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一
引言: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教学专著则是教师们指导教学的重要参考。最近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音乐教学的专著,深受启发和感悟。在此,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专著的所思所感,希望可以与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交流和探讨。
第一段:专著的理论基础
这本专著深入剖析了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对音乐教学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作者提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自我审美能力。这个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授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寄托。
第二段:专著的教学方法
专著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音乐教学方法。作者强调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他们的才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作者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者的合作者。这些教学方法的理念对我来说是一种启迪,能够让我更好地适应现代音乐教学的需求。
第三段:专著的课程设计
专著中还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设计案例,这些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多个具体的例子,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如何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不同教学目标的音乐课程。对我来说,这些案例的价值在于它们让我明白了音乐课程设计不应当是机械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设计,使得课程更加有趣和有效。
第四段:专著的评价与启发
这本专著细致入微地剖析了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使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书中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各种教学案例,让我仿佛置身其中。通过对专著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引导和启发性的重要性,也更加重视了每个细节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同时,书中所介绍的专业术语和方法,也让我对音乐教育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
第五段:对专著的总结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本专著,我不仅从中汲取了丰富的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也从中感悟到了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和高尚性。这本专著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对音乐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希望将来有更多这样优秀的音乐教学专著出版,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启示。
总结:通过阅读这本音乐教育专著,我对音乐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希望将来有更多这样的优秀音乐教学专著出版,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启示。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二
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是指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情境描述或对其环境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又是听觉的艺术。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好地学习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从而可以在具体教学中使孩子们更快地进入音乐情境,受到音乐感染,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进入角色。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结合乐曲意境、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如果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则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谈话、猜谜语,也可以是游戏、讲故事等。如新课之前,我这样导入:“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春天来了,它们要举办一场田径运动会,还邀请同学们去参加,大家高兴吗?”(高兴)“它们也很高兴。听!有些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呢?”于是孩子们迅速安静下来,静静聆听乐曲,仔细辨别不同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随音乐模仿它们的形态和叫声。接着我说:“今天兔子和乌龟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大家想看吗?”(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迫不及待地想听故事《龟兔赛跑》。
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渗透各学科领域。音乐教育更不例外。教学中,老师们充分运用音响、文字、投影、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生动活泼地展示教学内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及审美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龟兔赛跑》这课,当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时,我迅速点击鼠标,播放音乐故事,让学生欣赏音乐动画。于是他们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欣赏了整个音乐故事;并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熟悉故事内容后,我创设了《找气球》的动画游戏:让学生听辨乌龟、兔子的主题音乐,想想哪些气球是兔子的、哪些是乌龟的?学生都能快速准确地选择。因而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也就是把音乐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老师适时指点、启发、描述,能主导学生认知方向,让他们充分感受形象,巩固学习内容。如完整欣赏《龟兔赛跑》之后,我把五幅表现音乐童话内容的画面同时展出即:森林的早晨———比赛开始(发令)———兔跑、龟追(比赛中)———兔睡、龟赶(比赛中)———比赛结束(欢庆胜利),让学生分段赏析,并思考每段音乐分别表现的是哪一幅图?同时引导学生讲解每一幅画的大意;这样,学生在看、听、说等训练中深刻理解了音乐童话所表现的内容,并很好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各种能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音乐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课堂则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场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设一个个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这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不停地思考,在想象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有的同学表现的不太完美,但他们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在这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音乐则是表现形象的艺术,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就是直观的感性的形象。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如果说:“情境是只船”,教师不止是让学生坐在“船上”,而是引导他们动脑筋,动手学习划“船”,并与老师“同舟共济”,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到达希望的彼岸,这才是情境教学的追求所在。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三
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制定一份完整并系统的音乐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在我深入学习音乐教学大纲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很多,对音乐教学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二、音乐教学大纲的重要性
制定音乐教学大纲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教学大纲凝结了教学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对于音乐教学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体系结构,并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同时,音乐教学大纲还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专业素养,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三、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
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首先,它规定了音乐教学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要求。其次,音乐教学大纲还包括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内容,如音乐理论、音乐鉴赏、音乐表演等。同时,音乐教学大纲还要求教育者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音乐教学大纲涵盖了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音乐教学大纲的实施
制定一份完整并系统的音乐教学大纲只是第一步,实施才是关键。在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音乐教学活动,如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作为学生,我们也应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五、音乐教学大纲的启示
学习音乐教学大纲,不仅让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魅力。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实施和推进,离不开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作为学生,我们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人们对音乐教学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音乐教育领域来讲,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用心把握音乐教学大纲,将其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行动,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通过学习音乐教学大纲,我深刻认识到制定一份完整并系统的音乐教学大纲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大纲不仅提供了学习目标和体系结构,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同时,在实施音乐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以提高音乐素养和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学习音乐教学大纲,我们对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自己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责任和使命。只有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才能为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四
音乐是一门充满魅力和韵律的艺术,它能够温暖人心、激发灵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掌握一份系统而科学的教学大纲对于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至关重要。我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一份规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文件,更是一种关于音乐教学的思维方式和理念。通过对音乐教学大纲的研读与运用,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体会与体悟。
首先,音乐教学大纲是一份教学指南,帮助我们规划教学内容和方法。音乐教学大纲为我们梳理了每个学年的教学目标、内容与进度,明确了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重点。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序、系统的框架,使教学工作更有组织、高效。通过遵循教学大纲,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安排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步骤,使学习过程更加合理,防止教与学之间的脱节。
其次,音乐教学大纲是一份智慧的结晶,融合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教育专家和教师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从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深入剖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这份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再次,音乐教学大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价值,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能力。音乐教学大纲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使学生在音乐领域拥有全面的素养和能力。
此外,音乐教学大纲强调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兴趣、才能和潜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大纲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定位。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最后,音乐教学大纲是一份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文件。音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艺术领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演进。教学大纲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科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需求进行及时修订和更新。我们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学大纲的变动和更新,及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素养。
总之,音乐教学大纲是音乐教学的基石和指南,是我们开展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音乐教学大纲,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关注教学大纲的改革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服务。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五
音乐课的基础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共鸣,让音乐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当然音乐教育还能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一定的贡献。
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1、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那么如何体现音乐的特点呢?音乐之外的文学知识不能过多,它只起一个教学辅助作用,否则它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本身意义,当然音乐知识也不能没有,它只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不知不觉中顺带掌握。
2、要突出有效的实施双基教学,将其融入其他音乐教学之中。也就是说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融入音乐知识,我们平时说唱歌,而不是说喊歌,这些歌唱方法是不时的在音乐教学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轻声的唱,优美的唱。
3、要突出教学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于一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我感觉大家更关注的是形式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内容的选择,注意教学的方法”。形式手段要适度适量,突出音乐特点,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如何使用教材,我们的音乐教师还没有从观念上真正得到转变,许多教师依然固守着“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这样一种观念,只知道“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不能或不敢“变通教材”和“变活教材”,我们要把贴近学生音乐生活的最新音乐成果及时并灵活的引进课堂,这样学生一定会喜欢上音乐课。这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因素。
4、要突出学习方式的改变,主动参与探究和交流合作。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大家总会设计一个拓展环节,但是我们要记住拓展之后我们还应该回归本课主题,我们拓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加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5、要突出恰当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不要单纯的去追求多媒体,应该更多的关注音乐,多媒体用过了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基于此,我想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要吃透课程标准,要灵活把握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
1、注意导入。我们常说没有好的开始就没有好的结束。所谓好的开始,也就是指我们的课前整理、课前导入。良好的课前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望。
3、注意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感受音乐时教师尽量少说话,让学生仔细的,认真的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它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
4、注意正确评价。对于要求我们微笑教学这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能一味的去鼓励学生,即使学生错了,我们怕伤其自尊和兴致,不但不与指正,反而微笑的鼓励:“很好,很棒”!当学生对所欣赏乐曲的意境表达出错误的感受和理解时,老师怕打击其积极性,不但不予纠正或讲出处正确答案,反而却微笑的点头,以是肯定,并表扬学生大胆的想象和创新的见解。这样就使学生误把错误当正确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都极为不利。这是我们音乐教改中的一大误区。
5、注意课堂的调控。要和学生融为一体,不能跟演戏演节目一样,死板的来展示你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教学是生成教学,随机应变性很大,铃声响了就应该下课,没讲完就没讲完,可以放在下节音乐课继续,绝不可占用学生课间一分钟,否则就是一堂失败的课(这点是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专门强调的一点)
(一)明确唱歌教学的三个目标:
小学音乐课重点是唱歌教学,要想成功的完成唱歌教学这一环节,应该突出三个方面:
1、我们把发展歌曲兴趣(喜欢唱歌)作为共同目标。
2、情感交流(感受表达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这是最重要的目标。
3、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识谱发声,没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可能有感情的歌唱,知识和技能是手段)这是次要目标。
(二)尽快把歌曲唱会,唱好。
我们大家都知道唱会歌曲很容易,唱好歌曲却很难,唱好歌曲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责任。所谓唱会歌曲,就是能正确的把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掌握。那么要把歌曲唱好就有点困难了,所谓的唱好歌曲,就是要正确的理解,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风格。创造性的表达歌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歌曲艺术处理,就是从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体验歌曲的情感这几方面进行处理。我们通常是先学技术再来表现,那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先唱会歌曲再来进行艺术处理。我们应该在唱歌曲的第一个音的时候就注意它的感情。歌曲的艺术处理要贯穿歌曲的始终,不要一味的根据歌词去处理,同时还要根据歌曲的旋律来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包括力度,速度,感情。学生每唱一次,老师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从歌曲的力度上,速度上,情感变化上分别进行讨论,进行体验。
(三)听唱和视唱相结合。
从听唱法向视唱法过度,采用整体听唱和分句听唱。欣赏范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能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感受。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视唱呢?这些应以学生情况而定。当学生能完整的唱完一个乐句时再采用视唱法,否则不能采用视唱法,这样反而会破坏学生对整个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学习兴趣。
(四)歌词和曲谱交替进行。
怎样将唱歌词和唱曲谱结合起来?怎样相互交替?这些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词,第二段再要求学生唱歌谱,而且是带感情的唱歌谱,这样相互交替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歌曲,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五)创编与拓展。
我们目前存在的一大误区就是:凡是遇到拓展这一环节,大都是创编歌词,或者是人物的改变,千篇一律,看不到什么新颖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对歌曲的风格进行创编呢?比如我们这堂课所学的歌曲如果是属于民歌类,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改编成号子,让学生进行讨论,来体验他们的不同之处。也可以把它创编成山歌风格让大家进行讨论体验。体验回声的感觉,体验悠扬秀丽的感觉,体验豪放粗犷的感觉。当然这些大家都有他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寻求不主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歌曲进行创编或歌曲排练,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性地、创造性的对歌曲进行创编处理的尝试,尽量发散学生的个人思维,让拓展这一环节有它重要的教学意义。
我认为新课改下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既不能背离音乐的主题,也不能忽视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既要看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既要鼓励大胆实践和创新,但又要必须遵守音乐教学特殊的学科规律;既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但又不能孤立对待教学的新理念等等。我相信只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多用心,多动脑,多思考,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更加的丰富多彩。音乐教学课改的路程一定会走的更加坚实,通畅。
以上是我学习后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六
今天是圣诞节,再过几天又是元旦,所以这几天我们已经把教室装扮得喜气洋洋的。孩子们也在前几天陆续带来小礼物,圣诞的节日气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于是我结合节日选择了《铃儿响叮当》和孩子一起来感受节日的快乐。
给孩子们欣赏歌曲时,不少孩子都拍手,跺脚,脸上已经满是快乐了。我问孩子们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呀?多多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好开心哦。”任天翔说:“我想得到礼物了。”张弘说:“好象很多人都在唱歌一样。”……孩子们的简单语言已经把他们对歌曲的感受表达出来了。谁说我们的孩子还小,音乐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孩子已经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了。
“今天圣诞节,圣诞老爷爷要坐着车去送礼物了。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送礼物呀。”这一问,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想,想想。”在欢快的音乐声里,我们的孩子很自然地排成了一排,随着音乐欢快地跑跳起来。虽然脚步不是那么轻盈,但是那努力模仿老师动作的认真劲可真可爱哦。
忽然,我看到付xx离开队伍坐到了椅子上,两个手捂住耳朵,一脸厌恶的表情。正好音乐停了,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跳舞了?”他撅着嘴巴不开心地说:“音乐一点不好听,我不想跳舞。”我奇怪地问孩子们:“你们说音乐好听吗?”孩子们大声说:“好听。”我又请付xx说说理由。他捂着耳朵:“太吵了,我听不到音乐。”哦,原来是孩子们的快乐的模仿唱歌声,脚步的跳动声使他感受到今天音乐掺杂了不和谐的声音呀。
于是我请小朋友来讨论怎么办?孩子们经过讨论,一致提出:跳舞时动作轻点,跳舞就不要唱歌了,要用耳朵来仔细听音乐。经过这样的调整,孩子们再跳舞时动作轻了很多,付xx终于乐意和同伴一起快乐地游戏了。
小班的孩子在欣赏音乐时很喜欢去模仿着唱唱,而因为不熟悉歌词和旋律总是跟不上节奏,这样整个活动难免会出现唱的声音和音乐不协调的现象。而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在幼儿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的。音乐教育有可能、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今天孩子非常兴奋,学唱的歌声和舞步的踢踏声已经引起了个别孩子的厌烦。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教育孩子们注意听音乐时先不唱歌,跳舞时动作轻点,孩子们难免会很难遵守。但是今天老师及时抓住付xx无声的抗议引导孩子们自己来讨论得出的规则,他们自然能比较自觉地遵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是多方面的,而规则又是学习活动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所以教学中的规则意识还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七
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感音乐教学常规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对音乐教学常规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音乐教学常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在课堂上,我常常通过播放音乐、讲述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学生们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便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的效果。
其次,音乐教学常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在音乐课上,我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乐器演奏等活动,通过进行实际的表演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第三,在音乐教学常规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学习离不开音乐理论的支持,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在课堂上,我经常讲解音乐基本概念、音乐符号和音乐和声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的演奏和创作中。
第四,音乐教学常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音乐学习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合唱和乐团等集体演出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合作的过程,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在音乐教学常规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创造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上,我常常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通过编曲、创作歌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演唱,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通过音乐创作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提高音乐的艺术性和个性化。
总结起来,音乐教学常规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表现能力、音乐理论知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相信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将坚持这些常规,并不断总结和改进,为学生的音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八
这次学习的公开课《音乐之生》是一门欣赏类课程,是对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记忆力和鉴赏力、发展想像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的一类课程。
我想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到一首过去常听的歌,关于那时所有的记忆瞬间全部浮现,社工dan发现音乐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有着神奇唤醒的效果,导演并记录下了一个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忘记过去的老人的灵魂被音乐唤醒的过程,并对于当下老年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也不禁对我国的老年人问题进行了思考。
许多在疗养院中的老人都离不开药物治疗,很多都是精神抑制类药物。药物治疗永远都只是对生理有影响,对我们的心理起不了什么治愈作用。而且在心理治疗中,药物治疗也只是一部分,离不开心理引导。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治愈效果呢?在这个问题上,dan选择了音乐,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方式。在纪录片中,dan记录了音乐是如何施展魔力的,记录了美国疗养院中无数个被音乐唤醒的例子。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位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对外界感知力变低。老伴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但是没有交流。当老伴给他戴上耳机,播放着他最喜爱的音乐时,老人有了反应,手脚都不由自主的舞动起来。当老伴说着我们能握一下手吗?老人有了反应,拉住了老伴的手。老伴激动地说了句“我们相隔太远了”。是呀,当老人患上了痴呆症,仿佛与我们的世界隔离开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们带回,那么,音乐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似乎对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仿佛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与音乐的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2天时,一个单独的细胞跳动着诞生了,这一次跳动唤醒了周围的细胞,从此之后他们开始奇迹般地一致跳动,跳动的细胞分裂,形成了你的心脏。这种在一致中的跳动,点燃了我们整个的生命。六个月后,大脑皮层就可以支持思考了。有研究者对新生儿的声音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的哭声是有规律的,与妈妈的说话方式很相似。这就意味着,当我们还未出生时,就学会了与人一起歌唱。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对于音乐有着不一样的情环。还有,每个孩子都能准时地拍打节拍,不论是听到的还是想象的。种种迹象都说明了音乐如同语言一样,与生俱来。这就是为什么当dan把音乐带给老年痴呆症患者时,他们能够被唤醒,能够表现出内在的音乐能力。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当我们处于一个老龄化的时代,我们是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装着喜爱的音乐的ipod?是否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先是敬老院的产生,到了敬老院与医院的结合成为了疗养院,虽然在向前发展着,但是是否能真正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这有待我们思考。dan一直都希望他的音乐治疗法能够普及,但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已达到百万,况且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仅仅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无法满足所有人。每一个老年人都需要一部属于自己的ipod,都需要一份适合自己的音乐集合,这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更多人的参与。那么,倘若所有人都有了这种意识,一种“让老年人不再孤单,回归生活”的意识,社会中的老年人问题就不会如此普遍。在纪录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疗养院中一位老人被音乐唤醒的视频被发布在了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将这种音乐治疗法运用到了生活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说,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也证明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人在执着地做这件事情,终究会带动更多的人,终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最终会变成一群人,一群人最终会影响世界。我相信dan的梦想会成为现实。
这项实验是在美国进行的,我不知道这种方法在中国是否适用,但是,音乐是相通的,无国界的。我国也在慢慢走向老龄化,老年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重,面对老龄问题也无可厚非,也需要一种方法来呵护老年人。据我所了解的中国现状很不乐观,老年人无人赡养,流落街头的现象很普遍,而且敬老院、养老院的制度、规则、设备也不完善。所以,中国面对的问题似乎比美国要更加严峻。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度完善问题,只有基本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促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我想,看一个国家的形象,在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上就能有所体现。所以,在拼国力时,也应该回头来看看这些社会问题。
看了这门课程,感动于音乐的魅力。我此时此刻也在戴着耳机,也在听着音乐,因为音乐能让我静下来,认真思考问题。其次,这门课也提出了社会现实问题,引发我们去思考与反思。在老年人问题上,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关心,在精神方面,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给予关爱,看了这门课,我能想到的最好方式,还是音乐。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九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不同地区制定了自己的音乐教学大纲,以规范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近期的音乐教学大纲研修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这里,我将分享一下我个人对音乐教学大纲的理解和心得体会。
一、重视培养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门艺术之美的领域,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功。从音乐技巧、乐理知识、节奏感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以及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功,他们对音乐的创造和欣赏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音乐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和合作创作。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然而,音乐教学大纲的推行改变了这种状况。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创作音乐作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并鼓励他们与他人合作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真正成为音乐的创作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充实音乐教育内容,拓宽音乐视野
音乐教学大纲的推行使得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多样化。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通常只集中在古典音乐和西方音乐上,忽视了其他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然而,音乐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引入更多元的音乐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通过在课堂上介绍民族音乐、乡土音乐等音乐形式,我发现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了拓宽,对于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
四、关注音乐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音乐教学大纲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以讲授知识和演示为主,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机会。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音乐游戏等,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得到了大大提高。他们乐于与同伴互动,积极探索和实践,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五、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音乐教学大纲的推行不仅要求学生的提高,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音乐教学大纲的培训和研修,我不仅了解了最新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通过对音乐教学大纲的研修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合理规范的音乐教学大纲对于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和学生发展的助力。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音乐教学大纲,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梁洪来音乐教学心得篇十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幼儿园音乐活动都是一个难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活动呢?在8月29日我们非常难得有机会去听音乐教学法。这套儿童之家教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又结合了国外三大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依、德国的奥尔夫,进行编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师让我们感受了这套教材的欢快及培训幼儿这种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自豪、温柔、高兴、自信等几种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使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在自我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自我探索中增强创造力。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掘者、引导者。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其次,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如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创编时需要的`有关生活经验等事先在其它活动中进行准备,以便幼儿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的要求和创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