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篇一
本次期中考试概况:
优秀人数:198人
良好人数:79人
可以人数:30人
再努力人数:4人
优秀率:63.7及格率:98.7
主要成绩:
1、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2、学生中的大多数能够很好地掌握口算和笔算部分的内容。
3、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同时能够进行正确的.解答。
4、多数学生能够根据所给图示解决问题。
主要问题:
1、审题不够认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抄题不够认真,同时缺少检查的习惯。
3、少数的学生对24时记时法理解困难,不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4、应用题的最后第2题,出的比较难,超纲,多数学生不理解
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2、加强审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
4、培养学生验算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篇二
一、命题的整体分析:
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整份试卷难易适中,没有偏、难、怪题,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典型错误分析
1)7、10、13题,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能力显然欠缺,在做题时,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另一方面是在计算时,不够得心应手。得分率较低。
2)17题,这是一个十分基础的题目,学生在处理过程中把握不准,有概念没理解。
3)19题,这也是基础的题目,学生在审题上不细心,导致答非所问。
4)20题,学生在解答中缺乏数形结合的能力,造成失分人数多。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经过两个月的.高二学习,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比较重视数学学习。上课听课认真,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一些关键知识上存在漏洞,致使后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数学学习方式较落后,基本还停滞于模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着意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次不少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平时学习习惯不好,解答过程不够完善所致。
2.加强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3.数学能力的培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增加能力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问题消化,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今后要加强这部分学生的课堂管理。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篇三
一、我会填。
1、60秒=()分,1分30秒=()秒。
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
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欢欢跑50米的`时间是10()。
(3)、爸爸每天工作8()。
(4)、小明系红领巾约25()。
4、果园里有梨树592棵,桃树304棵,梨树和桃树大约一共()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多()棵。
5、6的8倍是(),12是3的()倍。
6、有5个,的个数是4倍,有()个。
7、304和76的和是(),差是()。
8、一列火车到站的时间是9:20分,结果晚点20分,火车到站的时间是()。
9、在()里填(、或=)。
3吨()3千克
3500米()4千米
60厘米()6分米
10、两个数的和是450,其中一个加数是248,另一个加数是()。
11、一包盐重500克,()包盐1千克。
二、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35=
142=
343=
3003=
56+27=
80-36=
1000-986=
788+199
502-296
903+432
2、单位换算。
7千米+米=()千米
3000千克-1000千克=()吨
2分米+20厘米=()厘米
1分20秒+15秒=()秒
3、竖式计算。
345+68
1124
3262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括号里)。
1、一个西瓜重()。
a、1吨
b、10厘米
c、200克
d、4千克
2、一枚1元的硬币厚约()。
a、2分米
b、2毫米
c、2米
d、2克
3、一辆汽车可载货()。
a、80千克
b、8吨
c、5000克
4、一只木船限载1吨。一头牛重400千克,一只小鹿重150千克,一头猪重350千克。三只动物()同时过河。
a、能够
b、不能够
c、不能确定
5、一根长4米的木料,锯了2分米,还剩()。
a、2米
b、38分米
c、2厘米
四、我会判。
1、小安去外婆家有1000米,坐火车去比较合适。()
2、2千克纸比2千克铁轻。()
3、求24是8的几倍,算式是248=3。()
4、分钟走1小格,秒钟走一圈。()
5、小明身高120分米。()
五、解决问题。
1、用一根长4米的铁丝,锯成同样长的8根做盒子模型的高,这个盒子高是多少?
2、小红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妈妈今年多少岁?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篇四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浅显,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
二、错误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部分得分较高,得分率在90%左右,失分主要集中在解决问题部分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2、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3、应用题学生出错的较高,说明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审题的能力欠佳。
三、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篇五
在不久前听到这样一节课。
生:能!(学生活动)
师:你还能围出不一样的四边形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了各种形状的四边形)
师:刚才大家都围得不错,那么除了用围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创造四边形吗?
生:可以用纸折一折。
生:可以用剪刀剪出四边形。
生:还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么就请你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四边形吧!
(学生再次活动,同样用不同方法制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四边形,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欣赏。)
反思:整堂课下来,觉得课上得热热闹闹的,很有感觉,但仔细一思考:学生在学习四边形前,就已经知道了四边形,说出了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有的还能举出不少例子,一些问题学生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如,当老师提出“围不同的四边形”和“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创造四边形”时,学生个个都大显身手,除了工具手段上的不同,其思维准线是一致的,即“制作一个四边形”,不需要任何限制,随意而作,看似开放发散,其实对学生的要求是最低的。换言之,学生在经历了这两个练习后,除了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得到四边形”以外,他们的思维实质上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所以,在此基础上的“顺利”仅仅是一种热闹现像,是老师对目标定位过低的产物。因此,想让教学走得更深入,关键在于老师的目标应有所提升,让顺利的背后不仅有过程的圆满,更有学生思维上的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