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开课教案格式篇一
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征;体验吹画的乐趣。
调色盘、墨水、红色水粉颜料、毛笔、吸管和操作材料纸。
1.引出课题。
出示教师范画--梅花。
介绍作画工具。(先让幼儿猜猜作画工具,教师再出示特别的作画工具吸管。)
2.教师讲解示范。
用毛笔蘸上墨水滴几滴在纸的下端。
用吸管对着水滴向纸的上方吹,改变吸管的方向吹出不同方向的树枝用右手食指蘸上红色的颜料,点出若干朵梅花。
3.幼儿作画。(要求:幼儿可站着、蹲着吹画画;注意画面干净;画好后等颜料干了以后再拿起来)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独立完成。
5.作业展览。把幼儿的作品固定的画袋里,让全体幼儿欣赏。
公开课教案格式篇二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所蕴涵的色彩美,激发幼儿喜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
2、引导幼儿在学习诗歌基础上学会有感情的朗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仿编关于秋天的颜色的诗歌。
二、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景色
2、录音机、配乐磁带
3、挂图
三、活动过程:
1、观看挂图,引题,引导幼儿说出是秋天。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欣赏一幅图片,认真看,里面都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朗诵一遍,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音乐起)
师:秋天真的是一个多彩的季节。
让幼儿在观看挂图在幼儿视觉形象后再朗诵一遍,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
可以让幼儿讲讲幼儿在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音乐停)
3、帮助幼儿理解作品,让幼儿展开讨论,诗歌里都有谁说到了哪些颜色?
引导幼儿说出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枫树说秋天是红色的,松树说秋天是绿色的,大地说是秋天是彩色的。
4、让幼儿完整朗读诗歌。
5、发散思维引导幼儿思考: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学说“__ 说秋天是__”的句式。
6、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一片新的诗歌。根据原文的思路进行仿编。“__说秋天是__的,__说秋天是__的,__说秋天是__的,”。诗的长短可因人而异,允许幼儿有更丰富的想象,不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结构仿编。
7、请个别幼儿示范仿编,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带领幼儿外出观察,观察后谈话“你看到的秋天都是什么颜色的?”
2、在观察和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用挂图和材料一起装扮秋天的要求,请幼儿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粘在挂图上。
师:瞧,老师准备了 一幅挂图和许多材料,我们一起来装扮美丽的秋天好吗?你们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粘在背景图上。(音乐起)
公开课教案格式篇三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秋天更是一片优美的景色:菊花开放、树叶满天飞。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优美风景。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散文并理解散文内容。
2、创编散文内容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3、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思维。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安静地倾听散文并理解散文内容。
活动难点:创编散文内容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秋天风景图一张、小鱼、小蚂蚁、蛐蛐动物图片各一只、树叶三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出示秋天风景图,引出下文
1)、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怎么样了?(掉下来了)
2)、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会遇到谁呢?
二、教师示范讲述散文一遍,边出示想对应的小动物图片,幼儿安静地倾听。
三、提问散文中的问题,以便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散文内容。
1)、秋天到了,天气怎么样了?树叶有怎么了?
2)、飘到草地上,小蚂蚁把它当成了什么?
3)、飘到河里,小鱼把它当成了什么?
4)、飘到了花丛中,蛐蛐怎么说?
四、幼儿理解散文后,与教师一起讲述散文一遍并加上动作。
五、请幼儿大胆联想并创编散文的内容:
如:树叶飘到山坡上,毛毛虫爬过来把它当作了小床。
六、可请幼儿把创编好的内容与原文一起讲述,并加上相对应的动作。
七、活动延伸
游戏:儿歌复习
目标:复述已学过的儿歌,巩固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秋天更是一片优美的景色:菊花开放、树叶满天飞。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秋天的优美风景。
在活动中,我先出示一张秋天的风景图而引出下文,让幼儿带着疑问(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会遇到谁呢?)来听散文。幼儿认真倾听并积极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父认为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只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儿歌,教师并没有让幼儿进行独立创编,我想也许是自己匡死了幼儿的思路。所以在创编活动中,我让幼儿大胆联想并创编,阳阳说:树叶飘到了马路上,汽车把她当成了帽子,还有幼儿说树叶飘到了山坡上,蜗牛把它当成了房子等。这些足已说明幼儿的想象里很丰富。
公开课教案格式篇四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实丰收的季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许多的变化,叶子变黄了,果子熟了……。而这些自然界的变化也正是教育引导孩子的良好时机。利用这个时机我组织孩子进行了一次野外活动——秋游,我园是一所县幼儿园,地处县镇、农村交界处,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更进一步的走近大自然,亲身体验一次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忙碌,体会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感受农田里面真“热闹”。同时这次秋游幼儿还收集了秋天的各种种子,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充满情趣、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乐意学讲诗歌中优美的词句。
2、乐意倾听并学习词语。发音较准确。
3、能够安静入神地倾听,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4、知道秋天是丰收季节,增进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读说词语“小麦、玉米、棉花、石榴”,并发音正确。
教学难点
朗诵诗歌并理解其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已实地感受过秋天农民丰收的情景,并讨论过。
2、资料准备:
(1)幼儿用书《语言》,儿歌挂图一张。
(2)儿歌录音带,录音机,vcd及相关碟片。
(3)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石榴”等词语卡片以及实物。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回忆秋游活动的情景。
教师一边指着桌面上孩子们秋游时收集的种子,一边说:
1、 “你们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呀?”幼儿——小麦、玉米、黄豆、水稻等。
2、 “这些都是哪里来的?”幼儿——是上次秋游时收集的。
3、 “原来,它们都是秋天的果实呀,那你们知道秋天除了我们采集到的果实,还有那些果实啊?”幼儿——各种水果(石榴)和种子。
二、 欣赏挂图,初步识儿歌。
1、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中都有哪些果实?”
教师朗诵一遍儿歌,幼儿倾听,回答老师的提问。
2、教师:“刚才你们都听到儿歌中有哪些果实?”(小麦、玉米、棉花、石榴)
3、教师出示儿歌挂图。
教师边指着挂图,边朗诵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
教师:
(1)“请小朋友说说秋天到了哪些地方?”(麦田、棉花地、玉米地,果园)
(2)“请小朋友一起来玩接字成句游戏(教师读出前四个字,幼儿接着读出剩下的字 )。“秋天到,秋天到,小麦弟弟笑弯了(腰),玉米爷爷(点点头);石榴姐姐涨红了(脸),棉花奶奶(哈哈笑)。”
三、师生共同小结
1、师幼一起朗诵儿歌,感受丰收的忙碌与喜悦。(农田里面真热闹)
2、表演丰收的秋天
教师:“小朋友朗诵的这么好听,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把诗歌表演出来。”(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扩展延伸
1、给家长一封信,让家长配合,提供各种渠道,让幼儿收集更多的果实,进一步理解主题“丰收的秋天”。
2、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3、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丰收的秋天》,重点是学会朗诵儿歌,难点是尝试根据儿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儿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我设计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教具,并为这首儿歌配了优美的音乐。
活动开始我提问导入,我问小朋友:上次秋游我们一起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收集了许多果实。我又问,那秋天除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果实还有那些果实?这个问题是发散小朋友的思维。等小朋友说出了更多的果实,我再把小朋友的回答编成了一首儿歌《丰收的的秋天》。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当孩子们回答出儿歌中的话时,我出示相应的图片,孩子们边看挂图边朗诵儿歌,一会儿就学会了,掌握的很好,重点得到了突破。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根据儿歌的句式结构仿编儿歌了,我提问:“玉米爷爷点点头,棉花奶奶哈哈笑,那位小朋友能同样仿编一句”。可是小朋友的回答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根本就不象儿歌,朗诵的时候也没有原来的儿歌优美。我想:可能这样空手仿编儿歌对大班的小朋友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设计的方案,在最后的仿编儿歌处改成先观察再仿编,我决定先给每个幼儿看一些秋天各种果实的图画,根据儿歌句式结构分成四段,要求幼儿在空的地方添上物体和称谓及形容词,然后再用四句好听的话说出来,这样就是一首完整的儿歌。我试用我修改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效果很好,难点处也突破了。
通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有时候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自己想想真的挺简单的,但孩子做起来就比较难,我想在以后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慎重,不单要备教案,还要备幼儿,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公开课教案格式篇五
1.乐意制作笑脸饼干,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2.在生活中,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感受其中的乐趣。
1.发好的面团,葡萄干、花生、蓝莓干、腰果等干果。
2.烤箱,做好的笑脸饼干一块,磨具,保鲜膜等。
课件。
4.请有烘焙经验的2-3名家长来幼儿园。
1.导入活动。
(1)跟随录像《智慧树》里的《饼干歌》边唱边跳。
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
饼干饼干甜甜,我会自己做饼干。
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
饼干饼干,圆又圆,
饼干饼干圆圆,放进热热的烤箱。
饼干饼干甜甜,滴答滴答转转转。
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
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宝贝厨房。(教案出自:教案网)你们喜欢吃饼干吗
(2)出示做好的笑脸饼干一块,请幼儿欣赏并向幼儿介绍。
2.制作笑脸饼干。
(1)播放ppt,请有烘焙经验的家长向幼儿介绍饼干的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师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示范:先把面团揉一揉,团一团,团成面团形,然后把面团放在铺有保鲜膜的桌子上压一压,压得扁扁的。取一个喜欢的模具在面团上按压,取出对应形状的面团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干果在面团上拼摆出眼睛、鼻子、嘴巴等,这样一块笑脸饼干就做好了。
(2)教师帮助幼儿把做好的笑脸饼干整齐地摆到烤盘里,请家长帮助小朋友进行烤制。
(3)让幼儿想一想笑脸饼干除了有圆形,还可以有什么形状
3.总结分享。
(2)分享时刻: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品尝饼干,将自己制作的饼干分给好朋友、老师们等,体验分享、成功的乐趣。
(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收拾活动材料及卫生。
4.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继续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笑脸饼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笑一笑,做一个爱笑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