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篇一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
本学期工作室的必读书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一书,我利用假期时间认真读了这本书,领悟到了很多。《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书中提到课程改革要建构的课程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体现。
“问题解决”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书中还提到“问题解决”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能够深层理解并运用知识)、提升其思考技能(能够分析与综合信息等),发展其研究能力(能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等),精练其沟通技术(学会表达、说服、多媒体呈现等),强化其合作的社会技能(学会倾听、处理好角色关系、具有团队精神、民主素养等),增强其学习能力(会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解决问题,会反思),促进其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和创新精神(能以灵活、多样、新颖、非常规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发展等等。
在本书中,重点强调了好的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融合的,也可以理解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一个有效的策略。
对我们教师而言,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需要各种各样的行动策略,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则为它们寻找理念转化指明了一个方向,即任何教学策略最终的目的之一都是要实现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书中还提到如何培养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对于这个 问题我们每位老师都是深有体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生教育之本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此项工作本书也给了一些很有效的指导思想。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时,不仅是他的认知兴趣、好奇心会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智力潜能也可以得到最为充分的调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采取激励教学法。
读了《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觉得“问题解决”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寻求资源以求解决之道。而且还告诉孩子们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养成勤思、善思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当代小学生必须从小具有的一种学习能力。
读过这本书后觉得自己的教学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我觉得它能够让我这些年轻教师从大方向上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进行的现状有一个很全面理解和认识,并为年轻教师在教学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前进的灯。
今天学习了吴厚明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一次感觉到新教材的难教。新教材中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安排,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意图很明显,授之以渔嘛,给学生以方法的学习更重于知识的学习。
例2中出现的订阅报刊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3种,一共有多少种订法?《科学博览》《优秀作文》《小小发明家》。教者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分类分析。订一种、两种、三种各有几种可能,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的形式共同一一列举出所有的可能。大组交流时我认为应该将学生的列举显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的理解更有样可寻,有样可依,对于后面题目的解答有一定的帮助。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这种方法是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者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先分类,再有序地进行一一列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只有两三条例题,但练习中的题目都需要教者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方法的形成更需要一定的练习才行。
徐长青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策略》这节课,彰显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他幽默风趣,洒脱自然,沉稳大气,体态语言犹如相声艺术大师,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创造了儿童喜欢的数学。他的课堂教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理性深刻,蕴含着“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理念,给与会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徐老师在教学中不仅善于启发、点拨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主动探究,而且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既凸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会„„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这一全新理念,也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探究能力究竟有多强?在学习的道路上儿童自己能走多远?学生的心智潜能是巨大的,徐老师充分信任学生,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引发认知冲突。当徐老师举起撕成的纸片,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验证了纸撕成4片后,先投影直观图形,让学生明确只能将一张纸撕成4片,然后他有意地制造了一个使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把一张纸撕成4片,照这样撕下去,能撕成20xx片、20xx片和20xx片吗?”激发学生猜想,使学生感觉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徐老师巧妙引出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一句名言:“当你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要学会知难而——退。”告诉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可“退”到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进而向学生渗透“知难而退”“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接着,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研究最简单的数据:1、4、7、10、13„„通过对撕成纸片的结果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可以发现规律。这样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原来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退”的办法来分析、发现规律,使复杂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由受阻变为通畅,学生的心理从胆怯走向自信,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此时此刻,“知难而退”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王国里的奥秘。
徐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列的过程中,通过枚举归纳推理,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用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在“退”中探求规律、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徐老师将撕成的4片纸交给学生,让学生将其中的一张纸片撕成4片,一共是7片,学生继续撕下去„„徐老师依次板书:1、4、7、10、13„„。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4→7→10→13,依次增加3片,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增加1个3、2个3、3个3、4个3。“还有怎样的规律?”徐老师继续鼓励学生发现,有的学生说:“撕出的片数除以3余1。”有的学生说:“撕出的片数减1是3的倍数。”在此基础上,渗透无限思想,并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规律:3n+1。最后,让学生判断:能撕成20xx片、20xx片和20xx片吗?学生能依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正确判断。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思想的真谛,真正领悟到其中非常重要的“退”的那一步,于是徐老师进一步追问:“现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退是目的吗?退完就完了吗?”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深入感悟“以退为进”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时需要退退退,大踏步地退,退到不失事物本质的时候,再进进进,小步子的进,回头看,找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知难而“退”,遇到困难可以退一步,回头看看,寻找规律再进一步探究,“退”是为了“进”。这是学习策略形成的精彩演绎!
徐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带领学生反复训练,获得体验,仔细品味,这其中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与方法,还是一种可贵的数学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拼搏进取精神。也许很多年以后,这个班的学生会忘却这节课所学习的具体内容,但是徐老师在这节课上所传递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也就是装入孩子们头脑中的解决问题的“法宝”,却将始终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而无法抹去,让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徐老师的课,理性而严谨,灵动而睿智,让我们久久回味,特别是他的课堂中所蕴含的理念、思想和内涵,更让我们领略了理性课堂折射出数学的无穷魅力。如果要说还有一点什么建议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在引导学生猜测撕纸的片数和发现数列规律时压缩一些时间,留出一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把“退”中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在其它问题情境中进行再次实践体验,这样就能够增加这节课的内容厚度,也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篇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 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内容。接下来就跟着本站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浅谈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心得体会吧。
各位老师,今天我执教的是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备课过程,是自己一个对教材编排意图不断提出质疑,不断理解深化的过程。
下面就谈谈这节课备课的体会:
(1)明确教材意图,是上好课的前提。
在理解教材意图中,我备课时经历了一番曲折。
最先,拿到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果我是学生,教师给我出了这两道题目,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教材中预设的思考方式。
如例2的小明集邮。教材出示了“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特别是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这一设计,备课的时候,我曾问过学生,如果让你自己做例2,你会想到摘录条件吗?没有一个学生表示会这么做。
问题出来了,为什么教材所设想的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我和我的学生都不认同呢?是教材的编者错了吗?还是我理解教材上出现了误差。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思索后,我终于领悟的教材的意图。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认识,“如果我的教学目的只是教会学生会解答例1和例2的话,那我就只能是教教材。而真正的用教材来教,应该是通过对例1和例2的解答,让学生经历倒过来推想的思维过程,认识倒过来推想策略的特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用这个策略解决问题。
认识到这一点,我对教材的理解上升到了另一个境界。
例1与例2只是本课教学目标的载体。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所以,例1与例2如果我不学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让学生做,学生会不会做?结果应该是肯定的。比如例2,学生非常熟练地就能用求未知数的知识解答。
我的学生之所以想不到例1和例2所呈现的思维方法,那是因为这些方法正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2)选择教学方法,应从教学目标入手,不可盲目求新求异。
备课时,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活力,我们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自主探索,我们的教师有了更多的自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去学生数学知识。学生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无疑是幸福的。
所以,拥有这样观点的我也必然要在这节课里,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所以,第一次备课,我给了学生很大的自学空间。比如:例1的教学中,我在提示题目之后,便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策略去解答。在例2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根据题意整理条件。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虽然画出了图,可是这个图不是根据倒过来推想策略画出来的,这还有什么意义。在例2的教学中,学生甚至跟我反应:如果让他们自己解答例2还能懂,可是如果让他们整理条件,反到被绕糊涂了。
这一切是为什么?难道,自主探索在这里行不通。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节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课,而要教学生的策略正是孩子们生活经验中所缺乏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了由前往后思考的习惯,必将影响到本节课里2道例题的解答。
想到这里,我懂得了教师教学用书上教案编写者的意图。在我第一次看到教学用书上的教案时,我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教学用书上的教学过程太过精细,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空间与探索。现在,我明白了:有的知识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特别是像倒过来推想这种策略,是不太适宜自主探索的。
在也是这节课为什么没有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非常流行的方法的原因所在。
想起了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也是这一节课,例2的教学是学生自学的,学生非常顺畅地将教材例2预设的思维过程演译了一次,学生的表现让我惊讶不已。
各位老师,以上的一些纯粹是我个人在上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思考,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本来是不敢讲的,因为怕讲错了。不过一想,继续是交流嘛!应该说一些真实的想法,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虚心指导。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目标之一。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起,每册都编排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了更好的把握新课程的意图,更好的落实这一课程目标,学校数学组对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系列性的磨课活动。一轮探讨活动下来,大家感触颇多。
一、关注教材,由薄读厚,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现行的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贯彻新课程理念而编写的。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和吃透教材。
前后联系读厚教材:读懂教材要求教师能系统的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孤立地理解教材内容,而要把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结构中去,在知识板块中理解教材所处的地位,从而正确定位。纵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的编排如下表:
册数 教学内容
四(上)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下) 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上) 用枚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下) 用“倒过来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上) 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下)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字斟句酌读透教材:读透教材就是要研读教材的一词一句、一图一画以及例题的前后顺序,练习的要求等等。例如,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安排的是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分成两步:例1教学替换的方法和初步的假设思想,例2应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例1的问题情境比较容易引发替换的需要,并借助直观形象的替换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替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第90页的“练一练”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问题解决应用了例1的替换思想,但无论是把大盒换成小盒,还是把小盒换成大盒,替换后所有盒子里可以装球的总数都会比原来减少或增加,在这一点,它又为例2的教学作了铺垫。例2有可能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的连续替换思路的稳定、有序展开,需要依靠画图、列表、枚举等其他策略的支持。相应的“练一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例2那样的替换活动,为独立解决练习十七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这样字斟句酌,深刻领悟后,设计例1的教学时,一般就可以分成四步:一:图文结合,发现策略。二:引导替换,运用策略。 三:交流策略,感悟方法。四:回顾策略,体验再认。
二、关注学生,由表及里,彰显教学设计心理起点。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可能还存在什么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资源,是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也是彰显教学设计心理起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经触及了哪些?”这一知识经验准备状态,更应关注“为什么要学习解决问题的这个策略”的心理原点问题。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的例题是典型的相遇问题。主要编写意图是启发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会用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因此,在出示例题后“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信息吗?”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刚学过的列表整理的方法。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便落在研究如何画线段图来整理信息。教学中教师分以下几个层次展示:1、展示学生尝试的原始线段图,从例题的文字叙述到示意图,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线段图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做全、做细了线段图。2、接着电脑演示完整的画图过程,让学生在规范的引领下再次感受线段图。3、最后,让学生进行完整的操作。那为什么列表与画线段图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要把浓重的笔墨倾注于后者?教师在解题说理的过程中有意让学生比较,从而明白线段图在行程问题中更加形象与合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感。
三、关注教师,由虚到实,凸显课堂教学设计亮点。
教师要研究教材的逻辑体系和结构、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领会教材预设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问,更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让课堂成为展示自己风采的场所。
六年级(上)导入新课时,擅长讲故事的女教师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君王,有一次有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体重。大臣们都想不出好办法来替大象称体重。这时曹操5岁的小儿子曹冲从人堆里走出来,告诉大家想到的办法。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称出石块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播放课件《曹冲称象》三幅图片)。
师:听了故事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曹冲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渲染了气氛,导入了新课;而另一位男教师则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尤其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于是他就“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什么叫策略?”学生们凭着已有经验,认为策略就是一种方法,一种计策、一种谋略。虽少了几分热闹,但多了几许思考。
四、关注过程,由浅入深,呈现教学流程反思视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更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以及探究的深入与细致。
五年级(上)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教研组在第一次设计教学流程时是这样安排的:(1)先让学生说说从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然后用小棒实际摆一摆,观察所摆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3)操作后让学生说说长和宽的米数,引导学生有序填写下表: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这一教学流程的实施非常顺畅。教学时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其所表达的信息是在教学时借助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自然展开列举活动。只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已能不借助操作,直接进行列举。统一安排这一操作活动,使这些孩子兴味索然。据此考虑与发现,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后简单分析:(1)“不同围法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能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试试看?”(2)学生进行探究、思考。(3)交流反馈: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宽摆1米,长就是8米;宽是2米,长就是7米,宽摆3米,长就是6米;宽是4米,长就是5米,再摆下去就和前面一样了,所以有四种。生2:我没有用小棒摆,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就是9米,8+1=9;7+2=9;6+3=9;5+4=9,这样也找到了四组。师:“比较用小棒摆和直接列出的围法一样吗?”生:“一样。”------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寻求答案;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根据长和宽的和,直接列举,甚至达到了有序列举。教学虽然看似无序,却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今天我教学的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单元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本课时选取的素材是类似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继续感受替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我始终都是着眼于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方法,感受解题策略。 下面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1、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师:实际上,今天我们接触的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古人我们称之为“鸡兔同笼”问题。它出自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大家看,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和这个鸡兔同笼问题是不是有共同的特点呢?我过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会使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多么了不起啊!
2,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过程中寻找有效的、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策略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经历一个解题过程中的感悟过程,教学时,在学生在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我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并试一试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有的解题策略去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策略是否可行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和体验。而后,老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与碰撞中逐步深入的体会假设、替换策略的运用过程极其价值。
3,数学问题的研究方式要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给学生以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浓起来,思维才能活起来。
“鸡兔同笼”问题相对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划船问题,本身容易激发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再加上画图、列表与假设、替换策略的整合运用,使学生直观地把握了替换过程中的道理,感受到替换策略的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从而能自觉地接受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其展示思维过程,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到和他的讨论之中,并且尊重该学生的选择,并没有硬牵着学生去关注与42人相差的人数与每只大小船能坐的人数差之间的关系,而是顺应于学生的思维,学生想把大船调整成几只就把大船调整成几只,按照他们的想法组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探索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因此,课堂中才会有学生产生了更多不同的假设方法,有假设大船5只小船5只的,甚至有开玩笑说假设大船6只小船4只的,最终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不违背大船、小船共10只的条件,假设的方法是很多的。
4,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最终要指向问题的解决。
有的人认为,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是感受策略,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能解决问题。我认为不其然,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又何谈对策略的感受和领悟呢。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使学生认识替换策略的存在,也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替换的过程,能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有效合理地运用替换方法解决问题。
如何进行替换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顺应学生思维,最初是根据1只大船9只小船能坐的人数比42人少了10人,使学生直觉的认识到大船太少,要增加大船,减少小船;而后,经历这样几次调整后,学生开始关注到少了的人数与大船小船能坐的人数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这时,我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因为这一步的理解是最难的,对一大部分学生来说,还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才能帮助理解。我在这个环节,把重点定位在感受替换的策略,开阔学生的思路,通过“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的问题,促使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策略。在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画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替换的依据,从而真正把握替换的方法,使学生在经历对比之后能自主选择和运用较为简单、直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特点,能根据问题呈现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解题策略。
总之,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是更重要的。我想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的所在吧。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篇三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目标之一。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起,每册都编排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了更好的把握新课程的意图,更好的落实这一课程目标,学校数学组对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系列性的磨课活动。一轮探讨活动下来,大家感触颇多。
一、关注教材,由薄读厚,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现行的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贯彻新课程理念而编写的。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和吃透教材。
前后联系读厚教材:读懂教材要求教师能系统的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孤立地理解教材内容,而要把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结构中去,在知识板块中理解教材所处的地位,从而正确定位。纵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的编排如下表:
册数 教学内容
四(上)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下) 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上) 用枚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下) 用“倒过来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上) 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下)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字斟句酌读透教材:读透教材就是要研读教材的一词一句、一图一画以及例题的前后顺序,练习的要求等等。例如,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安排的是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分成两步:例1教学替换的方法和初步的假设思想,例2应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例1的问题情境比较容易引发替换的需要,并借助直观形象的替换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替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第90页的“练一练”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问题解决应用了例1的替换思想,但无论是把大盒换成小盒,还是把小盒换成大盒,替换后所有盒子里可以装球的总数都会比原来减少或增加,在这一点,它又为例2的教学作了铺垫。例2有可能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的连续替换思路的稳定、有序展开,需要依靠画图、列表、枚举等其他策略的支持。相应的“练一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例2那样的替换活动,为独立解决练习十七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这样字斟句酌,深刻领悟后,设计例1的教学时,一般就可以分成四步:一:图文结合,发现策略。二:引导替换,运用策略。 三:交流策略,感悟方法。四:回顾策略,体验再认。
二、关注学生,由表及里,彰显教学设计心理起点。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可能还存在什么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资源,是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也是彰显教学设计心理起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经触及了哪些?”这一知识经验准备状态,更应关注“为什么要学习解决问题的这个策略”的心理原点问题。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的例题是典型的相遇问题。主要编写意图是启发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会用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因此,在出示例题后“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信息吗?”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刚学过的列表整理的方法。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便落在研究如何画线段图来整理信息。教学中教师分以下几个层次展示:1、展示学生尝试的原始线段图,从例题的文字叙述到示意图,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线段图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做全、做细了线段图。2、接着电脑演示完整的画图过程,让学生在规范的引领下再次感受线段图。3、最后,让学生进行完整的操作。那为什么列表与画线段图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要把浓重的笔墨倾注于后者?教师在解题说理的过程中有意让学生比较,从而明白线段图在行程问题中更加形象与合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感。
三、关注教师,由虚到实,凸显课堂教学设计亮点。
教师要研究教材的逻辑体系和结构、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领会教材预设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问,更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让课堂成为展示自己风采的场所。
六年级(上)导入新课时,擅长讲故事的女教师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君王,有一次有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体重。大臣们都想不出好办法来替大象称体重。这时曹操5岁的小儿子曹冲从人堆里走出来,告诉大家想到的办法。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称出石块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播放课件《曹冲称象》三幅图片)。
师:听了故事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曹冲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渲染了气氛,导入了新课;而另一位男教师则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尤其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于是他就“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什么叫策略?”学生们凭着已有经验,认为策略就是一种方法,一种计策、一种谋略。虽少了几分热闹,但多了几许思考。
四、关注过程,由浅入深,呈现教学流程反思视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更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以及探究的深入与细致。
五年级(上)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教研组在第一次设计教学流程时是这样安排的:(1)先让学生说说从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然后用小棒实际摆一摆,观察所摆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3)操作后让学生说说长和宽的米数,引导学生有序填写下表: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这一教学流程的实施非常顺畅。教学时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其所表达的信息是在教学时借助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自然展开列举活动。只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已能不借助操作,直接进行列举。统一安排这一操作活动,使这些孩子兴味索然。据此考虑与发现,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后简单分析:(1)“不同围法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能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试试看?”(2)学生进行探究、思考。(3)交流反馈: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宽摆1米,长就是8米;宽是2米,长就是7米,宽摆3米,长就是6米;宽是4米,长就是5米,再摆下去就和前面一样了,所以有四种。生2:我没有用小棒摆,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就是9米,8+1=9;7+2=9;6+3=9;5+4=9,这样也找到了四组。师:“比较用小棒摆和直接列出的围法一样吗?”生:“一样。”------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寻求答案;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根据长和宽的和,直接列举,甚至达到了有序列举。教学虽然看似无序,却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篇四
各位老师,今天我执教的是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备课过程,是自己一个对教材编排意图不断提出质疑,不断理解深化的过程。
下面就谈谈这节课备课的体会:
(1)明确教材意图,是上好课的前提。
在理解教材意图中,我备课时经历了一番曲折。
最先,拿到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果我是学生,教师给我出了这两道题目,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教材中预设的思考方式。
如例2的小明集邮。教材出示了“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特别是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这一设计,备课的时候,我曾问过学生,如果让你自己做例2,你会想到摘录条件吗?没有一个学生表示会这么做。
问题出来了,为什么教材所设想的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我和我的学生都不认同呢?是教材的编者错了吗?还是我理解教材上出现了误差。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思索后,我终于领悟的教材的意图。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认识,“如果我的教学目的只是教会学生会解答例1和例2的话,那我就只能是教教材。而真正的用教材来教,应该是通过对例1和例2的解答,让学生经历倒过来推想的思维过程,认识倒过来推想策略的特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用这个策略解决问题。
认识到这一点,我对教材的理解上升到了另一个境界。
例1与例2只是本课教学目标的载体。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所以,例1与例2如果我不学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让学生做,学生会不会做?结果应该是肯定的。比如例2,学生非常熟练地就能用求未知数的知识解答。
我的学生之所以想不到例1和例2所呈现的思维方法,那是因为这些方法正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2)选择教学方法,应从教学目标入手,不可盲目求新求异。
备课时,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活力,我们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自主探索,我们的教师有了更多的自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去学生数学知识。学生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无疑是幸福的。
所以,拥有这样观点的我也必然要在这节课里,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所以,第一次备课,我给了学生很大的自学空间。比如:例1的教学中,我在提示题目之后,便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策略去解答。在例2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根据题意整理条件。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虽然画出了图,可是这个图不是根据倒过来推想策略画出来的,这还有什么意义。在例2的教学中,学生甚至跟我反应:如果让他们自己解答例2还能懂,可是如果让他们整理条件,反到被绕糊涂了。
这一切是为什么?难道,自主探索在这里行不通。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节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课,而要教学生的策略正是孩子们生活经验中所缺乏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了由前往后思考的习惯,必将影响到本节课里2道例题的解答。
想到这里,我懂得了教师教学用书上教案编写者的意图。在我第一次看到教学用书上的教案时,我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教学用书上的教学过程太过精细,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空间与探索。现在,我明白了:有的知识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特别是像倒过来推想这种策略,是不太适宜自主探索的。
在也是这节课为什么没有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非常流行的方法的原因所在。
想起了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也是这一节课,例2的教学是学生自学的,学生非常顺畅地将教材例2预设的思维过程演译了一次,学生的表现让我惊讶不已。
各位老师,以上的一些纯粹是我个人在上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思考,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本来是不敢讲的,因为怕讲错了。不过一想,继续是交流嘛!应该说一些真实的想法,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虚心指导。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反思篇五
各位老师,今天我执教的是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备课过程,是自己一个对教材编排意图不断提出质疑,不断理解深化的过程。
下面就谈谈这节课备课的体会:
(1)明确教材意图,是上好课的前提。
在理解教材意图中,我备课时经历了一番曲折。
最先,拿到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果我是学生,教师给我出了这两道题目,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教材中预设的思考方式。
如例2的小明集邮。教材出示了“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再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特别是根据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这一设计,备课的时候,我曾问过学生,如果让你自己做例2,你会想到摘录条件吗?没有一个学生表示会这么做。
问题出来了,为什么教材所设想的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我和我的学生都不认同呢?是教材的编者错了吗?还是我理解教材上出现了误差。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思索后,我终于领悟的教材的意图。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认识,“如果我的教学目的只是教会学生会解答例1和例2的话,那我就只能是教教材。而真正的用教材来教,应该是通过对例1和例2的解答,让学生经历倒过来推想的思维过程,认识倒过来推想策略的特点,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用这个策略解决问题。
认识到这一点,我对教材的理解上升到了另一个境界。
例1与例2只是本课教学目标的载体。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所以,例1与例2如果我不学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让学生做,学生会不会做?结果应该是肯定的。比如例2,学生非常熟练地就能用求未知数的知识解答。
我的学生之所以想不到例1和例2所呈现的思维方法,那是因为这些方法正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2)选择教学方法,应从教学目标入手,不可盲目求新求异。
备课时,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活力,我们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自主探索,我们的教师有了更多的自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去学生数学知识。学生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无疑是幸福的。
所以,拥有这样观点的我也必然要在这节课里,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所以,第一次备课,我给了学生很大的自学空间。比如:例1的教学中,我在提示题目之后,便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策略去解答。在例2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根据题意整理条件。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虽然画出了图,可是这个图不是根据倒过来推想策略画出来的,这还有什么意义。在例2的教学中,学生甚至跟我反应:如果让他们自己解答例2还能懂,可是如果让他们整理条件,反到被绕糊涂了。
这一切是为什么?难道,自主探索在这里行不通。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节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课,而要教学生的策略正是孩子们生活经验中所缺乏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了由前往后思考的习惯,必将影响到本节课里2道例题的解答。
想到这里,我懂得了教师教学用书上教案编写者的意图。在我第一次看到教学用书上的教案时,我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教学用书上的教学过程太过精细,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空间与探索。现在,我明白了:有的知识是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特别是像倒过来推想这种策略,是不太适宜自主探索的。
在也是这节课为什么没有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非常流行的方法的原因所在。
想起了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也是这一节课,例2的教学是学生自学的,学生非常顺畅地将教材例2预设的思维过程演译了一次,学生的表现让我惊讶不已。
各位老师,以上的一些纯粹是我个人在上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思考,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本来是不敢讲的,因为怕讲错了。不过一想,继续是交流嘛!应该说一些真实的想法,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虚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