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篇一
1、通过欣赏乐曲,知道乐曲的名称,初步理解乐曲的内容和性质。
2、对中国民族乐器二胡有所认识。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创设内蒙古大草原环境(包括草原背景图及若干匹可抽拉的马)。
2、录音磁带:开飞机音乐、《赛马》乐曲。
3、民族乐器:二胡。
一、开飞机进活动室。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内蒙古大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玩,我们开着飞机去吧。
2、指导幼儿看图。
二、初步欣赏乐曲《赛马》。
1、欣赏第一遍乐曲《赛马》后提问。
师:小朋友,听出来是一场什么比赛?(幼:是骑马比赛)对了,是蒙古人民在举行赛马比赛,你们是从哪里听出来是在赛马?(幼:有马跑的声音、有马叫的声音)
2、听故事、看图片欣赏乐曲《赛马》。
教师边讲边操作活动教具:各位观众,赛马比赛开始了。现在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枣红马,马背上的小伙子很得意。后面一匹大黄马追上来了,骑马的还是个小姑娘呢!多勇敢!加油呀,后面又有一匹大马追上来了,比赛越来越激烈。观众有的喊加油,有的跳起了舞。比赛继续进行着,快到终点,马儿都不愿落在后面,使劲跑,看,枣红马一大跨步过了终点,它高兴地叫起来,向大家报喜!
3、由“马叫”引起幼儿对二胡的兴趣。
三、介绍二胡,分段欣赏,感受乐曲的内容及性质。
1、教师介绍二胡的构造、特点。
师: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它是用木头制成的,有两根细细长长的叫弦。右手拿的叫弓,弓毛是用马尾做成的,弓一拉一推就会发出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用二胡模仿马叫的声音)听,这又是什么声音?(教师通过拨弦模仿马跑的声音,让幼儿了解“拨弦”。)
2、教师用二胡现场演奏《赛马》。
3、分段欣赏乐曲《赛马》,了解各乐段的不同内容及性质。
a教师演奏第一段。
提问:这一段音乐的速度怎么样?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讨论)
小结:第一段音乐的速度很快声音越来越响,好象比赛开始了,很多马从远处跑来。
师:小朋友,你们会骑马吗?现在老师来演奏第一段音乐,你们来赛马,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让草原上的马也跑起来,比一比哪匹马跑得快。(要求按音乐节奏做动作)
b教师演奏第二乐段。
提问: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好象看见了什么?(讨论)
小结:第二段音乐速度比第一段音乐慢,很优美、抒情,好象看赛马的观众在喝彩、送奶茶、拍手、跳舞。
c教师演奏第三段。
提问:第三段音乐的速度怎么样?这段音乐好象讲了些什么?(讨论)
小结:第三段音乐的速度更快,比赛更激烈,快到终点了,马儿飞快地向终点跑去,最后,取得胜利的大马高兴地叫起来。
四、区别三段音乐,巩固感受音乐的结构性质。
师:听,这是第几段?为什么?(放录音)
五、通过身体动作的表演进一步感受乐曲。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举行赛马比赛?好,我们一起骑上马,比赛马上开始。
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是很活跃的。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就是我本人在各个环节上并没有的交代清楚,比如单响和散响还是有很多的幼儿没有搞清晰,以至于在选乐曲的时候他们就选自己最熟悉的乐器而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乐曲。在一段音乐结束后并没有用适合的话给予幼儿肯定,也并没有让幼儿感受赛马的激烈。一段演奏完了就马上演奏第二遍第三篇,整堂课就会说“你们有信心吗”我觉得真的不是很合适,原本想好的话全部都没有说,临场应变能力不行。有太多的不足,还需多锻炼,对音乐进行多分析和理解,引导幼儿更好的诠释音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专研多请教,争取在音乐领域有所进步和提高,让幼儿在充满音乐和享受音乐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篇二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篇三
1、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
2、知道"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并能准确唱出"mi"。
3、准确打出二分音符的节拍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对"do,re"有一个固定的音高,能准确判断出它的位置(五线谱、钢琴)
(2)、准确打出四分音符的节奏,认识高音谱表
2、材料准备:
(1)、高音谱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若干
(2)、儿歌《摇啊摇》五线谱活动过程:
1、唱"la"出示高音谱表"小朋友,你们看看我是谁?""高音谱表"在高音谱表上贴上"la""请你看看我身上的音符是谁?""la""然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唱唱我的名字?"(跟着钢琴唱"la")
2、复习"do、re"教师手里拿着带有"la"的高音谱表"你们还记得我的两个好朋友吗?看看他们是谁?""do、re""我们一起来唱唱他们的名字吧"(跟着钢琴唱几遍"do、re")"你们太棒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的新朋友吧"
3、引出"mi""我的新朋友就住在"re"的楼上"(教师在高音谱表上贴上"re")"请你说说"mi"在高音谱表的什么位置?""第一线""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它的.名字吧"(幼儿跟着钢琴唱几遍,然后以排火车的形式每个幼儿唱一遍。随时改正)
4、节奏练习"请小朋友看一下这个"mi"是几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唱几拍?""一拍"(引导幼儿用手打出节拍)"我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四分音符的好朋友"(出示二分音符)"请你看一下二分音符与四分音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它的名字叫做二分音符,唱两拍,拍两下小手就是它了,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幼儿打出二分音符的节拍)出示《摇啊摇》五线谱"你们的小手真巧,你能打出这条旋律的节奏吗?一起来试一下吧!"(引导幼儿打出歌曲节奏)"上面的这些音的音高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认一下"(引导幼儿认音高)"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唱出来吧!"(跟着钢琴唱出谱子)
延伸活动:
"你们知道"mi"在钢琴上的位置吗?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吧!"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篇四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案大班篇五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能体会到两两结伴游戏的乐趣,在结束部分渗透了保护牙齿有关的小知识,让幼儿知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音乐活动中背景音量较小,对幼儿游戏有一定的影响;在两两结伴游戏环节,扮演牙齿的小朋友的造型基本一致没有创新,这两点都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