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篇一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这说明,吃东西和喜欢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古往今来,关于描写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独喜汪曾祺先生的风格。究其根本,在于其文字中充满了对这世界的赞美与感激,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
在《故乡的食物》里,作者重点写了一样平常不过的食品—炒米。文章一开头,作者引用了《板桥家书》中的一段话:“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此句一出,顿时让人觉得很亲切!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着彼此的身体与心灵!
在《野鸭、鹌鹑、斑鸠、鵽》里面,作者描绘了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场景:“忽然,砰,——枪声一响,斑鸠应声而落。猎人走过去,拾起斑鸠,看了看,装在猎袋里。他的眼睛很黑,很冷”。短短数十字,充满了对弱者的悲悯,对鲜活生命消逝的愤懑与无奈,只有心中有大爱,才能流露出如此恳切的情怀!
《豆汁儿》描写的则是北京城底层人民鲜活的生活画面:“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结尾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5分钱。“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寥寥数语,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顿时让人感到这世界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可爱,如此的让人留恋!
在《端午的鸭蛋》里,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骄傲,甚至带一点狡黠的童趣:“我的家乡是水乡,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字里行间,若有若无地透着一点淡淡的乡愁,宛如茉莉清茶的芬芳,淡淡地弥漫在空气里。
在《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以及《栗子》里,除了谈吃,还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剥蚬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蚬子壳。有一年修运河堤,按工程规定,有一段堤面应铺碎石,包工的贪腐了款子,在堤面铺了一层蚬子壳。前来检收的委员,坐在汽车里,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还抽着雪茄烟,连说:很好!很好!”还有这一段:“河北的山区缺粮食,山里多栗树,乡民以栗子代粮。栗子当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当粮食吃恐怕胃里不大好受。”这两段文字,疏放中透出凝重,为国忧思之情,为民慨叹之感,跃然纸上,将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作者自称)”的心灵,抒发的淋漓尽致!
相对于西式快餐的标准化、流程化和工业化,中餐更加像一门艺术。而凡属艺术,都大抵逃不掉绝响的宿命。在《肉食者不鄙》中,作者就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无比怀念的情怀。其中,作者提到了昆明的锅贴乌鱼时,便大发追慕之情:“护国路原来有一家本地馆子,叫东月楼,有一道名菜锅贴乌鱼,乃以乌鱼片两片,中夹火腿一片,在平底铛上烙熟,味道之鲜美,难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向本地人问起东月楼,说是早就没有了,锅贴乌鱼遂成《广陵散》。”其中,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追思之情溢于言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真正的美食家,绝对不会暴殄天物。罗马暴君尼禄,经常在会见群臣时,手里拿着一个硕大的火鸡腿。我认为,这不是贪吃,而是放肆!西太后慈禧,每餐必有一百道菜,这也不是在吃,而是在摆排场!在《手把肉》里,作者一段话,道出了个中情怀:“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块肉吃完了,骨头上连一根肉丝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净,妈妈就会说:吃干净了,别像那干部似的!干部吃肉,不像牧民细心,也可能不大会使刀子。牧民对奶、对肉都有一种近似宗教情绪似的敬重,正如汉族的农民对粮食一样,糟踏了,是罪过。”真正爱吃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体恤民生的!
在汪老关于谈吃的系列散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五味》这一篇。这篇文章,以极其平民化的视角,以一个热爱生活的中国式知识分子的味蕾,带着我们尝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文章中,不仅道出了酸甜苦辣的个中滋味,而且,为我们展开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卷。
写到山西人喜醋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段蒙太奇式的描写来定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吃醋过年,真是一绝!
谈及南方人爱吃甜食,作者顺便纠正了一个人们心目中普遍存在的认识偏差:“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这段文字,足以为苏州菜正名,岂不美哉!
说到吃苦,作者特举一例:“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不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择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看来,就算是在口味上兼容并蓄的汪老,也有消受不了的东西,实在令人莞尔!
在叙述吃辣时,作者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自得其乐,真个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最后,于酸甜苦辣咸之外,作者特写了一段中国人独爱的口味:臭。关于各种臭菜的做法与吃法,都写得妙趣横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关于臭豆腐的佳话:“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汪老说过:“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在作者谈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笔调,写出了人世间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处处透着对这世界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惟有这份爱,才能撑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在纷繁芜杂的人世中,始终保持一份清明,一份淡定,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用汪老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尽管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篇二
汪曾祺是一位20世纪著名的中国作家和文化名人,以其细腻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观点而备受赞誉。他的短篇小说《警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写,揭示了人们在困境面前的丑陋和自私。本文将结合个人阅读《警报》的体会,谈谈我对汪曾祺的作品和内涵的理解。
首先,汪曾祺的《警报》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人类的我们本质上是自私的。故事中,当有敌人来袭时,居民们把私人财产紧紧地捆在身上,比起保护家园和民族的利益,他们更加看中自己的利益。这种自私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当今社会的现象,人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团队和集体的利益。因此,通过《警报》我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自私行为产生了反思,也让我明白了开放心胸,奉献他人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
其次,汪曾祺透过《警报》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阴暗面。在故事中,当有敌人来袭时,一些人迅速逃避,而另一些人却选择以伤害他人为手段来保护自己。这种背叛和残忍的行为使我看到了人性的丑恶面,也让我深思人的良心和道德观念在面对危机时是如何崩溃的。《警报》中的人物形象给我提供了一个反面镜像,让我更加珍惜和强调自己内心善良的一面,努力避免被外界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第三,汪曾祺通过《警报》告诫了我们不要忽视危机带来的影响。在故事中,居民们面对敌人来袭的警报选择了无视和漠视,结果导致了自身的遭受不幸。这让我想起生活中的种种危机,有时候我们也会忽视或过分逃避现实,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因此,通过《警报》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面对困难和危机时,要正确对待和应对问题,而不是回避或选择逃避。
第四,汪曾祺通过《警报》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和平生活。在故事中,居民们经历了一场战乱,他们的家园被摧毁,生活变得艰难。这让我感慨万分,也让我深切地理解到和平的宝贵。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才能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因此,对于和平的珍惜和保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幸福。
最后,通过阅读《警报》,我深刻感受到汪曾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他通过微小的细节刻画出人性的阴暗面,并呼吁人们要正视问题、面对困难。作为读者,我被他的作品所震撼,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灵触动。通过反思和思考,我更加明白人类应该以善良的品质来面对世界,努力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综上所述,汪曾祺的《警报》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对危机的警示、对和平的呼吁,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反思。在人类个体和社会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并且要以善良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人性诱惑和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长、进步,并驱使这个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篇三
1、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2、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
3、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
4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5、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6、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7、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8、语言本身是一个文化现象,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
9、你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
10、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
11、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12、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了它就没有生命了。
13、世界上很多的大作家认为语言的惟一的标准就是准确。伏尔泰说过,契诃夫也说过,他们说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
14、韩愈认为,中国语言在准确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这”言之短长”,我认为韩愈说了个最老实的话。
16、“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
17、我认为中国语言有两大特点是外国语言所没有的:一个是对仗,一个就是四声。
18、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
19、外国语不像中国语,阴平调那么高,去声调那么低。很多国家都没有这种语言。
20、你听日本话,特别是中国电影里拍的日本人讲话,声调都是平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跟“声之高下”是很有关系的。
21、“声之高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你要是不注意,那就很难听了。
22、语言学上有个词叫语感,语言感觉,语言好就是这个作家的语感好;语言不好,这个作家的语感也不好。
23、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
24、语言和内容(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
25、斯大林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我以为是对的。思想和语言之间并没有中介。
26、世界上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也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
27、读者读一篇小说,首先被感染的是语言。我们不能说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这支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
28、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语言不好,小说必然不好。
29、语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语言的鄙陋就是内容的鄙陋。想得好,才写得好。
30、闻一多先生在《庄子》一文中说过:”他的文字不仅是表现思想的工具!似乎也是一种目的。”我把它发展了一下: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31、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都有文化的积淀。
32、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其实我们所用的语言都是有来历的,都是继承了古人的语言,或发展变化了古人的语言。
33、如果说一种从来没有人说过的话,别人就没法懂。
34、一个作家的语言表现了作家的全部文化素养。作家应该多读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的。
35、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口语最大的不同是精炼。
36、说小说的语言是视觉语言,不是说它没有声音。
37、前已说过,人的感觉是相通的。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重要的因素。
38、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
39、一个搞文字的人,不能不讲一点声音之道。“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沈约把语言声音的规律概括得很扼要。
40、简单地说,就是平仄声要交错使用。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一顺边,是很难听的。
41、我们现在写作时所用的语言,绝大部分是前人已经用过,在文章里写过的。
42、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毛主席的诗:“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如果读过杜甫的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落花时节”就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可产生联想。
43、《沙家浜》里有两句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是从苏东坡的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脱胎出来的。
44、我们许多的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45、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46、怎样学习语言?----随时随地。首先是向群众学习。
47、只要你留心,在大街上,在电车上,从人们的谈话中,从广告招贴上,你每天都能学到几句很好的语言。
48、语言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语感”。作家要锻炼自己对于语言的感觉。
49、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
50、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
51、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52、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没有咬劲。
53、语言的独创,不是去杜撰一些“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54、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55、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56、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57、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58、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59、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60、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61、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62、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63、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64、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
65、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66、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67、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
68、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69、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70、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
71、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
72、“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73、他(韩愈)所谓“气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绪饱满,思想充买。我认力他是第一个提出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关系的人。
74、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75、他(韩愈)提出一个语言的标准:宜。即合适,准确。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说过“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比如福楼拜。他把“宜”更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
76、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77、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78、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79、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80、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篇四
汪曾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教授、文化学者,他的作品主题广泛,风格独特,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和深刻细腻的描写而闻名。其中,他的散文集《汪曾祺警报》引人注目,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谈一下我在阅读《汪曾祺警报》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汪曾祺警报》的主题是对当代社会现象和人类思想的深入解剖,探讨人性的种种弱点和缺陷。在书中,汪曾祺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观察,展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盲目跟风、追求物质和名利的心态。他以独特的幽默和诙谐的笔调,将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深思自己身处其中是否也如此。汪曾祺倡导人们要立足当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从潮流,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轻易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
其次,《汪曾祺警报》中的警示内容,使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惯性和不良行为习惯。书中的许多故事犀利地揭示了人们的盲目和自以为是,引起我对自己常常出现的思维定势和自负的反思。例如,书中的一篇故事《聪明反被聪明误》讲述了一个市井才子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走向失败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在一些问题上的自负和盲目,从而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不再看轻他人的智慧和才华。
再次,汪曾祺在《汪曾祺警报》中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令我折服。他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描写和社会现象分析,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予读者强烈的感受。在他笔下,生活中的琐事和平凡的人物,也能折射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哲理。例如,在故事《山峰狮泉》中,他通过对小城镇一个小店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尊重的价值。
此外,《汪曾祺警报》让我反思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书中的许多故事,我意识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真诚对待对方、尊重对方,而不是盲目的索取和利用。例如,在《九点钟的女士》这篇故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段因为物质利益而产生的人际冲突。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明白只有真诚和善良的态度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最后,《汪曾祺警报》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人生的启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到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感和善良的品质。作者在书中对于幸福的追求和对于真善美的呼唤,让我明白了物质的追求并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快乐,而始终坚持真善美的标准,保持心态的平和,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人生的价值。
总之,《汪曾祺警报》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剖析,尖锐而有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警示,对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有了更好的认识,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触动了我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同时,这本书也使我意识到人与人的关系应建立在真诚和善良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我相信,通过对《汪曾祺警报》的阅读和思考,我会变得更加明智和坚定,更好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篇五
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一路上只要有可以看看的画,我都要走过去看看。
他擅长的画体叫做断简残篇。一条旧碑帖的拓片(多半是汉隶或魏碑)、半张烧糊一角的宋版书的残页、一个裂了缝的扇面、一方端匋斋的印谱七拼八凑,构成一个画面。画法近似颖拓,但是颖拓一般不画这种破破烂烂的东西。他画得很逼真,乍看像是剪贴在纸上的。这种画好像很雅,而且这种画只有他画,所以有人买。
这个家伙写信不贴邮票,信封上的邮票是他自己画的。
有一阵子,他每天骑了一匹大马在城里兜一圈,呱嗒呱嗒,神气得很。这马是一个营长的。城里只要驻兵,他很快就和军官混得很熟。办法很简单,每人送一套。
一九四七年,我在上海先施公司二楼卖字画的陈列室看到四条断简残篇,一看署名,正是张长之!这家伙混得能到上海来卖画,真不简单。
北门里街东有一个专门画像的画工,此人名叫管又萍。走进他的画室,左边墙上挂着一幅非常醒目的朱元璋八分脸的半身画,高四尺,装在镜框里。朱洪武紫棠色脸,额头、颧骨、下巴,都很突出。这种面相,叫做五岳朝天。双眼奕奕,威风内敛,很像一个开国之君。朱皇帝头戴纱帽,著圆领团花织金大红龙袍。这张画不但皮肤、皱纹、眼神画得很真,纱帽、织金团龙,都画得极其工致。这张画大概是画工平生得意之作,他在画的一角用掺糅篆隶笔意的草书写了自己的名字:管又萍。若干年后,我才体会到管又萍的署名后面所挹注的画工的辛酸。画像的画工是从来不署名的。
若干年后,我才认识到管又萍是一个优秀的肖像画家,并认识到中国的肖像画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肖像画理论和技法。
我的二伯父和我的生母的像都是管又萍画的。二伯父端坐在椅子上,穿著却是明朝的服装,头戴方巾,身著湖蓝色的斜领道袍。这可能是尊重二伯父的遗志,他是反满的。我没有见过二伯父,但是据说是画得很像的。我母亲去世时我才三岁,记不得她的样子,但我相信也是画得很像的,因为画得像我的姐姐,家里人说我姐姐长得很像我母亲。画工画像并不参照照片,是死人断气后,在床前直接勾描的。
然后还得起一个初稿。初稿只画出颜面,画在熟宣纸上,上面蒙了一张单宣,剪出一个椭圆形的洞,像主的面形从椭圆形的洞里露出。要请亲人家属来审查,提意见,胖了,瘦了,颧骨太高,眉毛离得远了管又萍按照这些意见,修改之后,再请亲属看过,如无意见,即可完稿。然后再画衣服。
画像是要讲价的,讲的不是工钱,而是用多少朱砂,多少石绿,贴多少金箔。
为了给我的二伯母画像,管又萍到我家里和我的'父亲谈了几次,所以我知道这些手续。
管又萍的生意是很好的,因为他画人很像,全县第一。
这是一个谦恭谨慎的人,说话小声,走路低头。
出北门,有一家卖画的。因为要下一个坡,而且这家的门总是关着,我没有进去看过。这家的特点是每年端午节前在门前柳树上拉两根绳子,挂出几十张钟馗。饮酒、醉眠、簪花、骑驴,仗剑叱鬼、从鸡笼里掏鸡、往胆瓶里插菖蒲、嫁妹、坐着山轿出巡大概这家藏有不少种钟馗的画稿,每年只要照描一遍。钟馗在中国人物画里是个很有人性,很有幽默感的可爱的形象。我觉得美术出版社可以把历代画家画的钟馗收集起来出一本《钟馗画谱》,这将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画册。这不仅有美术意义,对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很有意义的。
新巷口有一家画匠店,这是画画的作坊。所生产的主要是家神菩萨。家神菩萨是几个本不相干的家族的混合集体。最上一层是南海观音和善财龙女。当中是关云长和关平、周仓。下面是财神。他们画画是流水作业,开脸的是一个人,画衣纹的是另一个人,最后加彩贴金的又是一个人。开脸的是老画匠,做下手活的是小徒弟。画匠店七八个人同时做活,却听不到声音,原来学画匠的大都是哑巴。这不是什么艺术作品,但是也还值得看看。他们画得很熟练,不会有败笔。有些画法也使我得到启发。比如他们画衣纹是先用淡墨勾线,然后在必要的地方用较深的墨加几道,这样就有立体感,不是平面的,我在画匠店里常常能站着看一个小时。
这家画匠店还画玻璃油画。在玻璃的反面用油漆画福禄寿或老寿星。这种画是反过来画的,作画程序和正面画完全不同。比如画脸,是先画眉眼五官,后涂肉色;衣服先画图案,后涂底子。这种玻璃油画是作插屏用的。
我们县里有几家裱画店,我每一家都要走进去看看。但所裱的画很少好的。人家有古一点的好画都送到苏州去裱。本地裱工不行,只有一次在北市口的裱画店里看到一幅王匋民写的八尺长的对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王匋民是我们县的第一画家。他的字也很有特点,我到现在还说不准他的字的来源,有章草,又有王铎、倪瓒。他用侧锋写那样大的草书对联,这种风格我还没有见过。
汪曾祺《汪曾祺:文与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