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一
教学定位,实际上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反思。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中应该教给智障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探寻,但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它,应尽可能结合《美术新课标》中的一些新理念,以保证教学具有更加科学的立足点。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其一,教学内容安排单一。大多数培智学校美术老师都是教学生在小本子上涂色。在翻阅了93版培智学校美工教材后,我们发现,这套教材已无法适应现在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其一,这套教材的对象为轻度智障儿童,并且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与新课程目标不符,限制学生的发展。其二,教材内容陈旧、单一,没有时代气息,不能引起智障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对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进行重新审视,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本校的实际以及我校教育对象的特点,重新规划培智学校九年美术教学纲要,并分段、分层次分解目标。
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智障学生当中。目前,学校大多是中重度智障学生,有些学生是多重残障,个体差异显着。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较少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关注到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划一,使得个别轻度学生没有发挥潜能,重度学生又无法达到目标。
因此,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美术教学定位问题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2、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的反思首先在于明确如何将分层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智障学生中去。在这一阶段,教师既要关注每个智障学生原有的'水平以及认知特点,又要关注教师的有效性,对美术教学总目标与分层目标的达成情况要进行及时地反思。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切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而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在教学设计时,也可以制定弹性计划。
教学设计的反思还在于对教学策略方法的反思。它主要牵涉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才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开展。这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模式,比如“参与——体验”,“暗示——领悟”,“引导——发现”,“欣赏——情感”等模式。各种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优势,关键是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来确定使用何种模式。
3、教学评价问题
这主要是对培智学校美术教学的评价理念和评价策略等问题的反思。()如何构建多元的、开放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智障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美术教学的评价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主要是以“像不像”、“对不对”、“喜不喜欢”来评价学生作业。长期以来,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写实性、再现性成为儿童绘画的唯一标准。然而,这种评价偏离了评价的价值取向。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
在反思性教学中,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与课堂作业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在过程性评价中,尤其要关注每个智障学生的作业情况,运用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如重度智障学生虽然在某一阶段没有什么进步,可能在经过一个阶段后,突然会发现他新的增长点。在美术活动中,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特殊性的指导与评价,坚持“永不放弃。”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二
美术培智,顾名思义,是一种将美术引入智力培养的教育方法。它通过有效的美术课程,将艺术视觉概念和技能融入到学习中,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本文将分享笔者在美术培智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提高感知力与创造力
美术培智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创造力。在美术课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艺术作品、创作自己的作品,培养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尤其是细节的感知;同时通过培养创造力,看到同一张白纸,却可以呈现出属于自己个性化的作品,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和与众不同。
第三段:提高表达能力
美术培智也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美术作品是一种通过视觉呈现信息的艺术形式,通过画面表达思想和情感。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学到不同的造型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进而提高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能在学科领域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培智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习。学生会通过讨论、分享和探究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更重要的是,美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自由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自由创作,最终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五段:结语
美术培智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机会和学习方式。在美术课程中,学生会看到不同的世界和想法,从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人。同时,学生通过美术培智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强调的是,美术培智并非只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出色的画家或者设计师,而是通过美术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同时也是成为一位高素质公民的重要途径。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三
美术培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方式之一。与传统的纯艺术教育不同,美术培智不仅强调艺术技能的提升,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智力素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美术培智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
第二段:注重个性发展
美术培智强调的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技能培养的平衡。传统的纯艺术教育更加注重“模仿”和“模式”,而美术培智更注重“启发”和“创新”。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探索、学习和创造。这样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过程更有乐趣。
第三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美术是一种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力的科目。通过教授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和理解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例如,在学生绘画一只猫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仔细观察猫的眼睛、耳朵、胡须、体形等特点,然后向学生传授绘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各自画出自己眼中的“猫”。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四段: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思维
在美术培智的教育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扮演的不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还应该是创意产生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实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例如,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这样能够让学生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提升自己的表现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段:总结
美术培智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强调技术和技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思维等素质,学生不仅可以在美术课上受益,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美术培智,让学生在技能和素质的双重提升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四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展示美感和审美价值,更是一种能够培养孩子智力、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手段。这些种种,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美术培智的重要性和意义,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美术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所画的对象,比如花草树木、动物、人物等等,通过观察学习事物的特点和性质。长期下来,孩子的观察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对于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美术能够促进孩子的细节思维和创造力
画画时,孩子们会关注细节和画面的构成,将看到的素材进行整合和展现,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加强大脑发展,提高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设计自己的画面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美术能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画画时,孩子们通过画画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者理念,这种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观念和自我认知,而这种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在日常交际、学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美术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通过画画,孩子们可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夸赞,从而肯定自己的能力,进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一个自信的孩子会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遇到困难时也更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
五、美术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欣赏艺术
绘画和艺术品欣赏相辅相成,美术教育可以在孩子幼年的时候,让他们理解和认识艺术,从中寻找美的感觉。当孩子慢慢地愈加欣赏、理解、鉴赏艺术品时,他们不仅仅会在审美领域有所提升,在认知和思考能力上也将得到更多锻炼。
小结: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出色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细节思维能力、创造力,强化他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树立自信心,还能帮助他们欣赏美的事物。所以,我们应该注重美术教育,从学前班就要开始启蒙孩子们的艺术之路。同时,老师和家长也需要掌握一些简易美术教育方法,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创作,更好地开启他们的艺术潜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五
篇一:培智学校教学反思本课选用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第十八册第三课《学切萝卜丝》的第二课时(附:“教学方案”),教学时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将生活实践融合进课堂,让学生在课文中学,在生活中练。该课根据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层次的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本班的实际而设计,整堂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考虑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本班学生共11人,年龄在17――24岁之间,在伴有智力障碍的同时,3人有语言障碍,1人脑瘫。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中将学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程度,在各环节中注意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进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为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始终以“怎样切萝卜丝”这一问题为主线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操作,主动把握学习过程。而且,课堂目标的实现全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主体实践而获得,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弱智儿童自理能力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家长可怜孩子,溺爱孩子的心情,养成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其二,由于智力障碍,使弱智儿童自身存在着显着的依赖性,自卑感,独立意识差。“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学校及教师更多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问题,重视自理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我从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1、通过课前调查提高他们对自理的认识。2、布置自理任务课堂实践,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3、安排家长知道弱智儿童自理任务,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通过课内外相结合,让他们自己探索,去发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更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常常只注意弱智儿童的文化教育,肢体康复,弱智儿童不光在智力以及身体,技能方面有所残缺,他们的情感也很脆弱,有残缺的,对弱智儿童的情感教育,老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特别是现在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好,家长对这群特殊孩子溺爱有加,使他们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知给予。课前,通过家长指导练习,让家长和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沟通感情,增进交流,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尝试通过学习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值得一提的是,班上一位脑瘫学生,他在切萝卜丝的过程非常努力,他的动作和精神感染了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他用行动证明别人能做到的自己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
(四)结合实践活动,养成学生学会合作的品质。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这节课,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积极引导和激发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很好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当前,培智学校现有课程及其设置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不相吻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关于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还处于较初浅层次,还需要教育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我们将继续努力,在特殊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用我们的智慧和自信,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灿烂的明天。
篇二:培智学校教学反思
教学定位,实际上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反思。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中应该教给智障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探寻,但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它,应尽可能结合《美术新课标》中的一些新理念,以保证教学具有更加科学的立足点。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其一,教学内容安排单一。大多数培智学校美术老师都是教学生在小本子上涂色。在翻阅了93版培智学校美工教材后,我们发现,这套教材已无法适应现在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其一,这套教材的对象为轻度智障儿童,并且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与新课程目标不符,限制学生的发展。其二,教材内容陈旧、单一,没有时代气息,不能引起智障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对培智学校的美术教学进行重新审视,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本校的实际以及我校教育对象的特点,重新规划培智学校九年美术教学纲要,并分段、分层次分解目标。
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智障学生当中。目前,学校大多是中重度智障学生,有些学生是多重残障,个体差异显着。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较少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关注到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划一,使得个别轻度学生没有发挥潜能,重度学生又无法达到目标。
因此,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美术教学定位问题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2、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的反思首先在于明确如何将分层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智障学生中去。在这一阶段,教师既要关注每个智障学生原有的水平以及认知特点,又要关注教师的有效性,对美术教学总目标与分层目标的达成情况要进行及时地反思。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切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而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在教学设计时,也可以制定弹性计划。
教学设计的反思还在于对教学策略方法的反思。它主要牵涉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才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开展。这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模式,比如“参与――体验”,“暗示――领悟”,“引导――发现”,“欣赏――情感”等模式。各种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优势,关键是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来确定使用何种模式。
3、教学评价问题
这主要是对培智学校美术教学的评价理念和评价策略等问题的反思。()如何构建多元的、开放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智障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美术教学的评价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主要是以“像不像”、“对不对”、“喜不喜欢”来评价学生作业。长期以来,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写实性、再现性成为儿童绘画的唯一标准。然而,这种评价偏离了评价的价值取向。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
在反思性教学中,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与课堂作业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在过程性评价中,尤其要关注每个智障学生的作业情况,运用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如重度智障学生虽然在某一阶段没有什么进步,可能在经过一个阶段后,突然会发现他新的增长点。在美术活动中,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特殊性的指导与评价,坚持“永不放弃。”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名为“培智课题研究”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研究兴趣,提升其能力和智慧。在这个项目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深刻的收获和体会。下面,我想就我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谈谈我对这个项目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第二段:项目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项目的意义。在这个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这样的转变,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也有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第三段:我的学习收获
在项目中,我通过多次研究和探索,深入了解了一个新课题,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研究数据,如何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文章。这些技能的掌握,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通过这个项目,我也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前,我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只是按照老师的教学安排进行。而在这个项目中,我学会了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研究课题,自主思考和探索知识。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技能,也让我更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第四段:改进建议
在项目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一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困惑和迷茫,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因此,我建议在项目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同时,我也建议项目组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研究技能和方法。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项目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场。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就能够扩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领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大众。
培智生活适应三年级教案篇七
做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师德是一门必须课。快来看看培智教师师德论文吧!
培智教师师德论文:浅议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教育事业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师是学校中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队伍的思想、业务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是学校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重任的根本保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强化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每个阶段,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理。”每个阶段的道理就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道德,每一个行业的道德是指职业道德。作为社会诸多职业道德形态之一的师德建设也正处于积极构筑之中。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我们的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兴邦治国的作用。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打比各方面的人才,而教师正式培养这些人才的工程师。传授给别人的知识,教给人以道德,使人聪明,使人高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成就时,教师才算是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支1000多万人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他们在较清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从总体来看,我们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特别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师德建设面对的挑战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新的事物、新的观念伴随着新的问题与矛盾、新的思考与忧虑同时出现。这一切都是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过去,教师可以因为年龄、受教育较早,各方面能力较成熟而拥有当然的教育权,而现在,教师与学生同处于一个信息时代,教学双方同步进入改革社会,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若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没有对新观念、新信息、新知识的自觉吸取,必然丧失教育的明智性和敏感性。科技、科学的高速发展越来越让学生大有用武之地。当学生明显感觉到教师还不如自己时,教师的权威自然会受到挑战。而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身固有的权威,或许会采取较为粗暴的措施压制学生,学生口服心不服,内心更为不满,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教师的形象也受到严重损害。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它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学行为等都提供了许多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传统角色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只有进行必要的角色调适才能适应改革的大潮。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为现在的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2)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教师因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要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人评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思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么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而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以理服人,也需要以情动人。传统教育理论注重树立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却相对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现代教育理论表明,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如果失去了爱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扭曲,就背离了基本的教育理念。现代心理学认为,爱作为人内心最深厚的情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可以让人充分地感受优美、体验崇高、品味温情。学生只有感受到爱才能感动,只有感动才能更好地行动。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引导广大教师精心塑造大爱师魂。
参考文献:
[1]郭继东;;初中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2]许书枝;;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沧桑;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