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在父亲节》。
飞逝的流年停在了有爱的日子,昨天你对你亲爱的爸爸说一声“父亲节快乐”,甚至,你记得让众多父亲暗待已久的日子。同学们,爸爸在等待着你的一句“祝福”。
母爱深似海,父爱重如山。据说,选定六月的个周日为父亲节是那天的阳光是一年之中最炽热的,象征了父亲子女的那火热的爱。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是深遂的`、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父亲像是一颗树,总是不言不语,却用他枝叶繁茂的坚实臂膀为树下的遮风挡雨,制造荫凉。岁月如指间的流沙一样滑失,不觉间已长大,而树却渐渐枯黄,甚至新发的树叶都不再充满生机。每年六月的个星期日是父亲的节日,让由衷的说一声:爸爸,我爱你,父亲节快乐!
记得一位著名的演讲家说过:“孩子们,学习,是的父母啊!”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努力,收获的往往是充满幸福的果实,爸爸,天地为证,我会给你的幸福。
叶的离去是风的追逐树的不挽留,树不想挽留,只是在萧瑟的秋风中老去的树已无力挽留。
爱在绵绵无绝期,而父亲给的爱却比那无绝期久远,即便老去、死去。何曾为那久远的爱说一句感激,可苍促的流年不曾允许后悔,而不愿后悔。
那么就在每年的父亲节,为深爱着的父亲送去的爱吧,就算从现在开始。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和爱集体呢?前几天,妈妈以身作则,教会了我什么叫孝顺。
年初二,我们去外婆家,外婆笑呵呵地忙里忙外,变花样地做好吃的饭菜给我们吃。我们一大家十多口人吃得好玩得开心,热闹非凡。初五,我们告别了外婆,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但是初八那天,外婆突然病了,到医院一检查被查出身体里长个瘤子。病情很严重,需要立刻住院手术。原来爱说爱笑的妈妈突然变得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的,心里只想着外婆能尽快的好。
外婆要住院了,妈妈每天下班后买可口的饭菜送给外婆吃,带外婆去洗澡,换洗衣服,还买了新衣服。精心地照顾着生病的外婆。
几天后,外婆做手术了,虽然请了护工,但妈妈还是请了几天假,日夜陪着外婆,端茶倒水,洗脸擦身,没事就和外婆说话谈心,安慰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为的是让外婆心情舒畅,早日康复。
我好奇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对外婆那么好啊?”妈妈说:“因为外婆是我的'妈妈呀,小时候她养我小,长大了我就要养她老,这就叫孝顺,是做人最起码的道理。你长大了也会孝敬我吗?”我肯定地说:“嗯!嗯!一定会的!”
妈妈真孝顺啊!我要向妈妈学习,长大了也要孝顺她。我为有这样的好妈妈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们: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中坚力量。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战国时期,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几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理解: 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只有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曾提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新中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广大青少年应具备的广义的“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倡诵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谢谢!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老爱老,人人有责”。
重阳节到了,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还叫什么?对了,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老人节。为什么要叫敬老节、老人节呢?因为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人们都要去登高望远,但是比起这件事更重要的,就是孝敬家里的老人。
我的外公是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可不是一位普通老人,他从二十多岁开始教书,直到现在,他还在一所高中当校长。他特别会教书育人,在课上他是同学们都尊敬的老教师,在课下,他是同学们的好朋友。同时,他也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就来讲讲我与他之间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只有四岁,是个不懂事的调皮鬼,我晚上吃饭特别挑食,快要睡觉之前就会想吃宵夜。那天晚上,屋外刮着风,下着雨,我待在家里看电视。我看着看着,肚子就“咕噜”地叫了一声。我听见这声音,便跑去对外公说:“外公!我饿了!我要吃宵夜!我要吃宵夜!”外公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耐心地说道:“乖,现在外面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外公就出去给你买哦!”我点点头,答道:“好!不许骗人哟!”可是过了一会,我的肚子又“咕噜”地催了我一声,雨却越下越大。外公听见我的肚子又在催我了,便皱起眉来,喃喃道:“外公现在去帮你买烤肉吧。”“现在外面在下大雨,过一会再去吧!”我说道。“再过一会儿人家就收摊咯!”外公说完便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外公又回来了。但是我的外公,我亲爱的外公,头发打湿了,衣服也被雨淋湿了,可是,他手上提着的,塑料袋里装着的烤肉串,一滴水也没沾,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几年后的我回想起这件事情,不禁热泪盈眶。同学们,我们应该好好地孝敬我们的老一辈,我们应该多多关心他们,多多陪伴他们。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他们是愿意多赚一分钱来买东西孝敬老一辈,但其实,在老人们的心里,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同时,还有一句教导我们的`名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孝敬老人,应该孝敬全天下的老人。我们应该做到尊老爱老,无论是不是自己家的,只要是老人,都是值得敬佩的,如果没有这些老人为我们的祖国作出多多少少的贡献,祖国就没有今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五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老爱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关于重阳节的诗。在前几天,我们就过了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在那一天,许多人都会去登高望远。
每逢重阳节,我们都会想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们的关心。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家里有许多我婴儿时期的照片,大多数都是奶奶和外婆在照顾我,那时候很小什么都不懂;现在,我在慢慢长大,他们也在一天天变老,幼儿园时总爱和他们吵架、发脾气。但是现在上小学了,懂事了,因为学习的原因导致现在都很少去看外公外婆只有放假的时候,抽空去看,觉得很愧疚。
记得有一次,外婆因为过度运动,把腰扭伤了,骨头卡在神经处。去住院了,还说要动手术,但因为外婆心跳太慢,会在手术过程中去世,所以没有动手术。在医院看她时,就这么跟我说,我心里很感动,不禁热泪盈眶,外婆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道:“不要哭,外婆不是在这吗?”说完,她自己也掉出了眼泪。
又想起每次去外婆家看她的时候,她都很热情地对待我们,只要星期没有见面她都会说:“我好想你们呀!”之后再给一个吻。每当看见外婆一天比一天衰老的脸,我总是不由得湿了眼眶,真想她永远年轻!
现在,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还很健康的活着。我们作为晚辈的应该多陪陪他们,因为我们不知道命运是怎么样的,说不定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不在了。我们真是应该尽自己的孝心让老人们永远感到开心,让他们永远绽放笑脸!他们不求你给他们多好的礼物,他们只求一家人能永远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也许陪着他们,是我们及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每个人终究有一天会变老,终究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要尊重每一位老人家,尊重每一位长辈,在他们有限的生命中做许多无限关心他们的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六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孝敬长辈做孝顺儿女》。
昨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我认为,孝就是爱,就是要像父母爱自己那样去爱他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没有父母的生养,小辈就不能成人,父母为小辈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晚辈应该关心他们,尊敬他们。尽管我们还小,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孝敬用毕生的心血养育你的父母,这才是我们当代学生应有的美德。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一杯热茶,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我们也许会记得感谢在人生道路上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的,他们当然是我们要感谢的,可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们,让我们一起,用心铭记父母所有的恩情,用心理解父母所有的厚爱,用心感恩父母所有的关怀。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七
一个“孝”蕴含了很多的意义,从字面上来看它只是个一个单纯的字,却蕴含了很多的意义。
“孝”字蕴含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优良美德,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告诉我们在我们心中“孝”的重要性和“孝”的真谛,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家长都教我们的,是从小就开始教我们的',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当做的事。
孝顺父母说起来简单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依稀记得自我当初的年少轻狂,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每一天受不了父母的唠叨,本应当是充满欢声笑意的家庭每一天却充满了锅碗瓢盆的抨击声,本应当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每一天却是无休止的争吵。
以前每次都回家很晚,要么就是不回家,父母打电话不接,不回家也不给父母打电话,喝酒吸烟简直就是一个社会小青年,每次回到家也不理父母,父母教育我,我都说你烦不烦啊,有一次受不了父母的唠叨了,就收拾东西离家出走,走到了门口,被父亲拽回来了,父亲告诉我,离开我们你什么都是,此刻想想父母的话他们说的真对啊。
慢慢长大也就明白很多。
在当今的时代,孝心是最重要的,人一旦没有孝心,就失去了职责心,我们孝顺父母的心是小孝,爱祖国才是大孝,不管是大孝还是小孝只要有孝心就是好的。在大孝和小孝当中我更愿意做大孝的孩子。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八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
同学们,你知道吗?从“百善孝为先”中的“孝”字来看,是“老人“的“老”字底下加个“子”字,儿女双手托着老人,就是“孝”。
《弟子规》“入则孝”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的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同学们,你做到了吗?努力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名孝敬父母,善待老人的好孩子!
一位母亲陪着5岁的女儿去游泳,女儿在前面走,她拿着大包小包跟在后面,女儿问:“水果带了吗?”“牛奶带了吗?”当女儿得知妈妈带的`水果是梨时,哭了起来,非要妈妈回去换她爱吃的水果。妈妈说她觉得自己不像孩子的妈妈而像孩子的奴隶。
说一句“谢谢”吧,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让我们大声地说;“亲爱的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我永远爱您、感谢您!”
同学们,请记住――今天用“谢谢”去孝敬你的父母,明天你就能担负起天下的道义,因为――孝行天下!谢谢!
演讲稿小学五年级篇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孝顺,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事情,可能有些人到成年的时候才会懂得去孝顺,也可能有些人在三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了。昨天,妈妈带我去看医生,在等待的时候,无意中听见了一段话让我非常感叹。
张奶奶和一些病人聊天,说:“我家那个小孙子小的时候可好玩了,他爸爸妈妈回来了,他听到开门声就会跑到门口帮助他爸爸妈妈把拖鞋拿出来,等他们穿好之后,他就说爸爸妈妈到沙发上坐坐,歇息玩玩。说完就往厨房跑,要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望了他爸爸妈妈一眼,看看他们有没有坐到沙发上去。”
张奶奶还没说完,其他正在听的人都笑了,都说她小孙子很孝顺,就连在玩手机游戏的我都觉得那个小孩非常孝顺,这么小就知道帮爸爸妈妈拿拖鞋了。
等到笑声停止后,张奶奶又开始讲下去:“他看到爸爸妈妈坐到沙发上之后,就跑到厨房里拿出两个杯子,再往两个杯子里分别倒入凉水和热水,完了之后他还伸出舌头往两个杯子里蘸了蘸,看看水温不温,然后拿着两个杯子往沙发那儿跑,把这两个杯子给了他爸爸妈妈后坐到他们两个人的中间。”
张奶奶又说:“还有呀,有一次他看见他奶奶在电脑前玩电脑,我站在他奶奶的旁边看着她玩。他以为我也想玩,就对他奶奶说,奶奶,让开,外婆坐。他奶奶说,好的,马上就好了呀。可是她还在玩没有立刻让开。于是他又说,奶奶,让开,外婆坐。他奶奶还是说,好的,马上就好了呀。但就是没有离开。他马上说了一句,你这人真够人。我们当时真的`是又吃惊又好笑。他奶奶问到他这话从哪里学来的?他也不说话,就在那里笑。”
可惜的是后面的话我没听见,因为轮到我去看医生了。
无论怎么说,我还是觉得那个小孙子真的是非常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