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职教教师事迹材料篇一
李xx,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二十八中青云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青云谱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从教13年,曾获全国教学竞赛二等奖,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担任《金太阳导学案六年级》的编委,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市级一等奖。荣获“为青云谱区争光先进个人”、“师德师风标兵”、“教学能手”、“教书育人模范”、“优秀教练员”、“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辅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平民家庭。他们的基础整体上一般,但他们生性善良、质朴、乖巧。每一个羽翼未丰的孩子都有享受被疼爱的权利;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值得温柔对待。只要给一点阳光雨露,他们便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而他们也会用行动证明他们值得我们投入的精力和心血。xx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青云学校做的是有温度的教育。”这是新教师培训上最让李xx同志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当时的她不太理解“温暖的教育”是什么,可是经过这件事她懂得了这几个字的真谛。这也是她今天想分享给所有人的故事。
她班上有位学生叫果果(化名),虽然性格内向,心思敏感,不太喜欢和其他同学交流,但是品行端正,爱劳动,乐于助人,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很是乖巧。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乖巧的孩子,突然间变得让你不认识了,不写作业、不遵守纪律、翻同学书包,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做了,一时间她和“坏孩子”画上了等号。怎么办呢?李xx同志想帮助这个孩子,她需要家长的配合,可是她又联系不上家长,只能无数次的耐心教导这个孩子,然而这个孩子似乎被下了魔咒,总是处于行为反复的状态,让人对她失去了信心,就这样吧,李xx同志于是心安理得的告诉自己这个孩子是无可救药的了。可是一节体育课打破了她心理的平衡。这个孩子利用休息的时间偷偷回到班上把所有同学的书包都翻了一遍,东西扔的到处都是,当她问“是不是你干的。”孩子平淡的回答“是”。她再也忍不住了,嚷嚷到:“你已经坏的无可救药了,让你爸妈把你领回去吧。”这次孩子不再沉默,而是哽咽道“我也希望爸爸把我领回去”。低着头,流着泪,不语了。那一下她的心像被针刺到了。她想把孩子拉到身边,可是单薄的触感让她诧异。原来宽大的棉袄,已经旧的只剩两层布了,松松垮垮的套在她身上。她望着她,一个个画面浮现在脑海中,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坐在座位上拼命的撕纸,一个每次被说都低头不语,最后走时总要说句“我错了,对不起李老师”,半晌才挪动嘴唇说“你帮同学一起把教室收拾好吧。”这件事还是造成了特别不好的后果,在之后只要有同学掉了东西,就直接找她要,更甚者直接去她书包拿,孩子也越来越沉默了。李xx同志实在是坐不住了,她一定要去家访。
当她走进这个孩子家的时候,她明白了什么叫做家徒四壁,整个屋子感觉空空的,连张椅子都没有。因为旧所以房间显得很黑。在唯一亮灯的房间,她见到了孩子的父母,不,还有一个在啼哭的婴儿。孩子父亲看到她很激动,想要起床说什么,却又说不出话来。孩子的母亲应该只比她大几岁,却显得很苍老,平淡的说:“孩子爸前段时间中风了,瘫痪了,今天早上才从医院回来,孩子好调皮吧……”接下来是无尽的数落,望着这个已经被生活蹉跎的不成样子的女人,处处透着悲凉。通过和孩子母亲的交谈,她终于明白孩子变化的原因了。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靠着爸爸微薄的工资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孩子是爸妈的宝贝,她生活在爱里,可是前不久爸爸突然中风,一直在医院治疗,妈妈为了照顾爸爸只能把妹妹送回老家给奶奶带,而她自己中午只能去邻居家蹭口饭吃,晚上就自己步行去姑姑家,突来的变化,没有人陪伴的不安在不断的扩大,直至把她吞噬。所以她要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哪怕是批评,也是好的。在这次的交谈中印象最深的是她说:“我吃同学的零食,不是有意的,只是很久没吃了,太想了。”那一刻似乎有什么卡住了李xx同志的喉咙,她真的好后悔啊,真不该说这个孩子。
通过这一次和孩子父母的沟通,李xx同志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她想到帮助孩子的办法。首要就是改变大家对这个孩子的观感,帮她建立自信心。她回到学校找了在她班任教的所有教师,希望大家多给予关爱,寻找孩子的闪光点,不停的告诉这个孩子,你还是很棒的。哪怕很简单的题做错了,也要告诉她,今天你很棒,因为你比昨天少错一道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看到了孩子的改变,上课时小背挺的可直了,小手也举得不停,孩子脸上的笑容也慢慢多了,有时还主动来找我聊天。当她以为孩子会一直这样正常下去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居然翘课了。
当第二天看到脸上带伤的孩子时,李xx同志认识到,要想孩子彻底变好,仅仅是老师们努力是不够的,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只有保持教育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于是李xx同志再次家访,此时孩子父亲看上去整个人很颓废,从她进门就开始数落果果,情绪很激动。从他的话语中她知道,医生要他做手术,否则就要半瘫一辈子了,可是生活是现实的,强大的经济压力已经压得闯不来气了,可是孩子却还不争气。昨天也是太气了,让孩子不要再读了,结果下午居然没去学校,孩子母亲找到孩子的时候天都黑了。于是就一顿揍。李xx同志举了很多的事例去劝说家长,给家长信心。终于通过大家半个学期的努力,果果现在表现很好,虽然成绩还是不理想,可是改变了大家对她的看法,她也慢慢的融入班集体了。
李xx同志通过这件事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温暖的教育,她看到了家校合作力量有多大,同时也发现帮助问题儿童的几要点。首先,不要认为他们很脆弱,其实他们可以很坚强。其次,不要小瞧同龄人的影响。再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足够的耐心是基础。值得深思的是,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太少了,多数时间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品行、情商的教育。现今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是不论多大的过错,也要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去帮助他们!
我承诺:今后将一如既往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李xx
职教教师事迹材料篇二
付xx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工作,诚恳待人,团结协作,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用,处处以实际行动在学习和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主动接受政治教育,自觉加强思想锻炼。除组织安排的学习外,能坚持自学党的会议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了政治立场,在学习中自觉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性。
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尽职尽责,遵纪守法,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严格要求,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自己事业的根基。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深入细致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根基。从小节入手,抓好学生的教学管理。认真备课,精研教材,争取做到以点带面,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第一”观念,为学生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爱心、精心、细心、耐心对待学生,严格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长期以来我都格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我知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为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奋斗!
职教教师事迹材料篇三
孙xx,入党积极分子,东港区优秀教师。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守师德,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幼儿,团结同志,无私奉献。
在曙光这个大家庭中,良好的氛围不断激励着她加紧“充电”。她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资料,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取其精华用于自身课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近年来,她参与了《因地制宜开展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等课题,著有论文《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在《中小学教育》杂志刊发,她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作为班主任,最幸福的是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喜爱,她时刻将孩子们的冷暖放在心间,在思想上关心孩子,在感情上亲近孩子,生活上关怀孩子。她常说:老师一个微笑的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孩子眼里都是“爱”。因此,在日常的班级教学中,她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发展中的问题,观察鼓励在前,帮助指导在后,树立“老师和孩子一样高”的理念,重视幼儿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行千万里,不忘初心”这是她的座右铭。她将坚守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以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来走好教育者的道路。
职教教师事迹材料篇四
王xx,入党积极分子,荣获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绘画组二等奖、优秀实习生指导教师、东港区爱岗敬业班主任荣誉称号。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她积极争做“四有”好老师,并参与了《因地制宜开展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家园共育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积极学习教育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在生活和工作上,她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同事、热爱幼儿、关心集体。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她是小朋友们喜爱、信任的“大朋友”,孩子们和她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更会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她听、做给她看,她也会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游戏情境和他们一起体验、一起欢笑。虽然每天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但每天听到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问候,对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心里那份成就感跃然而生。工作中她细心的照顾班里的每一名幼儿,以细致的爱心博得孩子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
花儿开放需要一定时间,孩子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教师,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每一颗“幼苗”,让他们开出独特、芬芳的花朵。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在未来的路上她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这片花田里勤奋耕耘,让每一位幼儿茁壮成长,让每一朵花都灿烂开放。
职教教师事迹材料篇五
她用心呵护着孩子,用爱经营着幼教事业。所带班级先后两次荣获东胜区级温馨班级,2021年荣获东胜区教学能手及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自2018年以来她一直担任园级骨干教师,多次送教手拉手幼儿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加入东胜区关工委组织的家教课程研发团队并担任小班组组长,同时也是教研中心绘本工作坊成员。她帮扶多名新教师参加东胜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取得优异成绩。
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她善于观察研究孩子,懂得关注全体,因材施教。在与家长的相处过程中,以尊重、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态度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所带班级成员团结奋进、和谐友爱,在育儿之路上发挥着1+1+1≥3的作用。
一、爱心守护,见证师幼成长
2014年毕业后带着对幼教事业的憧憬,懵懂的她走进了这片纯净的教育沃土。工作的第二年因为岗位需要,作为新手的她勇挑重担成为了一名班主任,虽然没有太多工作经验,但她把爱幼儿放在第一位。早上抱着哭闹的孩子给他们安慰,午睡时轻拍孩子入睡,帮他们盖好被踢开的被子,细心照顾能力较弱的孩子,她从细小琐碎的事情做起,慢慢让孩子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感受到步入集体生活的快乐。她所带班级的孩子总能感觉到她母亲般的温柔,因为她知道,爱是弥补所谓“经验”“能力”的最好方法,在教学和生活活动中,她对孩子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些苛刻,多了一些引导,少了一些压力,成为孩子们的最好的伙伴和最信赖的老师。在不断的摸索中,她也渐渐了解到“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教育爱,也就是可以让孩子成长的爱”,所以,她尝试把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她开始用心观察幼儿,研究教育策略,争取让每个孩子在感受到被爱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发展。孩子们的变化与成长足以见证,她不仅是一位“会爱”的教师,更是一位有着教育智慧懂得教育爱的班主任教师。
二、专业护航,营造育人班级
她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和环境育人理念,所带的班级团结奋进、和谐有爱。作为班主任,“让班级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是她的目标,在了解孩子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她时时做好与班里老师、幼儿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从而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愉悦的氛围当中获得发展。在她的带领下,三位老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孩子们创设了舒适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投放了丰富科学的活动材料,提供了充足的户外活动机会和素材,探索和发展了适合本班孩子的特色课程及班本课程。如在《虫虫随我飞》的主题下,以孩子们的兴趣点为抓手,形成了“蚕宝宝变形记”的班本课程,记录、描述了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探索过程,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提升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很好的提升了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真正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课程理念,教师也逐渐感受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神奇。
一个“好”班级的形成,需要“专业”的育儿理念、课程理念、文化建设理念为支撑,她不断学习、实践,带领班级大小成员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了专业化的发展。
三、合作交流,搭建家园虹桥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她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以孩子的发展为前提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进而搭建家园虹桥实现合作共育。
她深知要想赢得家长的支持,激发他们的教育主动性是关键,所以她深入细致、不厌其烦地把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为重点,她通过微信群、家访、家教讲堂、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把家长的参教热情凝聚到老师的周围,主动而自觉地支持和参与教育。她开展创设学习型家庭活动,让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她组织家长开展“育儿经验分享”“亲子共读”等活动,受到家长的欢迎。最终她通过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幼儿可见的进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信赖。
四、静心沉淀,尽心奉献教育
不知不觉中,她在学府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汲取养分、沉淀自我已七年之久,开拓与奉献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她很注重平时的积累,常在工作中的反思,工作之余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2016年她获得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同年参加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通过,为更好的组织幼儿开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活动打下基础;她撰写的论文《奖赏方式对3-6岁幼儿创造性图形想象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被国家核心期刊《教育探索》收录;撰写的《角色游戏对提升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实验研究》论文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一等奖;在此期间被评为园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园级骨干教师;她参与园本课程的研究活动,参加了由学府幼儿园业务园长主持的东胜区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十二五”课题《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有效策略研究》,取得显著成果;2020-2021年先后获得区级“温馨教室”“教学能手”“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教师,董老师倾注了满腔热血,挥洒一路汗水,作为班主任,记不清多少次和幼儿、家长促膝谈心,让幼儿、家长感受收获的喜悦。用自己的一双手,一份爱心,将幼儿培育,桃李芬芳,内心无愧,春无倦怠之时,因为爱的执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董老师用她的爱撒播着一粒粒生命的种子,用她的爱谱写着一曲曲教育的赞歌,用她的爱点燃着一个个新的希望,用她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她的教育信念,“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