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全册教案部编版篇一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一、设疑导入
1、出示课题,指名认读“谊”字。
2、全班读题,设疑而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友谊桥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谁架起了友谊桥?)
二、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翻课后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2、学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田字格中的“会写字”用圆圈圈画,横线上的“会认字”用横线画,边画边读。
3、出示会认会写的字,指名认生字。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5、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词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全册教案部编版篇二
教材p68、p69。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拐弯数。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68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边演示边数。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边演示边数。怎么数的?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边演示边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学习
任务: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汇报。小结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p68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5、猜数游戏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全册教案部编版篇三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习向导自学古诗。
学习向导
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展开交流
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找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2、给足自学时间,小组合作时要真正体现互动。
3、学生根据学习向导汇报自学情况,汇报形式不限。
(这一环节教学侧重在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所查找的资料、工具书,在这环节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自己理解这首诗歌不是很难,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因此设计小组合作目的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考考你
同学们汇报的都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解释加横词,说出诗句的意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
五、借助课件,指导朗读
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重音和停顿。
3、指名配乐朗读
六、总结
1、诗中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七、作业
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要老大徒伤悲。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全册教案部编版篇四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初次经历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计算过程,容易与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混淆。
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容易书写错误导致计算结果有误。
1、讲授法。
2、合作讨论法。
导入
一、回顾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2)明确计算过程。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图意
2、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
3个翘翘板上各坐4个小朋友;
草地上有7个小朋友。
所求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3、分析题意,列算式
分步算式:4×3=1212+7=19
综合算式:4×3+7或7+4×3
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19人。
4、探究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属于不同级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明确计算过程。
先算4×3=12,再算7+12=19。
具体步骤如下:
归纳总结
在不带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1-4题。(课件出示)
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全册教案部编版篇五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一、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新词:娃娃、皮肤、争吵、忠厚、麦田、一支歌、架起
二、联系生活实际,读文感悟
1、学生围绕“争吵”这个话题,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1、2、3、4、5自然段,了解蜡笔娃娃们为啥争吵?
3、分角色朗读2、3、4、5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蓝娃娃”说的话,读中理解“傲慢”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蓝娃娃”傲慢的态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读中理解“忠厚”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图文结合,深化体验
1、出示插图,欣赏蜡笔娃娃们一起画的“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的感受:“啊——真是美极了!”理解“惊叹”一词、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2、在“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的画面上添加“一道彩虹”,让学生联系前文,展开讨论:“一个蜡笔娃娃能画出美丽的彩虹桥吗?”自由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们的自豪、快乐的心情。
四、自主选择,读文背诵
1、学生朗读全文,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蜡笔娃娃?为什么?
2、自主选择合作角色,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学习生字词
2、教师重点指导“麦”字。
3、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全册教案部编版篇六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初次经历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计算过程,容易与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混淆。
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容易书写错误导致计算结果有误。
1、讲授法。
2、合作讨论法。
导入
一、回顾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2)明确计算过程。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理解图意
2、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
3个翘翘板上各坐4个小朋友;
草地上有7个小朋友。
所求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3、分析题意,列算式
分步算式:4×3=1212+7=19
综合算式:4×3+7或7+4×3
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19人。
4、探究计算方法
(1)明确运算顺序。
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属于不同级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明确计算过程。
先算4×3=12,再算7+12=19。
具体步骤如下:
归纳总结
在不带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1-4题。(课件出示)
小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不带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