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中学学情分析篇一
学生自身对于创新思维的态度和重视程度是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自身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那么即使教师再努力也没有太大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在问题的设置方面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散和培养创新思维,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支持。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对于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足够的重视,才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也可以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机会,让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由分组来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丰富角色的内容,不局限于文章所展现的人物角色。每个小组在扮演角色展示之后可以进行全班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对于这些角色和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思考扮演角色的时候就在不断创新和研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
三、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
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事实证明,从教导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
我在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读读画画;碰上诗歌,就让他们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就让学生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发展了自身的语言,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原来喜欢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但是使用过分了也不好。每个词语怎么解释,每个句子怎样理解,每个段落怎么朗读,全都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现在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一方面我重视读书思考的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很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五、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我经常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的同学把甘蔗渣乱丢,我引导他们写倡议书。我还让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成文章。我让学生调查长江大桥的修通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并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内所学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
六、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赞扬声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农村中学学情分析篇二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践行创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本文从若干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实例,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又依赖于人才的不断创新。因此,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实行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进而为学习更高深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提供环境基础
有心理学家曾说过,人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可以有效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果,并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发挥主动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能够放心、大胆地质疑、求异、解答。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活跃思维,拓宽思路,进行发散思考,进而形成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1]。
比如,在讲解课文《爱之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座位,对自己喜欢的同学表达出友爱之情。可以用语言表达:谢谢你帮助我,我喜欢你的笑容,你是最善良的人等等;还可以用行动表达:同学之间相互拥抱,握手,击掌等等。学生将发自内心喜欢这种温馨的课堂氛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活跃思维,发展创新精神。
二、挖掘创造性因素,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也有很大的变化。教材编写人员在语文教材中精简了一些难度较大、较复杂的知识,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较大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全面地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比如,在讲解课文《赤壁之战》时,教师挖掘赤壁之战中的创新因素:曹操的八十万大军输给了刘备与孙权的三万联军,是为什么呢?学生联系前后文找到答案。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曹操不轻敌、不多疑,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一个作文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写成一篇小文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诱导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新意识,使学生自主地发展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
比如,在讲解课文《安塞腰鼓》时,教师可以将安塞腰鼓带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触摸、敲鼓等形式,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安塞腰鼓表演的热烈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领悟到安塞腰鼓响声的气壮山河,摄人心魄!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与情感共鸣,诱导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生活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应该积极主动地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熟知的事物中,通过重新组合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学习的新方法或者新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讲解课文《世界多美呀》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意: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描写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一下“你所认识的小鸡是什么样的”以及“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然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生活实际与课文联系起来,以小鸡的视角看世界,从而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教师要发挥模范作用,引领学生创新解决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知识框架的构建、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自己具备创新精神,再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中,找到适宜自身发展的、更多的创新方法,养成创新精神,塑造创新人格,以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整体素质提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当成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对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时时将创新意识放在教学首位,并以创新精神为教学指导思想,改变教学观念,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环境,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创新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中学学情分析篇三
摘 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物理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发展”的新教材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中学 物理 实验
一、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某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摩擦力”一课时,上新课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先请两位学生带上物理教科书到讲台上来,同时我说:“我请这两位同学帮我给同学们玩个小魔术,让大家开开眼界。”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话所吸引,情绪也非常活跃。我先让两位学生把物理教科书交给我,然后接着说:“现在我把这两本书逐页逐页相交叉迭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包粉笔压在两本书交叉迭合的上面,这两位学生同时用力拉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听罢我这似乎夸张的话,有些学生将信将疑,有些学生表现出不服气。这时我一声:“开始!”这两位同学像拔河似地用力拉了起来,下面的学生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但他们怎么也拉不开。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涨,都急于想知道其中道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到很好的激发。这时,我才适时地提出问题:这两本书为什么能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拉也拉不开呢?要了解其中道理,请我们一起来学习“摩擦力”。这个小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观察能力,认识事物本质。观察能力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从仪器展示到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都将给学生以多方面的视觉刺激。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2、培养思维能力,理解物理规律。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需要思维与实验相互结合。直观的演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建立概念和规律的感性材料。
3、培养创新能力,挖掘发展潜力。在物理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学生从观察的物理现象和思考中,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萌发出新的观念和方法,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新问题,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亲身实践去验证,使一个个未知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从开放式的自主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除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必须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实验的平台,即开放物理实验室,以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此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制作一些小实验,自己动手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身边的物件和实验室提供实验器材,探究性地开展实验,大胆地提出实验设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加以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不仅关注教育结果,更注重教育过程。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最一般的办法就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的。例如:一只白炽电灯烧坏了,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烧坏?分析问题:
(1)可能电流过大。
(2)灯泡的密封性不好。
(3)使用时间过长。解决问题:
(1)先观察看是卡口还是螺口。
(2)安装时要注意灯座是否漏电。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要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提问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实在在地确立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他们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用所学的知识感知社会的同时,亦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了一个较完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农村中学学情分析篇四
摘要: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侵权行为的原因:一是我国特有的法文化背景;二是义务教育中教育者素质不高;三是义务教育法制问题;四是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
关键词:义务教育;侵权;法制;学生权利
20世纪,随着儿童权利运动的广泛开展和《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宣言》等国际条约的签订,儿童权利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为了保障儿童权利,我国《法》明文规定:禁止待儿童,同时多次出台法律法规维护儿童的权利。尽管如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现象屡见报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就教于同仁。
一、我国特有的法文化背景
法文化是人类进人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运用国家强制力,把自己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种状况产生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传统对法制的影响和制约是广泛的,“从影响范围看,不仅反映在人们对法的功能与目的认识上,而且反映在不同社会关系和行为的调整范式上;不仅反映在汗牛充栋的典章规范中,而且反映在一系列法律设施上;不仅反映在法所隐含的公平、正义、合理等基本范畴中,而且反映在法律所设定的无数法律后果中。法文化是全部法律现象最深刻的根源之一。”从现实生活看,我国特有的法文化传统具有相当强的惯性,种种法文化传统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立法、执法及法律监督等机构和人员,更影响到公民的守法观念和法律意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一)重德轻刑。从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到董仲舒一贯倡导的“德主刑辅”,再到《唐律疏议》首章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权之本,刑法为政权之用”,他们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德治”、“仁政”的主张中含有反对过度剥削和压迫人民的思想,这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德主刑辅的说教往往产生轻视法律的副作用,以致清末官修《四库全书》竟提出:“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的观点。重德轻刑的观念延伸到现在往往助长了侵权行为和侵权现象的滋生,致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教育法制观念淡薄,轻视法律的威严,甚至一些学校或教师以“动机不坏”、“仁义道德”为借isl,肆意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山杠爷”式的教育管理者的思想就源于此。
(二)“重礼”。西周封建社会根据两条原则办事:一条是礼,一条是刑。礼是不成文法典,以褒贬来控制“君子”即贵族的行为。刑则不然,它只适用于“庶人”或“小人”即平民。这就是《礼记》中所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以后,由于文人的推崇,周礼下移,平民百姓都讲“礼”,形成了人人重“礼”的“礼仪之邦”,“礼”也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般规范。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以“乡土社会”为特色的中国社会秩序称之为“礼治社会”,以与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相区别。传统封建社会的“礼治”不仅形成了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阶层,而且形成了封建社会固有的心理定势,形成了“礼大于法”的局面,这对后来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法制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三)“人治”。在封建正统的法律思想中,“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尚书・盘庚》提出:“帷余一人之作求猷”,“帷余一入之有佚罚”,君主“口含天宪”,故称“余一人”。孔子也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臣事君以忠,君事臣以礼”,国家的治理、法制的全凭“皇帝”的个人爱好或喜怒哀乐。这些思想的流行无疑造成了许多侵权现象的产生。
总之,我国特有的“德治”、“礼治”、“人治”的法文化传统是侵权现象最深刻的根源之一。从整个社会来看,虽已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其特有的惯性仍然影响着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影响着教育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
二、义务教育中教育者素质的问题
(一)部分教育者职业素质不高
从才来看,有新华社记者曾向社会警告: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此,教育界曾有个“3331”的基本估计,即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合格教师约占30%;基本合格的占30%;不太合格的(通过培训可胜任教学)占30%;不能胜任教学需要调整的占10%。教育者关注的中心应当是学生及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因素,包括潜在的和现实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动态的和静态的。这就要求教育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能积极、主动、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和危害的有关因素有敏锐的眼光,对学生应小心呵护。从德来看,教师道德水准的高低能够通过教师的道德意识、工作作风、言语体态、行为举止等多方面表现,直截了当或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作用于学生。一项调查表明:被调查教师选择“喜欢”教师职业的占73.8%,“说不清”的占13.8%,“不喜欢”的占8.4%。“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教师职业仅仅是进人生活或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事实上,这一职业并不是他们所爱和首选,他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每日只是为别人工作,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薪金而作的‘交换’,更有甚者把教师职业作为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对他们而言,教书只不过是获得更好的职业之前用以谋生的权宜之计罢了。”无才无德之人,往往在学生违纪或达不到要求时,把学生作为“泄私愤”的对象,讽刺、挖苦、侮辱,甚至动脚动手的现象频频发生。
(二)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低下
我国《教师法》第十条明确把“遵守法和法律”作为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法制素质是法律顺利实施的内在动力,人们对法制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法制判断和行为的重要条件。在教育者这一特殊群体中,教师能否自觉遵守法律关键在于法制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调查发现:有ll%的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教育法制知识的培训”,仅有30%的教师知道《教育法》的颁布时间,知道《教师法》的生效时间的仅占9%,知道我国目前有几部教育法律的仅占9%,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状况令人担忧。教育法律知识的缺乏带来法制品质的缺失和法律判断的偏向,造成学校管理者凭主观意志和经验管理学生,教师凭一时意气对待学生,结果是:
其一,教师不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是合法的,何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如教师公开公布学生成绩是侵权的,公布成绩以激励后进生,殊不知已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其二,教师的侵权行为无疑给学生带来负面效应,使学生在学习和模仿中成为新的法制素质低下者。近年来,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诉讼案的增多,教育者法制素质低下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传统落后的学生观、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观念从20世纪80年代的提出到现在已二十余年了,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结果不太理想。许多学校依然是“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只要有高的升学率,待遇、职称、奖励、荣誉等等众沓而至。传统的学生观总体来看是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是灌输训练。落后的学生观、教育观带来的弊端是:
其一,“教师权威现象”,即教师有权决定是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给谁?怎样传?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一种特权,往往造成教师将学生逐出教室,剥夺学生的学习权;教师任意侮辱、殴打学生;歧视学生;采取种种非法手段教育训练学生;以罚代管等等侵权现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
其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升学率被置于唯一的重要位置,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依然是分数。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不惜一切采用各种手段(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成绩好的学生受到“重点呵护”,成绩差的学生成为“抨击对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公平对待权、公正评价权等受教育权。这种“差别对待”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造成部分学生孤僻、无自尊心、没有创造性、屈服压力、自卑、焦虑、撒谎等,甚至不尊重教师,厌恶体罚教师所教学科等,学生的德、体、美、技等受到忽视,成为分数的“奴隶”,而不是健康的社会人。
其三,教学手段的简单化。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不再钻研教学理论和反省教学方法,不再了解学生情况,而是对准考试猛灌知识,反反复复地强化、训练,一些教师是“老的方法不行,新的方法不明”,只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致使体罚和变相体罚十分盛行。
三、义务教育法制的问题
(一)在教育立法方面,我国义务教育法制体系不完备,结构不健全
从义务教育法律的横向覆盖面上看,我国的义务教育立法法域面仍然较窄,一些在教育实践中亟需的重要义务教育法律如教育行政法、义务教育投资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法等还未及时制定,造成教育立法落后于教育实践的局面。从义务教育法律的纵向体系看,还没有形成使法律顺利实施的层次有序的义务教育法规体系,义务教育法出台已l8年了,在此期间,l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实施细则,各省人大和某些县级人大也制定了一些规章,但对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各级政府的具体责任义务、经费投人、教师工资、校舍建设、学校收费、学生权益保障等等重大问题,还未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对接受义务教育者提供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保护方面的规范更不可思议地被忽视掉了。
(二)义务教育法制执法不严,监督机制弱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务主要由教育行政机关来管理,按照行政法的规定,教育行政机关在从事教育管理时依照自己的判断作决定、发布命令;享有教育事务的.组织管理权;独立承担其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这容易带来执法主体不清的问题,即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享有行政执法权。其次,教育行政机关既是执法者,又是办学者。当学校对学生发生侵权行为时,教育管理机关很难站在中间立场上处理“自家人”,甚至出现了教育行政机关带头做家长的工作,所谓“家丑不外扬”。再者,教育法律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存在合一的现象:教育行政机关是执法主体,同时又主要参与教育立法,在确定行政和民事权益时容易出现部门利益倾斜,并导致垄断教育法律解释权。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的监督集中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监督、各级人大对同级政府的监督及社会监督等三个系统。教育行政机关的监督显然难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进行督导、评价。社会监督除了当前比较热的新闻监督外,大多数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直接制约机制。新闻监督的社会影响大,但毕竟涉及面窄,且不熟悉实情,其监督力度仍然不够。
(三)义务教育司法制度十分薄弱
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的处理涉及教师、校长、教辅人员的行政惩戒的职能,但并没有像一些国家如法国那样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其拥有司法仲裁权,而且也无独立的行政仲裁机构,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则无处“申诉”。并且没有专门的“教育法院”,教育法律的司法往往由民庭、刑庭等执行;缺乏专职教育法律的司法人员,多数司法人员懂法不懂教育,不能站在教育的角度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由于现有法院诉讼功能还不健全,学生家长及学生回避诉讼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学校、教师的违法现象得以逍遥法外,屡禁不止。
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关系不顺
尽管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但传统管理体制的惯性使学校依然是“政府附属物”而不是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学校领导者往往屈服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权力人物等外部因素的压力,被迫做出违法的事,如乡政府指示学校向学生家长代收农村提留款;政府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或不足额发放引起乱收费;利害关系部门领导或工作人员向学校摊派费用或推销物品导致乱收费,形成以政策而不是以法来进行管理。同时,由于有政府作保护伞和避风港,学校容易利用这种条件逃避法律责任。加之长期依附于政府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使教师的职级与国家机关行政级别系列不恰当的对立,中小学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学校以及学校内部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教学、行政、后勤人员一律“向官看”,形成了教育管理上的支配控制而不是“服务”的思维习惯,造成了侵权,自己却往往浑然不知。
(二)政府的教育行为不到位
当前我国政府的教育行为不到位突出表现在投入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到达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自1992年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到有所回升,也仅不过2.49%,到底,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仍不足3%,远远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政府投入不到位,促使学校乱收费,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受到严重侵害,部分学生由此辍学,受教育权遭到间接侵犯。另一方面,政府对义务教育有保护的义务,理应通过改善学校办学环境,以促进学校平等参与竞争,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许多领导将“教育应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仅仅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专心致志搞政绩工程,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执法等重视力度不够,助长了侵权行为的蔓延;同时在教育效果弱化,教育体制改革缓慢,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校办学缺乏活力等问题上,政府采取的措施也不尽人意,受到侵犯的自然是学生的权利。
(三)学校内部管理的随意性
依法治校就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学校一切事务,它是依法治教在办学中的具体体现。然而许多学校在管理中,一方面对教育者的侵权行为不及时加以制止,甚至庇护,无疑助长了教育者对学生的侵权风气;另一方面,受利益的驱使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一些管理者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依法治校的思想没有真正落实。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学校执行的是“土政策”。以校长负责制为借口,个人说了算,甚至呈现集体违法的趋势,致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农村中学学情分析篇五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情绪日益蔓延。这种状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学生的稳定和巩固。我们知道,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理状态。初中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厌学比例有多大,厌学与辍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减少或消除厌学现象,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
一、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为弄清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我们在7所农村初中结合学生辍学情况调查,对230名教师、180名辍学生、225名辍学生家长和76名返校生进行了问卷了解,结果表明,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却是学习困难学无收获、知识无用、课程课业负担重、教师歧视体罚和赶撵(见下表)。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调查统计表单位:%
调查对象学习困难学无用知识无用;
课业老师歧视赶撵教师;
承认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镇乡初中教师、辍学生、返校生、家长比例更高。
二、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
1、课业负担重学习困难学无收获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初中新生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跨进中学的,他们对未来的学习抱有莫大的希望。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其中的部分学生,特殊是没有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的那部分学生,逐渐感到了严重的不适应:初中众多的学科课程让他们应接不暇,众多的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天天10多个小时的学习让他们身心疲惫,一次比一次差的考试结果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功课欠帐,作业累积,学习困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对于他们已经不再有任何吸引力,反而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负担和压力日益加重。1/3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并‘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明显。”(孙云晓等著《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见《中小学治理》第11期)而学生中流传着的“读书苦,读书累,不如参加等打油诗,就正是部分学生对课业负担太重学习困难苦累的真实感受。于是,他们的求知欲望不断降低,学习信心一再受挫,一些学生由此开始厌恶和逃避学习。
2、知识无用现象是引起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知识无用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读书无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一方面,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让人们感受到读书考学难,毕业后就业更难的事实,恰好为新的“读书无用”做了最好的注解。既然通过求学的道路无法顺利地跳出农村,改变生存环境,继续上学对部分学生来说,也就是尽尽义务、混混日子。加之价值观念的混乱和谋生手段的多样化使不少学生产生了读完初中就去打工的心理。
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初中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为“应试”服务的,相当程度上是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农村经济建设实际的,不少知识在实践中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孙云晓等人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51。4%的初中生……认为从学校学习的有些知识没用,他们对在校学到知识的有用性提出了质疑”就是最好的佐证(《您了解今天的中小学生吗?》见《中小学治理》19第11期)。这无疑是加剧学生厌学的最不可忽视的原因。
3、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失当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讥讽、讥讽、体罚、赶撵等严重挫伤学生自信自尊的教育行为在一些农村初中还比较普遍、常见。当然,部分教师是怀着恨铁不成钢、抱着为学生好,试图通过上述手段激发学生的自尊和努力向上的愿望为出发点的;有的教师则是对低差生作业完成差、学习效果差或者学习自觉性、纪律性差的一种愤怒;还有的纯粹是把这部分学生当成包袱,害怕他们在考试中影响了班级或学科整体成绩,不利于学校对自己的评价与考核,有损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力图通过上述方法把他们甩掉。但无论初衷如何,其结果都一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和冷酷无情的讥讽讥讽十分残酷地刺激着学生的神经,活生生地撕扯着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使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受到肆意践踏,导致学生自卑自艾自怨自责,自暴自弃,丧失学习信心,厌倦学校生活,甚至对学习、老师、学校感到惧怕;还使部分学生滋生逆反和对抗心理,破罐破摔,或旷课逃学、不完成作业,或抽烟赌博、打架斗殴,或捣乱课堂、破坏纪律。这些不当的方法和过激手段无疑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双差生”辍学的最主要原因。
比如,6月,某农村中学对1251名初中学生以问卷形式开展“行评”调查,结果就反映出了相当严重的体罚变相体罚现象,而且13个学科无一例外。其中反映体罚现象比较严重的外语、政治、物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生比例分别占到53。1%、47。4%、45。4%、43。3%、41。2%,就是明证。而在某些镇乡初中,这种现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消除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途径与方法
1、合理构建农村初中课程体系
农村初中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按照正在推进的第三次课程改革精神和“一标多纲”的要求,确定合理的课程门类,注重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课程设置应该涵盖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门类不宜过多,但必须有国家最低标准要求;选修课不应过滥,应该体现地方特色,有利于学生基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存技能的形成。
教材内容编排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社会最新成果,要结合各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经济文化水平,缩短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经验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间的距离。
要彻底革除课程设置偏多、教材内容偏深、教学要求偏高、练习设计偏难、检测考试频繁的现象,切实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着想,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条件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奠定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和消除学生的厌学现象。
2、帮助学生正确熟悉知识的价值
应该让学生懂得知识是人类聪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载体,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工具,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优劣和社会进步程度高低的标准。一个国家,国民把握的知识越多,标志着整体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我国现行的大中专毕业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并不是要阻断人才出口,更不是要断绝农村人才的出路,而是为了更加有助于人才的竞争成长,更加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真正的优秀人才是不难找到工作并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
与此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和全新的人才观,正确熟悉读书与求知、求知与成才的关系,正确熟悉学习知识与形成技能、把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明确读书学习与提高生存能力、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紧密关系。进而,让学生懂得从小树立起正确的读书观和人生观,养成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3、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对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的课程理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行为,要学会冷静面对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善于克服急躁情绪,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依法执教。在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权和自主发展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另一方面,要以平等的身份面对学生,多从情感上交流与沟通,多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与体贴,多在学习上加以指导和帮助,努力融洽师生关系。在教学方面,要多读书多钻研多汲取多思考,要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改进,形成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才能恰倒好处地处理教材内容多与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难与学生学习难、作业多与时间少的矛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当然,农村初中学校也要进一步端正办学目标,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评价考核办法,尽量避免单纯以“考分”为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为教师教学正确导向,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教师放手工作,开展创造性教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多给学校一些办学和治理的自主权,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造宽松的条件,要多松绑,少“念咒”,对学校的评价考核也不要单纯以学科统考成绩论优劣,而应该加强综合评价。只有这样,学校办学压力才会减轻,才能够有机会去发展自身的特色,同时也才有可能减轻对教师的压力,并最终减轻加在学生身上的沉重压力。
我想,当农村初中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学生学习有了极大的自主选择余地,学习压力得到减轻;当知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财富,吸取知识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当政府在学校教育发展上有了科学的导向机制,学校有了良好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当教师的手脚被彻底解放,教育观念得到彻底转变,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时候,那种简单粗暴、单一生硬的教育教学方法必将绝迹,所有学生将得到教师的真心爱护和真情的帮助,每一个学生面前将会出现一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由上述原因导致的厌学现象必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