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教学的思考论文篇一
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学术研究能力,一直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的关键。尤其是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当前研究生数量不断攀升,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工作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实有必要。作者基于一线的经济学教学实践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研究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研究生经济学教学水平,提高培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质量。
一、研究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术研究能力培养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起,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理论丰富、学派林立的成熟学科。得益于数学工具的开发,主流经济学理论建立起了逻辑严密的框架体系,学科前言抽象深奥。一些教师渴求将学生迅速“引入山门”、助学生“打牢经济学基础”的良好初衷,或者由于科研任务的繁重,备课时间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希望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收尽可能多的知识,将书本中的内容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然而,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并不意味着学生记住了多少经济学术语和经济规律,而是看学生能不能对这些经济学术语及规律了然于心,运用经济学术语和规律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感弱,学习兴趣乏无;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缺乏敏锐洞察经济运行特征和动向的.能力,也很难有机会去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问题。
(二)过于注重模型数学推导,忽视经济本质阐释
数学的引入为主流经济学夯实了逻辑基础,经济学教材中任何一个经济理论点都由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或方程等阐述,如果不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但是,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目前需要注意另外一种倾向,就是片面理解和强调数学模型的作用,过于注重模型的数学推导,忽视问题的经济本质阐释。有的学生和教师甚至提出,没有数学方法的经济学不是真正的经济学。一些教师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一直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演算推导模型,以致让学生无所适从,甚至误以为经济学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用数学语言解决问题而已;另一方面,大量的现实问题又无法从抽象的数理模型中得到解释,很多学生感觉理论与现实相差太远。数理经济模型是对现实经济过程的抽象描述,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还原这个抽象过程,并且进一步将理论再应用于现实解释。须知,引入数理模型是为了更精确更好地阐释经济思想本质,是服务于经济问题凝练表达,而非为了数学而数学。同时掌握了问题的经济实质,明确关键的“权衡选择”是什么,就抓住了模型的精髓,理解起模型也就变得简单。抛开模型的经济内涵不谈,过于注重数学推导,就有把经济学课程上成数学课程的危险,造成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事倍功半。
(三)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不够前沿
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部分专业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由于教材重在呈现学科发展的理论脉络,凸显经济学各派理论的“骨架结构”,缺乏更为细微的“血肉”,学科发展过程中前沿问题很多都被过滤掉了。而且,使用的课本多年不变,一些当今世界新出现的观点和思想很难在课程上体现,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都很少及时地反映到课程内容中。另外,一些研究生的课程与本科生的课程拉不开档次。研究生的经济学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一些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在研究生教学方式方法上与本科教学相同,仍采用老师讲、学生记的方式,未能体现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改进研究生经济学教学的对策思考
(一)斧正教学目标定位,注重培养学术研究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和海量信息的环境中,纯知识性的东西很快就会过时。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学术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作者认为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应着重提升研究生以下几方面的经济学能力,增强其经济学素养。
(二)强调经济内涵的阐释,处理思想剖析与模型推导的关系
在理论与方法的讲授上,须处理好思想剖析和模型推导的关系,时时抓住经济内涵这一关键进行阐释。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需要借助数学推导过程,然而要认识到,最重要的是对经济学的理解而不是数学推导过程。
(三)辅以文献阅读汇报,使学生主动跟紧学科前沿
基于当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术研究能力缺乏磨练,课程内容的陈旧,可以辅之以文献阅读汇报,让学生充当主角,主动去阅读有血有肉的经济学“文献”,并向教师汇报阅读文献内容及体会,由教师听后点拨指正,从而使学生可以接触学科前沿,养成良好科研习惯,进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阅读文献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功,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消化吸收,慢慢也就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了解如何界定经济环境与设定行为假设,怎样给出制度安排与选择均衡结果并进行评估比较。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及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切实改进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流派,在研究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仅仅讲授新古典理论内容,其他学派比如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理论学派等等都要讲授。否则,学生纯粹接受新自由主义思想,会产生市场是万能的片面观念,无法认识到市场的局限性,也无法深刻理解经济实际运行规律。
化学教学的思考论文篇二
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矿产资源作为原料,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公民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产资源能使用的年限和利用效率,有效的勘探和合理的开发能矿产资源能达到最大的利用率,而合理的矿产资源管理才能保证矿产资源能够被有效地进行勘查和开采。对矿产资源的经济管理是保证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不断进行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对于矿产资源的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经济管理能保证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勘查和开发。
2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2.1矿产资源的公有属性
矿产资源是无排他性但有竞争性的公有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其分布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各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开采情况都有所不同,而且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不具有排他性,每个人都可能获得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能力权利,所以在经济学角度来说矿产资源是公有资源。而且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矿产、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所以在对矿产资源实施经济管理时要考虑到其公有性,强制禁止公民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是很难做到的,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2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不同的属性
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具有不同的属性,在对矿产资源实施经济学管理时要注意针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属性和开采属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以保证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都能在一个良性环境中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正外部性,因为勘查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对于目前所掌握的矿产资源情况来说,勘查能增加其储量,而且在勘查过程中,能发现不同的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一些矿产资源的形成原因、地质运动的规律等。矿产资源的勘查是科学管理矿产资源的前提。不同于矿产资源的勘查,矿产资源的开采具有负外部性。开采矿产资源是这一种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过程,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活动不断进行,其储量也越来越少。而且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但是也要清楚一些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在开采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3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路和我国矿产管理特点
3.1管制、征收税费及产权私有化是公有资源管理的基本经济学思路
由于矿产资源的公有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只依靠市场经济是不能实现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合理管制的,必须要有政府进行管制,才能避免矿产资源乱开发的情况发生。由于矿产资源是公有资源,政府也不能做到强制禁止个人对其勘查和开采,但是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要求来合理管制个人勘查和开采的行为,还可以通过征收税费、把矿产资源私有化等方式来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
3.2管制为主、税收调节为辅是我国目前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
目前我国对矿产资源管理主要以管制为主,税收调节为辅。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活动的管制出台了很多法律条文,在地方上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对不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做出了强制规定。虽然这些强制规定能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管理部门设置不同,会使这些管理制度不能彻底落实。使用税收调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是一种依靠市场经济机制进行调节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方面使用力度不大,但是能降低国家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成本,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自出作用。
4对当前矿产资源管理的建议
4.1对资源的勘察和开采应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由于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有不同的性质,所以要区别对待,实行分类管理。矿产资源的勘查对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有贡献作用,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勘查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例如简化矿产资源勘查的手续,降低矿产资源勘查的条件,对于发现稀缺矿产资源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要实施相应的限制。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要复杂化矿产资源开采的手续,限制稀缺矿产资源和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大矿产资源开采时的环境保护管理,力求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就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来看,需要加强市场对矿产资源的调节作用。经济手段的运用能弥补政府强制管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是税费的征收,所以我国应详细化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的法律法规,使其定位清晰,且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对税费进行动态调整。
5结语
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需要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为制定管理制度的依据。在对矿产资源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还要了解我国目前对矿产的管理模式,增加市场的调节作用,增强税费征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军亮.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5).
[2]杨昌明.对矿产资源经济学的若干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2(10).
[3]邓光君.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6).
[4]王赞新.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化学教学的思考论文篇三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中职化学教学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化学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中职学生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现在,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日常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注重中职学生化学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其思想道德方面的理念,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准备。
一、德育教学方法
(一)针对教学法
化学是一门科学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对其必须要进行相关的实验以此来巩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强化要点难点。老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学习精神,对化学教学各个部分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
(二)渗透教学法
化学教学中不仅有相关的理论概念和原理,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中,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实施了德育教育,让化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三)引导教学法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老师在准备化学教学课件的时候,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
二、加强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化学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老师在日常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按照教材中的要点难点进行相关的实验的时候,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创设学习情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创造思维等能力。在创设化学学习情境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逐步渗透德育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形式,同时,对学生的思想等方面进行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对化学知识和事物有一个正确辨别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韧性,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2]。
(二)发挥老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
老师作为中职化学教学环节的引导者,对学生德育教育渗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职院校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党员的标杆,这样就可以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同时,中职院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情怀,有利于学生道德教育意识的形成。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问题,老师耐心、细心的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化学中的要点难点。一个优秀的老师散发的人格魅力能够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利用化学家优秀事迹,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
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用我国化学科学家爱国、敬业的优秀事迹,同时他们还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探索的科学精神,是我们现代学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老师在介绍他们的事迹的过程中,就是对德育教育进行普及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利用化学家的学习精神、思想水平、道德教育等方面对学生德育实施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鼓励同学们勇于质疑,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3]。
(四)结合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生活中存在很多化学反应产生污染性的气体或液体,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所以老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发生化学污染的例子进行讲解,重点解释需要注意掌握的地方,合理的利用化学反应来服务社会。近几年,我国化工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环境问题频发,老师可以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掌握的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做到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生活学习自觉环保的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对中职化学教育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而且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提升学校的整体文明建设水平,还能为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爱学习、积极向上的观念。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的思考论文篇四
摘要: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医用化学是每一个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本文对如何能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专业教学;学习兴趣;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生化、药理、生理、临床检验等学科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护理学,医用化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护理专业岗位对相关化学知识、技能需求的联系,淡化化学学科意识,注重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关系,从知识性、趣味性、关联性、渗透性、实用性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化学基础更弱,且层次不一,有上过高中的,也有初中未上完的。最头疼的是,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不够重视,认为医用化学课不重要,觉得这门课的知识在以后护士工作中用不到,护士只要会发药、打针、输液就行了,没必要学化学,甚至有些学生对化学还有厌学情绪。由于学生对医用化学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可以认识到医学和化学的关系,对为什么学习医用化学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上好第一节医用化学课就尤为重要。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日常及医疗上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医学中以及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化学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之后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与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内容作为切入点,再逐渐引入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离不开化学,学护理更不能不具备化学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少,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强而与医学相关内容偏少,缺乏与医学的密切联系,这使学生不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学习难度,注重化学与医学的'关联性,突出化学在医学上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围绕化学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性进行教学,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医学相关,并能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产生兴趣。如讲到碘的性质时,注重讲碘酊的成分与用途、人体缺碘的症状及生活中如何补碘。在讲到分子的极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时,着重讲水分子的极性及维生素c、维生素b的水溶性和维生素a、维生素e的脂溶性。讲到配合物时,从nh3与h+可以配位形成nh4+,nh3也可以与cu2+配位形成比较复杂的离子,同时联系学生熟知的血红素、煤气中毒、vb等讲解配合物的知识及应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化学的魅力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化学与医学无处不在。如甲醛对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质的衣服中会含有甲醛,装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饮食上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摄入,碳酸饮料不宜多喝;家里的肥皂、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应以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性为重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都应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搜寻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教师医学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助于将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医学知识。五、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认真、踏实、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才是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作为护理专业教师的责任。
化学教学的思考论文篇五
化学是中职学校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职学校的许多专业都用到了化学知识,如美容、医药卫生等专业,但是中职化学在学生看来是非常枯燥无趣的,而且相对其他学科来说难度也比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但是自x年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职化学和以往相比已经削减了许多重点、难点,并且为了适应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化学中增添了许多和专业相关的实用知识,因此为了调高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像从前一样照本宣科,而是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1中职化学学习现状以及原因
当今中职化学教学的主要现状就是学生和老师针对化学课堂的态度泾渭分明,一般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热情洋溢的进行教学,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发呆、睡觉、玩手机,对老师的教学提不起兴趣,结果往往是老师自己唱独角戏,针对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高校持续进行扩招,许多条件好的一点的学生都选择去普通高中去上学,中职学校招生变得困难,而且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也处于低水平;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比较保守、单一,中职学生和其他普高的学生相比,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存在差距,因此教师如果按照教授普高学生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法来教授他们的话,就会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往往因为这种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导致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使中职化学课堂上的低效。同时学生学习不分智力高低的,“因为笨,学习不好”的说法是错的,学习智力只有侧重一说,没有高低一说,因此只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