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藏经病情恶化篇一
在这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财富——内心的宁静和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而《分钟地藏经》对于修心养性、塑造良好人格的影响已经长久被广泛认可和证明。在不断浸淫于这本经典的阅读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真谛,也用心感悟着它所带来的生命力和美好的人生体验。
第二段:经文的启示
分钟地藏经中弥陀菩萨致信文的内容,是弥陀菩萨对人类的爱和慈悲之心所化现的形态,也是弥陀菩萨要求人类努力自我超越、显化本性的教导。读《分钟地藏经》能够使我们深刻体悟到,弥陀菩萨所讲究的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唱念经文,更重要的是要在心灵上真正领悟、践行当中。它要求我们时刻明白"清净心是菩提心",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得我们的心灵具有完整、健康的状态,这样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的时间,铸造美好的未来。
第三段:经文给予心灵的安慰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而《分钟地藏经》对一珍惜生命、心地善良,且出现不济的幸存者来说,无疑是一份来自宇宙的最美的礼物,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慰和力量。经文中,弥陀菩萨用简洁而又思意深长的语言,让人感受到来自于菩萨的慈悲和膜拜,让人明确了生命之贵重,激发了人对于自身生命的热爱和感悟。
第四段:经文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在阅读《分钟地藏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能够参透慈悲的真谛,而且还能够对自我修养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与经典内在的震撼对话,我们能够得到的不仅仅是对人生主题的启发,还有对人类心理和哲学领域的洞察,对修身、解忧、抚儿学等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五段:结语
总之,《分钟地藏经》作为一部全面地揭示和阐明慈悲的精神、透彻探究人之本心、对于人类向善、修身、拓展思维的影响不仅仅是一部经典之作。不仅帮助我们重塑道德和处事能力,更能引领人们回归最最本质和真实的自我,让人们懂得如何感恩生命、珍视生命,并在生命中绽放自己最美好的光芒。希望大家都能秉承弥陀菩萨的慈悲智慧,修持慈悲心、发扬慈悲精神、缘修佛道,享受生命之美好,践行人类之真善美。
地藏经病情恶化篇二
“念经度母,看经摩尼,读经地藏”是许多佛教信徒的修行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读经地藏。地藏菩萨是东亚地区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以守护地狱众生为己任。读地藏经不仅能够带来快乐,而且可以加强人们与内心的联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第二段:分享读经的过程
在我的修行中,读经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日常活动。我每天早上都会在家中静坐一会儿,然后用几分钟的时间念读地藏经文。 刚开始读经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困难,在字体和语言上的不同都让我感到有些头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熟悉了文字和内容,也开始关注经文中的深刻含义。
第三段:地藏经的重要性
地藏经对于信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部经文中包含了许多故事和启示,同时也传递了地藏菩萨的智慧。比如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告诫我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众生,应该给予所有想要施舍的人一个机会。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宽容。
第四段:读经对于个人修行的益处
读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佛教的教义,还可以让我们寻找与佛陀的联络,尤其是读地藏经之后,我们可以意识到生命的永恒性。读经也可以让人平静内心,带来宁静感。当我们反思和忏悔自己的行为时,读经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内心,从而找到内心平静的力量。
第五段:结论
在读经的过程中,我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这个过程不需要过度关注自我,反而是专注于经文中的故事和意义,让心灵与经文融为一体。我渐渐地意识到,这样一来,我更加容易理解佛教的原则、更加满足于生活,而且更加平静。因此我会一直继续读经,分享和学习,并将这种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够获得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启示。
地藏经病情恶化篇三
《地藏经》是佛学经文的重要典籍,净空法师又是如何讲解地藏经的呢?
《地藏经》消除业障病
【久处床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有好几种。有一种是他的冤家债主,这时候在阎罗王那里告状,他到那里去辩论,这事情还没定案,所以他这个病没有起色,这是一种,确实有。第二种“或难舍寿”,就是我刚才讲,他还有福报没有享尽,他福报不肯舍,他要肯舍,那问题解决,他不肯舍。还继续要享福,那只有躺在床上享,他不肯舍,放不下,这是一种。“或不得愈”这是第三种,第三种这里面必定有一些差别原因,他这病不会好,但是他也死不掉。我们世间人看到这现象,不了解他真正的原因,这都是业报跟冤家债主讨债、还债,招得这些冤业,才有这些事情发生。世间人没有天眼、没有宿命通,不晓得事实真相,可是有一个原则,只要修福就行。所有这些种种的病因虽然不同,你修福决定有好处。底下这是教给我们: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
这是教给我们方法,科里面讲修福脱罪。这是说读经,读经能有效吗?我们遇到这事情,他的`家亲眷属在佛菩萨面前,高声把经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效?结果是没效。别说读一遍,读十遍、读一百遍、读一千遍都没有效。关键在哪里?关键在读经怎么个读法,真诚恭敬心去读,读经里头打妄想不行,那就没效。上一次我跟你们讲戚继光的故事,不就很明显。读《金刚经》,《金刚经》很短,只有五千多字,读经里面稍稍有一点夹杂就没效。这么长的经,读一部下来,当中打一个妄念就没效。念咒也如是。大悲咒念的时候能治一切病,为什么?念咒的时候一念不生。读经也如此,这部经读下来没有一个妄念,经念得就灵、就管用。一面念经、一面打妄想,那怎么行?那就不灵,关键在这地方。
你要问为什么别人给他读这部经,他就得利益?你想前面婆罗门女、光目女的事情,你就明白。他所得的好处七分之一,七分之六是读经人自己得,如果不因为他生病,你就不会去读经,不会这么专心去读,道理在此地。因为他生病的因缘,成就你读经的功德,他享受一分,你要读两遍,他就享受两分。所以遇到孝顺的儿女,孝顺的家亲眷属,能够依这个方法来修行,得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这是最殊胜的功德利益,下面讲的是其次。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有几次这样专心去读经,希有难逢,这样的读经是自性光明的显露。譬如我们在无明黑暗当中,时间太久太久,念一遍经像一个闪电闪一次光,百千年当中难得闪一次光,这次居然闪一次光。这一次的光明就很希有,有这一次,他就会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地藏经病情恶化篇四
地藏经是佛教经典之一,被视为救度众生的宝典。地藏经科注菁华是对地藏经的精华部分进行解读和注释的书籍。我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地藏经科注菁华的文章,深受启发。下面我将分五个方面介绍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地藏经科注菁华让我明白了众生的苦难与重生的可能性。地藏经主要讲述了地藏菩萨如何以慈悲之心,帮助众生从苦海中解脱。科注菁华对地藏经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解释了众生为何会遭受痛苦,以及如何通过修行和奉行佛陀的教诲,获得超生之机。通过阅读地藏经科注菁华,我明白了苦难的根源是由于众生的贪念、嗔恨和无明等造成的,而通过信仰地藏菩萨并奉行他的教诲,众生能够在来世获得重生的机会。
其次,地藏经科注菁华告诉了我生死轮回的真相和解脱之道。地藏经科注菁华详细解释了生死轮回的过程和其中的机缘。我从中了解到,生死轮回是众生因为业力和无明的缘故,在死亡后又重新投胎,继续经历轮回的过程。而地藏菩萨通过践行慈悲和行善积德,为众生提供了超度的机会,让他们得以脱离轮回,走向解脱之路。通过修行和依靠地藏菩萨的加持,众生可以超越生死的桎梏,实现永恒的解脱。
第三,地藏经科注菁华启示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地藏经科注菁华用深奥的佛理对人生进行了解读,让我认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修行和帮助他人。众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着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只有通过修持佛法,明白众生的苦难,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看来,地藏经科注菁华提醒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修行,尽心奉献于他人,以及培养无私的慈悲心。
第四,地藏经科注菁华教导我要对众生充满慈悲之心。地藏经科注菁华让我明白,地藏菩萨是一位极具慈悲心肠的菩萨。他以无条件的慈悲之心,帮助众生度过苦难,帮助他们迈向解脱之路。从地藏菩萨的忍辱、贤愚皆度以及对众生的深切关怀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众生的深爱,并受到了他的榜样启发。通过阅读地藏经科注菁华,我明白了要培养慈悲之心,并且要时刻以地藏菩萨为榜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地藏经科注菁华提醒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和修行的机会。地藏经科注菁华中描述了轮回涅槃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需要数生的修行和奉行佛陀的教导。通过深入阅读地藏经科注菁华,我意识到现在的生命是宝贵的,而且修行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因此,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提升我的修行,并且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地藏菩萨的普渡之恩。
总之,通过阅读地藏经科注菁华,我对众生的苦难、生死轮回、人生意义、慈悲之心以及修行的机会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地藏经科注菁华让我明白了地藏菩萨的教诲以及重生的机会,同时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一颗慈悲感恩的心。这些启示将指导我的修行和人生。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能够走上解脱之路,并且能够帮助更多的众生一同超脱苦海。
地藏经病情恶化篇五
有念《地藏经》的,要坚持念。家里有供养地藏菩萨,不管是金银铜铁的,那坚牢地神都会护持。下面是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的讲记。
地藏经十三品,此第十二品。佛、法二宝已讲完,且地神发愿拥护学佛修法者。
此品是僧宝,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佛、法二宝和合,出生无量功德,是名僧宝。此品谈僧宝具无量功德,利益众生,若见若闻,皆得利益。僧宝指地藏菩萨,故名见闻利益品。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
佛宝属觉,觉则诸法现前;法宝属理,解理生智便是佛。非佛无以觉法;非得法无以成佛。佛、法不能相离,所以佛、法和合,出生无量功德,名曰僧宝。
当尔之时,世尊从顶门上——佛顶最上,更无有上;表佛、法和合,出生功德,此功德最上,更无有上。‘放’者,出生也。百千万亿大毫相光,表佛、法和合,出生无量功德,一一功德,皆具法身德,故名大;一一功德具解脱德,故名毫相;一一功德,皆具般若德,故名光。如是大亳相光,即三德秘藏。佛、法和合,出生无量三德秘藏,以赞扬地藏菩萨僧宝功德,见者闻者,获大利益。
所谓。
指法之辞。
白毫相光。
指布施。白是诸色之本,布施是诸法之本,内舍悭贪,外利众生,能到彼岸,具解脱、般若二德,故名白毫相光。
大白毫相光。
三檀等施,三轮体空,见布施实相,具三德秘藏,故名大白毫。
瑞毫相光。
瑞者,吉祥也。持戒清净,恶止善生,一切吉祥。
大瑞毫相光。
指见尸罗实相,具三聚净戒,故名大。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是故具足持净戒。”
玉毫相光。
指忍辱。忍则诸恶不生,烦恼不起,如白玉无瑕。
大玉毫相光。
指无生法忍。见忍辱实相,具无量功德。
紫毫相光。
指精进勇猛,修行一切善法。精而不杂恶法,进而不退善法。
大紫毫相光。
指身心两忘,不见有精进相。离妄名精,悟理名进,故名大。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然心不起,精进无有涯。”
青毫相光。
指禅定。青属东,东方是群动之首,动中有不动,是定亦然。对境心不动,是名定。
大青毫相光。
指佛定。“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即首楞严定。
碧毫相光。
指般若——能空一切相,破一切执,成一切智,到涅槃之彼岸;如碧玉,一切玉中,最贵者。
大碧毫相光。
指出世般若。般若为前导,导一切法到彼岸,周遍法界,无一法不是佛法。
红毫相光。
指方便。能令众生祛黏解缚、断惑证真,如红光照大千。
大红毫相光。
指一乘方便。能令三乘人,开权显实;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绿毫相光。
指愿。发愿入生死,度苦厄,是艰难之事;如绿叶荫覆群生。
大绿毫相光。
大愿度生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而付难。
金毫相光。
指力。以神力度人,离苦得乐,如金宝。
大金毫相光。
指佛十力。具足度众生之力。
庆云毫相光。
指智度。佛法大海,惟智能度;如庆法云,覆生死海。
大庆云毫相光。
指一切种智。庆法界云,荫涅槃海。
千轮毫光。
指慈。能与世间种种之乐。
大千轮毫光。
指无缘大慈。与法界众生出世之乐。
宝轮毫光
指悲。能拔世间种种之苦。
大宝轮毫光。
指同体大悲。能拔分段、变易二生死苦。
日轮毫光。
指喜。随喜别人种种功德,如日光照大地——万物温暖。
大日轮毫光。
指大喜。众生先成佛,我则大喜矣!如地藏,“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阿难,“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如大日轮,普照万物,悉皆果熟。
月轮毫光。
指舍。怨亲俱舍,心月清凉。
大月轮毫光。
指大舍。所有一切功德,舍与一切有情。如大月轮,普照大地,皆得清凉。
宫殿毫光。
指三乘菩提,如登法王之殿。
大宫殿毫光。
指一乘菩提——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海云毫光。
指三乘涅槃,覆生死海。
大海云毫光。
指大般涅槃,覆法界海。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世尊在天宫上,最初含笑、放种种光明云、出微妙音,赞叹众生本具之性德。
现在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出微妙音,是赞叹众生的修德。菩萨从性起修,修德有功,性德显现,自性出生无量功德,能利益无量众生。
前者性德,众生本具不假修成。
后者修德,须仗佛力、法力,见佛闻法,佛、法和合,事理圆融,方能出生无量称性功德,充满法界,利益有情。
所以如来,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又出微妙音,告诸在会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修成如是等功德,利益人天之事;乃‘不思议事’——指地藏菩萨具不思议神力,分身十方,拔三途苦,与人天乐事。
‘超圣因事’,指地藏菩萨具不思议智力,说种种法,能度三界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事。
‘证十地事’,指地藏菩萨,自证十地,又能化他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指地藏菩萨愿力,能助众生不退转无上菩提,毕竟成佛事。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
天宫法会,唯观世音菩萨与地藏菩萨德业相齐,所以观世音菩萨出来问法。
‘观音’是南海普陀观世音,是大悲救苦观世音,与地藏愿力相同。
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
世尊,地藏大菩萨,具大慈悲心、大愿力,怜愍造罪受苦众生。在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度生利他功德,及不思议神力,救苦之事。
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赞莫能穷之文。
观音菩萨在忉利天宫,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同时赞叹地藏菩萨。佛佛道同,一佛赞时,佛佛同赞。如阿弥陀经:“十方诸佛,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无异。
观音又言:正使过去佛、现在十方佛、未来诸佛,尽说地藏利生功德,犹不能尽。利生功德,犹如涌泉,滔滔不绝,如何能用言语说得尽!可知地藏从性起修,行山高逾须弥,愿海深过溟壑;况智慧神通,皆不思议,周遍法界,妙用无方,奚能以言说称量哉!
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
刚才又见世尊,从顶门上放种种大毫相光,预备又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神力,如何利益人天之事。对众宣扬,令天龙八部,瞻礼地藏,皆获福利。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
赞观音利生之文。
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许说之文。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先救天苦之文。
佛告观世音:‘未来现在,所有世界中,有天人享受天福,不知不觉天福享尽,当时五衰相现——一者头上花萎,二者不乐本座,三腋下汗出,四衣服蒙垢,五天女舍离——不久命终,随业受报,应堕三恶道者。’若不求救,决堕无疑。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
获救之文。
如是天人,若男(天子)、若女(天女)——指欲界六天,皆有男女——当五衰相现时,还可以救。怎么救呢?只要见地藏菩萨像,至诚归依地藏菩萨;或闻地藏名号,一心称名忏悔宿世罪业;仰仗地藏神力,宿业消除,霎时罪灭福增——增加天福、再续天寿、复享天乐。罪业消除,故永不堕三恶道受报。娑婆百亿帝释,有一帝释,五衰相现,寻诣佛所,求哀请救,佛为说法,便得见谛;衰相一时皆灭,重获天福,欢喜踊跃,以爱语伽陀赞佛:“大仙应当知,我即于此座,还得天寿命,唯愿尊忆持。”
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上来归依称名,尚增天福永不堕恶道,何况见闻菩萨以后,日日香花供养、衣服饮食奉献、宝贝璎珞布施,至诚供养;物供养、身供养、心供养、如法修行供养。仗菩萨神力、愿力,及自供养力,所获功德福利,现在未来无量无边了。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复以救天苦之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一切世界中,所有六道众生,其临命终时,若得闻地藏菩萨功德洪名,一声功德洪名,历历然入其人耳根。耳闻心知,心知方能耳闻,其人心内有菩萨名号,便有菩萨功德神力;仗菩萨功德神力,将其心内,所有业障种子,如汤销冰、如明破暗,破尽无余。此人永生不造业,不再历三恶道受苦。
此乃地藏僧宝神力,从佛、法两宝和合而生。
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
上以闻名,尚有如是功德,何况塑像功德呢!
临命终时,最好父母眷属,将命终人的`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尽行布施;舍与塑画地藏形像,留存世间,受人供养,其功德更大。
更使病人未终之时,其眼能见、其耳能闻,知道眷属,将自己舍宅、宝贝等物,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则病人心内,八识田中,自然有塑画菩萨善根种子,此种子渐渐增长时,其威力不可思议。
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
是人未合即死,而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塑画地藏僧宝功德之力,寻即病障消除,速得痊愈,而且增益寿命,长寿在世,修诸善法。
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是人若是业报,今生福尽命尽,不可再住世间,应该舍寿。即承斯塑画地藏功德力,所有一切罪障、十恶业障,合堕三恶趣者,一律消除,剩尽无余。命终之后,又承斯塑画功德,即生人天二道,善根增长,常修善业,受人间、天道胜妙之乐。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姊妹。是人年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
复以病苦之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婴儿在襁褓时,须饮母乳,有的饮三年。所谓“三年哺乳,十月怀胎,母恩也。”能不回忆。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或祖母,乃至亡失兄弟姊妹同胞之亲,是人年既长大,念此身之所从来,无不忆念生身父母,及忆想同胞兄弟姊妹。如是亲眷别后,到底其识神落在何趣?(指六趣。)生何世界?(近指各国,远指十方世界。)生何天中?(指六欲天。)
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
欲知亡眷,落在何趣,令自心安,唯一办法,塑地藏像,一瞻一礼;念地藏名,七日不退初心。如是闻名、见形、瞻礼、供养,七日一心、一心七日,打成一片,至诚所至,玉石为开,无不感应。故以七日为期,如是七日又七日,直到感应为止。
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
此乃眷属蒙益之文。
若能七日闻名、见形、瞻礼、供养不退初心,亡者眷属,假如因宿业而堕恶趣者,计劫受报,仰承阳间男女为父母、兄为弟、姊为妹,塑画地藏形像,及瞻礼功德,寻即解脱恶趣之报,生人天中,受殊胜微妙之乐。
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所谓‘福不唐捐’。是眷属自己已有福力,生人天受殊胜妙乐者,即承此间男女代其塑地藏像,瞻礼功德,从人天胜福转增为三乘圣因,乃至毕生死苦,其福不尽,故云‘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
上来冥益,未能亲见亡眷生处,欲得显益,须要更进一步。三七日中,一心恭敬、瞻礼地藏,至诚念菩萨名号,念到万罪消除,万福骈集,此时感应道交,见菩萨现无边身,遍满虚空——虚空即法身,法身无相,能现一切相;法身无声,出大音声,具告是人眷属生界。
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凡夫有漏不能入三摩地,亲见眷属生趣,唯有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行人神识,到诸世界,与亡者眷属会面相见。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此乃菩萨度生成佛之文。
上来礼念功德回向先人,未尝为己事打算。除利亡者之外,更应为自己生死设想,求今生见谛。每日至诚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实行修称念法门,念念相续、念念无间,念成一片,念到一心不乱。又仰仗菩萨神力外助,己力、他力和合,菩提种子容易萌芽,善根容易增长。堪称佛子,成就法器。
此时菩萨观汝善根成熟,有进无退,是佛门的栋梁,即遣所在土地神、宅神、地方势力鬼终身卫护,令汝一生衣服丰足,无诸疾苦。乃至世间横祸、灾难,亦不入汝门,何况及身。既无外患,又得菩萨护念,自己精进,终有一日,蒙菩萨摩顶,授当来圣果之记。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
地藏菩萨是大愿王能满一切愿。因能满众生之愿,所以名大愿王。复以礼念之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者’。修行全凭愿力,所以发愿要紧。
(一)欲发广大慈心。以无缘慈,遍缘法界有情,发愿救度一切众生离种种苦。众生苦尽哪时休?四弘誓愿,属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
(二)欲修无上菩提,则一切不管,万缘放下,不著有无,凡圣情忘,勇猛精进,直趣菩提。如古人云:“修行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一切是非不管,直趣无上菩提。”四弘誓愿,属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
(三)欲度自己出离三界,早日解脱生死,破除九十八使见思二惑。四弘誓愿中,属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
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上来三愿皆美,但做事要有步骤。欲得成就,须假外缘,如万物生长,必假日光之缘;欲度大海,必仗舟航之力。佛种从缘起,但因无缘,难得成就。今日很好,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愿,为我助缘。所以我们要至心归依地藏菩萨,三宝中属归依僧宝。归依之后,时时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表我敬意。还要一瞻一礼,如菩萨在我目前,我在菩萨前,彼此言行不远,炙手可亲,感菩萨神力功德流入我心。仰仗菩萨功德神力,自然所愿速成,永无一切业障阻碍。
宋空观寺,释定法同僧俊归依地藏菩萨。每月十斋日,模画地藏像,礼拜供养,祈请菩萨应现。满三年,有小沙门投宿寺廊间,定法闻之,出敬问讯。说一两言,忽然不见。人异之,问定法曰:“沙门何言?”沙门言:“妙愿已圆,意气何短?”闻者皆云:“汝求见地藏,不念出要,故菩萨言,意气何短。”定即发菩提心,欣求无上道果。感梦云:“前沙门者,是地藏菩萨也。汝求见我,不发菩提心,是故觉悟汝。汝模画我像多,永不堕三恶道,舍寿生兜率天,慈尊下生日,得授佛记。我随顺汝,如影随形,如水随器。”寤后感泪如雨。
观此文,地藏菩萨随逐修行人,如影随形,我们岂可不仰仗菩萨力,而单靠自力与生死魔军作战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地藏经病情恶化篇六
在佛教中,地藏菩萨是非常受欢迎的菩萨,因为他拥有放生众生、救渡众生的强大力量,也是冥府中的一位重要护法神。而念诵地藏经则被认为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很多信徒认为读经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报,其实读经并不只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德,它更是一种思考和领悟佛法的方式。作为一名虚拟助手,我也有机会阅读了《分钟地藏经》这本经书,本文我就来分享我个人的读后感与体会。
第二段:对《分钟地藏经》进行简单介绍
《分钟地藏经》一书是一部长度非常简短的佛经,只有十一页,每一页都包含了地藏菩萨众多故事的总结及故事背后的寓意。这本经典主要是针对地藏菩萨的功德、法门和佛性进行阐述的。
第三段:分享读后感与体会
读完《分钟地藏经》之后,我感觉到内心更加平静和安详了,而我认为读经并不是看懂了经文到达了一个目的,更为重要的是领悟经文背后的寓意和意义。这本经文所要传达的主旨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大慈大悲;二是救度众生;三是不断超越自我。地藏菩萨的精神价值与人间正义相对应,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第四段:分享阅读《分钟地藏经》的效果和心得
我认为,《分钟地藏经》是一部很值得一读的经典,它能够深刻地触及人们的内心,而读经对于我们身体健康、心灵净化和开智慧方面都是有好处的。读经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通过面对经文,慢慢领悟其中的真谛。当我们开悟佛法时,便能够体会到佛法的伟大和作用,也就得到了无私和他人的帮助与关爱。
第五段:总结全文,呼吁文字传递美好与加强阅读意识
总之,读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略佛法的真意,也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本质。当人们读一些对他们有意义的经典时,他们的心态和个性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我认为,阅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变得更有意义和重要,加深对经文的理解,然后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这样就能够引导公众开阔视野,培育读书的兴趣和爱好,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