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折纸活动教案中设计意图有哪些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活动过程:
一、摸口袋。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2、看一看:提问:(1)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啊桌子上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折纸活动教案中设计意图有哪些篇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拼音。
1、复习三拼音的拼读要领。
2、出示三拼音的音节卡,学生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做找朋友的游戏。
(二)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猜一猜》,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三)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折纸活动教案中设计意图有哪些篇三
活动名称:
快乐聚会
活动目标:
1.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时洗手、喝水的过程;
2.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能够排队洗手、自主喝水。
3.增进家园关系,推进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
活动准备:
1、礼仪三字儿歌《喝水》《洗手》
2、幼儿水杯
3、水果、点心等(请幼儿每人带一种水果,水果要切成小块,也可以是小点心,早晨带过来,老师下午准备好,将水果放在果盘中,零食散开摆放)
4、轻音乐
参与者:本班幼儿和家长
建议活动时间:9月底的某一天离园后
活动时长: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幼儿集体表演《喝水》《洗手》的儿歌
1、家长全部就座。
2、教师组织幼儿表演儿歌。
二、分享美食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小朋友带来的水果和点心。
2、在分享之前,请小朋友去洗手。
3、请洗好手的小朋友去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吃水果和点心。
4、教师提示家长:每张桌子前可以去5-6个家庭。请家长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拥挤。
5、教师播放轻音乐。大家共享美食。
三、喝水
1、每桌选出一位小朋友和老师共同收拾桌上的果盘。
2、一位教师组织幼儿去喝水。
四、家园互动
1、教师简单说明每天喝水、洗手的流程,告诉家长幼儿园的活动都非常的有秩序,有流程,让孩子从小学会遵守秩序。
2、告诉家长每天孩子在园,都是哪些环节会安排集体喝水,饮水量是多少,并说明只要孩子渴了随时可以来喝水。
3、请家长提出自己的疑问。
折纸活动教案中设计意图有哪些篇四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橘子、橘子汁、橘子罐头等。
2、刀子、盘子、剪刀、彩笔、抹布、牙签、即时贴等。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水果——出示橘子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就是这个会变的橘子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橘子的变化。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橘子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橘子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取出一盒橘子罐头。
提问:“橘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橘子罐头)它是怎么变成的?”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橘子娃娃,一起喊:“变变变”的口令的同时幼儿要原地旋转,老师取出一盒橘子汁。
提问:“橘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橘子汁)它是怎么变成橘子汁的?
3、请幼儿再次给橘子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取出橘子制成的食品。
提问:“橘子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橘子还会变成什么呀?”
三、剥橘子、品尝橘子。
四、出示橘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橘子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橘子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利用橘子皮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牙签等辅助材料。
第二组:将橘子制作成水果拼盘。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有好吃的时候要怎样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分享。
幼儿同老师们一起分享。
幼儿橘子教学活动方案
折纸活动教案中设计意图有哪些篇五
活动目标:
1、知道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各种制作腊八粥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师: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知多少。
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2、介绍腊八粥
师:你们吃过腊八粥吗?
师: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你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3、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师: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幼: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4、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知道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且懂得关心爱护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们,其他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们赶紧去告诉他们吧,出发吧!
幼儿腊八教学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