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篇一
(一)课本剧创作
创作之初,要进行资料收集。课本是最先考虑的资料,但还需要课本以外的更多的资料来支撑,应鼓励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网络上查找史料,首先确定编写课本剧的整体框架及故事的发展梗概,要符合剧本的特点,涵盖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方面,还应有戏剧冲突。有可看之处,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另外,剧本的内容应符合历史的真实性,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二)课本剧排演
课本剧在角色的安排时,要综合考虑,合理分配角色,注意外貌的相似性,气质声音等诸多方面也要考虑周全,这要求我们的老师或者学生导演能掌握演员的特点、技能,把有限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提高同学们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排演期间,要求演员能对剧本有初步的了解,记住自己的台词,清楚自己扮演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配合默契,服装道具准备充分。(三)课本剧演出课本剧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要适时导入,实际教学时要注意衔接得当。虽然课本剧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但教师依然要积极引导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善于思考。为了教学的需要,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理解,适时引入课本剧。让学生带着学习历史知识的态度来观看,而不是图热闹,看完之后,一无所获。
二、历史课本剧在教学时的实用价值
(一)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有层次性
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也是学生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对知识进行不断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熟悉了历史事件,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了关键的知识要点,理清了历史事件的顺序,更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思维更清晰,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更有层次性。另外,通过课本剧的编排,熟悉了课本剧的流程,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对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对于难点的解读
历史事件往往比较繁琐,学习过程中难免产生困惑,记忆也有相当的难度。而历史课本剧的恰当引入,正好填补了这个缺憾,把历史事件恰当穿插,对人物进行主客观评价,解决了平时教学中难以达到的实际效果,本来老师苦口婆心讲解学生都难以理解的知识,现在却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接受,解除了学生心里的困惑,增加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由于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知识面开阔了,从而更多地了解了历史的知识。
(三)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培养
课本剧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两个人来完成,而必须通过大家的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编写过程中,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探究,正好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小组进行讨论时,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构思,踊跃发言,言无不尽,使课本剧在不断修改中走向完善。课本剧让学生心往一处想,思维集中在对事件的整理和编排中,行动默契,感情融洽,切实起到了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当然,历史课本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也许还会占用我们很多的课余时间,但能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了兴趣,牢固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历史课本剧是一种新颖直观的历史教学方法之一,与新课改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相吻合,还望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进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文档为doc格式
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篇二
摘要: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类不断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历史教学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把握高中历史教材、创新高中历史教法这两个方法谈了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教法
一、合理把握高中历史教材
1.理解教材培育重点。教材是教师讲课内容的指导,因此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了解通过教材的讲述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掌握、哪些内容是简单了解。只有分清教材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灵活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
2.整合教材学以致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化的体系架构,存在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容易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整合与当前讲述内容有关的知识,将不同模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意识地将知识贯穿起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其他的内容或者建议学生看一些补充材料、思想评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
二、创新高中历史教法
1.兴趣教学法
(1)增加适当的课外知识。教师在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不在课本之内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讲述武则天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武则天的无字碑。
(2)转换师生角色。尝试让学生来当老师,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再加以补充。这种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能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度。
(3)利用多媒体。视听效果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理解。
很多事情,通过语言表达,往往很难描述当时的景象和心理,但是通过电影、电视、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就可以情景交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促进感情的升华。
2.场景教学法
即合理借用教材中的环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各种不同角色的身份来表述自己的看法。例如: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各个国家的代表各抒己见,或者以谈判会的形式理清不同国家的立场等等。场景教学法,首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场景中来开阔自己的思维;其次,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风度,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活跃;最后,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待问题的看法,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表扬正确的,提高教学质量。
3.交叉串联法
历史知识主要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的,那么历史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基本要素着手,通过这几个基本要素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例如,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列出不同年份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地点为线索,可以按照地区、国家、同盟等来讲述历史之间的联系;以人物为线索,可以讲述某个人物所经历的'年代和发生的重要事件,从人物和时间中去理解历史背景作用于人的结果;以事件为线索,可以讲述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历史就是由无数的事件一一组成,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规律。矛盾是贯穿历史的一个重要线索,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要理清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了解矛盾发生及解决的过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每一段历史。历史知识就像一张网,交叉串结,我们要能从任何一个节点纵向或者横向或者交叉地理解历史。这对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用一些索引、剪报、抄录的方法来交叉串联知识;学生在此中也会积累相应的经验,并能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加深理解。
4.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让教师针对某一个历史知识点提出在学生学识范围内的有一定讨论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表述,最后教师讲评。运用课堂讨论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将历史知识很好地串联并且加以思考,了解历史,评说历史,做学习历史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尝试,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积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断提升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业务水平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明高一历史新教材教法探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02期。
2.刘晓平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历史教学研究通讯,12期。
3.卢明义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浅议.成才之路,12期。
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篇三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1)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2)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3)运用直观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容易理解诗意。(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感受古诗意境之美。
2掌握古诗学习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1)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就是把诗人本来高度浓缩了的语句加以扩展,使诗句本来的意思明显化、具体化。把词意扩展开来学生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2)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诗句中诸如时间、地点、人名等。这样也便于保留诗文原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背诵。(3)补。成份省略是古诗中常见的现象,碰到这种现象,只要把省略了的成份补起来,学生就会不讲自通了。(4)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因为古诗“古”,所以就有古今差异较大的字义、词义和古今不同的语法现象。(5)调。就是调整句子的顺序。讲解古诗时,要把因对仗、协韵、平仄等而倒置了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重新调整,调整以后再解释就容易多了。(6)嚼。就是咀嚼、品味,就是说我们在讲解古诗时,对于诗中一些关键的、传神的或者有哲理的字、词、句要引导学生细心地咀嚼、品味,从而把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引到更深一层。(7)考。古人写诗常常引用典故,在讲解时,对于诗句中所用的典故要给学生进行恰当的“考证”,才能使学生弄清诗句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后,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把古诗译成生动具体、有情有景、有诗有画的短文,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3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音韵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古诗以它特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古诗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我们还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前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有的课文两首诗,要理解其编在一起的缘由;这篇古诗课文在本单元的作用,与古诗前后课文的联系。二是把诗进行归类。如爱国诗、友情诗、边塞诗、田园诗等。三是适当安排改写、仿写训练。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进行表演、绘画、演唱,真正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而且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根据以上的古诗教学要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使古诗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魅力,让古典文学的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让他们的生命因古诗而充满灵秀!
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篇四
一、目前我县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1、教育体制不灵活,不能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育关系理不顺,政府只管不投资,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建议
1、放开学校办学及招生。
2、协调县委县政府将乡镇教育工作纳入评估,并作为领导提拔的一项依据,以引起乡镇领导的重视,如能列为一票否决更好。
二、学生学习及管理上的问题及对策
1、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好。
3、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部分存在厌学心理。
4、社会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太高,纠緾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老师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心有顾虑,不能全力投入。
5、辍学问题比较严重,学校和老师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建议:
1、减轻学生负担,缩短在校时间。
2、搞好衔接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坚持依法治教,切实保护老师的合法权益,减少外界干扰。
4、协调各方,真正让政府参与到控辍工作中。
三、教师评价奖惩问题及对策
1、前勤与后勤之间的不平衡性。
2、文化课与音、体、美、劳、写字、信息老师之间的不平衡性。
建议:
教育局能够统一考评并提供考核的数据,以便找出各人在全县的位次,进行量化赋分,以进行统一评比。
四、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教学管理机制方面
1、各种计划与实际工作的不吻合。
2、学困生辅导的薄弱性。
3、教师培养的浅层性。
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方面
1、课时备课及单元备课本的不实用性,导致备课与上课两张皮。
2、课堂教学的临控不全面,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思想。
建议
1、计划不要太长,最好制定月计划或周计划。
2、教育局最好能建立学困生档案,通过统考成绩来检查学困生的帮扶效果。
3、学校培养教师的水平毕竟有限,根据各校情况将教师培养尤其是名师的培养纳入到教育局的计划中并适当组织培训。
4、淡化备课,重点听课,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备课。
5、加强不打招呼的教学视导和推门听课,并纳入对学校和老师的量化,让学校和每一位教师都绷紧课堂教学这根弦。
五、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导致乡镇教师出现断层,造成乡镇师资力量薄弱。
2、学校对教师管理的无奈,一是部分老师一旦晋上中一或副高,便怎么也不想出力。二是有的教师成绩不好,但又对量化抱无所谓的态度,荣誉我不要,其它能奈我何?!
建议
1、尽量稳定教师队伍。
2、教育局能出台“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文件,打破教师职级终身的思想。
3、进一步推广绩效工资制,只有实行经济制裁,才能体现管理的刚性,使每一位教师都全力以赴。
六、教学研究中的问题及对策
1、集体备课不够深入,有应付现象。
2、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建议
1、与备课组各教师的成绩进行比较,差距大的则视为集体备课不不好。
2、在进行必要的更新思想的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多地发放一些有关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的资料,以供教师借鉴。
七、新课改中问题及对策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2、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由单纯接受式的学习转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3、教师不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教师之间不能紧密地合作;教师不积极主动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不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4、教师学习新的技能意识不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
5、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6、教师的教学策略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建议
1、加强教师的学习。
2、适时召开新课改课堂教学研讨会,统一思想,发现典型,及时推广,以点带面。
3、掀起课堂教学大练兵的高-潮:加强推门听课,开展新课改课堂教学比赛。
4、进行新课改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竞赛。
八、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的脱节。
建议
以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教学。
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篇五
给参加上课老师的几点建议:
上周,各科都进行了课内比教学片区第一轮说课比赛,我校语文组的伍玉兰老师、英语组的向美玲老师、姜洁老师、物理组的张江涛老师、化生组的张勇老师、地理组的王鹏老师、生物组的邓念念老师、政治组的陈玉玲老师、体育组的许胜涛老师、综合组的牟晶晶老师在说课比赛中认真准备,教研组通力协作,取得了进入第二轮比赛的资格,在向他们表示祝贺之余,也对如何上好公开课方面提几点建议,供参赛老师参考:
漂亮潇洒的服饰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会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服饰要大方而时尚,颜色要亮。英语组的向美玲老师和姜洁老师上周参加说课比赛时都在服饰上下了功夫,两人都穿的是比较时尚的裙装,并化了淡妆,吹了头发,站在台上,比起别的选手臃肿暗淡的羽绒服,在第一印象上就加了分!
善于用不同的语言表扬、激励、启发学生,有亲和力,面带微笑,适当运用身体语言,能关注所有的学生,提问时不要只提一边的学生,站位不要太固定。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课堂上能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有幽默感,一定要在课堂上数次听到学生的笑声!
课前的交流及导入非常重要。交流要自然,有幽默感的语句最好,可以缓解师生紧张的气氛。课前热身运动的设计要简单新颖,能让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一开始就创设出热烈的气氛,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游戏最好跟你要上的新课有关,能进行自然过渡。
课前认真钻研和把握教材,挖掘、深化、跳出教材。教学设计独到,要拎出一条主线,找好切入点,能有技巧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各教学步骤之间一定要有过渡语,衔接要如行云流水,不露痕迹。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学生活动要让学生的思维发散,能让学生出彩,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气氛,这样最能吸引听者的眼球。公开课跟平时的常规课不一样的地方是,一节课一定要有几个亮点,能让听课老师记住的亮点!
课件不宜多,应起到画龙点睛只用。课件的底色和内容要讲究颜色的搭配,鲜亮、醒目。字要大而清晰。最好要有视频。课件做完一定要反复检查,以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不要龙头蛇尾,在一节课的最后设计一个对本节课的主题升华的活动,体现时代感,渗透德育教育。并可以通过此活动调整时间的安排,巧妙地做到铃响即下课,给人水到渠成之感。
上课老师精心准备的过程,教研组共同探讨的过程,就是打磨的过程。“打磨”的过程能让上课老师的教学从片面、模糊,走向整体、清晰,不断积累经验。要用心去研究,要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还有一点,上课时,眼中只要有学生就行了,就当听课老师和评委是空气,根本不要去看他们,去在意他们的感受,把讲台当成你一个人的舞台,尽情发挥!
最后祝所有上课老师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