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梨花节开幕词篇一
第一段:引入故事背景及重要性(200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教育的力量,而驿路梨花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驿路梨花教学是一种融合了户外环境、自然体验和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它以梨花为媒介,通过观察花朵、绘画、音乐等多重方式,让学生在自然中探索,并使他们对植物、生态和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我参与过的一次梨花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驿路梨花教学的魅力和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段:教学过程与学生反应(300字)
在梨花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和其他老师组织了一次梨花观察活动。学生们欢快地跟随着老师的指示,在校园中观察了梨花的姿态和形态,仔细观察它们的花瓣、叶子、果实等,用心去感受梨花的美丽和神奇。接着,我们带领学生进行了梨花绘画活动,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对梨花的理解和感受。这次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梨花画作。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还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热情。
第三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00字)
驿路梨花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梨花观察过程中,学生们被要求细致观察梨花的外形、颜色和花瓣的细节。通过这样的观察,他们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梨花绘画活动则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在绘画时可以自由发挥,将自己对梨花的理解和感受通过画笔展现出来。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们思考和创造的激情,使他们在艺术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第四段: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200字)
驿路梨花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与梨花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植物的重要性以及自然资源的珍贵。他们通过亲手种植梨花等活动,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驿路梨花教学也加强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存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将梨花教学中学到的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和经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公民。
第五段:对驿路梨花教学模式的总结(200字)
驿路梨花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观察、绘画、音乐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学生们在阳光和自然中学习和成长。他们通过驿路梨花教学的体验了解到了自然的美和艺术的力量,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加关注、保护自然环境。通过这次与驿路梨花教学的亲近,我对教育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为我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热情。
通过以上五段式的文章,我尝试论述了驿路梨花教学的背景及重要性、教学过程与学生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驿路梨花教学的总结。驿路梨花教学凭借自身的特色和创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梨花的熏陶中得到知识和智慧的双重提升。同时,驿路梨花教学也激发了学生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培养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更广泛范围内推广。
梨花节开幕词篇二
似朵朵飞雪,洁白无瑕;似片片羽毛,朦胧美丽;似乳白色的梦,浮现在眼前。这,就是洁白如玉的梨花。
梨花的花瓣是雪白的,有些褶皱,宛如水潭,虽然美丽但是总有些涟漪。有的花瓣把花蕊裹得很紧,像是一层羊毛大衣,保护着娇嫩的花蕊;有的大胆地展开花瓣,仿佛在炫耀自己的婀娜多姿的身躯;有的微微张开花瓣,好像是害羞的小女孩不愿意露面,只是悄悄地偷窥着外面的世界......
花瓣里住着娇柔的花蕊。白色的花丝上顶着紫色“宝石”,紫色配上白色令人感到一丝典雅与简单的美。花蕊中间是五六根绿色的花丝,淡淡的青绿,让人感到清新。白色的“宣纸”上点缀着青绿,仿佛几丛朦胧的绿草。紫色跃然纸上,为这青草点缀上了几多美丽的花。我相信,不管是谁见了这美丽的梨花都会说:“真是太美了!”
树枝上跃动着一丛丛的梨花,梨花旁边总有一些绿叶做衬托,宛如绿色的轻纱上绣了千万朵白色的梨花,十分淡雅。有些花朵上多多少少有些露珠,他们迎着清晨的阳光,睁开惺忪的睡眼,迎接新的一天,怎么看它们总是那样的精神。站在梨花树林里还真有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千朵万朵压枝低”的奇妙感觉,梨花仿佛把树枝都压弯了腰,可见这里真是百花齐放啊!
我爱梨花,它在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带来生机勃勃,为人类报告:春天踏着微风来了!
文档为doc格式
梨花节开幕词篇三
我作为一名驿路梨花教学班的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驿路梨花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以梨花善终为核心,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心素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驿路梨花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还能促进他们的学业进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驿路梨花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驿路梨花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和团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通过团队游戏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学生的改变和收获
在驿路梨花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以前,他们常常抱着被动接受的态度,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驿路梨花教学法的引导,他们逐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他们开始积极提问、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他们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改变不仅使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还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激发学生的梨花善终精神
驿路梨花教学法通过教学内容和实践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梨花善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道德观念,教导人们应当以善良、正直、公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在驿路梨花教学中,我通过讲授梨花善终的故事和进行梨花亲子活动,激发学生的梨花善终精神。他们逐渐明白了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积极践行梨花善终的精神。他们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形成了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这些改变不仅使他们在品格和人格方面得到了锻炼,也为他们今后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奠定了基础。
五、总结
驿路梨花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驿路梨花教学法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他们树立起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驿路梨花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梨花善终精神,使他们成为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运用驿路梨花教学法,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梨花节开幕词篇四
一个人一人走着,忽地,一抹洁白映入我的眼帘。
我走近了,凝视着那树花,哦,这是一树梨花。梨花一簇一簇,远处看,就像白色的小球,清晨的露还留在花瓣上,我不敢呼气,生怕一不小心,就把这露珠吹散了,阳光零零散散地照在梨花上,通过露珠折射出奇幻的光辉,围绕在梨花上,充满了勃蓬的生机。梨花并没全部绽放,有些,还是一朵朵花苞,看着它们,不觉流露出一种怜爱之心。梨花就像一位瘦弱,清秀的女子,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似得。
梨花如雪,这句话是一点儿也没假,梨花是那样洁白,仿佛能将我心中的难过一点一点拭去。它白的,仿佛能透彻人心。我仿佛看见梨花在笑,笑得纯净,笑得被人心愉悦,我伸出手,想摘一朵这梨花,可我停顿,我不愿,也不敢将这纯洁的生命毁掉,我垂下手。只感觉梨花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长出洁白如雪的花儿,来扫去我心中的不快,长长的'枝条将我对友情的质疑,失望扫去,只留下对友情的美好与憧憬。
还记得小时候,老家门前有一棵梨树,春季到来时,也会绽放出如此洁白地花儿,我常和邻居家的孩子儿一块在这梨树下玩耍,可是没多长时间,我搬家了,我悲哀地想:诀别了,梨树。目前回想起,我淡淡一笑,老家前的梨树目前也肯定开着如此的花吧!友谊的花朵,在经历过风霜雨雪后熠熠生辉。我嘴角上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前方。
梨花节开幕词篇五
梨花是一名年轻的创意设计师,她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出色的才华。她的创作灵感源自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她善于捕捉其中的美感并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经过多年的创作积累,梨花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于想要从事创作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下面将以梨花为例,探讨创作心得。
首先,梨花认为创作的灵感来源非常重要。她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重要的是敏锐的感知力和捕捉美感的能力。梨花经常下意识地观察身边的环境和人物,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她说:“创作灵感可以来自一片落叶、一缕阳光,甚至是一个微笑。只要你愿意仔细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一切都是你的创作素材。”
其次,梨花强调创作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对于每一个作品,梨花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和琢磨。她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需要有创意的点子,更需要细致入微的处理。她经常反复修改和完善作品,力求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状态。她说:“创作是一个细腻和耐心的过程,每一个细节的把握都会影响整个作品的效果。只有对每一个部分都精益求精,才能呈现出最好的作品。”
第三,梨花在创作中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她坚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维和视角,只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且真实表达内心的情感,才能产生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梨花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为创作的灵感,将自己的心声融入作品之中。她说:“创作是一种自我发现和情感宣泄的过程,只有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打动观众的内心。”
第四,梨花强调技术与创意的结合。她认为创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了解。梨花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探索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她努力将创意和技术相结合,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她说:“创意是灵魂,技术是表现方式,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独特而精彩的作品。”
最后,梨花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对学习和反思的态度。她不断寻求新的创作方法和思路,不断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梨花坚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她说:“创作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对自己的作品保持批评和反思的态度,才能不断突破自己,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梨花的创作心得体会简短而实用,体现了一个创作者的思考和态度。她提醒我们,创作是一种创造力和感知力的结合,需要细致入微的处理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同时,她也强调创作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正如梨花所说:“创作是一种独特的心灵表达方式,只有用心去感受、思考和表达,才能产生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梨花节开幕词篇六
创作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也是对美的追求与表达。而梨花创作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既古老又富有魅力。而在我多年的梨花创作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实践和体验来分享一下我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心灵的享受
创作梨花不仅仅是笔尖上的舞蹈,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当我沉浸其中,聆听那婉转的音乐,肆意盈满整个画布,在花瓣绽放的瞬间,感受到了一种融入自然的和谐,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呈现。这种心灵的享受让我倍感满足,也开拓了我的艺术视野。
第三段:审美观的提升
创作梨花要求对美的敏感和挖掘,要能够触发观众内心深处对美的共鸣。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对色彩、构图和线条的敏感感知力。我学会了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用画笔将美景和美景串起,用色彩塑造情感,用线条勾勒出梨花的柔美与毅力。通过不断的创作和观摩他人的作品,我的审美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四段:意境的追求
梨花的创作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意境的追求。在作品中,我努力地追求意境的打磨,用梨花的绽放寓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释放。通过构思,丰富作品的内涵,我从花朵中看到了坚韧和自由,看到了人生的起伏和坎坷。在追求意境的过程中,我的创作更加深入,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
第五段:情感的表达
创作梨花可以让我将内心的情感通过画笔倾泻出来,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对内心感受的反映。当我拿起画笔,看到梨花绽放在画布上,我仿佛容身在花海中,情感得到了诸多的呈现和抒发。这种情感的表达为我提供了一种放松与释放的方式,让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结尾:
总结一下,梨花创作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观和对美的追求。通过追求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能够将内心感受通过画笔表达出来。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个人修炼,梨花创作都是一种值得探索和追求的艺术之旅。希望我的个人心得和体会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让我们一起享受梨花创作的魅力!
梨花节开幕词篇七
我家的房子前有棵梨树。四月,春风一吹,梨花便打起骨朵儿来了。
用不了十来天,那米粒般大小的嫩绿的小骨朵儿,就变成了一朵朵小花。,淡自色的花,中间有儿点鹅黄的花蕊,花的底部衬托着两片嫩绿的叶子。这就是一朵完整的梨花了。
单单一朵梨花不见得很美,然而一树梨花就不同了。千万朵梨花构成了一个雪自的整体,仿佛身穿素裙的嫦娥,在春风中伫立,微风一过,好像又在翩翩起舞。原先,我并不怎么喜欢梨花,假如要说喜欢梨花的话,那是因为,只有开了梨花,才有梨子吃。
这几天,邻居家的桃花渐渐谢了。而我家的梨花,开得可好看啦。昨夜浙浙沥沥下了一夜春雨,清晨朝邻居家的桃树上一瞧,呀!昨天还是粉红的一树桃花,现在却所剩无几了,稀稀疏疏的花,叫人觉得好可怜。
房前的梨花呢?嗬,好白好自的一座银山!雨珠儿正从梨树的枝上、花瓣上往下淌,地上竟没有一朵被春雨打落的梨花瓣,整树梨花显得那样晶莹,似乎比往日更加洁白。清晨的阳光,照若梨花,银山又变成了金山了!
一阵微风拂过,梨花在枝头颤动着,摇曳养,落下的水珠溅在脸上,调皮地滑到嘴边,用舌头舔一舔,甜滋滋、凉丝丝的。
啊!多美的景色,多么可爱的梨花!被风吹过甲被雨打过,你却更顽强了!
梨花,就是你平凡的花孕育着喜人的丰收硕果。梨花,我爱你!
梨花节开幕词篇八
(一)
对于爷爷的记忆,只停留在了5岁那年。而那5年的记忆,更多的是由相片及父母的讲述拼接起来的。尽管如此,11年来对爷爷的思念依旧显得那么清晰。
5岁那年的秋天,从爷爷家里传来了一个噩耗,爷爷死了。我还依稀记得那时的感觉就如天塌下来一般,泪水也不争气的往下掉。久久的,我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还记得那天,我疯了似的奔向爷爷家,在那留有爷爷体温的大床上,如今只有一个冰冷的躯体。那天的雨好大,我一个人坐在爷爷家花园的石凳上哭泣,任由雨水从发尖滑落,久久了,泪还是雨,已不再能分清。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就在几天前,我还能感受到他胡碴刺痛的温柔,我还能和他一起去看落叶纷飞,听他说他爱秋天。可这一切,须臾间全没了。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是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小孩才死的。听说,爷爷是含笑离开的,他是幸福的。而那天,叶,落了一地。或许,来叶都在为他的死而哭泣。
是呀!爷爷是幸福的。那一刻,我才隐约的开始明白落叶的含义。落叶,也是笑着飘落的吧!
(二)
耳畔响起了一首《朋友难当》,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儿时最好的玩伴——佳佳和乐乐。尽管现在的我们早已分隔两地,但那份友情,从未随着时光的冲刷而褪色。
还记得从前,我们曾一起为美术作品获奖而欢呼;我们曾一起为同学患病久久不能痊愈而落泪。我还记得,你们曾静静地坐在我的两边,听我弹奏那首《童年的回忆》,对我说我们的同年也会如这首钢琴曲所描述的那样美好。我还记得,我们曾一起为佳佳庆祝生日,站在蛋糕前,我们说好了要做永远的朋友。
佳佳、乐乐,你们现在还好吗?这几年来,我从未忘记在我年少时,曾有两个朋友陪我走过,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我不会忘记我们曾说过要做永远的朋友。
梨花节开幕词篇九
癌细胞终于攫取完姑婆最后一口可怜的元气,催促着已在半道上赶来的死神。
两个星期后,寝室里电话声作响。
“喂,妈,有什么事?”我有些怯怯地问。
“姑婆走了。”母亲低声说道。
“哦。”我挂了电话,心竟像一潭发臭了的死水,拂不起一丝涟漪。
毕竟,这已成了意料中的事了。医生的预言,划定了每一个将死的病人的终点线,总是那么准。那一晚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在朦胧的睡意中,想起了姑婆家门前那棵盛开的梨树,纯白的片片花瓣,紧紧地相簇在一起,不肯分离。远处望去,象城昨日似下了场白雪,包裹了这棵刚复苏的树。
趁着周末,我去了姑婆家,准确地说,应该是去姑公家。姑公家门前不远处多了块用红纸黏贴的板立在路中央,上面熟络地写着几个字,“前方有喜事,请绕道而行”。我冷冷地瞥了“喜事”那两个字。至今,还未明白,象城为什么会有红白喜事之说。在木板旁的梨花凋谢了许多。圆润的花瓣带着晶莹的露水落入地面,依附其上,像染料染白了周边的路面。像是为一场蓄势已久的葬礼准备的。
姑公家原本空旷的院子上,搭起了一顶放着皮臭味的绿棚。橘红色的铁架褪下艳丽的漆皮,露出斑驳的锈迹。棚的两边依次按顺序地排列着花圈,上面挂着两条白色的宣纸,总会出现在人称面前加个孝子。也许,在象城,在老人生前没有太多的问候,最后送顶花圈便是孝。
院子里还摆了几张桌子,上面铺着红色的塑料袋。用几道菜压住,被擦得白净的瓷盘,很是漂亮。院里的角落放置着一台饮水机,旁边搁着长长的白底黑字的人情板,散发着墨水和浆糊相融合的气味。
我去了楼上姑婆的房间,原本不大的房间已被清空,现在格外冷清。那张铁制的木板床以及各式各样的礼品一并消失得无影无踪,包括那蜘蛛和蟑螂。衣橱里,少的可怜的衣服估计已在被送去焚烧的路上。只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冰冷的放映机,不断的呢喃“阿弥陀佛保佑你”。清冷的灯芯在淡黄色的煤油中,发出忽上忽下的烟火,“噼里啪啦”地作响。
下了楼,棚里充斥着一股焦味。几个男人嘴里叼着烟,眼睛被烟雾缭绕得不时眯起眼睛。手里不停的翻炒着绿色牌面的麻将。“哗啦啦”的碰撞声在这灵堂里分外明显。他们玩得悠然自在,理所当然地觉得热闹便是更好。灵堂前,姑婆的照片赫然在目。一张紧绷的脸没有一点想笑的意思。如今她早已躺在这被鲜花簇拥的冰床里,沉睡去了。静看眼前的场景,听惯了每日必定会上演歇斯底里的闹剧。
厅堂前,有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坐在板凳上,前面是一口大铁锅。他一张张慢慢地烧着黄色的纸钱,上面印着一个个铜板的模样儿。带着火星的灰烬被风吹起,四处飘散,飞飞扬扬。象城的人不希望这样。因为他们认为,吹散了的纸钱,到了阴间,就会变成不值钱的硬币了。
听母亲说,这个男孩子是姑婆养大的。因为父母经商,没人照料,只好寄托在姑婆家,一托就是七八年,前些年才领走。现在,连他也来看姑婆了。棚里让我感觉到丝丝的暖意。
晚上,绿棚外面很是热闹,是歌舞团制造的。底下围了密密麻麻的男人。台上的主持人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带动着气氛。在动感的音乐声中。请出一位位穿着单薄衣服的'女人,卖弄身姿。台下顿时一阵起哄。站在后面的人不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一饱眼福。我不由得狠狠地啐上一口:“真恶心!”便独自回到里头。
梨花节开幕词篇十
四月初旬,又见梨花,满街满院的香味,转身想牵起您的手,却发觉您不在身边。
那日去公园,看着园里盛开的花朵,心中满是欢喜,却因那姹紫嫣红中的一片雪白,多了一丝惆怅。
一旦触及嗅觉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
儿时的我,最愿和您一起去家后面的小山上看梨花,五片雪白的花瓣上微微泛起一丝粉红,几丝花蕊被挤在中央,便是梨花。早晨,您总会笑着对我说走:“咱们去看梨花。”我总是很高兴,丢下手中的玩具,急着跑出家门。“慢点,别摔着。”关切的话语自身后传来,您伸出大手牵住我的小手,是您的手,一次次牵着我走向梨园,是您的手。为我编出绿意葱茏的'栁帽,是你的手,在我受伤时抹去我眼角的泪水。您的手,为我做了太多太多。
梨树下,我总是爱跳舞,而您,是我唯一的观众,不管我的舞跳得好不好,您总会笑着说:“跳得真好。”并帮我抚顺已经散乱的发丝。是这微笑,包容了我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是这微笑,在我失败是给我安慰;是这微笑,让我在困难面前充满信心。您的微笑,给了我太多太多。
美好的日子从不会太长久,我要上学了,自此离开了您,走之前。您又带我去了家后的小山上,又去了那棵梨树下。这一次,您与我相视沉默,眼神里,有牵挂,有不舍,“说等您学业有成的那一天,爷爷再带您来看梨花。”我点点头,以后的日子,我一直在努力达到学业有成,一直期待与您再看梨花。
风起,吹落下阵阵梨花,想牵起你的手,却发觉身旁无一人,您放心,等我学业有成的那一天,一定与您再看梨花,再看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