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教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筷、笔、游戏棒等物品的方法,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剪刀、筷、笔、游戏棒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一些尖利物品的名称、形状及用途
幼儿a:老师手里拿着剪刀、铅笔还有我们吃饭用的筷子。
幼儿b:老师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玻璃也危险的,也会弄伤手的。
幼儿:剪刀用来剪东西;铅笔用来写字;筷子是用来吃饭的。
教师:回答问题简单明了,表扬承博源。
小结:这些东西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让幼儿根据切身体会谈谈尖利物品使用不当时,对人造成的伤害
教师:你们有没有被尖利的物品划伤过、割破过?为什么会弄伤?怎么处理的`?
幼儿a:老师,我和姐姐玩游戏的时候被砖头的尖角划伤过,当时流血了,是妈妈帮我包扎的。
幼儿b:我被玻璃划伤过,因为杯子碎了。
教师:看来小朋友会因为不小心,曾经被尖利的物品划伤过。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千万别慌张,要找家长,让家长帮我们把伤口清洗、消毒、包扎。
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也有生气的时候,所以我们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正确使用,避免受到伤害。
三讨论
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尖利物品,保护自己或别人不受到伤害?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起来讲一讲)
幼儿a:剪刀的头不能对准自己和别人,剪的时候不要剪到手上,小刀也不能划在手上。
幼儿b:不能把铅笔尖的地方碰到眼睛,也不能碰到其他小朋友的眼睛。
幼儿c:筷子也不能碰到别人。
教师:三位代表讲的都正确,我们要付诸行动,保护好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四评一评
请幼儿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其他幼儿看看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安全
(请三位幼儿上台演示剪刀、筷子、铅笔的使用方法)
此环节顺利通过,三位幼儿演示动作到位。
五总结
生活中除了剪刀、筷子、铅笔等这些东西属于尖利物品,还有许多东西也是的,如:吸管、小棒、玻璃……我们不能将尖利物品随意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或吃着有小棒的食物追逐,尖利物品用完后要收拾好。
幼儿园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教案篇二
1、知道生活中有一些尖利的东西容易伤人、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
2、理解儿歌《流血了、我不怕》、知道流血了要找医生。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剪刀、仙人掌、尖锐的石头、削尖的铅笔等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尖利物品、幼儿用书
一、观察事物、分析讨论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感受存在的危险性。
1、教师出示各种尖利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名称、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师总结、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发现它们都有尖利的地方。
3、教师:小朋友有没有被尖利的东西伤到过?是怎么被伤到的?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
4、鼓励幼儿交流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被尖利的东西伤到的经历。
教师总结:我们很容易被铅笔、剪刀、仙人掌这些尖利的东西伤到、所以我、在接近东西的时候要小心。
二、生活经验交流、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尖利的东西。、进一步感受其危险性。
1、教师: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尖尖的、容易伤到我们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周围环境中尖利的东西。
2、看幼儿用书、找出图片中尖尖的东西、并圈出来。
三、讨论:如何才能避免被尖尖的东西划伤?
1、教师:尖尖的东西容易伤人、那么我们也能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被划伤呢?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并演示怎样才能避免受伤。如:传递剪刀时握住并拢的剪刀头;走路的时候要避开尖锐的石头;不去触碰有刺的植物。
四、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小伤害不害怕、找医生处理。
1、教师:万一我们不小心被尖利的东西划伤了手、怎么办?(找爸爸妈妈、老师、医生阿姨等。)
2、看幼儿用书、观察图片、说说流血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流血不害怕、找医生帮助。
3、教师用儿歌《流血了、我不怕》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看图学念儿歌。
流血了、我不怕
哎呀!不小心、手指流血了、
不着急、不害怕、
摁住手指头、我去找医生、
三下五除二、一点没事了。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寻找发现尖利的东西、并制作、张贴警示图标。
幼儿园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教案篇三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歌曲创编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幼儿园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习正确使用剪刀、筷、笔、游戏棒等物品的方法。
3。初步具有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剪刀、笔等物品。
活动重点:
使用尖利的物品方法不当会伤害身体。
活动难点:
习正确使用剪刀、筷、笔、游戏棒等物品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播放欢快的音乐师幼律动进活动室坐下来。
二、基本部分
1、情境创设:到生活用品店(播放音乐)师幼开小车去。
教师:(多媒体展示)介绍一些尖利物品的名称、形状及用途。
(1)指名说物品名称、用途。
2、情境创设:阿姨讲故事《尖利的东西会伤人》。
(1)提问:皮皮猴捡到了什么?
为什么大家突然都不和皮皮猴玩了?
皮皮猴在美术课上为什么会受伤?发生了什么事?
(2)你在生活中用过哪些尖锐的东西?它有没有弄伤你?为什么会弄伤?
(幼儿讨论后,个别幼儿交流)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要记住,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东西有着尖尖的头,有的东西有着锋利的边缘,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不便,但尖利的东西却容易伤人。
3、辩论:他们做的对与错。
指名说,然后让幼儿操作一体机检验对错。
4、学一学:《安全儿歌》。
5、评一评:请个别幼儿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剪刀、铅笔等的使用方法。
三、结束部分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做律动室外活动。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目标比较明确,内容的贴近幼儿生活。不足的是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能很好的让幼儿理解“尖锐”的特征和含义,在引导幼儿观察回答问题不够深入,比较着急的说出答案。在课堂的随机性教育也要加强。教师应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上要想得更周到,更详细,这样孩子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会更多,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幼儿园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教幼儿学习正确地使用笔、筷、剪刀、铁铲等物品的方法,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尖里利物品,如笔、筷子、剪子、小刀、小树枝等;熟悉《幼儿用书》中的有关内容。
活动过程:
1、介绍准备好的一些尖利物品的名称、形状及用途。让幼儿了解这些物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2、让幼儿根据切身体会谈尖利物品使用不当时,会对人造成危害(划伤、割破等)。
3、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尖利物品,保护自己或别人不受到伤害,学习正确使用笔、剪刀、筷子、铁铲等。
小结:
在使用尖利物品时,不能将尖利的物品拿在手上随意挥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或用小棒串着的食物追逐。尖利的物品用完后要及时收拾好。(特别要提醒幼儿,他们年纪还小,有一些尖利的物品还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尝试,更不能当玩具玩。)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目标比较明确,内容的贴近幼儿生活。不足的是在活动中教师没有能很好的让幼儿理解“尖利”的特征和含义,在引导幼儿观察回答问题不够深入,比较着急的说出答案。在课堂的'随机性教育也要加强,像有个孩子说到药也是容易伤害我们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局限在活动内容中急忙反驳幼儿的说法,说药不能伤害人,其实药在无形之种隐藏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还有就是教师在小结时语言的表达还不够紧密,活动结束的游戏环节设计应该可以更活跃一些。教师应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上要想得更周到,更详细,这样孩子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会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