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族器乐论文篇一
关键词:艺术设计论文投稿,发表艺术管理论文,当代艺术论文发表
一、文化艺术修养对于演奏者的重要性
乐器是音乐表演的物质基础,乐器本身的表演功能只有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得到完美结合的情境下,才能够演绎出让人陶醉的音乐,才能够充分地表达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深刻的意境[1]。因为,这个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活动,所以,它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掌握好充足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以便在演奏过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演奏之中,从而使作品的内涵得到二次升华。演奏者的演奏实际上是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加工和再创造,是介于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由于现在高校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演奏技巧要求较高,而对学生的全面文化艺术修养还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因此,培养的学生在音乐造诣上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培养出一些懂音乐的人才,但是,成为音乐家的少之又少。单纯的音乐教育只是教会人们简单的掌握一些音乐技巧,没有深刻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只有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内容烂熟于心,领会作曲家的内心真实感受才能演奏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演奏者必须深刻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体会作曲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思想氛围、艺术环境等等,感悟作曲家其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曲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小提琴演奏大师耶胡迪.梅纽因,在多次谈话中深情回忆他的老师埃奈斯库的艺术教诲。在梅纽因心里,埃奈斯库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有着杰出的文化艺术修养,是小提琴演奏史上的伟大人物。埃奈斯库招收学生非常严格,对学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并且要具备优良的文化艺术修养。
他曾经要求他的学生在上第一课之前,同他一起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但丁的《神曲》等其他的文学名著[2];因为埃奈斯库把演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看得非常重要,在他所有的演奏中,我们看不到他刻意地去炫耀演奏技巧,卖弄自己的才华,整个演奏过程充满一种美的享受,那是一种独特的音乐魅力和令人陶醉的艺术表演。华丽的演奏技巧,卓越的音乐感受力,对于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使演奏者演奏的音乐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任何一首曲目都会在演奏者手中为我们呈现不同的感受和魅力。莫扎特的作品不在于华丽的技巧,和声的绚丽,更看重的是音乐表达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爱,这是对艺术的诠释,演奏家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才铸就了完美的演奏。
二、提高演奏者文化艺术修养的合理化建议
乐器演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观众在聆听和欣赏音乐演奏的时候,听到的不只是美妙的音乐,还听到了演奏者的内心世界。对于乐器演奏者而言,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的演奏,演奏者在平时的学习和演奏过程中,要努力地学习演奏技巧,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审美和艺术修养,并且要学会坚持。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在演奏方面,演奏者平时要多加练习,多聆听优秀演奏家的音乐作品,研究他们的演奏方法,观看他们的器乐表演,增强自身的艺术审美感和艺术修养。除了音乐,我们还可以涉猎其他文化艺术,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例如绘画、诗歌、雕刻、电影等艺术[3],虽然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都是为了表达生活中的美而存在的,艺术活动中美是共同的产物。人是拥有丰富想象力的生物,但我们也要学会接受新鲜事物的启迪。演奏者在自己文化修养的和认知的基础上要不断摸索新事物,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完善自己的世界观。演奏者舞台上完美的表演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其台下刻苦的修炼,艺术表演是一条艰辛和漫长的路。我们在欣赏演奏者精彩耀眼表演的同时更要看到演奏者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演奏者拼搏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三、结语
一名演奏者首先要做到热爱音乐,对音乐充满情感,要多进行表演实践,积累自己的演奏经验,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悟性和感受力。平时要多了解演奏乐器,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修养,强化对音乐文化内涵的领悟,深刻感受音乐演奏体现的艺术美,挖掘其艺术价值。演奏者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可以真正地理解音乐,在演奏中带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演绎出优秀的作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是艰苦且漫长的,演奏者要学会坚持,努力拼搏,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努力地在乐器演奏上获得一定的造诣,为观众奉献更多优秀动听的演奏表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民族器乐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民族器乐作曲,是中华民族器乐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从创作思维的开放、创作题材的开拓、创作手法的丰富、民族文化的彰显四大方面,概要地论述了民族器乐作曲中的重要问题,以期对民族器乐作曲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民族器乐作曲思维开放题材开拓手法丰富文化彰显
民族器乐作曲是民族器乐演奏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整个民族器乐的艺术支撑。因此,民族器乐作曲作为“一度创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器乐演奏的“二度创作”,而且关系到全部民族器乐艺术。可以说,民族器乐作曲是整个民族器乐中的重中之重、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
那么,民族器乐作曲本身,又有哪些要点呢?依笔者所见,主要有以下几点,兹分别论述。
一、创作思维的开放
民族器乐作曲,面对开放多元的世界和改革开放的国内大趋势,首先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作思维。
不可否认,民族器乐同整个民族音乐一样,具有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但是,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不应是封闭的、僵化的、保守的,而应是开放的、鲜活的、创新的。也就是说,要在保持本体审美特征的基础上,勇于吸纳,大胆创新,以广收博采、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使民族器乐作曲进入一个新境界,攀上一个新高峰。
创作思维是创作实践的先导,只有创作思维的`开放,才能有创作实践的开放,因为创作思维影响、制约、决定着创作实践。
思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一起产生的,它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既需要继承保护,又需要开放发展。人类进化的历史表明、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与人类的劳动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成正比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正式形成并迅速发展,经秦汉“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到宋明“理学”思维,从内容到形式,从原则到方式,都被定型为一套系统的程式,诸如稳定性、整体性、规范性、和谐性等等。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创作思维,如中正平和、天人合一、简约适度、蕴蓄婉曲等等。
而民族器乐作曲创作思维的开放,是指在保持上述这些民族传统思维内涵与民族传统音乐创作思维内涵的基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意识,用发展的眼光,以改革开放的理念,拓宽思路,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地开放,把一切有益的东西全部都“拿来”为我所用。例如民族器乐作曲家,大胆吸收借鉴了西洋作曲法中的有益成分,丰富和提高了民族器乐的艺术水准,这就是创作思维开放的结果。
二、创作题材的开拓
一切艺术创作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才能不断繁荣,不断发展。民族器乐作曲同样如此。
面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和21世纪新时代的全球一体化,民族器乐作曲首先应在创作题材上进行开拓,关注新时代的新事物,谱写新人物新精神的新乐章。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冯少先作曲的月琴独奏曲《铁人之歌》,就反映了重大题材,弹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题材是文艺创作的原始材料,对于作品的优劣成败,作用巨大,虽然“题材决定论”与“题材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半”的说法,未必正确,但是,谁也无法否认题材的重要性。所以歌德才说:“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
三、创作手法的丰富
民族器乐作曲,还要在创作手法的丰富性上下工夫。不仅要有写意手法,还要有写实手法;不仅要有抒情手法,还要有叙事手法;不仅要运用传统的“气韵生动”“韵律”“意境”等手法,也要运用西洋音乐作曲法中的和声、复调等手法。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就吸收借鉴了西乐奏鸣曲式的作曲法,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式结构,并融合了我国传统戏曲音乐板腔体套腔结构的手法,形成线性思维特有的艺术张力。
四、民族文化的彰显
近年来,面对全球范围的“文化热”,民族器乐作曲也同所有的文艺创作一样,以民族文化的彰显作为主攻目标,这无疑是正确的艺术选择。在这方面,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最具代表性的例证,当推刘文金创作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这部作品从创作灵感的产生到整个作品的完成,始终以民族文化的彰显力贯穿红线。上世纪70年代初,作曲家与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访美时,参观联合国大厦,面对悬挂万里长城的壁毯,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萌生了以饱经沧桑的长城为背景,叙述中华民族兴衰、歌唱不屈、自强的民族精神的创作灵感。整个作品赋予长城的音乐形象以民族文化的深刻寓意,使长城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全曲共分四大乐章,正好符合民族传统艺术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第一乐章《关山行》,表现巍峨雄伟的长城和倾怀历史的情感,内涵丰富,文化意蕴深邃,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第二乐章《烽火操》,表现由烽火台联想到的民族战争史,彰显中华儿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气概;第三乐章《忠魂祭》,表现对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烈士和祭奠之情,抒发了“青山处处埋忠骨,长城内外皆英雄”的民族豪情;第四乐章《遥望篇》,表现春光融融的中华大地,响起了振兴奋进的呼唤,歌颂了民族崛起的朝气与活力。全曲以展现民族魂魄、歌颂民族性格、彰显民族文化为特点,堪称民族器乐曲的“精品”。
参考文献:
[1]张慧元.全国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汪毓和.中国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3]付翠屏,韩义军编著.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概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民族器乐论文篇三
内容摘要: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术,充实美学和音乐历史知识,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在加深理解作曲家的情绪和内心世界的基础上,用他们的最高表演水平,表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演奏技巧达到“先会后巧”,最终达到“知其神韵”的境界。
关键词:器乐教学表演手段
当前,如何能快速提高器乐学生的演奏技巧及表演能力,是器乐表演教学中的焦点问题。一个缺乏表情的演奏,不会产生感染力,更不会给人美的感受。因此,我们的器乐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表情训练开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器乐表演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当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一、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器乐学生应尊重作曲家的意图、尊重那些在音乐作品中所固有的客观因素和不变的部分。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正确’表演,常常忘记了表演应因他们所教的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和形象性而决定。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解释艺术的本质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墨守陈规地追求所谓的“正确”表演很容易走向教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创新精神。认为自己对某些艺术问题的结论是唯一正确的,甚至认为完全理解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或柴科夫斯基作品的创作意图的老师,是不能担任艺术的指导者和音乐的教育者的。如果这样的教师真的无所不能,他的学生会认为无需再作探求,掌握老师所知道的就足够了,不可能再去追求创新。实际上,学生需要的不是那些自以为是“什么都懂”的教师,而是能传授探索创造方法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常常会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他们自身的想象力。
用广博的知识来武装器乐学生和让他们掌握音乐语言逻辑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学生去思考探索问题,必须让学生掌握历史和现代的文化知识。学生的创作个性都是从知识、文化和生活的学习中吸取营养的。这常常被教师所忽略,他们主要去影响学生的感情(这当然是很重要的),并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直觉上,但这是一种失败的艺术教学。
教师必须要教学生怎样去创造并认识创造被解释的形象的规律,但不要忘记,教条式的“改正”和“精确”在艺术中跟无政府状态的专断是同样危险的。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家们从来就不是规律的奴隶,但都清楚地知道约束他的艺术的那些规律。
一位古代哲学家曾经这样说到:“学生不是待装知识的船只,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话很有哲理性。学生的火把要靠教师点燃,燃料就是知识和文化,就是教师调动学生创造能力的艺术。所有明智的教师在教授技能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各方面知识都能够得到补充。这才是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二、正确的引导与示范是提高表演能力的关键
掌握基本的技术、技巧对演奏乐器来说很重要,但表演音乐的根本基础是耳音训练,你能一开始就演奏器乐吗?因为手必须服从耳朵和脑子,因此,首先要提高聆听能力,能理解音乐要素,如:旋律、和声、多声部进行等。
在音乐表演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发展他们的“表情手段”和他们的领会能力,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独立性和共同创造的能力。如:能够系统地了解和分析一个作品,领会它的各个方面和彼此联系,并能予以概括;我们可以教学生从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作品,必要的话,可以重新安排表达手段。
教学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好这个作品,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才能使一个作品趋于完善,从而发展学生创新的能力。当然训练和练习在音乐表演教育中也是必须的,但训练和练习必须包括新颖的因素,如:提供社会艺术实践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创造自我和展示艺术的机会,这对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无休止的重复和无创新的训练方法会使思想停滞,是非常有害的。
在表演教学中,教师要多示范演奏,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当中,展示演奏技巧及乐曲情感的魅力,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人说教师示范会造成学生不加思考地模仿,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我认为模仿用得恰当是促进耳音和节奏感觉及灵敏度的有效手段,可以激活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乐表演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帮助学生独立地运用知识和技术。总之,器乐教学应将个性教育和音乐技巧指导密切地结合起来。
三、注重培养音乐学生的赏析和理性认识音乐的能力
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是在欣赏与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的。音乐艺术作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产物,既以独特、客观的感性形式存在,又常常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音乐仅仅被大概、模糊地感知是不够的,重赏轻析或只是满足于模糊的感性认识的教学,会使学生时常陷入“听不懂”的境地。所以加强对理性因素的注意和把握,才能真正认识音乐,这对提高和培养器乐演奏人员技术、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音乐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点需要器乐演奏者做更多更深的了解。如: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的基本音响特性,旋律、音阶等基本结构形态,在音响效果方面如纵横起伏的旋律,音响在引导、过渡、交接等细节上的'具体特点等等。只有让学生对这些进行理性的学习,才能具备良好的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
理性的学习是为了帮助感性认识的提高,认识音乐的能力和效率,了解和分析音乐艺术使用的特定材料,遵循艺术规律及其审美追求,能使器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条理化,进而更能领会音乐作品的结构、思想以及手段的内涵。
对于作品的赏析过程还需要器乐演奏者具有厚重的文化艺术修养,在学习和掌握技巧的同时,更应不断充实自己的美学和音乐历史知识,造就一种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这是提高音乐作品进行正确赏析的前提,它能帮助器乐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确定音乐的主题,对作者及作品背景的了解,还可以加深理解作者的情绪和内心世界,从而使器乐表演者的演奏技巧达到“先会后巧”最终达到“知其神韵’的境界,努力使我们的器乐学生在器乐表演过程中,用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最高的演奏水平,来表现出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之,器乐表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器乐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解释和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通过自己的技能,形体变化和表情变化来展现音乐作品的全部内涵,给人们以最美好的享受。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创新能力,跟上时代步伐,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器乐表演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当代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民族器乐论文篇四
我国的民族器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发展音乐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音乐代表着民族的文化与传统,这些音乐大多来自于人民的生活以及劳动,每样民族器乐都具有自己典型的曲目,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热情以及生活特点。因此,学习民族器乐可以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了解当时民族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1]。在进行民族乐器教学指导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神和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乐器的艺术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来培养自身的音乐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拓宽学生的事业,让学生了解我国多种民族乐器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此同时,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民族乐器的'曲目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了解音乐魅力。
二、当前我国民族器乐艺术指导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习的功利性太强
学习民族器乐的主要目的是陶冶情操,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趣味。但是,当前民族器乐的学习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开展的,多数家长强制学生学习器乐,从而能够为自己加大竞争的砝码。但是,学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功利的目的,对民族器乐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被生活所束缚,无法真正地融入到民族器乐的学习当中。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对民族器乐感兴趣,深入到民族器乐的学习当中,感受名族器乐的魅力,从而能够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学习知识,并且不断地陶冶自身的情操。
(二)教学者不负责
正是由于学生功利性学习的目的,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功利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对民族乐器进行专业的指导[2],其教学课程主要集中在考试技巧方面,忽视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学。有些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过于简单,缺乏专业的教师精神,其指导的范围集中在考试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并且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优化民族乐器艺术指导的方法
(一)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教师是影响教学水平的直接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从事民族乐器指导时,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民族器乐进行熟练的掌握,并且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民族器乐水平。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民族乐器在不断地发展,并与现代化科技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了更加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技巧。因此,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先进的音乐知识以及创新的方式,从而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素质传递给学生,让其掌握民族乐器的最基本的内涵。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且领悟到民族乐器的内涵以及精神,从而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培养艺术家。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不同的民族器乐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不同的学员音乐能力不同,对音乐的感知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导。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要了解教学生的基本能力,从而能够对其基础知识进行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专业能力。
(三)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展现艺术教学的方式。科学技术与民族器乐之间的结合,可以体现现代的特点,也可以将民族器乐的传统特征全面展现出来。教师在进行器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通过最新的3d立体音效,将传统的民族期曲目转换成现代化的音乐。因此,为了展现民族器乐的艺术特征,教师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科技将民族器乐的特征更加立体地展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提供帮助,同时学生在欣赏民族器乐的同时可以感受民族器乐与现代化结合的特征,对民族传统的乐器进行传承和创新。
四、结语
传统民族器乐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对文化进行传承发扬,从而能够使得民族器乐与时代进行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因此,教师作为民族器乐的教学者,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内涵和精神。
[参考文献]
民族器乐论文篇五
(一)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进行课上教学。
很多人不理解器乐的学习课程中如何开展小组模式,其实小组教学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模式,能够在交流中将思想相互融合,让组内成员更加的进步,小组教育的模式可以采用内个组的成员的器乐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合奏的时候可以各有所长,在日常的学习中每个组都可以有一个“指导员”,对于组内成员的基础知识和动作进行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提前接触教师这个角色,也能够为学生日后的.素质和技能进行一个初步的训练,教师对于学生的分组要把握一个度,更要全面的了解组内成员的动向和发展情况,如果成员间发生一定的矛盾一定要及时的调解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吸收能力调整教学计划,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主要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途径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也是三个维度。从小组教学方法出发,能够将三个维度更好的进行链接,及时的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团队之间定期开展组会,也能够通过开会过程中分析的问题来改进下一阶段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制定是这个小组短期发展的动力,也是对于长期发展的一个规划,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学习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突破。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利用小组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定期组织评比可以让组内成员按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训练,这样的规划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品质。小组的模式下可以采用取长补短的形式,让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来发展自身的长处并不断的改进缺点和不足,小组内讨论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对于某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转化建立更高效的课堂模式[2]。
(二)自主学习模式是当代音乐课堂选择的一个发展模式。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将重难点提点过后,对于基础知识和一些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学习,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更多的考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现代青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基础知识点不仅仅要从书本上获取,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对于工作或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要及时的想到解决方法,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各种资源在学生上课之前提供相关资料来指导学生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大,教师也可以逐步的引导学生练习自主寻找资源的能力,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因此对于网络资源的应用和开发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网络上对于器乐的方法指导和发声的训练动作都能够检索到,因为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轮流值班制度和轮流组长制度,发展学生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对于基础知识要及时的进行应用,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些音乐谱子提前的在网上搜索并进行聆听,音乐是需要手与耳的配合,就是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前期对于乐器的手感进行摸索,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而培养和引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可以以日常“拍皮球”为例来对于架子鼓敲打的频率进行初步的练习,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表现良好的,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来激发其继续探究的积极性,维持其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的动力。
(三)开展实践训练是对于音乐器乐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
学习器乐就是能够打击相关的乐器让他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发出具有美感的声音,能够通过手和脑之间的配合碰撞出音乐的火花,在音乐殿堂的大门前需要打开音乐的大门,音乐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创新技能的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教师以更加贴近生活的训练作为教学计划,直到这一学年或者半学年的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培养以及对于音乐基本兴趣点的寻找。现阶段很多院校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经济成本的考虑而硬性的规定,让学生实践某几种或一种乐器,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应该对于学生有兴趣的器乐统一进行教学,给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让学生选择,让学生了解自己对于有一种或者某几种乐器的学习是能够进行下一步发展的,不实践就不能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也不能够说明自己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音乐能力的考量具有一定标准,让学生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了解自己,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才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学习模式下的探究方向才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明确。
三结语
高职音乐教育中关于器乐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今后的音乐课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发展要重点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及时的制定计划和目标,对于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发展,对于学生的三观进行培养,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素质观念,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全面发展的模式。高职院校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可以将小组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和实践能力培养等进行全面分析,将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式进行推广,对于各地区的音乐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推进,基础进程的推进让音乐教育的发展逐步向前。
参考文献
[2]张琳.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