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一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今年我担任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上,班级均分总是位于年级的中下等,说明我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迫使我更认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课堂设计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态,我认真地备课,注重了解学生的听课感受,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去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一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也就是备课是否充分。教师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就备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化学课本等。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让我更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层次分明。认真钻研课本则能更清晰的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2、做好听课总结
针对这一点,我尽可能多的去听课,校内、校外的课我都去听,在每节课后我都认真总结他们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在自己的课堂上扬长避短。一学期以来,虽然听课总数不多,但是发现听课后认真总结,对自己的备课、上课有很大的帮助。以后还要多听课,开阔思路,改进方法。
3、深入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学生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例如,讲到《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我发现学生连一个氧原子有几个电子都不知道,原以为是学生对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经过了解,才知道初中化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就能够做到及时补缺、补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4、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在高中化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该学生更多的“事实”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我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让他们发现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是有气体放出和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从而得出结论: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这样既使学生走出钠可以置换出任何金属的误区,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早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黑板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各科教学形式极大发展。我紧紧抓住这一变化,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时,我提早准备,制作了一个比较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实施后发现,采取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大大增强,进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缺点是: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过于关注动画,容易开小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更是有种“作壁上观”的感觉,参与意识不强。
每当我轮值晚自习时,我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利用课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在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某个问题被集中地提出,我就会马上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哪个知识点教授得不够清晰,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改进后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互动,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遇到各种疑难,除了自己解决,我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以求不断进步。我一定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强优势,改进不足,力争有更大的进步。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二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对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我认为只要抓住了高一,也就抓住了整个高中。
初中高中课难于衔接是由于教材、学习方法及课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好基础知识衔接,实现化学平稳过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学用语
2、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的关系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6、化学计算能力
7、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要求介绍
教改后高中的化学虽然整体内容略有减少,但却更注重实际知识的应用,化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整体难度并没有降低,而是有所增加,尤其是高一年级,新课改后,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几乎安排了中学化学中全部的知识模块。
新教材重实验,利于探究性学习,理论知识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应内容必须由教师引导和补充,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补充多少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两个极端。对无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对旧教材不熟悉,使得他们认为没什么可补充的,这样会造成容量不够,而有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全面的知识积累,经常会凭借增加已有的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造成课程容量大,教学进度慢,课时不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折中处理,拓展不能“一步到位”。
探究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各种传统教学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出的经典教学方法,与探究式教学方法无所谓谁优谁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传统教学方法也不排斥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利用教材中的思考和交流,学与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让学生总结说出现象,做出结论等。探究式教学法所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用这种方法。
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深深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面过程,让学生活动占主导地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帮助。因为现在高一学生学科多,学习负担重,大多数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和所讲过的典型方法遗忘现象比较严重。例如,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有一道书里四个方程式试题,方程式是课本及练习中常出现的,是送分题,而得分并不高。这说明学生课后没及时巩固,因此要特别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新教材一味减少知识点,删减有价值的内容,实践教学与专家的设想出现了矛盾,我了解到很多学科存在这个问题,教学一线的教师其实比专家在“如何使学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识,培养相关能力”方面更有深入了解,而且绝对结合了不同学生的实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回顾所教学生初中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备课是要经常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用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尽量把一堂课上得充实些。
很多学生学习后,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知识点不理解,通过批改作业及与个别同学交谈得知,认为初中化学很容易学,所以就不太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及方法提炼,没在化学上多做一些练习和巩固,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的化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在高一对学生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而是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级分化。要通过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如习题课,讲解试卷,练习册等,发现相似,寻找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三
在我的经验中,萃取方面的知识是高一学生的弱点,表现在对萃取概念似懂非懂,这就造成对萃取和分液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认识模糊,不懂得选择萃取剂。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得到深刻的认识,感到收获很多。在这之前我在教授这一节课时,对教材的分析不够深入,只是照搬教材。因为教材直接给出萃取的概念后介绍萃取操作,并没有给出概念的形成过程,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该节课在萃取概念之前设置了3个实验探究,能十分有效地使学生明白萃取的概念。我从学生后续学习的反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能弄懂萃取的概念;能清晰知道萃取和分液的联系和区别;能准确地选择萃取剂。这解决了我教学中的其中之一问题。
我们总困于课堂上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性学习;如何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该节课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都非常高涨,究其原因是该节课在设计上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情景化,特别是在问题情景上做了很多工夫。例如语言的生动有趣;问题有趣味性,有一定难度,有想象空间,有可达成度。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四
面对新课改,老师们都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授课,半学期下来都感受颇深。每到学期末老师都会做高一化学教学反思和高一化学教学总结,这会让老师提升教学质量,同学们也会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调整角色的变化,我认为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园丁而是泥土,学生是鲜花、杂草或小草。
二、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课改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三、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走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维目标的老路。
在备课时要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面了解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在教学时,要努力学习课程标准,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难度。比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离子反应”,要求学生知道溶液中离子的来源(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要求知道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中不是在首次出现时一下子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容的延续逐步完成。
五、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以上是老师针对新课改教材做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老师认识到创新和改变的重要性,同学们也该适当转变下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五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调整角色的变化,我认为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园丁而是泥土,学生是鲜花、杂草或小草。
二、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课改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三、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走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维目标的老路。在备课时要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面了解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在教学时,要努力学习课程标准,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难度。比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离子反应”,要求学生知道溶液中离子的来源(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要求知道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中不是在首次出现时一下子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容的延续逐步完成。
五、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以上是老师针对新课改教材做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老师认识到创新和改变的重要性,同学们也该适当转变下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六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调整角色的变化,我认为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园丁而是泥土,学生是鲜花、杂草或小草。
二、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课改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三、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走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维目标的老路。在备课时要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面了解教科书,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在教学时,要努力学习课程标准,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克服传统惯性和“一步到位”的思想,不要随意提高难度。比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离子反应”,要求学生知道溶液中离子的来源(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要求知道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课程标准中有些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中不是在首次出现时一下子达到的,而是通过内容的延续逐步完成。
五、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以上是老师针对新课改教材做的,老师认识到创新和改变的重要性,同学们也该适当转变下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七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对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我认为只要抓住了高一,也就抓住了整个高中。
初中高中课难于衔接是由于教材、学习方法及课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好基础知识衔接,实现化学平稳过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学用语
2、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的关系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6、化学计算能力
7、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要求介绍
教改后高中的化学虽然整体内容略有减少,但却更注重实际知识的'应用,化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整体难度并没有降低,而是有所增加,尤其是高一年级,新课改后,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几乎安排了中学化学中全部的知识模块。
新教材重实验,利于探究性学习,理论知识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应内容必须由教师引导和补充,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补充多少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两个极端。对无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对旧教材不熟悉,使得他们认为没什么可补充的,这样会造成容量不够,而有高三经验老师因为全面的知识积累,经常会凭借增加已有的高考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造成课程容量大,教学进度慢,课时不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折中处理,拓展不能“一步到位”。
探究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各种传统教学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出的经典教学方法,与探究式教学方法无所谓谁优谁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传统教学方法也不排斥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利用教材中的思考和交流,学与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让学生总结说出现象,做出结论等。探究式教学法所花费的时间长,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教师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用这种方法。
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深深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面过程,让学生活动占主导地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帮助。因为现在高一学生学科多,学习负担重,大多数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和所讲过的典型方法遗忘现象比较严重。例如,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有一道书里四个方程式试题,方程式是课本及练习中常出现的,是送分题,而得分并不高。这说明学生课后没及时巩固,因此要特别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新教材一味减少知识点,删减有价值的内容,实践教学与专家的设想出现了矛盾,我了解到很多学科存在这个问题,教学一线的教师其实比专家在“如何使学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识,培养相关能力”方面更有深入了解,而且绝对结合了不同学生的实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回顾所教学生初中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备课是要经常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用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尽量把一堂课上得充实些。
很多学生学习后,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知识点不理解,通过批改作业及与个别同学交谈得知,认为初中化学很容易学,所以就不太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及方法提炼,没在化学上多做一些练习和巩固,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的化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在高一对学生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而是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级分化。要通过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如习题课,讲解试卷,练习册等,发现相似,寻找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
以上谈了我在实施新课程教学实践后的一些问题与反思,这些问题可能是就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不知新课标走向如何,但我能肯定地说这些不可能是新课改所期望的,但课改必须进行到底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