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汛期地质灾害篇一
2016
,
编制《
2016
年平山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121
处,涉及
17
个乡镇
92
个村,其中重点隐患点
72
处
,
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我县西部山区的沟口、坡底低洼地带。灾害危害对象主要是危险区居民、建筑物及行人,危害范围多是一个村庄的全部或局部。
2016
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地区。
(一)滹沱河、冶河及其支流沿岸
50
米范围内的建筑物,最高水位淹没地带。
(二)西部山区居住在汇流口低洼地带的村庄。
(三)铁路、公路路基、桥梁两侧
30
米内山坡的悬石。
(四)岗黄水库及其它小水库蓄水可能淹没的地带,以及水库、水渠堤坝一旦崩塌决堤可能冲毁的地带。
(五)各旅游景区由于岩石不稳固及切坡进行工程建设等原因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带。
(六)岩性不稳定、土层松动山坡底部地带的居民及建筑物。
(七)矿山不稳定边坡、井巷、采空区地带。
(八)干选贫铁矿尾矿堆积区下游地带。
(九)地质灾害隐患村。
(十)其它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带。
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降水,而我省
70%
的降水集中在汛期,汛期(
6
月
1
日
--8
月
31
日)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因此,汛期特别是
7
月下半月至
8
月上半月主汛期是我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降雨有所增加,且分布不均,山区可能会出现局部的洪涝灾害,极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注意收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形势的变化,认真落实防灾方案,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切实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河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专家认定,我县将
121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
2016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行重点预防。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将监测、预防任务逐点落实到各乡镇政府、村委会、监测人等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总
指
挥:董晓航
县政府县长
副总指挥:刘书文
县政府副县长
陈注祥
县武装部部长
成
员:戎小建
县政府办副主任
王文治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刘二铁
县武装部副部长
崔
宁
县气象局局长
刘秀平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齐岳明
县交通局党委委员
王文怀
县水务局副局长
康海香
县财政局党组成员
李素兵
县公安局副局长
杜振国
县电视台副台长
苏二梅
县卫计局党组成员
张彦生
县供电公司副经理
焦素军
县住建局副局长
樊彦波
县规划局科长
任鸿亮
县民政局副局长
张平良
县旅游局党组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文治同志兼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汛期值班电话:
82911630
,传真
82942527
1
、国土资源局:
负责做好《平山县2016
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平山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开展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乡镇村干部、隐患点监测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聘请地环专家结合乡镇村,对重点隐患点进行实地勘查和汛期巡查;指导和监督乡镇村做好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发放明白卡、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等地灾防治工作;与气象部门、水务部门配合,及时了解雨前、雨中、雨后各地水情、雨情的变化,并通知有关乡镇村做好避险和防范工作;地质灾害发生后,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地质灾害类型、危险体的规模、发展趋势进行调查,提出应对措施,指导抢险救灾人员全面开展救灾工作,并及时上报灾情。值班电话:
82911630
2
、住建局:
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临时工棚的选址工作,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要督促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预警责任人,加强对在建工地生活办公场所、生产设施、施工现场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监测,制定防灾预案,落实防灾各项措施,同时要严防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值班电话:82911734
3
、规划局:
负责县城、小城镇和村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村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审批建设项目和群众建房。值班电话82913619
4
、水务局:
负责防洪工程设施的检查与维护,水利设施、水毁工程的修复,特大洪水诱发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及突发地质灾害的上报,储备抢险用物资。值班电话:82911340
5
、交通局:
负责所辖交通设施的汛期安全,做好水毁公路、桥梁等公路交通设施的抢修工作,保证公路畅通;保障防汛救灾人员、灾民、物资的运输;负责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路段设立双面警示标志。值班电话:82911354
6
、旅游局:
负责旅游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景区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避开地质灾害隐患,避免因建设工程诱发新的地质灾害,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如遇紧急险情,要有专人带领游客到安全地带避险,要备有应急的食宿地点及救护人员。值班电话:82911827
7
、气象局:
负责对全县雨情尤其是暴雨、大雨等异常天气的监测、预报;加强雨情监测,建立预警信息平台,利用短信、简报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防灾成员单位传送天气预报;遇有短时强降雨或连续降雨,第一时间向县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降雨情况。值班电话:82933420
8
、国网平山县供电公司:
负责全县汛期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地质灾害发生后对受损电力设施的抢修维护,保障电力供应。值班电话:82866215
、
82866300
9
、中国移动平山县分公司、中国联通平山县分公司、中国电信平山县分公司:
负责通讯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抢修,保障通讯线路设施安全运行,确保抢险救灾通信畅通。值班电话:80914083
、
82911438
、
85649408
10
、卫计局:
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遇到地质灾害发生人员伤亡,卫生部门要以各中心医院为基地,设置救护、防疫前线指挥部,及时处理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各项事宜。值班电话:87197550
11
、公安局:
负责地质灾害抢险安全保卫、维护现场秩序、强制转移疏散群众工作,指挥疏导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畅通。打击趁发生地质灾害之机抢劫、盗窃、破坏各种公私财产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值班电话:82914960
12
、武装部:
指挥各地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并负责与驻军联系。值班电话:81561120
13
、财政局:
负责防灾、救灾经费的筹集、发放及监督使用工作。值班电话:82931674
14
、民政局:
负责救灾款物的及时发放和灾民的安置工作。值班电话:82911011
15
、电视台:
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报道工作。汛期每周播出一次地质灾害防治专题节目,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知识。灾情发生后,要及时对救灾抢险新闻及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值班电话:82912577
16
、教育局:
加强对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和新建学校的校址选定,负责全县学校的度汛安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值班电话:82941450
、
82945004
各乡镇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加强领导,责任到人,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
1
)按照县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要求,编制本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设立防灾机构,落实每个隐患点的防治和应急抢险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
(
2
)在每个地质灾害隐患区和危险区设置永久性警示标志,对受危胁群众发放避险明白卡,做到每户一卡。
(
3
)组织各隐患点所在村做好防灾演练工作。
(
4
24
小时监测,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组织抢险。
(
5
)开展地灾隐患巡查,组织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经常性巡回检查,汛前对河道建房、河道排渣、泥石流沟口建房、切坡建房等极易诱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的稳定性进行核查。要对干选贫铁矿点及重点隐患区、危险区进行监控,确保非法采矿不反弹,确保隐患区、危险区不失控。
(
6
)配备必要的通讯、预警、照明、避险、救灾设施和物资,雨前组织搭建避雨设施。
(
7
)成立抢险突击队,遇到险情迅速组织群众转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放在近期工作的重要位置,克服麻痹大意和畏难厌战思想,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水利、气象、交通、公安、教育等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及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认真履行职责,紧密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必须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各乡镇政府要组织实施本乡镇各地灾隐患点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做好监测、预警、人员疏散、财物转移、应急抢险等工作。监测人员要根据地质灾害监测要求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汛期要坚持24小时坚守岗位,做到每天一监测,在降雨较多的时间应全天不间断监测,每次观测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把监测数据向上级汇报,确保信息畅通。
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汛期
24
小时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日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应急队伍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工作。
要加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在采矿、工程建设、宅基地选址等方面,建立地质灾害宣传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防灾能力。同时,利用电视台、警示牌、宣传画等形式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以人为本、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意识,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自觉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一方平安。
县政府督查室要对各乡镇、村值班情况、巡查情况、预案落实情况、避险演练及应急反应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措施不力,防范不到位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对由于失职、渎职,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汛期地质灾害篇二
2020年6月5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柳家湾村滑坡隐患点成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综合演练,旨在提高我院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速度和调查处置能力。省应急办、省国土资源厅、西安市国土资源局、西安市气象局、蓝田县政府、蓝田县国土资源局、蓝田县公安局、焦岱镇人民政府及柳家湾村村民共200余人参加,我站40余人参加了这次演练。省地质调查院白宏副院长担任总指挥。
省应急办董启元副主任对演练进行了总结,认为演练结构完整、组织严密、时间紧凑、内容丰富,达到了提升业务、锻炼队伍的目的。同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针对我省地质灾害特点,做好群测群防信息化建设,加大气象预报预警力度;二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达到专业的指挥,专业的预案,专业的队伍,专业的装备,向高、精、尖转变。
省国土资源厅董普选副厅长高度评价本次演练工作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我省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二是做好应急值守工作,保障信息畅通,做实应急预案,一旦地质灾害发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应急调查任务;三是做到应急演练常态化,熟练掌握应急程序,做到各模块有机融合、协同作战。
汛期地质灾害篇三
为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辽宁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2016
年我县受天气气候影响,全年降雨量较少,出现集中强降雨次数少,未出现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朝阳地区历年降雨情况,
2017
年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为汛期,也是重点防范期。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九条和
2005
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工作报告,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古山子—北沟门子金铁矿区和瓦房子锰矿采区,确定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柳城街道叶家店村南林皋和东大道乡炮手沟村,确定为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其他地区为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1.
二十家子镇银窝村许家屯滑坡
5
户
12
口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目前滑坡前缘已对居民房屋造成破坏。
2.
六家子镇农场村葫芦房子滑坡
4
户
8
口人未搬迁,汛期来临时,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
3.
六家子镇官粮窖村朱二沟下台子滑坡
6
户
22
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4.
七道岭镇小二十家子村上秋屯滑坡
1
户
2
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5.
北四家子乡文户沟村滑坡
该滑坡体位于北四家子乡文户沟村,为土质滑坡,长
15
米、宽
11
米、高
0.8
米、体积
132
立方米。由于切坡建房使原有坡角变陡,失去原有的应力平衡,在强降水的作用下直接威胁
3
户
10
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6.
王营子乡八家子村大杖子滑坡
2
户
6
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7.
东大道乡车杖子村六组崩塌
13
户
46
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8.
胜利镇古树沟村滑坡
1
户
6
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9.
大庙—古山子—北沟门子金、铁矿采区
该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形成多处地下采空区和人工陡边坡以及尾矿库和废土堆等人工弃体,随着采矿工程活动加剧和不良气象因素作用,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威胁生产作业人员和附近居民。
10.
瓦房子锰矿采区
该区锰矿资源丰富,采矿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和废土石等人工弃体分布广泛,在人类工程活动和不良气象因素作用下,易诱发滑坡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威胁生产作业人员和附近居民。
11.
柳城街道叶家店村南林皋滑坡
该滑坡位于柳城街道叶家店村南林皋组,属小型滑坡,目前处于蠕滑阶段,在强降水条件下,易突然下滑,对下游居民和朝青公路造成威胁。
12.
东大道乡炮手沟滑坡
该滑坡为滑坡隐患点,在不良气象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滑坡,威胁斜坡下炮手沟小学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朝阳县
2017
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
2017
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通讯部门要提前做好通讯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安装及整修工作,确保汛期通讯畅通。
各乡镇(街道、场)尤其是有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的,要设专职人员,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段和隐患地段的巡视、监测和预警工作,随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要成立组织,由主要领导负责,建立和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监测要求:巡视监测为主,辅以少量定点位移监测。位移监测采用在房屋开裂处用纸片或用铁钉在裂缝两侧定点,用钢卷尺测量裂缝变化情况;巡视监测主要监测滑坡体内裂缝是否增宽、加长,动物异常、地下水大量股状溢出,滑坡体前缘出现新的崩塌等。
24
小时巡视监测。
根据灾害严重程度和实际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案和应急措施。重点防治区的防治方案和应急措施如下:
1.
二十家子镇银窝村许家屯滑坡
(
1
)防治方案:搬迁滑坡前缘受威胁住户;搞好坡面排水,在滑坡层后缘挖环形排水沟,对滑坡体上裂缝进行填封。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村庄后山梁,撤离距离
300
米;撤离路线,就近沿小路向后山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王柏辉
8611091
马海刚
8611092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何国良
8611093
监
测
人:耿玉原
8613011
预
警
人:耿玉原
8613011
责
任
单
位:二十家子镇
8611093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2.
六家子镇农场村葫芦房子滑坡
(
1
)防治方案:汛期前
4
户去别处居住避让;搞好坡面排水,在滑坡层后缘挖环形排水沟,对滑坡体上裂缝进行填封。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村庄后山梁,撤离距离
500
米;撤离路线,就近沿小路向后山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梁士伟
8511101
赵建华
8511198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赵建华
8511100
监
测
人:王汝田
8511518
预
警
人:王汝田
8511518
责
任
单
位:六家子镇
8511100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3.
六家子镇官粮窖村朱二沟下台子滑坡
(
1
)防治方案:汛期前
6
户居民去别处居住避让;对滑坡体地裂缝进行填封。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居住地西侧的岩质山坡上,撤离距离
150
米;撤离路线,就近向西侧山坡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梁士伟
8511101
赵建华
8511198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赵建华
8511100
监
测
人:张晓光
8516121
王悦国
8516003
预
警
人:张晓光
8516121
王悦国
8516003
责
任
单
位:六家子镇
8511100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4.
七道岭镇小二十家子村上秋屯滑坡
(
1
)防治方案:采取避让措施,组织移民搬迁;对滑坡体内裂缝封填夯实。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村后山岗,撤离距离
200
米;撤离路线,就近沿小路向村后山岗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鞠树春
8682001
苏天伸
8682002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刘景忠
8681097
监
测
人:李玉堂
13464065165
预
警
人:李玉堂
13464065165
责
任
单
位:七道岭镇
8681097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5.
北四家子乡文户沟滑坡
(
1
)防治方案:采取避让措施,组织移民搬迁。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村外,撤离距离
200
米;撤离路线,就近沿小路向村路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王志权
8951001
韩振增
8951002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张有才
8951003
监
测
人:纪德山
8950366
预
警
人:纪德山
8950366
责
任
单
位:北四家子乡
8951003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6.
王营子乡八家子村大杖子滑坡
(
1
)防治方案:汛期前受威胁的
2
户居民应加强预防,视险情将人员及时撤离,对滑坡体内裂缝封填夯实。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居住地北侧开阔地带,撤离距离
100
米;撤离路线,就近往居住地北侧一带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刘水音
8481001
商宏宇
8481002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郭继昌
8481003
监
测
人:董树武
8482096
预
警
人:董树武
8482096
责
任
单
位:王营子乡
8481003
国土资源局
8995959
7.
东大道乡车杖子村六组崩塌
(
1
)防治方案:汛期前将该处居民搬到别处居住避让,清除危岩体,清理风化表层后用水泥砂浆抹面;坡脚修建浆砌块石挡墙。
(
2
)应急措施
:
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村南侧或撤离至村委会、学校;撤离路线,就近往村南侧或村委会、学校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苏天会
8311098
杜淑梅
8311117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药玉军
8311096
监
测
人:辛方辉
15087225648
预
警
人:辛方辉
15087225648
责
任
单
位:东大道乡
8311096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8.
胜利镇古树沟村滑坡
(
1
)防治方案:汛期前将该处居民搬到别处居住避让;清除危岩体,组织移民搬迁。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地点为村委会、幸福院;撤离路线,沿居住地两侧就近撤离;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范景富
18940504999
马怀宾
13704211091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王德臣
8171096
监
测
人:兰先强
13842153949
预
警
人:兰先强
13842153949
责
任
单
位:胜利镇
8171096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9.
大庙—古山子—北沟门子金、铁矿采区,瓦房子锰矿采区
(
1
)防治方案:进一步规范采矿行为,加强露天采场边坡、地下采空区、坑道顶板管理,保证留足顶板厚度;加强尾矿库管理,保证不溃坝;加强废土石排放管理,做到不占河道。
(
2
)应急措施:视险情将人员撤离危险区;撤离顺序,先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后撤离青壮年人员,先撤离人员,后撤离财产。
(
3
)预警:发现变形加剧,出现险情时,以敲锣、吹哨等方式报警。
(
4
)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曹治纲
8991002
组织负责人:王振良
8781160
高兴伟
8781103
吴国军
8771001
王永吉
8771002
岳宗仁
8291001
张宝泉
8291002
柴国平
8561488
李连春
8561388
监测负责人:闻松民
8995999
赵梦飞
8995997
张
乐
8781104
蒋劲松
8771002
王立友
8291369
张树军
8561298
监
测
人:各矿山企业派专人负责监测本企业采场、尾矿库的地质灾害。
预
警
人:各矿山企业派专人负责本企业采场、尾矿库的地质灾害预警工作。
责
任
单
位:大庙镇
8781104
古山子镇
8771003
北沟门子乡
8291003
瓦房子镇
8561298
县国土资源局
8995959
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所在地乡镇(街道),应参照本方案制定应急方案和防治措施,发现灾情及时上报。
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的乡镇(街道、场)要加强巡视,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汛期地质灾害篇四
6月份,全省各市共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301场次,参加演练人数80057人次。其中,西安市开展12场次,参加人数428人次;咸阳市开展27场次,参加人数3495人次;渭南市开展33场次,参加人数6816人;宝鸡市开展49场次,参加人数5473人次;铜川市开展40场次,参加人数4805人次;榆林市开展161场次,参加人数5939人次;延安市开展114场次,参加人数12835人次;汉中市开展266场次,参加人数14023人次;安康市开展364场次,参加人数10435人次;商洛市开展230场次,参加人数15224人次;韩城市开展5场次,参加人数584人次;杨凌区未开展。
1—5月份,全省共开展演练770场,参加人数61418人次。
汛期地质灾害篇五
为做好
2015
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辽宁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本溪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本溪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根据市气象局降水量预测结果,
2015
年
6
~
8
月,本溪地区降雨量将比往年偏少
1
~
2
成,降雨分布不均,有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在南芬区下马塘街道办事处下马塘村、施家村、沈家村,思山岭街道办事处南沟村,郭家街道办事处柏峪村冯家东沟、永安村二道沟、南芬村大东沟;本溪县山城子地区等山高谷深的山区和矿山排土场及尾矿库。主要分布在山区公路两侧,各露天采石场、排渣场,溪湖区后湖山体。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各公路两侧及旅游区的高陡边坡和悬崖。主要分布在溪湖矿区、彩屯矿区、牛心台矿区、田师付矿区、二棚甸子矿区等老矿山采空区。主要分布在煤矿采空区和露天采矿岩石崩落区。根据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和特点,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市气象局对我市预报等级为三级以上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等级分为四级,即:四级蓝色预警为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三级黄色预警为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二级橙色预警为地质灾害发生风险高;一级红色预警为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很高。各县(区)、有关部门要对以下地质灾害和地区做好预防工作:
主要预防南芬区下马塘街道办事处下马塘村、施家村滚马岭、施家村四里沟、南芬露天矿排土场,
本溪县山城子地区等。
主要预防后湖山体崩塌滑坡、平顶山和二电街崩塌滑坡、沈家村宋家街后山、沈家村南沟、公路两侧高陡边坡、各矿山排土场和边坡。主要预防老矿区采空区的地面沉陷灾害。此外,各矿山要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矿山排土(渣)场及边坡、选矿厂尾矿坝均在重点防治之列,矿山企业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避免发生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015
年,全市将要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本溪县田师付煤矿矿区矸石山、明山区牛心台矿区、溪湖区本溪煤矿彩屯煤矿矿区和平山区北台铁矿矿区等。各县(区)要及时组织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项目区选定和涉及项目区内居民的动迁和协调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各治理单位在认真完成地质灾害治理任务的同时,要做好监测工作,避免在治理过程中发生地质灾害。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监督治理单位保质保量及时完成治理任务。
各县(区)、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加强防范,切实将汛期地质灾害预防作为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抓紧抓好。要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手段使测、报、防、救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提高全过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做好预防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所需经费、人员、物资、设备和技术保障工作,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监测能力。要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三级地质灾害基础监测点,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动员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地质灾害防治和救援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紧密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适应地质灾害预防、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需要。各县(区)、有关部门要在汛期前对本地区和本部门承担责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编制并落实好本年度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辖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汛期要有专人日夜值班,落实责任,值班到位。如遇险情及时处理,并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有关规定逐级速报。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各司其职,克服麻痹思想,落实好各项制度,确实做好防灾工作。
(一)要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不留死角,确保不发生地质灾害。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地质灾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抓紧落实到位。
(四)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值班值宿制度、快报速报制度,不得存在侥幸心理。如果因为空岗迟报、漏报灾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要组织行政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所在村(村民组)、矿山企业,认真填写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认真落实各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正确选择撤离路线和临时安全避险地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要根据每日的地质灾害预报信息,遇可能引发重大地质灾害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收看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指挥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市文化广电局、市房产局、市国资委、中国网通本溪市分公司、本溪供电公司、武警本溪市支队、各县(区)政府等单位的分管领导组成。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任。
各县(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好抢险、救助工作;调查核实险情发生的时间、位置、规模、潜在的威胁和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组织险情监测,实时掌握险情动态,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实施必要的应急抢险工程,排除险情或减缓险情进一步发展,提交应急调查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地质灾害指挥部报告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结果。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主要负责宣传和推广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积极预防地质灾害;具体落实各项防灾措施,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组织隐患点监测人员的落实和培训,监督检查隐患点监测人员的工作情况,掌握监测结果;遇到险情及时上报,必要时可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