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一
中文名: 端午节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2.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3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3.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4. 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5. 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6.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二
中秋节手抄报诗词内容1:
《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三
母亲节,是为了提醒我们感恩母亲,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做一份母亲节主题的手抄报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吧。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诗歌精选以及一些母亲节的手抄报作品,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花开的时候,
你似阵阵的花香,
围绕在我的身旁;
在飘雨的季节,
你像一把小伞,
让风雨对我无妨;
在落叶的日子,
你仿佛一件单衣,
为我驱走了凄凉;
在飞雪的时刻,
你犹如一根火把,
温暖了我的身体,
照亮了我的前方;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为了我
你历经了多少沧桑,
是你给了我生命
给了我力量,
让我看到了未来
母亲节手抄报图片1
母亲节手抄报图片2
母亲节手抄报图片3
母亲节手抄报图片4
当第一次睁开初生的双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无比圣洁
慈爱的睇视和欣喜的泪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细的盯着你
你朦胧无知的心本能地律动
却无法表述亲情只一阵四肢乱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声啼哭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抚育
终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躯
在调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决不等待,径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宝的第一声——妈妈
这是最感人的原始蕴蓄
无论世界上流韵着多少种语言
只有这一声呼喊绝对的相同
没有什么乐音,没有什么诗歌
能比这一声更动人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在我迷失方向时,
她会指引我、照亮我,
走向光明,
母亲,
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
在我孤独、无助时,
她会陪伴我、支持我,
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
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
不辞辛劳,
无怨无悔,
所以,在这一年一度的母亲节
我要说,
妈妈感谢您!我爱您!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四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小故事之一---丑女无盐拜月
丑女无盐是战国时期齐国人,芳名钟离春。相传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之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一年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无盐正在拜月,齐宣王偶然看到月光下的无盐,觉得她美丽出众,风姿超群,便立她为王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小故事之二---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小故事之三——嫦娥奔月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小故事之五---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一词,最早于《周礼》:所谓中秋,是因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或称“八月半”。
从字意上说,阴历的春夏秋冬,也是以三个月为一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七月叫孟秋,八月叫仲秋,九月叫季秋。八月正好是在秋季的当中间,八月十五又正好是仲秋的中间心里,所以叫中秋,又因为这天子的月亮是又亮、又圆、又满,有圆满的意思,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团圆节。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上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酷热的夏天过后,天朗气清,万里无云的秋夜天空,正足突显出月皎洁的光华。因此,每到秋天,天子总要到国都西郊的月坛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礼仪,很可能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正式成为岁时节日,应起于唐朝,唐书太宗纪,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以后就成为年中节日,至宋代更为普遍,常在中秋举行欢宴的活动,到了元末明初更具有创新的意义。
中秋有二种算法,一是依据四季算,因四季之中,七、八、九为秋,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称中秋;另一种算法则依据节气,按照二十四节气,一季共六个节气,秋季的六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百露、秋分、寒露、霜降,而秋分则是秋季之中;而秋天正是人人辛苦耕耘之后的五谷丰收、团聚庆祝的季节,因此,家家拜祀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出现一系列仪式和风尚活动,此外加上我国古代即有拜月习俗,因此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
中秋节原分为三部份:八月十四日为“迎接”,八月十五日为“正节”,八月十六日则叫“余节”。今天,大家在八月十五日“正节”吃月饼、过中秋。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五
对于制作清明节手抄报的同学来说,此刻应该需要与清明节相关的资料?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1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2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3
相信大家对清明节也非常熟悉,但是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渊源,意义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番,希望大家能够不忘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并且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是缅怀先祖及革命烈士的日子。但是我发现今天的清明节却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清明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先去了奶奶的坟墓去祭奠。当我看到纸灰飞向四处,仿佛又听到“当火熄灭,大地冷去。蒲公英飞向天空,人类重新面对一切”这句话。逝者已逝,后人缅怀,人类的生命长河如接力棒,代代相传。
给奶奶上完坟,我们又来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进入陵园,映入眼帘的不是许多人在缅怀先辈烈士,而是一副冷冷清清,垃圾遍布的景象。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想必很多人应是到风景区踏青去了,所以显得冷清。这陵园的景色也不错,这些垃圾应是来这游览的人留下的。我拿起一把扫帚,和妈妈一起把垃圾清扫完。我愿烈士们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在享受这些的同时,想过这样的生活是谁给予我们的?当祖国母亲备受蹂躏的时候,当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时,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舍子花般的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今天的我们,忘记了他们,也就忘了本吧。
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那场大灾难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清明节的意义。没有经历过的人,也应从书上,电视上,资料中了解到这些历史。但,无论他感受力多强,也无法感受到当时死亡真正的意义,因为我们是旁观者,但是旁观者更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是由当局者的热血生命换来的。清明节的意义是不应改变的。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六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腊八面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为的就是以防下巴被冻掉。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腊八粥也叫“佛粥”,民间也有把腊八粥叫做“防风洲”,据说喝了这粥,可以御寒。
其实腊八粥跟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前苦修六年,略无所获,一天在河中沐浴时,吃了牧女苏耶妲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了道。乳糜即乳粥,后来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为了感谢牧女,于是僧人们在腊八这天手捧钵盂,到街上化缘,将化来的米、枣等煮成粥,发给挨饿的人们。从此每年的腊八喝腊八粥。
喝腊八粥还有一个来历,就是源自腊八赤豆打鬼,据说腊八这天,鬼怪出来作祟,只要用红豆击打他们,他们就不敢靠前。后来赤豆打鬼演化成了赤豆熬粥,祛病镇邪的说法。
古印度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代
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明代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
清代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等等。
中秋节习俗代代流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我们都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传统,让亲情永恒,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传说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以下三大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让我们继续细品吧!
中秋节传说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传说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传说故事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七:月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八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人们登高望远,敬老爱老。那么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1、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2、重阳节,祝你快乐永远!
3、祝重阳快乐,合家康泰!
4、九九重阳节,幸福永长久。
5、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6、举起酒杯,为你驱走疲惫。
7、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8、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9、愿你安康久久幸福到永久!
10、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11、祝你:永被关怀,暖阳阳。
12、今天桓公座,不愧为孟嘉才。
13、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14、九月初九,好运跟你手牵手。
15、愿你安康久久、幸福到永久!
16、重阳九九,快乐随你到久久。
17、插一枝茱萸,株株都是思念心。
18、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19、品一杯美酒,重阳佳节倍思亲。
20、强行整理帽檐,曾经刮过天涯。
21、赏一片美景,菊花朵朵开我心。
22、送一块重阳糕,愿你永远高兴。
23、送一支山茱萸,愿你永远愉快。
24、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25、寻一份心情,登到高处想亲人。
26、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27、愿你容颜更美丽,青春永相依。
28、重阳糕,酒润肠,祝福手余香。
29、祝你生活步步高,幸运又安康。
30、祝我最敬仰的人,重阳节快乐!
31、喝醉了看风落帽,跳舞爱月留人。
32、九九重阳节,祝您家庭和和美美!
33、九月九去登高,事业发展步步高。
34、九月九赏菊花,开心快乐笑哈哈。
35、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缘入鬓。
36、愿你把快乐永享,幸福长伴身旁。
37、祝福老年人身体健康,过的幸福。
38、祝你激情久久幸福久久快乐久久!
39、岑生了很多新诗,性也喜欢酒精山。
4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1、登高遥望品甜糕,心寄悠悠祝福情。
42、登一登高山,心情舒畅,健康久久。
43、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4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45、九九归一齐祝愿,愿君生活美如画。
46、九九归一是重阳,步步登高人吉祥。
47、九九相伴是重阳,好事成双不可挡。
48、九九相逢是重阳,秋高气爽菊花香。
49、九九相随是重阳,天长地久岁月长。
50、九九重阳笑开口,健康幸福永长久!
1、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虽然繁忙的你我没有时间去赏菊登高,但是还是要送一份真切的关怀给年,希望老朋友一切顺利。
2、把思念托付给秋风,把关怀写满片片枫叶,把祝愿化作空气,把真心融入阳光,在重阳节的日子里祝你开心。
3、九九重阳,遍插茱萸,登高望远,品酒赏菊,问候老人,祝福友人,表达思念,送出真情,愿你重阳节快乐!
4、世上若有诤友,那就是如你对我那样关怀的朋友。愿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祝重阳节快乐!
5、重阳去登高,健康常拥有。重阳去饮酒,快乐无烦忧。重阳去赏菊,幸福握在手。重阳插茱萸,好运早当头。
6、有一种问候可以让你忘却孤单,有一种友谊可以让你感受到快乐,那就是我在重阳为你送出的祝福:祝重阳节快乐!
7、吃一块重阳糕,事业辉煌步步高;喝一杯菊花酒,生活甜美永恒久。重阳节来了,祝你节日快乐,阖家欢乐!
8、用快乐聚首,用真心开酒,用祝福斟酒,用舒心祝酒,用惬意饮酒;祝你九九重阳节,吃掉幸福,饮尽甜蜜,大醉快乐!
9、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祝重阳节快乐!
10、且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苍龙日暮尚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重阳将至,祝你节日快乐,身体康健。
11、老朋友很久不见了,但是对你始终保持着一份牵挂,在此重阳佳节之际,希望我们的友谊更上一层楼,祝你一切顺利。
12、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13、一品菊花香,三品豪酒爽,五看果实壮,七赏红叶景,九九重阳节,酒香景更美!重阳节,愿您和您的家人久久相聚。
14、送一缕阳光给你,在秋日的.萧瑟中为你带去暖和,送一份祝福给你,在重阳的佳节里为你带来关怀,重阳节快乐,每天快乐。
15、走过重重叠叠的足迹,模糊重重叠叠的画面,度过重重叠叠的时光,积蓄重重叠叠的思念,重阳节,祝您及家人福寿安康!
16、请你去赏九月菊,邀你共品重阳酒,把酒言欢,人生几何,重阳佳节,与君同乐,送上祝福,略表心意:重阳节快乐!
17、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又至,问候送上。品浓酒之香,念远方老友,送真心祝福,愿你年年岁岁,无忧无愁!
18、今年的重阳节你放风筝了吗?悠悠的风筝线正是代表了我对你的思念。祝重阳节快乐!
19、重阳节到了,秋高气爽,愿与你赏菊饮酒,登高遥望,祝你健康。
20、黄菊绮风村酒醇,紫门临水稻花香!天高气爽,人寿花香!重阳节快乐!
21、送你重阳糕,愿你步步高升。送你菊花酒,愿你生命长久。在这个金秋时节,祝你生活如意高高兴兴,重阳快乐长长久久。
22、九九重阳到,登高望远,集体出动;三五成群,结伴出行;快乐出动,祝福出动,朋友问候随你而动:重阳节快乐!
23、在此重阳佳节之际,为您送出我最真的问候,希望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生活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24、重阳节到,为你折上六只千纸鹤。分别给它们取名为健康,快乐,美丽,幸福,财富,亲情,六六顺利。祝重阳节快乐!
25、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畅身心,愿你健康久久;赏菊饮酒祛灾祸,愿你幸福久久;品糕插萸辟邪难,愿你吉祥久久。
26、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重阳节快乐!
27、笑容,重重叠叠,快乐天天见;祝福,重重叠叠,情谊永不灭。重阳节到,愿你重复幸福每一天,吉祥如意把手牵!
28、金秋送爽重阳日,丹桂飘香吉庆时,九月九日幸福长长久久,爱情天长地久,生活十全九美,烦恼九宵云外。人人开心愉快!
29、重阳节日又来到,祝福怎能少的了,祝你生活久久美好,心情久久愉快,家庭久久幸福。愿重阳节快乐!
30、重阳节到了,在这个秋高气爽,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31、秋高气爽,彩云追月,桂花飘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登高赏菊,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重阳节快乐!
32、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再沁心扉,宛如心声。祝愿天下的老人幸福安康!祝愿遥远的朋友们快乐平安。
33、又是九月九,放松心情走一走;抛开愁中愁,幸福健康笑开口;邀你同饮重阳酒,天天年年乐久久!重阳节快乐哦!
34、我用彩云编织缱绻的梦境,收集心中每一份感动,许下星空每一个祝愿,记载心头每一丝企盼,交织成一首幸福美丽的乐章!
35、请把工作烦恼压力留下,带上轻松快乐喜悦回家。值此合家团聚的九九重阳节,祝您全家健康快乐,幸福久久。
36、九九八十一,好运全都送给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幸福将会纠缠你。重阳节到来之际,为你奉上真诚的祝愿,祝你节日愉快!
37、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想你的人儿,时常挂心头。今日九月九,问候时时有,祝福永不休,赶走忧与愁!
38、思念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总让我在这金秋的时节想起你,今天是重阳佳节,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份关怀,希望你一切都好。
39、时光又到九月九,长长久久交好运,吉祥如意万事顺,永永久久享幸福,健康生活好滋味,平安人生伴你行,祝重阳节快乐!
40、说重阳,道重阳,收获季节遍地金黄;秋风吹动秋高气爽,稻子熟透菊花渐香,岁月如歌天地变凉,思念不变祝福奉上。
41、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在“重阳宫”,虔诚求得枚灵符:平安;吉祥;好运。统统送给你,祝福你节日快乐,一生平安!
42、重阳佳节相聚,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让我们一起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43、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重阳节快乐!
44、又到了重阳佳节,想起独在异乡的你心里难免有几分惆怅,想问一句你在他乡还好么,期待你回来得那一天我们一起欢聚。
45、祝您福寿康宁,一年到头常乐,良辰美景无限!九月九咱们一起去登山赏月啊!
46、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47、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48、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八大发,九九重阳祝你十全十美!
49、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朝着家乡望,九月九日望乡台,望来望去眼泪汪汪,敬礼挥手祈福祝福。
50、问候给过你,祝福送过你,但是都比不过今天的重阳节,我的问候和祝福都是双重的,愿你快乐久久相拥,幸福久久相随。
51、重阳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52、送你一杯重阳酒,愿你幸福久久长,送你一棵重阳菊,愿你事业节节高,送你一句重阳日的问候,愿你‘重阳节快乐’。
53、每逢佳节,重阳在列,片插茱萸,登高望远,举杯怀远,唯思尔等,愿君婵娟,共思美好,祝你重阳节快乐!
54、六六三十六,愿你无忧愁;七七四十九,愿你平安走;八八六十四,愿你好运气;九九八十一,重阳祝福你!
55、天上的朵朵白云,是我对你绵绵的思念;树上的片片落叶,是我对你深深的留恋;九九重阳齐相聚,一诉天涯思君愁!
56、今日重阳想到你,想要相见不容易,真挚祝福送给你,愿你顺心又如意。简单的祝福,真实的关心。重阳节快乐。
57、年轻人是春天的美,而老人则能使人体味到一种秋天的成熟和坦率。重阳节快乐!
58、每逢九九重阳,总是思念家乡。又到九九重阳,欢欢喜喜相聚。共赏秋菊花,共享菊花酒。祝重阳节快乐!
59、重阳节,祝你一重喜悦,两重欢笑,三重友谊,四重真情,融成十重光芒温暖你心窝,祝你重阳节幸福快乐!
60、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1、朋友,重阳节到了,愿你把我的问候当成剪刀,剪断烦恼;把我的祝福当成蜂蜜,甜到心底。祝福你身体健康,事业腾达,家庭美满,幸福平安,节日快乐!
2、沧海一粟,九九回归;天涯浪子,黯然伤神;亲朋满座,只差一人;快马一鞭,欢喜满心;终踏乡路,静听乡音;疾见亲友,顿感温馨!
3、人生是场旅行,总有些难忘的风景;相逢是那样美妙,相知是那样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调好;偶尔发个祝福短信,算是给你重阳问好!
4、又是重阳九月九,几杯薄酒送问候:一杯福临门,二杯乐悠悠;三倍好运伴,四杯事业优;五杯爱情好,六杯烦恼休;七杯合家乐,八杯解烦忧,九杯情久久!
5、九九重阳去登高,遍插茱萸在身旁。满眼都是菊花香,心中思念更绵长。只愿亲朋都安康,幸福岁月万年长。祝福声声随风扬,一直送到你身旁。祝重阳节幸福安康!
6、怀念,是亲情的眷恋;思念,是亲情的羁绊,登高思亲,九月九日重阳节,祝家人身体安康,幸福合乐!
7、重阳节,心情好,忧愁抛,幸福绕,收入高,事业好,饮食巧,不变老,烦恼消,困难少,九九重阳,快乐吉祥!
8、无论天涯海角,总有一条牵挂的线,始终围绕在你身边,逢年过节就出现在你眼前,重阳节到了,祝愿我的朋友幸福健康,平安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9、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劳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10、生活是那么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调好;总有些事无法忘掉,总有些人在身边萦绕;相逢是那样奇妙,偶尔发个祝福短信,算是给你重阳问好!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思念殷切。重阳登高望明月,风高云白,繁星似雪。问候永不停歇,祝福连绵不绝。提前祝你重阳节愉快合家欢乐!
12、假如快乐是花,就让欢笑在此时绽放;假如幸福是树,就让美好扎向你心灵深处。朋友,九月九,重阳节,真诚祝愿你健康,幸福,平安,好运,节日快乐!
13、酒是友情长青酒,久是天长又地久,九是五,六,八,九的九。九九重阳至,送你友情长青酒,愿你我友谊天长地久,祝你五谷丰登六六大顺八八大发快乐九九!
14、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相逢祥瑞降。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高气爽喜洋洋。金菊飘香,归雁成行,健康喜乐福绵长。重阳节,祝你幸福安康,和和美美!
15、岁月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着,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
16、重逢欢乐岂那般,阳光笑脸挂满面,节日喜庆爆满堂,快言豪语抒祝福,乐在其中真幸福。重阳节了,愿你心怀祖先,健康长寿,生活美满!
17、[九]九重阳多幸福,[九]霄云外都能祝;[重]阳佳节已来到,[阳]光雨露好舒服;[节]日到来收短信,[快]快打开读一读;[乐]在其中真幸福!
18、桂花谢去菊花开,重阳佳节乐开怀;生活其实都不坏,大约就是没你帅;想你时候最愉快,愿你顺心加发财;重阳节愿你青春永在,十分可爱!
19、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20、再美的'日子,没人关怀就是遗憾,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却能给我们带来温馨——所以我们都不吝啬寄给彼此关心,一样的日子,一样的牵挂,祝重阳万事如意!
21、丽追索梦想,品饮孤独宣泄痛苦,谱写希望向往明天,在这重阳佳节,把我的祝福收藏!祝你重阳节快乐!
22、重阳重阳万事不难,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们全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23、清爽气候艳阳天,全家出游登高山。满山遍野菊花香,手举茱萸辟邪安。席地而坐齐乐玩,菊花美酒频换盏。九九重阳节,祝福亲人都吉祥,亲朋好友平安康!
24、一条短信酒一杯,去年天气菊花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福归来,小园香径独开怀。重阳节到来之际,祝你节日愉快!
25、财神今天到,奖金满钱包;出门撞桃花,美女入怀抱;红霞映满天,欧美任逍遥;金秋重阳节,仕途步步高。
26、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重阳快乐。
27、秋风凉凉,情意绵绵,重阳九九,祝福真真:祝你年年岁岁节相同,问候声声感相似,学习工作前途无量,身体生活健康美满,九九节快乐!
28、梦是飞翔的翅膀,带着我们遨游到远方;心是温暖的港湾,赋予我们前进的力量;微信是问候的帆船,载着祝福载着希望,愿你幸运永远,重阳节快乐!
29、老年只是青年的开花时节,是一个更成熟、更卓越的青年。祝重阳节快乐!
30、九九重阳,祝福久久,关爱久久,愿天下人们:时逢九九,幸福久久,快乐久久,健康久久,甜蜜久久,九九归一,一切顺心,一切如意。
31、一九月月有,二九难聚首,一年只一天,就是九月九;祝福天天有,难见是朋友,借这佳节日,真情传不休;祝你九月九,快乐幸福留!
32、一年一度九九到,重阳佳节人欢笑。团圆登高赏菊去,尊爱老人乐淘淘。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你事事顺心,美满幸福。
33、登高远眺前程锦,饮酒畅谈人生俏,赏菊言欢情意长,品糕甜蜜心头畅,重阳喜庆都来到。
34、老才有小,重阳莫忘多敬老;有空多回家,父母心里乐开花;唠叨别厌烦,说的全是好经验;时光容易逝,亲情岁月忽已晚;孝敬不嫌早,一片孝心全家好!
35、六六大顺事事顺,九九重阳久久乐,借此重阳佳节,愿秋风吹走你的烦恼,吹来你的快乐,双阳带给你微笑。
36、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你。祝我的爱人重阳节愉快!
37、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38、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39、久久重阳节到了!在这菊花飘香的时节,在这夕阳醉美的日子!衷心祝愿你: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40、茱萸插遍山头,小径菊香也洒了一地。又到九月九重时,秋意飒爽送思意。愿此时漫步青云的你步步高。
党建党节手抄报内容篇九
清明节的习俗有不少,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也有很多,大家都可以整理完写在手抄报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简短,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2008年清明节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1、最经典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扫墓祭祖、春游踏青是两大习俗。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是祭祀的人,人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沧桑而悲凉。
是啊,每一次的清明,勾起的都是生与死的思考。
下雨了,雨水飘在脸上,不算冰凉,还是春日。
心中有些郁结,想找个地方喝一杯。抬眼望去,何处是酒家?
还好,有一个牧童,“哎,童儿,哪里有酒家”。牧童抬手指指杏花村。
可以想象,在杏花村,在酒中,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治愈。
在清冷的春雨中,在悲凉的清明中,我们总要再一次停下来思考,思考人生或生死。
2、最悲凉的清明词: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熙宁七年的暮春,苏轼在镇江公干,已经半年没有回家了。此时,恰逢清明节,他想杭州了,想家里人了。
在许多人看来,春日里,百花盛开,处处好风光,可苏轼却高兴不起来,已经到清明了。
身处异乡的我,无法为祖先扫墓,只能在黄昏的小院里思念着亲人。
亲人与自己隔着咫尺江山,像极了余光中的那首诗:你在那头,我在这头。
望穿秋水,音信全无,怎么办?
到梦里吧,梦里去与他们相会吧,可是,角声又惊醒了我,梦中相聚也成了奢望。一颗游子的心顷刻破碎。
中国人对于家有着天生的眷念,每逢节日,都是思亲的日子。
3、最欢喜的清明诗: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时节,正是仲春时节,花儿盛开,芳草青青,踏青游玩最合适不过了。
有人追逐着落花,穿行在垂柳之间,坐在石头上休息,看着流动的溪水。
有人举杯痛饮,看着落花,不肯错过每一秒绚丽的春天。
清明节,好天气,就是要游玩,就是要开心,大好春光,如果你不珍惜,以后肯定会后悔。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美好,绝美的风景,一见如故的朋友,一杯令人心醉的好酒。
珍惜一朵花开,珍惜人生中美好的时刻,就是对美好最好的回馈。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对于制作清明节手抄报的同学来说,此刻应该需要与清明节相关的资料?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1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2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的图片3
相信大家对清明节也非常熟悉,但是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渊源,意义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番,希望大家能够不忘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并且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是缅怀先祖及革命烈士的日子。但是我发现今天的清明节却没有了当初的意义。
清明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先去了奶奶的坟墓去祭奠。当我看到纸灰飞向四处,仿佛又听到“当火熄灭,大地冷去。蒲公英飞向天空,人类重新面对一切”这句话。逝者已逝,后人缅怀,人类的生命长河如接力棒,代代相传。
给奶奶上完坟,我们又来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进入陵园,映入眼帘的不是许多人在缅怀先辈烈士,而是一副冷冷清清,垃圾遍布的景象。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想必很多人应是到风景区踏青去了,所以显得冷清。这陵园的景色也不错,这些垃圾应是来这游览的人留下的。我拿起一把扫帚,和妈妈一起把垃圾清扫完。我愿烈士们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在享受这些的同时,想过这样的生活是谁给予我们的?当祖国母亲备受蹂躏的时候,当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时,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舍子花般的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今天的我们,忘记了他们,也就忘了本吧。
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那场大灾难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清明节的意义。没有经历过的人,也应从书上,电视上,资料中了解到这些历史。但,无论他感受力多强,也无法感受到当时死亡真正的意义,因为我们是旁观者,但是旁观者更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是由当局者的热血生命换来的。清明节的意义是不应改变的。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腊八面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为的就是以防下巴被冻掉。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腊八粥也叫“佛粥”,民间也有把腊八粥叫做“防风洲”,据说喝了这粥,可以御寒。
其实腊八粥跟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前苦修六年,略无所获,一天在河中沐浴时,吃了牧女苏耶妲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了道。乳糜即乳粥,后来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为了感谢牧女,于是僧人们在腊八这天手捧钵盂,到街上化缘,将化来的米、枣等煮成粥,发给挨饿的人们。从此每年的腊八喝腊八粥。
喝腊八粥还有一个来历,就是源自腊八赤豆打鬼,据说腊八这天,鬼怪出来作祟,只要用红豆击打他们,他们就不敢靠前。后来赤豆打鬼演化成了赤豆熬粥,祛病镇邪的说法。
古印度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宋朝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代
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明代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
清代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
清明节的习俗有不少,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也有很多,大家都可以整理完写在手抄报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简短,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2008年清明节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1、最经典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扫墓祭祖、春游踏青是两大习俗。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是祭祀的人,人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沧桑而悲凉。
是啊,每一次的清明,勾起的都是生与死的思考。
下雨了,雨水飘在脸上,不算冰凉,还是春日。
心中有些郁结,想找个地方喝一杯。抬眼望去,何处是酒家?
还好,有一个牧童,“哎,童儿,哪里有酒家”。牧童抬手指指杏花村。
可以想象,在杏花村,在酒中,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治愈。
在清冷的春雨中,在悲凉的清明中,我们总要再一次停下来思考,思考人生或生死。
2、最悲凉的清明词: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熙宁七年的暮春,苏轼在镇江公干,已经半年没有回家了。此时,恰逢清明节,他想杭州了,想家里人了。
在许多人看来,春日里,百花盛开,处处好风光,可苏轼却高兴不起来,已经到清明了。
身处异乡的我,无法为祖先扫墓,只能在黄昏的小院里思念着亲人。
亲人与自己隔着咫尺江山,像极了余光中的那首诗:你在那头,我在这头。
望穿秋水,音信全无,怎么办?
到梦里吧,梦里去与他们相会吧,可是,角声又惊醒了我,梦中相聚也成了奢望。一颗游子的心顷刻破碎。
中国人对于家有着天生的眷念,每逢节日,都是思亲的日子。
3、最欢喜的清明诗: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时节,正是仲春时节,花儿盛开,芳草青青,踏青游玩最合适不过了。
有人追逐着落花,穿行在垂柳之间,坐在石头上休息,看着流动的溪水。
有人举杯痛饮,看着落花,不肯错过每一秒绚丽的春天。
清明节,好天气,就是要游玩,就是要开心,大好春光,如果你不珍惜,以后肯定会后悔。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美好,绝美的风景,一见如故的朋友,一杯令人心醉的好酒。
珍惜一朵花开,珍惜人生中美好的时刻,就是对美好最好的回馈。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