己能做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断向雷锋同志和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团结同志,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辖区的治安秩序平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的构建起了和谐的社会风气。
三、组织纪律方面
今年以来,我将加强组织纪律意识
贯穿到工作生活中。不仅是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遵守各项规则制度,每一天上下班,每一次接待群众,我都做到严格规范,热情大方得体,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确保纪律严明,作风过硬。
四、廉政建设方面
在廉政建设中,我坚持做到廉洁自律,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不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自觉维护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一年来,保证了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回顾一年的工作学习,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己年龄大了,公安科技迅速发展,新知识新科学不断问世,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要求。
针对问题,我为明年确定了努力方向是: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
自身素质。要适应新形式下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必须要通过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深入学习,增强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增强大局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把工作做得更好。三是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脚踏实地的工作。时刻用周部长四句话为行动指南,深入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警民关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真正成为一名便民、利民,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合格警察。
社区民警工作总结
警、第三警区社区民警。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分局党委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派出所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关怀下,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不断更新观念,端正姿态,不断武装头脑,加强锤炼,不断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不断完善自身,努力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心理状态、工作角色、业务技能的转变和适应过程。在此期间,我先后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奥运安保先进个人”,08年底公务员考核被评为“优秀”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泽东思想、xxx 1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篇五
珙县政府副县长 唐克先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式日趋复杂严峻,刑事犯罪手段日趋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期盼更为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警务革命中,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相继突破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瓶颈、操作瓶颈、机制瓶颈,深入推进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全力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一、珙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打破认识瓶颈,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民警的认识不到位,应用技能差和畏难情绪等原因,设备被束之高阁,险些成为“高级垃圾”。为此,我们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工作常态化。一是制定《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政策,要求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在2009年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有5个警务单位的5名所队长,由于带头作用发挥不突出,本部门信息化推进迟缓,先后6次在全局会议上作检讨,被责令限期整改。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边学边用”的办法,使民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近年来,先后8次组织业务骨干到江苏省芜湖、南京和成都、资阳、德阳、乐山等省内外信息化工作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并聘请四川大学专家有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三是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四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硬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设施上、经费上、管理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顺利进行。五是选择一批积极性较高、信息化技能较熟的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典型和亮点。通过树立典型,以“典型带整体”全面推进。
(二)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打破机制瓶颈,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确保信息工作常态化进程中,始终把握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这三个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常态化工作与民警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让信息化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民警的“标准动作”,为信息化工作常态化提供保障。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强行入轨。先后制定了《公安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强硬的“单轨制”和“捆绑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应用技能与中层干部的“帽子”挂钩、与民警的“位子”、工作环境挂钩,与警务单位经费保障的“票子”挂钩,以“强行入轨”办法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建立督导机制,捆绑考核。按照“信息办统筹、业务部门指导”原则,整合刑侦、治安等部门的内部信息数据,打破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的“隔离墙”,做到互通共享。根据“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原则,要求整合数据后的刑侦、治安、法制等业务指导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板块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综合应用网上监控、人工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信息检查删改、信息采集数量、质量情况实行每日通报。根据“捆绑考核机制”,发现业务指导部门在督查过程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包庇隐瞒未报的各类数据,实行同等惩处,以彻底解决不如实、不及时、不准确录入信息的现象。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在经费保障上,实行经费保障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各警务单位除实行人头基本保障外,按照各警务单位的网上工作实绩实行奖励性保障,干得越多,质量越好,经费保障越多。
(三)以基础工作站为据点,打破基础瓶颈,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在现有的治安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警疲于应付,对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完整、鲜活”基本要求根本无暇顾及,依靠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大量警力集中搞“大会战”来收集、录入信息的办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苍白无力。为真实、准确收集海量的基础信息和保证已采集信息的及时更新、准确鲜活,我们探索建立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一是按照“县财政出资金、县人事出编制、县公安管用人”原则,招聘信息化基础工作员,在各乡镇设立信息化基础工作站。目前,已公开招聘14名信息化基础工作员,设置7个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二是明确信息化工作员职责。工作站工作员不仅负责该社区的人口登记,还负责该社区的场所、行业、出租房登记,同时兼任该社区的情报信息员。三是社会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为防止出现“公安一家唱”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在县、乡镇两级综治办和社区的组织下,从各小区、单位、楼院保安及守楼护院人员中物色情报信息联络员协助管理,并将协管情况纳入该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四是大胆探索、努力实现多项信息关联。通过警综平台系统的升级改造,在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前期采集的海量鲜活基础数据录入平台的同时,对所有已采集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无缝隙查询、无缝隙列管,真正达到“查一人、知一户;查一点、知一片”,最终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人、房、业”关联的目的。五是创新便民服务形式。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利用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为群众办理暂住证等,真正达到方便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的,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本,打破治安防控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一是调整警力,合理布局,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前沿阵地建设,形成以中心派出所为主导,以驻警点为支撑的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健全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整合派出所的各类基础工作管理台帐,将各类管理工作浓缩提炼成地理房屋、实有人口与实有单位,从而为一线民警提供了一个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平台,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和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三是按照“一警多能,快速机动,提高效能”的原则,整合资源,交巡合一,不断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通过以上工作,保障了全县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体性事件增幅呈递减趋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案件不同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较大提高。
二、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信息化应用数据少,动态性差、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存在差距。基层工作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大多数系统模块信息数据少,信息系统为实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工作对象、被侵害信息主要依靠被动更新,数据动态性差,不能及时反映本地人、财、物、组织等实际情况的变化。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重建设、轻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灵魂,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应用的带动和依托,就没有信息化。当前,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不够普及,已经建成的基层所队主页及应用开展较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重建设、轻使用问题。基层人口系统信息,部分模块数据量少,更新慢,应用价值不高;各所队配备的公安网计算机浏览网页的多,业务查询的少,系统应用的少,特别是在逃人员、被盗抢机动车、犯罪人员等直接支持一线实战的业务数据应用率不高。
(三)系统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应用水平不高,推进进度不平衡。目前,办公自动化在县局及各派出所得到了全面应用,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各所属单位和基层所队推进不平衡;基层民警队伍的整体科技素质还不高,民警技能不强,应用能力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信息化应用的责任感。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二要广泛宣传,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铭记“不懂科技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这一理念。三要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使民警特别是部分意识不强的民警深刻认识到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技能。一要根据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不同程度,分为初学、初级、中级等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要集中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在各部门组织训练。三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四要由各警务单位组织民警“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技能。五要对接受能力弱、技能掌握基础差的同志,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在培训措施的保障上,坚持以考促训。
19、122的“三台合一”工作,将指挥中心建成集报警求助、城市管理、社会救援、服务群众、警务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枢纽和重大安全事件指挥调度的神经中枢,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政府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三要积极探索研究、实践网上作战的新战术、新战法,以实战、应用完善和发展信息化应用机制,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信息工作模式,提高警务工作实战效能。四要领导带头应用,切实形成全警参与,全警共用格局。
(四)完善机制,全力抓好信息化应用的保障。一要建立健全信息的全警采集、应用、维护制度。二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制度。三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四要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五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创新机制。通过相应的奖惩制度和保障措施,使信息化应用工作走上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