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集锦篇一
1、学生自渎了解巴金与《家》的有关背景资料。
2、了解《家》的故事梗概。
3、了解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巴金与《家》的有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四、重难点
1、了解《家》的故事梗概。
2、了解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3、封建大家庭罪恶,封建制度的黑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
家,在人们的眼中,都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但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作品多以抒情笔调,描写新知识青年对旧制度、旧文化的强烈憎恨和大胆抗争,充满激情,语言清新流畅。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1982年获“但丁国际奖”,1983年又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三)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内容。
(四)内容分析
1.主题概括
三份爱情的毁灭,三个女性的死亡。
觉新——梅、瑞钰、觉慧——鸣凤。
2.人物赏析:
(1)梅
原名钱梅芬,觉新兄弟的姨表兄妹。与觉新青梅竹马,相互爱恋,因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被拆散,后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因婆家对她不好,在娘家抑郁而死。
(2)瑞钰
家长们用抓阄的办法为觉新选定的妻子,善良贤惠,高老太爷死后因无法承担迷信的“血光之灾”的责任被迫到城外待产,最后难产而死。
(3)鸣凤
(4)觉新
高家的长房长孙,觉民、觉慧的大哥,是一个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深受封建礼教制度的迫害,但又渴望幸福生活,具有“二重人格的人”。他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性格内涵。
(5)觉慧
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代表。封建大家庭“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觉新、觉民的弟弟。参加了具体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斗争,包括勇敢参与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坚决反对“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蔑视等级制度与丫头鸣凤相爱,反对包办婚姻支持觉民逃婚,大胆揭穿迷信的捉鬼、血光之灾等邪说,最后义无反顾地从封建大家庭出走。
3.问题“谁是凶手?”
探究:觉慧和觉新在爱情中的表现
(1)觉新对于梅:
和梅表姐相爱,但是由于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一些小矛盾就扼杀了这段美好的恋情。觉新很痛苦,但是没有反抗,对于父亲为他安排的与李家的婚事表示顺从,回房蒙头大哭一场,继续与李家小姐瑞钰完婚。
(2)觉新对于瑞钰:
高老太爷去世后,瑞钰产期将至,陈姨太因嫉妒怨恨瑞钰,以“血光之灾”为由要觉新把瑞钰送到城郊外待产,觉新不想,但是没有反抗,照做了;四天之后觉新去看瑞钰听到瑞钰凄惨的叫声,但是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钰就这样叫着他的名字死去了,他们最终也没有见上一面。
(3)觉慧对于鸣凤:
与鸣凤相爱,又常常处于矛盾当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在鸣凤被安排嫁给冯乐山做小妾是他还一无所知,在鸣凤想要向他倾诉时他忙于自己的事业,最后鸣凤被逼得投湖自尽了他才后悔地追去,已经晚了。
4.假设:时光可以倒流,觉慧和觉新会怎么做?
5.探究:是什么导致了觉慧和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明确:觉新:不满封建家庭的专制,但是他的长房长孙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个性,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和平相处”,他凡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家对于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是又难以割舍,所以他最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向封建势力一次次地妥协退让,甚至牺牲自己的爱人。陷在封建传统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觉慧:一个充满朝气的反抗者、家族的叛逆者,他体察到封建家族的虚伪黑暗和腐朽,决心要做自己的主人。但是在抗争的过程中,他也有一些大胆幼稚的行为,到外面寻找新生活。他冲破世俗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在矛盾中,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对于他祖父,觉得他们两个像敌人,但是当他祖父去世之后他又觉得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
6.时代背景:
明确:“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划时代的革命运动。它以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旗帜唤醒了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性解放,在“五四”时期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吸引着无数新一代青年。
“五四”运动就像一场梦一样,迷住了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但随着这个梦逐渐地褪却其梦幻色彩,其矛盾性就逐渐显现出来。
7.作者的生活背景:长期的封建大家庭的生活
明确:李家是当地的殷富,数代都是书香人家。巴金等五个兄弟姐妹从小生活在五进三重的李公馆里。然而,随着父母亲的离世,他的家族开始了内部分化。在其后的分家过程中,家族内部的倾轧丑态毕露,巴金看到了人情世态和诗礼传家背后的龌龊。1920年,巴金的祖父也因病死去,遗产的争夺由此引发,巴金在这些事情上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这给了《家》丰富的创作素材。
作者身处五四运动之中,自然沾染了浓重的时代气息,对旧社会既愤怒又留念,对封建人物既痛恨又同情,对新出路既渴盼又迷惘,作者本身就处于这样一个痛苦、矛盾、挣扎的过程中,所以《家》中的人物,尤其是与作者最为相似的觉慧,不可避免的宣泄出作者的矛盾与痛苦。
8.小结: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要为青年写作,他写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要控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诉”、“宣告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走上奔溃的道路,走到他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家》中的觉慧和觉新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矛盾性造成了人物性格的矛盾,人物的悲剧命运也是时代不可避免的,是无法被拯救的,的出路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接受新思想的影响,自己拯救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集锦篇二
(一)抓住贯穿课文的思想感情线索,领会课文的深刻寓意,认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具备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难老泉》教案教案。
(二)了解课文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了解课文引用史料传说的作用。
(三)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分析课文。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是怎样熔景物、传说、古迹、新貌于一炉写景抒情的?
分析:本文的特点是,熔景物、传说、古迹、新貌于一炉,写景抒情。文章开头两段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山西的新旧变化,突出了今日山西的青春活力。接着以“难老泉”为核心,以“难忘”精神为中心,既介绍了晋词的名胜古迹,又引用了有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以及名人诗文,多方面表现“难老”这一特点。让读者感受到,这里有不老的清泉,不老的江山,更有不老的人民,不老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才会像“难老泉”一样“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源远流长。
分析:本文没有从晋祠或难老泉起笔。文章宕开笔墨,从山西写起,由山西而太原,由太原而晋祠,由晋祠而“晋祠三绝”,由“三绝”而难老泉。前后内容由远而近、由大到小,并有着鲜明的内在联系,看似散漫的笔墨,始终紧扣着“难老”二字。开头写历史的新陈代谢,使山西“难老”,太原“难老”,一派“繁荣、“欢乐”景象,实际是为下文抒写对“难老泉”的观感张本。写晋祠“三绝”,“宋塑侍女”似乎仍在“呼唤”“说笑”,青春常在,“古柏齐年”历经三千多年仍生机勃发,更是“难老”,这些记叙描写,继续为“难老泉”铺垫。而“难老泉”自身,则长流不绝,“千年万年”造福一方;人民又借助水力“再创造”,“一手是工,一手是农”,取得令人“兴奋”的业绩,使难老泉更焕发青春。文章就是这样以“难老泉”为核心,以“难老”精神为中心组合材料,熔景物、传说、古迹、新貌于一炉,做到了形散而神聚。
分析:答:本文穿插的古史资料,主要有郦道元《水经注》关于晋祠的记载,《山海经》关于晋水出源的说明等;穿插的传说主要有“桐叶封弟”,“饮马抽鞭,柳氏坐瓮”、“张郎分水”等。前者表现晋祠景物的历史真实性,后者赋予晋祠景物以神话浪漫色彩。二者相结合,说明晋祠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说明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斗争,是他们用血汗和智慧,换来了绿水常青,江山不老,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难老泉》教案教案》。去掉这些材料,就将失去“难老”这一中心的深刻意义。
分析:三篇文章都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但《雨》文、《长》文在描写时更显出浓墨重彩的特点。《难》文较多地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如说难老泉“从地质考察,据说有两万万年或者三万万年呢。据文字记载,‘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古时候的晋国因晋水而得名”,“晋祠背后的山叫悬瓮山”,“泉水从一丈深的石岩里涌出来,真有点像从瓮里涌出的样子。水的流量不小,一秒钟一点八吨。流水永远不停,雨涝不增,天旱不减。水微温,通常是18摄氏度。泉水澄清碧绿,像泻玉泼翠一般。”这些文字,运用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难老泉的地质年代、地理位置、流量水温以及常流不息的特点。《难》文写难老泉,也引用了一些诗句,如引用李白诗句“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引用范仲淹诗句“千家灌禾稻,满月江南田”等。这些引用,既用以描绘形象画面,也用以表现难老泉的水质特点和灌溉农田的贡献,兼有描写和说明的作用。
(五)本文是怎样紧扣题目的“难老”二字展开描写的?
分析:课文标题是“难老泉”。“难老”为“题眼”。全文自始至终紧扣“难老”二字:写山西,写太原,都突出了他们的欣欣向荣,虽古老却又充满青春活力。记述晋祠诸多景观,也时刻不忘交待其历史之悠久而青春常在:“宋塑侍女”,站在那里将近一千年了,走近她们跟前,“仿佛听见她们说笑的声音”,不仅面容“不老”,连性格也还是跟年轻人一样,还是爱说爱笑!“古柏齐年”也透露出极强的生命力。至于课文描述的主体“难老泉”则更是多侧面地揭示了它的“难老”。先是由泉名而想象“那喷涌的水源,那长流的碧波,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接着介绍它的历史,“倒是很老的”,但时至今日,其流量仍然“一秒钟一点八吨”,“雨涝不增,天旱不减”,而且“澄清碧绿”,“泻玉泼翠”,似乎依然豆蔻年华,楚楚动人。它“一边支应新建的热电厂的用水,一边浇灌一千顷稻田”,“无限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是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青春更加焕发。文章结尾,“五个年头过去了”,“记忆还是新的”,仍以“难老”收笔。
作者游晋祠,特别钟情于“难老泉”,行文时时紧扣“难老”,唯恐一般介绍不够,又旁征博引古代文史资料、民间传说奇闻,用来加深印象,可见不是一般地赏景拾情,而是别有深意。作者是要借此来赞颂我们的人民,他们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他们创造了美丽的传说,创造了美好的文化,他们正在创造祖国的今天与未来。这种深情不是显露于文字表面,但细心的读者却一定能发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难老泉》是一篇游记散文,阅读时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
(同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按思考题讨论,教师根据同学发言归纳。)
课文按照游踪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带着浓挚的怀想”踏进山西及其省会太原。
第二部分(3~15段)写访晋祠和难老泉的观感。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又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3~4段),写难老泉的名字和历史。
第二层(5~9段),写晋祠的来历和晋祠三绝。
第三层(10~11段),写有关难老泉的传说和情况。
第四层(12~15段),写“不系舟”,张郎分水的传说和今天人们对晋水的利用情况。
第三部分(16~17段),总结全文,突出“最难忘的还是‘难老泉’”。
(同学们只要把大的部分分对即可,对每部分所概括的段意不要求与教师说的完全相同。)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集锦篇三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学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集锦篇四
1、了解话剧有关知识。
2、通过鉴赏语言,熟悉剧情,揣摩主要人物周、鲁的内心情感,感知、评价“相逢”部分的戏剧冲突。
3、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立足剧本,鉴赏语言;走近人物,体会情感;
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把握作品的时代意义。
一课时
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雷雨》。
二、作者简介源: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三、戏剧知识再介绍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舞台艺术。按结构规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按题材和年代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现代剧、历史剧等。
四、《雷雨》故事情节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鲁四凤不幸也送命……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五、互动探究
1、把握戏剧冲突
明确: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
2、学生表演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几位同学对课文节选部分中的第一场的表演吧,有请他们(掌声响起)
明确:对学生的表演作出评价,鼓励并指正。
六、作业布置
用自己的话来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试讲,我觉得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环节比较紧凑,有效地抓住了教学目标,通过动作与朗读、表演、想象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雷雨》中矛盾冲突。本堂课也存在不足:
1、对学生的关注力不够,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环节虽完整,却不能够与学生更好的联系在一起;
3、学生讨论的环节较少,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留的时间也比较少。
通过本次授课,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许多不足,在今后一定踏实钻研教学内容,同时也提升自身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课件集锦篇五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
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说学法:
学生学法:
1、讨论交流法
2、个性展示法
3、课堂辩论法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的法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形成自我观点后的沟通交流,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助于学生新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个性展示法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书面的鉴赏分析打好基础。课堂辩论法的应用使得课堂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较量,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
说教法:
教师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归纳法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永远离不开朗读法,在本次课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包括配乐朗诵,学生朗诵喜欢的诗句,背读和教师引读。让读书声读书声真正的弥漫在诗歌的课堂。本课以以主问题的设计带起全文的赏析,因此学生的分析鉴赏在课堂的呈现上会显得有些零散,教师借用点拨、归纳的方法,结合板书的设计能够增强课堂的条理性,使得学生的发言更清晰。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国被誉为诗歌的王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上溯到《诗经》,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追溯到《离骚》。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诗经》中的《氓》。
新课导入从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切入,本课是学生高中语文学习中古代诗歌单元的第一课,从《诗经》入题吻合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同时《离骚》概念的引入也为本单元第二课做了铺垫。
二、 明确学习目标
1、 了解《诗经》的特点,分析比兴手法。2.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明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真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关于《诗经》,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过《蒹葭》和《关雎》,因此学生对诗经的特点和比兴的手法并不陌生。诗歌女主人形象的概括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中关于爱情观念的探究作为本课的突破难点。
三、 配乐朗读,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诗歌学习在于朗读,在学生第一遍朗读中选用古琴曲《凤求凰》为背景音乐,为朗读营造一种古韵氛围,更易于带学生进入诗境。朗读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主要是读音的准确和四言诗二二拍的节奏。
《氓》是一首叙事诗,学生自主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有助于理解诗歌浅层的含义,对女主人公恋爱、婚变、离开的经历以及情感脉络的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为重难点的突破做好了铺垫。
四、 教学重难点突破
1、初探究:课文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勾画出来,并简要赏析。
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在于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概括与认识。但重点内容突破的问题设置没有选用“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从《诗经》手法角度“诗歌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诗句入手,这一角度突破口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角度多便于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比兴手法运用等方面发散出去,也就是用一个总问题将全文穿起。同时这样的问题设置更便于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阐发出来,正所谓“读进去,说出来”。这样的读诗的角度,除去让学生学会解读《氓》之外,也学会读诗鉴赏诗的一般规律。
这一环节中,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更注重于课堂的生成,教师重在引导而不是讲授。在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先自主理解,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展示。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立的见解。
2、再探究:女子离开氓以后,能不能获得幸福?
这一问题的设置事实上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正确爱情观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本身就是两面性的,富于辩论性。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读,会在课堂上呈现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在辩论声中学生们会对正确的爱情观有清晰清楚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以规避学生完全脱离开文本进行无根据的拓展延伸,在本堂课上学生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的争辩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五、 课堂小结
什么是爱,爱是灵魂的共通,爱是精神的平等。什么是爱情,朦胧派诗人舒婷用《致橡树》给我们做出了诠释。
本课以朗读舒婷《致橡树》节选收尾,以教师朗读的声音带动学生一同跟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与学生上一环节内容想成呼应,同时有和上课伊始的朗读呼应,从朗读声气,再朗读声中结束,使得整堂课的设计结构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