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党史馆讲解员心得体会篇一
聆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老师关于《解读入学成熟水平》讲座有感如下:
幼小衔接的话题不仅是现在多数家长在幼儿教育问题一大困惑,同时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实践的一项课题,更像一条摸索之路。教育改革的初衷始终是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以国家的发展为根本的实践之路。 幼儿升入小学低年级时许多家长都会对于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上课不专心,坐不住等问题过度集中关注,有时小学低年级的老师也会出现同样的困惑,但多数认为是因为幼儿还“太小”,或者家长期待性过高,幼儿园没教好等等之类。而钱志亮老师一句话点明了这些困惑的诱因:“幼儿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的结果!”。诚然,幼儿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其一生中最早也是最大的艰难转折之一,学习环境、人生使命、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师生关系、生活规律乃至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以近似对立的情况放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改变的前提基本都是以幼儿的生理年龄为界定,而幼儿与幼儿之间在学习中是存在客观差异的。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甚至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起跑缓慢者”的情况。
关于幼儿入学成熟水平的解读,有的老师会将其作为幼小衔接的评判标准,或者作为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准备方向。但同时我们从一些事例当中不难发现,在一些以家长期盼为核心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扭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片面化等等这些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身心,更重要的是束缚了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过早的扼杀或者灌输不适合其现阶段的思想也容易为幼儿种下厌学和不良人格的种子。
作为专业化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开展首先应有一个与教育方针较为统一的方向:幼小衔接从幼儿踏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时做起,而不是从大班做起,同时清晰明确幼小衔接的研究思路:幼儿园目标——小学课程要求——寻找接轨之处——实施方案。通过幼儿园目标与小学课程要求的对比、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间的探讨交流从而制定出适宜本地区的衔接策略,并且应注意一个原则:幼小衔接在于专注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下移至幼儿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年轻、受教育水平高、有自己的教育主见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不能关起门来做教育,要走出去,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大力的走出去,只有与家长、与社会衔接起来,对于幼儿的教育转折才能更好、更快、更适宜的发展前进。
党史馆讲解员心得体会篇二
11月12日在县礼堂听了太谷教研室主任张四保的“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讲座。张主任讲的非常的精彩,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感觉来的太及时了,这让我感触颇多,受益挺大。
首先,我的思想要转变。我发现我们班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的不多,会整理的更少,实实际际让我感到学生的能力差,课改势在必行,非改不行。我很认同张主任提出的“时间短、效率高、学生愉快学、教师有幸福感”的教育教学目标,如果学生不能快乐地学习,他就会讨厌学习,这还谈什么成绩呢?做为教师,每天带着情绪走进课堂,上下来会是一节好课吗?可想而知。这也告诉我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再进课堂。
其次,我的课堂要“活”起来。张主任分析过教师每天如牛负重般工作,成绩仍然平平的原因,这似乎就是在分析我。期中成绩出来了,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一部分在我心中还可以的同学都没有考好,我就觉得是在课堂上没有真正掌握了,因为没有达到学好知识的三层次,也许当堂听明白了,课后缺少针对性的练习,导致没有想明白,更谈不上讲明白了。针对这个,我应该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用语言、用作业真正的告诉我是否掌握。把课堂交给孩子,让他们知识掌握的扎实、学的快乐。
再有,小组要起到作用。前一段时间桌子排成了6人组,我没有体会到它带来的益处,不过却感觉课堂纪律比以前还差,因为以前2人说话,变成了6人说话,其实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自觉性本来就差,这样的排法不太合理,至少我们班不太合适。所以,通过听讲座,我觉得他们的二人小组挺好的,今天我也在教室试了一下,还是有效果的,我想我要继续学习太谷这方面的先进做法。
真参与,真问题,真思考,怎一个“真”字了得!
总之,这个讲座触动了我灵魂最深处的那根弦。今后,我将在自己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地去研读这个“真”字。
党史馆讲解员心得体会篇三
4月17日下午,我参加了旧州中心小学组织的专题讲座《小课题研究操作实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伍海云专家的演讲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来说,它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上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
小课题研究是伍海云老师多年来指导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经验,选择小课题研究作为切入点,经过系统梳理开发而成。课程采用了丰富的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如何促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
首先是它目标明确。教师做课题研究,是一种专业的教育实践研究,是遵循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你带来乐趣,其目的就是要让你做一个想研究,会研究,能研究的幸福教师。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但也有些教师在自身的教学中,做课题研究不规范,脱离了教育实践,不顾学校教育的复杂性,结果其研究没有说服力,使研究目标指向不明。
其次是它的特点比较突出。教师做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微小的、突出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且有条件和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主要特点是操作实务。
第三是教师如何去做课题研究。教学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育而研究。我认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目的就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上,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建立起一个富有魅力的课堂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无论是教学得失,还是学习所悟,都能够梳理好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并整理好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总之,小课题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次讲座既广泛,又细致。它引领我们寻找到了小课题研究的方向,规范了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理论和知识,不断开拓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党史馆讲解员心得体会篇四
20xx年10月24日下午,作为“名师工作室”成员,我有幸参加了丹东市教育系统第xx届“园丁论坛”活动,倾听了诸多名师课改10年来的经验与体会,感受颇深。
活动分三大板块:名师谈课改10年来的经验与体会;与名师面对面;名师领导与观众互动。会场气氛热烈,名师与领导精彩的发言不时博得下面观众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次“园丁论坛”活动,我对十年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课堂才能真正从“教”堂变成“学”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才是课改后的课堂。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
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必须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实践、不断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要求教师、培养教师、锻炼教师,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当然,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课改的速度。
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要避免形式化和绝对化。我们必须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选用时必须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因素、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相互结合;作为一种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系统进行培养。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庸俗化。这是必须坚持的辩证态度。惟其如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扎根、发扬光大。
学习归来,我时时回想著名师的风采及领导精辟的讲解和点评,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改,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让我们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党史馆讲解员心得体会篇五
综合各学科以班主任为中心,学习成绩相近的两个学生分为一小组,实现小组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并采用捆绑式评价,一月一小表彰,两月一大表彰,期中一小结,期末大总结,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生管学生,学生帮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团结的精神;使差生在优生帮助下提高,优生在帮助差生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学好知识有三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层次,这一点我们老师都知道,能想办法讲出来,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听讲者听懂,学会;那讲授之人肯定会。所以让学生学会复述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简单讲解,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扎实基础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要学习的知识具体化,问题化,系统化,让学生从点出发,再由点汇集成线,最后形成面。学生学习的知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通过长期的积累、整理,学生学会了,学好了,教师的教案也变成了学案,变成了学习指导用书,并且老师在编写学案时,要善于取各家之长,编写出具有个人特色实用高效的学案,然后逐年更换新内容,吸收新鲜血液,这样学案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也为备课节省了许多时间。
“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拔,分层训练,拓展延伸”二十四字的教学模式,经过科学、合理、灵活的应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代替老师讲解,真正把课堂变成了学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了学生思维;老师少讲、精讲,只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的知识、拓展思维的方法,既突出了重点、难点,也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
学习成绩的提高,关键是能力的提高。而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因此分层优化练习是必要的、关键的、重要的环节;习题分层设计,由易到难,由知识点到知识链,最后形成知识树,使知识系统化;太谷县教委教研室让老师把历年来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千道题型浓缩为三百道题型,既历练了学生又形成了知识网络,借题上楼,学生拓展了思维,掌握了解题思路,提高了能力。我们也需要这样去归纳总结。
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坚决不满足于墨守成规,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总结改进,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相信成功就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