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一
录取名单出来了,考研路总算是有了个结果,我清楚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的迷茫和上论坛寻找有用信息的那份期待。396分的初试成绩不高,分享经验不在于分数高低。只要我的话能给你们提供点帮助,那么,我的分享就是有价值的。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考什么,大家目前应该清楚:英语、政治、专业一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二中国古代文学。
一、政治政治是我最差劲、却是耗时间最多的一门课,最后的那点成绩我都羞于说出口。个人认为,政治没必要太认真,投入跟产出既然不成正比,还不如多花时间在英语跟专业课上。到最后背背《20天20题》之类的,图个心理安慰,过线也是不成问题的。我就不多说了。
后两册没必要看了,你如果有时间,当消遣我也不反对。虽然要求看第一册,但第二册曾经出过题。只要出过,大家就不要掉以轻心。名词解释什么的,如《说文解字》,该整理的就整理吧。不要想偷懒啦,答题时条理一些总是占点优势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这本书理论性好强,一看就有晕车的感觉!但是,假设出了三十分题,自己答上了,是不是就在初试成绩这块更具有优势呢?我当时是12月份才看的(大家还是早看点好)。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条理清晰。好,请大家记住流派,代表人物,作品,主要观点等等,这些东西比较好记。出题也就是给个谁谁的话,让你分析。
四、专业二,中国古代文学真题很重要!诗词填空,建议大家把每年真题中名句出现的篇目查找出来,逐个背诵。这个程序现在就该开始了。每天一年真题,真题可以用文汇考研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精编》,不用半个月你就整理完了。除了频率出现较高的名句,每年都会有你不会的。这就要看你平时积累了。我因为之前背了不少,在这个地方没下多少工夫。因人而异吧!有时间就多背点,没坏处的。根据作品写作者的题,也多少有点碰运气的意思。我当时把作品选上出现的几乎所有作家,字,号,作品都整理了出来。闲来无事就随意翻翻。至于记住多少……我也记不得了(现在觉得,自己最后只记了名家)。考试时候也有不会的,比如《玉台新咏》,大家还是细点整理吧!实在嫌麻烦,你就多看看真题,真题上出现的你能做对,也不错。关于最后模拟冲刺:我最后两周,每天都做真题。我自己看着时间做题,自己估算一下各种题需要多长时间,自己是否能够答完题。我认为我的中国语言文学之所以在呕吐前一个半小时就答完了除最后作文之外的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之前的掐时间练习。意外避免不了,但过程,咱们可以自己掌控!最后,大家一定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一个人战斗,过程会很艰辛。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二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古代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文学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温馨,同时也受到了其中充满智慧和启迪的感染,下面就我的学习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一段:文学史的开篇】
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开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是一个雄奇而伟大的时代。《诗经》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成为了整个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创始之作。《诗经》虽然篇幅并不多,然而却给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折射出古代中华民族的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学习《诗经》使我体会到了古代华夏文明的深邃和博大精深。
【第二段:文学史的鼎盛时期】
随着时光的推移,古代中国文学进入了鼎盛时期,各个朝代纷纷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巨匠。从唐宋元明清这五个历史时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代诗人杜甫和李白,宋代诗人苏轼和辛弃疾,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和郑光祖,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和罗贯中,清代文人袁枚和纪晓岚等等,无不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段:文学史的风雨飘摇】
尽管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辉煌的鼎盛时期,但也有风雨飘摇的时刻。这主要源于历史上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如唐朝的安史之乱导致了社会动荡,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宋朝的政治压力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这些历史背景对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正是在这些困难时刻,古代中国文学史中涌现出了一些仍然散发光芒的文学巨匠,他们通过各自的成就和作品,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新的辉煌。
【第四段:文学史的传承与发展】
古代中国文学是一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历史纪录。不同朝代的文学家们互相借鉴、传承和发展前人的成就,在创造性地表达和塑造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比如,唐代边塞诗歌为宋代山水田园诗铺垫,宋代山水田园诗为明代四咏诗带来启示,明代四咏诗为清代诗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被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箝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巨匠们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启迪。
【结尾】
通过对古代中国文学史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学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古代中国文学不仅是一部文化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中国文学古代史中的各个时期、各位文学家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星光。我希望能将这份热爱和热情传承下去,继续学习和研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三
中国文学古代史是一部宏伟壮丽的历史长卷,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人们对古代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古代文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影响、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等重要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学古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古代文学史反映了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往往是时代的反映和人们精神生活的写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价值所在。比如,《诗经》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纷乱和社会发展;唐诗描绘了盛唐时期的繁华和生活情趣;而宋词则表现了宋代士人的聪明才智和内心世界。在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因此,通过研究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了解不同时期文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
其次,古代文学史展示了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学习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文人传统。历代文人互相传世、借鉴创作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唐代文人酷爱模仿古人文学作品,并以其为基础来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杜牧和王之涣即是唐代优秀诗人,他们对古人作品的借鉴及其创作风格,体现了他们承传的精神。同样,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文人也广泛借鉴以前的作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这些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使古代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厚积淀。
第三,古代文学史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往往是一个凝聚智慧、历经苦难的过程。古人对于文学的追求和创作才华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从古代文人之聚会,到诗人的吟咏和才子佳人的绝唱,再到文人的顾城倚栏思故乡,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凝聚了文人心血和文学才情。崔护在《登幽州台歌》中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形象地表达了对乡国的愁绪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古代文人情感的深沉和创作才华的高超。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从文人的内心感受到文字的抉择和排比,从多年的积淀到细腻的表达,描绘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学创作图景。
最后,古代文学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文学作品往往是历史的见证和反映。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红楼梦》中反映了清代封建社会的丧乱和家族的兴衰;《水浒传》记录了宋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而《西游记》则呈现了明代民间宗教的繁荣和人们对佛教的崇尚。这些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为我们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资料。
综上所述,中国文学古代史是一部宏伟壮丽的历史长卷,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文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们还能体会到文学与时代的相互影响、文人之间的承传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等重要问题。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与探索,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古代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血脉。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四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二)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1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18.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杨朔秦牧
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三)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四)
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
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
7.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8.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1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1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1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1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1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1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16.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17.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18.三瘦词人指:李清照三个名句是:
1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心得体会篇五
我的本专业就是哲学,说实在的,大学四年我都是混过来,成绩在班上都是倒着数,当年还挂在了高数这棵很高的树上。之前从来不打算考研的,因为一直不学习混了几年,想着考研那么枯燥,就觉得离我很遥远。后来就是某个很偶然的假期,我实在觉得没什么事,觉得自己特别颓废,生活没有方向。某个早上醒来就决定考研,决定了考南京师范大学马原专业,之后就再也没有改过动摇过,不能说是坚定,只能说是懒得改。
一、英语
我的英语考了75分,算是不错了。因为本人比较喜欢英语,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从三四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每天按部就班的学英语,当然是得从单词开始。每天的份量很大,不仅要背新词而且还需要回顾之前几天的旧词,当然这些都是有规定的,个人觉得还是很有效果的。背完第一遍的感觉很好,接下来仍旧是每天定量背单词直到考研前五天。
二、政治
备考资料
三、专业课
南师大马原专业考的是哲学综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两门,各150分。哲学综合分为哲学原理和西方哲学史。当然除了五本推荐书目之外我还建议大家找几本南师大老师写的书看看,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走近马克思等等。多看几本书总是好的。
我是从五月份开始看专业课并做笔记,以题目的形式对知识点做笔记,方便后期背诵。对于一些特别偏的怪的可以不做背诵,了解就行。如果你开始的早就可以慢点进行,这样可以边做笔记边加深印像,对后期背诵会有很大帮助,间接地提升自信心,加大动力。西哲和马原我是自己做的笔记,马原史我是在网上买的那本忆步的黄楠森马原史的笔记。
专业课真题也很重要,尽量买一套,个人认为以后的比较有参考价值。我用的xx的《南京师范大学毛中特考研复习精编》、《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书。把真题答案找一遍,也是再巩固一遍书本。可以把真题补充在你的笔记上,因为都是以题目的形式,比较清晰明了。马原史是重头戏,我的真题是从到的,但是的改动比较大,题型变化大,考了往年从来没考过的题目和题型。所以建议大家不仅要看推荐的那两本,还要看南师大几位著名老师的论文和著作。我是十一月份开始背专业课的,按照整理的笔记,每天给自己规定份量,马原原理,西哲史,马原史,要保证这三门每天都同时进行,最好是这样。
而且必须及时回顾,否则会忘得特别快甚至忘得一干二净,那样你会特别难过,不要贪快,一定要有规划,具体到每天背几题几页,每天回顾几题几页。这样效率会很高,切记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全部背完一遍之后,你就可以放快速度再过两遍。这样,时间就差不多。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开始的早点。
四、作息时间
对于每天的作息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我是3-6月保证每天六小时,英语3小时,专业课3小时。6-11保证每天八小时学习时间,英语三小时,专业课四小时,政治一小时看书,之后的两个月每天十小时,基本上都是背书,单词每天半小时,政治两小时,剩下的都是背专业课。最后就是调整好心态,保证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