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学模型计划书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模型的作用:用模型来描述抽象事物;用模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
2、了解建模的思路,能自己初步设计模型。教学难点:
了解建模思路,能自己初步设计模型
教学准备:ppt课件、草履虫模型、肺呼吸模型、导学案学生准备:暗盒模型1(6套)、暗盒模型2(6套)、肺呼吸模型材料(6套)玻璃球、盒子、障碍物2个、饮料瓶、剪刀、双面胶、橡皮筋、橡皮泥一块、气球2个、吸管。
教学模型计划书篇二
1、过渡:教师拿出恐龙模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回答:恐龙模型,再问:同学们见过更大的恐龙模型吗?我们一起来看吧!
2、出示一组恐龙模型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二:汇报交流,质疑总结
1、认识模型过渡:我们能如此清晰的了解了恐龙这种早已灭绝的史前生物,归功于这些惟妙惟肖的模型。模型在生活中很常见,上节课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让我们来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模型? 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一题。 全班讨论质疑交流。 师总结:
模型这个大家族种类繁多,按用途分有房地产模型、军事模型等;从材料上有木质模型、树脂模型等;从表现形式上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结构模型和仿真模型等。
2、了解模型的作用学生过渡:回忆从三年级到现在你在哪里用到过模型,这些模型是怎样模拟事物的?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二题。 师总结:
理解模型的作用:用模型来描述抽象事物;用模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
3、分析暗盒模型学生过渡:这里有两种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其他材料做的障碍物。障碍物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把小组内共同认可的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 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一题。 全班讨论质疑交流。
师总结:我们除了分析障碍物的位置还要发现更小细节,比如不同的材料。
4、建立模型,总结提升师过渡: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从鼻腔进入,沿着咽喉、气管到达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的肺,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肺呼吸模型。 学生制作,评比交流。
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导学案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有没有听说过,打印机可以打出这样的肺模型(出示肺模型),或者打印出一座高楼或桥梁的模型呢?这就是神奇的3d打印技术,课下同学可以去上网寻找相关的资料来研究一番,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
教学模型计划书篇三
1、过渡:教师拿出恐龙模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回答:恐龙模型,再问:同学们见过更大的恐龙模型吗?我们一起来看吧!
2、出示一组恐龙模型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二:汇报交流,质疑总结
1、认识模型过渡:我们能如此清晰的了解了恐龙这种早已灭绝的史前生物,归功于这些惟妙惟肖的模型。模型在生活中很常见,上节课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让我们来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模型?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一题。全班讨论质疑交流。师总结:
模型这个大家族种类繁多,按用途分有房地产模型、军事模型等;从材料上有木质模型、树脂模型等;从表现形式上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结构模型和仿真模型等。
2、了解模型的作用学生过渡:回忆从三年级到现在你在哪里用到过模型,这些模型是怎样模拟事物的?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二题。师总结:
理解模型的作用:用模型来描述抽象事物;用模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
3、分析暗盒模型学生过渡:这里有两种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其他材料做的障碍物。障碍物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把小组内共同认可的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小组汇报预习单第一题。全班讨论质疑交流。
师总结:我们除了分析障碍物的位置还要发现更小细节,比如不同的材料。
4、建立模型,总结提升师过渡: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从鼻腔进入,沿着咽喉、气管到达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的肺,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肺呼吸模型。学生制作,评比交流。
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导学案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有没有听说过,打印机可以打出这样的肺模型(出示肺模型),或者打印出一座高楼或桥梁的模型呢?这就是神奇的3d打印技术,课下同学可以去上网寻找相关的资料来研究一番,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
教学模型计划书篇四
一、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航天航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视频,查阅资料,教师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航空的发史,同时告诉学生中国的未来属于你们。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本单元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观看视频。教师介绍。3、小组讨论,分配工作,制定实践方案。 4、教师总结。
四、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视频及文字材料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小组讨论也很积极,这让老师对今后教学有了充分的信心很乐观。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制定火箭模型方案
二、教学目标:汇报设计方案,制定最终方案。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各组汇报设计方案。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4、总结。
四、教学反思:学生兴趣很浓,积极性也很高,但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却摆在我面前,学生准备材料不充分,所制定的方案设想不够细致。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虽然兴趣很浓。但新的事物对他们很陌生,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教师可以简单地提出个人建议和想法,然后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设计展开想像力。最终达到最终的效果。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制作火箭模型
二、教学目标:小组分工,制作作品。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制作实践作品。 3、个组成员互相配合。 4、动手实践。 5、教师指导。 6、总结。
四、教学反思:学生对本次课内容有一定的操作基础,虽然有基础但学生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部分组完成的效果并不理想。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虽然兴趣很浓,但他们的实际操作很差,掌握不好尺度,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应及时去帮助他们,并给予积极性的鼓励。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总结展示制作火箭模型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改进作品。总结制作体会。
三、教学过程: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进一步改进作品。 3、小组合作,互帮互肋。 4、动手实践。 5、教师指导。 6、总结。
四、教学反思:学生兴趣很浓,积极性也很高,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想达到自己课前的目标,还是有些差距。反思:学生动手能力差,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第六、七课时
一、教学内容:制作飞机模型
二、教学目标:完成制作作品
三、教学过程: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小组讨论3、小组合作,互帮互肋。 4、动手实践。 5、教师指导。 6、总结。
四、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作品,虽然有些同学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但同学的帮助下,都能很好完成。
教学模型计划书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以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模型的作用;难点是学会建立模型。
三、材料准备:
手臂屈伸模型、黑盒子(里面用kt板隔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手臂屈伸模型,引入概念
1、谈话: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运动――手臂屈伸运动,好吗?
2、师生一起做手臂屈伸运动。
3、问:谁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
4、学生汇报。
6、学生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引出手臂屈伸模型)
7、小组玩手臂屈伸模型,同学互相解释。
8、师:谁来再向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
9、提示“模型”――方便解释(板书)
(二)尝试建模,初步理解建模的步骤
1、师:你们会不会做模型呢?
2、学生回答。
3、板书“地球内部的构造”模型,你会不会做呢?
4、小结:建立模型我们要先“了解信息”。
5、地球内部的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说)
6、出示“地球内部构造”模型,让学生把信息收全、收完整、收准确。
7、“选择材料”――三种橡皮泥: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说。
8、学生分小组制作。
9、教师巡视,帮助切开,让学生进行比较。
(三)探究“黑盒子”,建立图形模型
1、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很快就能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
2、出示黑盒子:里面隔成了几种形状:三角形、长方形??还有一颗弹珠。
3、请同学们画出里面隔出来的形状。
4、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汇报。
5、全班交流。(学生将自己组研究的结果画在黑板上)
6、小结:图表也是一种模型。
(四)阅读拓展,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公式等)
1、你还知道哪些模型?学生回答。
2、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纸”,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如公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