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及反思篇一
作者:李洪烈作者单位:无简介:本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在开始画面点击右下角的箭头按扭即可停止音乐,再点击一次此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菜单,注意时间有限,本人只做了第一单元,其他单元有待开发。点击第一单元按扭即可进入课件主体。然后一直点击下一页即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点击“演示”按扭可动画模拟演示实验,另外还有许多文字按扭在这里不详细说明,大家自己去试吧!当进入原子结构动画演示时,课堂教学已基本完成,点击课堂检测按扭进入检测画面,直接点击选项,然后按提交,即可进行电子评分,对回答较好的同学可以给与鼓励画面(点击“鼓励”按扭),鼓励画面下方的返回按扭可以返回检测画面,另外进入下一页前,请点击“停止背景音乐”按扭,此音乐用来在给学生思考是以便欣赏一边做题。最后进入作业布置,点击提示按扭可以出现动画模拟演示。言毕,说明较长,劳烦了!
相关课件: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及反思篇二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人耳能区分开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二、响度: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三、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第3节 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超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信息、绘测海底地形图;b超;检测金属裂纹等。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及反思篇三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阶段,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丰富发展。
2.正确认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3.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什么?
导入: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新授:
第一目高举伟大旗帜
(一)____
总结:____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突出贡献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因此,党把____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_
以_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____。____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二)邓小平理论
1.感悟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2.探讨: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1)理论系统回答了在我们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2)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____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
(三)“中国特色”
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开辟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社会规律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目“三个代表”在身边
1.看学习实践“三个代表”flash
2.交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含义: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努力体现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3.基本要求:逐一举例分析
(1)先进生产力
(2)先进文化
(3)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地位
提示关键词:“强大思想武器”“根本指针”“写入了宪法”
5.读名言,悟道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归纳总结: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及反思篇四
一、长度的单位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三、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四、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与错误区别: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v=s t
3.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4.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
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及反思篇五
3.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2)蒸发是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4.影响蒸发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5.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6.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
5.吸热: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凝固、液化、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