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一
市委副书记****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努力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做好新一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创强争优”的总体目标,积极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力度,扎实推进城乡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有效提升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全市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群众参与,注重创建过程,注重城乡联动,顺利实现了建成省级文明城市的争创目标。从健全组织领导着手,成立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和8个创建专项组,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加强五提高”的工作任务,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营造创建氛围着手,在市级新闻媒体统一开设“创省级文明城,做文明礼仪人”专栏,重点建设了一批文化墙,制作了一批创建文明城市宣传牌,推出了一批公益广告,提高了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从设计工作载体着手,广泛深入开展了“文明在行动”系列实践活动、文明卫生示范街共建活动和社区共驻共建等活动,增强了创建工作的内驱力。一年来,各共建单位资助社区经费达79.85万元。从强化集中整治着手,开展了城市交通秩序、城市日常管理、城市环境卫生、户外广告(招牌)、城市“牛皮癣”、城郊结合部、“窗口”单位服务环境、建筑工地管理等八大重点问题的集中整治,进一步形成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强势。
2、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全市始终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在内容上突出文明礼仪教育,编印下发了《市民文明手册》、“文明礼仪三字经”年画等资料,围绕社会礼仪、职业礼仪、校园礼仪、生活礼仪等四个重点,在市级新闻媒体以专题形式进行了高频率、全方位的宣传,促进了礼仪知识的普及和市民礼仪意识的提高。在群体上突出未成年人,组织开展了以“学习民族精神,争做爱乡少年;学好道德礼仪,争做文明少年;学会自主实践,争做创新少年”为内容的“三学三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了未成年人对己负责、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积极推行社会未成年人“联系卡”制度,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挖掘一批创新工作案例,为全市面上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4、基层文明创建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立足城乡统筹,着眼基层基础,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注重城乡共建,把“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作为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来抓,以送政策、送资金、送信息、送服务为重点,开展了文化阵地共建、文化活动共搞、农民教育共抓、人居环境共创等“四送四共”活动。一年来,文明单位资助结对村资金达46万元,开展各种服务200多次,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促进了城市文明向农村的延伸和辐射。注重扩面提质,围绕文明村建成率达到40%的目标,规划21个单位、58个村和2个社区为市级文明单位(村、社区)创建对象。通过考核,19个单位、42个村和2个社区通过验收。注重动态管理,对35个××市级文明单位、15个××市级文明村和1个××市级文明社区进行了复查考评,确保了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先进性。××镇××村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二
同志们:
近几年,之所以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求发展、盼发展、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干劲更加充足,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小城镇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建制镇和乡镇苏木所在地的形象都有了较大改善,对推进产业化,工业化,招商引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敖汉形象和敖汉精神,优化了发展环境,换得了各级各界得支持和帮助,加快了敖汉发展。尽管如此,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牧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近几年,我们对经济建设下了很大的力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出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其他县县区相比,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实力还不够强,直接导致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二是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到位。怎样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我们还研究得不深,做得不够,办法不多,存在着这样那样偏差。有的同志认为精神文明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经济抓好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上去了;还有的认为精神文明就是宣传部、文明办的事情,不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等等。针对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们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全面,就是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搞不好,即使我们的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小康标准,这样的小康也是低级的、不全面的。我们既不能搞“一俊遮百丑”,认为经济上去了,就什么都好了;也不能搞“两张皮”,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割裂开来。物质文明搞不好,精神文明不可能搞好;而精神文明搞不好,经济建设肯定也要受到影响,即使经济出现了繁荣,那也是暂时的、短期的,不是高质量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务必充分认识到,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搞好了。
从精神文明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来看,精神文明建设更注重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我们现在强调发展经济的目的性,搞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要突出目的性,要把立足点放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不能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解得片面化、庸俗化,不能认为栽了一些树、种了一些花,就是精神文明了;也不能认为搞搞卫生、扫扫马路就是精神文明了。虽然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设必要的成分,但把精神文明建设等同于这些表象的东西,那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误解。更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搞成形式主义。不能认为贴几条标语、出几块板报、开几次会、发几个文件,就是精神文明了;也不能认为评选几个五好家庭、培养几个星级文明户、建几个文明村镇、抓几个典型,就是精神文明了。这些只是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使人的科技、教育、文化素质以及思想意识、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得到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像百米赛跑,一使劲搞个冲刺就能达到目的。特别是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怎么样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怎么样提高人的素质,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潜移默化,需要有过硬的措施。在这一点上,精神文明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更多的是有形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而精神文明建设有的能够看见,有的就无法看见。精神文明建设有时比经济工作更难抓,更富有挑战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下真功夫,花大力气。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是中心,发展是时代主题,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心和主题来开展。只有这样,精神文明建设才有针对性,才更有活力,才能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而精神文明也只有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不断获得新发展。
一是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今年以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保持gdp20%的增长速度,我们感到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还是比不上兄弟县县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必须树立
能快就不要慢的思想,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除了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工作外,更需要全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因此,要经常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要把全县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向干部群众讲清楚,坚定信心和决心,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把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干部群众讲清楚,使干部群众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县委、政府同心同德、凝心聚力。要达到这个目的,精神文明建设责无旁贷。?二是要围绕经济工作重点,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工作重点是就是“确保一个目标,实现两个转变,完成三个推进”,即确保实现人民增收,财政增收这个目标,实现农业经济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转变,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重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这些重点工作抓好了,两个文明建设就能有一个大的发展。
比如,搞农牧业产业化,就需要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仅靠市场机制、利益机制是不能完全做到的,还需要对广大农牧民进行科技、市场知识、市场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搞工业化,就需要有比农业经济更高层次的工业文明,组织程度、技术条件、资源、环境等等要求更为严格,而这些往往不是工业经济自身能解决的问题;搞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搬迁、聚集,如果说我们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搞得很漂亮,环境也很好,但人口素质没有新的提高,与城镇化水平不配套,那这样的城镇是没有品位、没有文化底蕴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文明,所有的社会公益事业,都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联,精神文明建设都大有文章可做。再比如,搞基础设施建设,路修好了、便捷畅通了,但绿化美化跟不上,路两边的村镇还是老样子,脏、乱、差依然存在,就会影响到地区的形象。所以,两个文明要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不能搞成“单打一”,“两层皮”。精神文明建设要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发展中找到最佳结合点。
三是要围绕优化发展环境这一热点问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经济要上去,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去年以来,我们下力量对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治理和整顿,今年又召开了招商引资、优化经济环境动员大会,总的说,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县外投资者,还是县内的干部群众,对此都有一些议论和反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仅靠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案件,或者靠简单的说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实行综合治理,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在这当中有许多工作可做,行风建设、文明单位建设、文明城镇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等,都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办事效率低下,不用说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引不进来,就是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也留不住。精神文明建设,要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为优化发展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要着眼长远,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教育文化素质。要把经济搞上去,要实现长远目标,必须依靠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搞经济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干部,同样也需要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素质。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就是要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要瞄准经济建设的需求,瞄准人民群众的需求,搞好培训、普及与提高工作,为经济建设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经济建设才会有可靠的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同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三、完善机制,把握重点,切实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宣传部或者文明办一家的事情,事实上仅靠宣传部或者文明办也完成不了这么艰巨的任务,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时,要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一并考虑,统一部署。主要负责同志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也要一起抓精神文明工作。经济工作上不去,主要负责同志有责任;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主要负责同志同样有责任。要调动各乡镇苏木、各部门的积极性,无论是抓经济工作的,还是抓社会事业的,无论是抓发展的,还是抓稳定的,都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其中,真正形成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布置下去以后,各级党委、政府要跟踪督查,狠抓落实。我们往往对经济工作督查得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督查得少;对有指标、能量化的工作督查得多,对没有具体数字、不易量化的工作督查得少。今后各级党委、政府在督查经济工作的同时,要一并督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两个文明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二要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加大政府投入,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设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各乡镇苏木、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适应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经费。要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形成多渠道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机制。
三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效。精神文明建设要来实的,不能来虚的。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只有这样,精神文明才能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群众才会欢迎、才会积极参与。如果我们把精神文明说得玄而又玄,摆得不着边际,不贴近现实,不贴近群众,就不可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精神文明建设要从点滴做起,从长远着眼,从现实做起,不能把长期的任务当成阶段性的工作来抓,不能轰轰烈烈地搞了一阵子,甚至是搞了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什么效果没见到,就草草收兵。这样的行为本身就不文明,群众得不到实惠,也不会赞同。希望各乡镇苏木、各部门都要积极探索为精神文明建设办实事、见实效的新途径、新路子。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多树一些典型。各乡镇苏木都要有典型,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要有标兵,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要建示范单位。同时还要注重典型的宣传推广,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四要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要尽快建立起“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文明委协调指导、文明办组织推动、各方面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的分值比重,将考核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评定的重要依据。
同志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三
—在全市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表彰先进,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部署
20xx
年工作任务。按照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着重讲两个问题。
一、
20xx
年工作简要回顾
a
8
支工作队的千人大军,持续不断地展开了宣传服务行动和系列文化活动,呈现出全党同唱联台戏、共同打造创业文化的喜人局面。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普及工作扎实推进。全年组织召开理论专题“千人报告会”
15
场次;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及研讨活动
8
420
1
240
多天,共组织大型宣讲
1500
多场次;串百家门
5.5
万户,结亲戚
2126
户;发放“四解”服务直通卡
8
万多张,赠送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创业实用读本近
30
万份;帮助亲戚户解决创业实际困难有记载的
925
件,使之增收致富的达
70
以上。扶持建立创业示范基地及牧业小区
18
个,帮助群众上项目
67
700
多条,刷写永久性墙上标语和悬挂过街横幅
5700
多条,设立大型公益广告式宣传标语牌
56
32
场次。总结培树了各类创业典型
580
个,组织典型深入一线做事迹巡回报告
650
28
批次,受训
8670
人,输出技能型劳动力
2780
人。以打造信用
a
市为核心,大力开展了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了公民诚信理念、道德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通过强化培训和实践砺练,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宣传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形势任务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市委的期望相比,我们仍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宣传思想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务必提速推进,不辱使命。
二、
20xx
年工作任务总体安排
a
市一流人文环境,努力构建“平安、信用、开放”
a
市。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同落实市委阶段性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求六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展开学习研讨、理论普及。推动理论中心组及各级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实践。加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努力探索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新路子。通过大力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使各项理论政策、创业文化真正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使广大干部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理论真正起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从而增强人们加快发展的意识。通过进一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系列教育,举办理论政策、经济形势、创业文化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推动人们争做勇闯市场的主人,争当创造财富的能人,通过举办企业家经验论坛、十大“创业先锋”、十大“打工明星”评选表彰推介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穷则思变、向往发财的求富理念;永不满足、求新求变的开拓理念;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理念;敢冒风险、无所畏惧的历险理念;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自强理念;不甘人后、勇于探索的争先理念。弘扬“敢于创新,善于创意,精于创利,勤于创业”的时代精神,打造a
市人文精神。
。在党政机关特别是职能部门集中开展“讲诚信、重法制、优服务、提效率”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诚实守信的首问负责、首办负责、服务承诺等服务机制,激励和促进机关干部重心下沉,搞好文明服务,着力塑造文明服务型机关形象。通过广泛开展“应对挑战,素质跟进”学习实践行动,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用技术技能等“七大学习工程”,大力培树一批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家庭,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培训基地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大力开展农村“一推双带”活动。通过采取以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基地式培训、民办式培训和社会化培训多种方式方法,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有效服务,提高其创业就业的能力。通过开展全民创业与文明单位创建对接等活动,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创业,人人为创业献计,人人投身创业的良好局面,让创业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校园。。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单位,争做文明市民,打造信用a
a
市人文精神,打造
a
市人文环境。
全面实施“创业在a
a
市”对外宣传计划的实施。积极组织开展“百名记者话
a
市”系列主题联谊等外宣活动,把
a
a
a
a
市形象。
按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站在培养宣传人才、完成宣传工作使命的角度,我们把今年作为宣传干部、“四解”队员的“素质提升年”。认真抓好宣教口基层班子建设,继续开展“爱岗位、学先进、练内功、促发展”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强化培训、责任激励、制度约束、设定指标、任务加压、一线服务、交流研讨、组织活动、调度指导等方式方法,加大培训和实践砺练,提高广大干部学习、宣传、服务、执行的综合能力。培育打造区域创业文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综合作用、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务必要高调唱响、扎实运作,力求见实效。要把实践活动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相结合;开展机关文明服务同深入一线服务创业实践相结合;集中宣传战役同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同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同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做到突出主题、依托载体,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形成声势、抓出实效。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培育和打造
a
市区域创业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四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尤其是中央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提出来,抓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更好地推进“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相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体制条件、社会基础都与过去明显不同,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抬头,社会秩序不好,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三是县、乡、村公共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短缺,文化活动骨干不足,队伍素质偏低。四是我们一些领导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得不够,不愿或不会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不解决,精神文明建设就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就难以形成,长此下去,必然引发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市委实施“四个换位”战略以来,我市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深入推进“四个换位”,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花更大力气,付出艰苦努力,尤其是需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营造良好氛围、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服务中心和大局的力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这是哲学的基本原理。没有文化的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同时,没有体现先进生产力的文化也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市委提出抓“四个换位”,核心是抓产业换位,产业换位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是什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就不可能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品牌,产业就难以做大,产业换位的路就走不宽、走不好。再比如,我们抓农村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打造在外地叫得响、过得硬的劳动力品牌,过去讲“出去一个打工仔、致富一家人”,这里说的是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民。现在中西部地区都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国内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市农民40%以上是小学文化和文盲,全市90%以上的文盲在农村,这些人多数没有特殊技能,当农民工也只能到城里干零活、打短工,有的忙活一年挣的钱扣出费用,还没有在家种地挣的多,这样的素质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客观分析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我可以用“三个滞后”来概括,即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多数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还滞后于社会文明迅速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当前建设新农村,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过多地抓增长而忽视发展,抓经济而忽视文化,只见物不见人,“一手硬、一手软”,其实这是急功近利的浮躁作风,是缺乏战略思维的短视行为,是必须坚决克服和纠正的。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还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实在说不过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二,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先进文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引领、支持和保证作用。当前看,文化建设有两方面问题值得重视。一方面,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与我们争夺群众,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十分激烈。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斗争不仅发生在城市,也发生在农村。现在农民信教的越来越多,宗亲家族势力发展也很快,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有所抬头。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建设能力不高,没有跟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果冷静分析目前我市农村存在的问题,就不难发现有很多深层次问题都带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比如,一些乡镇政府职能之所以出现转型难的问题,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官本”文化根深蒂固,一些领导干部放不下架子当“公仆”,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领导甚至不会对群众说话,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再比如,在发展民主政治上,一事一议是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但很多地方一事一议搞不下去,一些好事办不成,有的干部认为主要原因是农民没知识、觉悟低、不听话了,但其中有没有干部威信不高、群众信不过的因素?我看有,而且还很重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搞市场经济讲的是资源配置效率,搞文化建设讲的是公信力和认同感;农民对你说的不认同,信不着你,怎么能按你说的做?建国初期,乡村干部为什么能够一呼百应?因为老百姓相信干部,知道跟干部走有奔头、有希望,能过上好日子。我们现在强调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各级组织及领导干部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农村各级党组织的公信力,提高广大群众对党组织、对干部的认同感,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变成全体农民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实践和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有益文化占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有效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和凝聚起来。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现在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开放性和流动性大大增强,原有的区域界线和地缘关系进一步打破,传统上的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将受到巨大冲击,各种矛盾将有所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也将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新形势面前,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各种关系,才能对社会结构变迁、利益关系变化、生活方式变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进行规范调节,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当前,要把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价值导向,作为一项着眼全局的建设工程、一项抓住根本的教育工程、一项针贬时弊的治理工程、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使荣辱观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社会所有成员都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四,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农村的落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突出体现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上。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城市,这方面的差距更大,历史欠账更多,问题更突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扭转,不仅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长远看,在温饱解决后,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顺应历史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愿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利益,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全面把握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市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刚才铁静部长代表市委提出了明确要求,核心就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创建新环境,营造富于创造、充满活力、团结向上、文明和谐的农村思想文化氛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看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服从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经济是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离开这个基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多数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科技教育文化水平不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关键所在。古人讲,“仓禀实而后知礼仪,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集体经济较发达的村屯,其村容村貌的建设就好,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相对也高。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又快又好地发展这个中心来展开;围绕农村“四化”目标、加快实现“四个换位”来把握;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来推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是要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根本任务。新农村首先要有新农民,农村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民的素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程度的扩大,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开展创建活动和思想教育,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素质上,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增强能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是要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基本要求。群众需要教育,但这个教育必须同群众的觉悟程度相适应。超出群众的觉悟程度,提出多数群众一时不能接受的要求,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切合乡村和农民实际设计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吸引群众、陶冶群众,让农民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我们制定教育规划,设计创建活动,提出工作要求,都要把农民是不是真的需要摆在首位,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统一部署,又要因地制宜;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着眼多数,绝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抓好基层,夯实基础,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去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地拓展,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对认准的、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事情,一定要抓出结果,抓出成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四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农民群众、一切依靠农民群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讲是群众工作,必须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必须把贯彻中央精神和反映农民意愿统一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必须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农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各种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五是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进创新的过程。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创建生态文明村等很多做法,都是改进创新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创新,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就不会有目前这种活泼生动、积极向上的局面。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改进创新也没有止境。尤其是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和农民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始终保持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三、加强领导,强化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约束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市文明委已成立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把这项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标准,作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和重要依据。
第二,强化协调,形成合力。要认真坚持和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政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特别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切实担负起相关职责,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策、规划和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把功夫多下在对各方面力量的组织协调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第三,注重制度建设,搞好督导检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和约束。我们要多研究、多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并及时把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长效机制,指导和推动工作。今天会上印发的几份文件讨论稿,都带有制度性质,征求意见后要尽快下发,便于开展工作有所遵循。同时,各县(市)区要指导本地乡镇、村屯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群众认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使广大农民有章可循、有则可守。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一件件盯住不放,保证件件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第四,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深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中去,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听取群众的真实意见。要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的经验,研究加强和改进的措施,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断建立健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体系、测评体系和保障机制。
第五,抓好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近几年,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得益于一支不计名利、不畏困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希望大家巩固成果,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担负起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命。要着眼于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骨干队伍,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以及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队伍。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一支开展文化活动和科技致富,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骨干队伍,强化延伸辐射功能,影响和带动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树立文明新风。
同志们,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组织和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努力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篇五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xx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今天的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观学习,二是安排工作。下午大家参观了洛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肯定有很多的感想。现在我就如何做好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是近几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央的要求。党的以来,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揭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渊源,指明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美丽乡村,承载了亿万农民的美好梦想。过去农民关心“有没有”“够不够”,现在则更在乎“好不好”“美不美”,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一是盼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大农民群众对维护自身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状况的愿望十分强烈。二是盼道德风尚更加文明。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风气,唤醒良知回归,鞭挞缺德闹剧,整治失信行为。三是盼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我们要回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关切,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更有古道乡愁、更加和谐稳定、更富人文情怀的美丽乡村。
党的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xx年8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宁夏银川召开了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对在全国农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统一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20xx年3月16日,河南省文明办下发了《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指导意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主要突出农村民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两个方面来进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二、把握“五美”工作重点,建设美丽文明家园
我们要建设的美丽乡村,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集中体现在五个“美”的建设上:一是环境之美,规划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绿化美化,公共服务日臻完善、自然生态有效保护,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二是风尚之美,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村风民俗。三是人文之美,文化繁荣、底蕴深厚,耕读传家、以文化人,充满乡土气息,富于时代精神,使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建设农村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四是秩序之美,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民主法制、村务公开,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社会有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五是创业之美,吃苦耐劳、勤劳致富,勇于创新、诚信经营,刻苦钻研技术、推进产业升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钱办事理事,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三、突出“四个开展”,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利用道德讲堂、乡村基层党校、村民学校、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场所,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农民群众中获得自觉的价值认同,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
广泛开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农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站。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参加“弘扬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行为规范”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文明河南建设。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和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深化节日文化内涵,组织农民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民间礼仪、民俗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群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倡导者、践行者。重视乡贤文化的培育,加强对各地农村历代明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的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增强农村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
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变婚丧大操大办的不良习俗,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消除邻里矛盾,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尚。
四、抓好“五个深化”,促进农村文明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进一步深化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升星级文明户的标准和内涵,结合农村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科学制定星级标准。坚持群众创、群众评、群众选的原则,使群众真正成为创建的主体。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做到“四到户三上墙”,即创评标准、申报、评议、挂牌“四到户”,创评标准、评议结果、星级标牌“三上墙”,农户参与率90%以上,引导农民群众做文明人,当文明户,营造崇德向善、好人好报的良好社会风尚。
进一步深化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善于发现、挖掘农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结合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培育一批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充分利用道德模范故事汇、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善行义举榜等形式,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传承创新孝道文化,广泛开展好儿媳、好儿女、好妯娌、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采取“晒被子”、家庭美德故事会、家风家训大家谈等形式,吸引群众踊跃参与,互评互议,互比互学,弘扬家庭美德,传递和谐和睦的文明家风,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发挥文明村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形成连线成片创建新格局,扩大覆盖面,增强规模效应。丰富文明村镇创建的形式和内容,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培养一批群众文化骨干,设立一组文化墙,组建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开设一个道德讲堂,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场所。
进一步深化文明集市创评活动。深入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以开展“诚信经营户”、“诚信摊位”、“文明摊位”评选为载体,引导市场守法、诚信、文明、有序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农村市场。
进一步深化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倡导农民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组织文化能人、文艺体育骨干、医护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志愿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五、建成“两个一批”,优化农村环境面貌
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乡镇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解决农民群众最急需的饮水安全、住房安全、用电安全等问题。以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主次干道两侧和河道两旁环境干净)目标,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开展村庄硬化美化,每年建成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在巩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一批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六、按照“四个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作为乡镇党委、政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抓好方案制定、宣传发动、工作部署、督促检查等重要环节。适时召开“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交流推广经验,推动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组织发动农民群众自主自愿地开展创建活动。完善结对帮扶机制。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党建扶贫、驻村扶贫、计生帮扶等工作,统筹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成效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纳入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
抓好示范带动。重点抓好省道、主干道沿线和县城、乡镇所在地周边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每个乡镇集中抓好至少2个示范点创建,通过抓点、带线、扩面,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深入推进创建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及时总结宣传“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典型经验和成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美丽乡村建设,是造福农民群众的美丽事业,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要齐抓共建、持续推进。各乡镇要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要按照生活宜居、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总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心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整合各方资源,保证一定数量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参与美丽乡村的项目建设和服务。要通过项目带动、工程联动、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群众参与。希望各乡镇要齐抓共管,真抓实干,注重实效,认真研究实施方案,迅速行动,以百倍的努力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