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生活随笔篇一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一个小山村度过的,虽然离现在有些遥远了,但在我心中却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回忆。那时,我的父亲在另一个村子当小学老师,离我们村大概三、四公里的样子,我也随着父亲在那个村子上学。这个学校总共有7个老师,家里离学校都比较远,所以中午是不回家去的,我和父亲中午也不回家,学校专门雇了个师傅做饭。油盐酱醋米菜都是老师凑钱出的伙食费买的,只是做饭的柴火很成问题。于是学校组织学生一学期搞几次勤工俭学,让学生回家砍一些柴火交到学校,按年龄大小任务不等。
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我上小学三年级,学校安排学生砍柴,我们的任务是四十斤,多交了有奖励。由于我家较远,就想到离家近的同学家去砍柴,我刚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就有很多同学抢着让我去他家。我最后选择一个叫晓军的同学家。其实晓军和我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以前还打过架,他跟我说他们家山上的柴多,长得又高又密。
中午,很早学校就放学了,我跟着晓军去他们家,同路的同学很多。别看平时大家在班里互不相让,可是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气氛就很愉快,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特别是晓军,很照顾我,帮我拿东拿西的,不让我有任何负担。路上不断地经过同学家,我们不断地说着再见。偶尔碰到同学的家长,大家会把我介绍给他们,说这是胡老师的儿子。有的家人会热情地说:“胡老师家的儿子?有空到我家来玩啊!”我总是笑呵呵地答应着。
到了晓军家,他的父母倒了茶,拿了些零食招待我,晓军说:“我们学校搞勤工俭学,要交四十斤柴火,我们现在要去砍柴。”说着就拿上工具拉着我就走,也不管他父母在后面叮嘱些什么。外面已经等着几个人了,有三个孩子是住在晓军家附近的,也是我们学校的,都认识,还有一个我们班的同学云鹏。一行六个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发现他们手里除了打柴的工具还有盐和辣椒面,我问他们拿这些做什么。他们说:“你别问,一会儿去了你就知道了!”江南的这些个小山村,虽然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却也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
我们走到一个山脚下,有一条宽两米左右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大家都不走了,都把裤子挽起来,在河里摸起了螃蟹。到这时我才明白他们拿盐和辣椒面做什么,原来他们这是要野炊啊。我因为害怕螃蟹的两只大钳子,没有敢下水。我在岸边发现了一只大螃蟹,却不敢去抓,喊来晓军,只见晓军张开手掌只一抓,整只螃蟹就被他攥在手里,任凭螃蟹张牙舞爪也夹不到他的手。他把螃蟹背上的硬壳轻轻一掰,就掀掉了,接着在河水里洗了洗,就手扔进了我们带来的塑料袋里。不一会儿,大家就抓了满满一塑料袋,大概有三、四斤,外加两只拳头大的青蛙,真看不出来,这清澈的小河里还有这么多的小怪物。看着他们抓到的战利品,我很高兴,却冷不防被云鹏一把给拽到了河里。我有点气恼,捧起一捧水就泼向了云鹏,旁边的人也被打湿了。这一下,可热闹了,水面掀起一朵朵水花,漫天的水珠洒向我们,我们在河水里,尽情地嬉闹着,跌倒了爬起来,欢乐的笑声在群山之间环绕着。不一会儿,一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大家气喘吁吁地上了岸。
来到山中,我们找一个相对开阔的草地,点上一堆火。把衣服脱下来拧干,都晾在了旁边的小灌木上。云鹏说他二叔在这跟前儿种了一片红薯,他想再挖几个红薯过来烤着吃,大家一致赞成,我是举双手赞成,一直以来我对螃蟹和青蛙不感兴趣,特别是青蛙,一看到它,身上就起鸡皮疙瘩。去了三个人挖红薯,剩下的人用棍子把螃蟹穿成串儿,在火上烤,两只剖了肚皮的青蛙,被裹了辣椒和盐巴埋在了火堆下面煨。不一会儿,云鹏他们提着十来个斤把重的红薯回来了,云鹏说:“大的没敢挖出来,留地里了,害怕煨不熟。”大家又把火堆堆的大一点,七手八脚的把红薯埋了进去。十来分钟,这空气里就充溢着烤螃蟹的香味。大家把烤的焦黄的螃蟹撒上辣椒面和盐巴,又在火上撩了一下,就算烤好了,晓军先递给我一支,我疑疑惑惑地咬了一点蟹肉,瞬间感觉一股又鲜又香的味道从唇间溢了出来,赶紧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连螃蟹的两只大钳子都被我吞了下去。总共烤了十几串,我一连吃了四串。大家又把青蛙从火堆里拨拉出来,把表面的灰尘拍打掉,多余的辣椒面和盐倒了出来,扯下一条腿沾了些盐和辣椒面,就要我尝尝。我说:“这个我不敢吃,太吓人了!”云鹏说:“这个是这里面最好吃的了,你先尝一尝,不好吃就别吃了。”我闭着眼睛,尝试着咬了一点,却是满口的香气,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我说:“这么好吃,再去抓几只来烤着吃!”也不去管青蛙是益虫、长得丑陋这些因素了。晓军说:“行了,不早了,再去抓青蛙,我们要等到天黑才能回家了。这两只青蛙都给你吃!”这时,我才想起来,我们该砍的柴还没有砍。我说:“行!”毫不客气地把两只青蛙消灭干净了。说笑间,红薯也煨熟了。大家把它们从火堆里挑了出来,在地上滚了滚,蹭掉红薯皮上的柴灰,迫不及待地剥掉红薯皮,热腾腾地冒着热气,一股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让这一帮馋嘴的小屁孩过足了瘾。大家约好,下次砍柴,我们还在这里,到时候把晓军家的小鱼网拿上,我们再捞些小鱼和小虾什么的来烤着吃。
所有的野物被我们消灭光之后,大家伙儿才熄灭了火堆,穿上半干的衣服,拿了柴刀去打柴。果然,这山上的蕨类植物长得很茂盛,都可以割来当柴火。只是,不时地有兔子从蕨丛中窜出来,吓人一跳,最恐怖的还是蛇,我只敢跟在晓军他们身后割一些柴火。二十来分钟,我们就砍够了任务。回家时天已经黑了,身上的衣服倒已经全干了,完全看不出来疯玩后的狼狈相。晓军的父母把晚饭都准备好了。晓军的母亲说:“今天刚好在集上买了点新鲜猪肉,给你们做了个红烧肉吃。”饭桌上除了红烧肉还有一个辣椒炒鸡蛋和素炒白菜,看起来很诱人,可是我和晓军这时候根本不饿,心里想着学校什么时候再搞一次勤工俭学。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记忆中的那次野炊是那么的有趣,吃的是那么地尽兴。多想再回去吃一吃那美味的水鲜,亲近一下那灵秀的山水,见一见那快乐的儿时玩伴儿。
乡村生活随笔篇二
一直向往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在紧张忙碌奔波中寻求一丝宁静;在血腥激烈竞争中寻求一份淡雅;在夕阳西下,夜深人静时,苦苦思索着人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晨,推开窗户,新翻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花香传入口鼻,满目的翠绿,赋含万物的生机,微风轻轻地吹拂,扬起淡淡的幽香,莺歌燕舞,演奏着悠扬的乐曲,此时,真想将这美妙的心情,定格在美丽的画卷中。
生命中永远不会拒绝的,就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
生活之美,是不是就是如此。
有幸,去看看大海,聆听海的声音,领悟海的真谛。坐在沙滩上,感受着咸咸的海风。涨潮时,大海就像一只愤怒的狮子,汹涌的海浪拍打着海岸,让人惊心,令人动魄;浪平时,大海就如一位和蔼的老人,温柔腼腆。
静如止水,动如蛟龙,动与静的落差竟如此的让人惊诧。而此时能感受的,就是自己的渺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活的芬芳无处不在。
真正的生活,就像一杯淡淡的茶,稳如泰山,淡然自若。淡然的把一切看轻,保持平和的心态,才是我们生活中真正所需要的,平淡的田园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才是我们最具有生命真意的真谛!
朋友,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也能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一切。
乡村生活随笔篇三
早上,我很早的起来(5点钟),把衣服穿完后,把鞋子一系,就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吸收着空气中的新鲜,看看窗外,有许多的村民起来了,但他们的孩子还蜷缩在被窝里,在做着美好而香甜的梦。
过了一会儿(7点钟),金鸡啼鸣,大家睡在被窝里的人都起来了,每个人家里烧着火,有的小孩怕冷,非要坐在火坑旁起来穿衣。
时间好快啊!(转眼间到了8点钟),大家吃完了早饭,都去河边洗衣:他们不用河水洗,他们会带一桶水和两个桶洗衣服,他们在河边的石头上洗衣服,他们边洗衣服边哼着歌曲,乐呵呵的洗完以后,回家去做中饭(9点钟),大家就一起回到了家中,回到家中,最想喝上一杯茶,休息休息,他们休息的时候,头发上会慢慢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家乡味。
休息完了(12点),菜还没熟,不知道为什么,家乡人炒菜为什么这么快,挥挥手的时间,菜就熟了。我们肚子咕咕叫时,闻见菜的香气,到吃饭时,就会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如果还没有吃饭,肚子还在咕咕叫时,自己就会独享快乐--美味的菜。
吃完饭后(13点钟),在道场上会经常看见一些孩子在捕蜻蜓,听见孩子的欢声笑语。这时的大人已经上山采茶叶了。
采完茶叶(16点钟),整整采了3个小时,大家满载而归,唱起了一首首歌,他们的辛勤换回了快乐的心情,他们像吃了蜜一样,心情是那么的开心,已经没有词可以代替他们此时的心情。
采完茶叶后(18点钟),他们那茶叶买了一些钱,辛勤=心情,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意思:你付出了,上天就会让你得到应有的报酬,没有付出,你想得到什么,上天也不会让你得到。
开开心心回家勒(18点30),卖了钱,买了东西,该回家了!
回到家(19点钟),回到家,有的小孩听话,孝顺,他会倒上一杯茶或者给家人按按摩;有的小孩盼望着家人能买点零食,所以当家人回来时,他会将目光扫视着家长;有的小孩不懂家人的辛苦,当他们回来时,也若无其事,自己玩自己的。
做晚饭(20点钟),坐下来休息了1个小时,该煮晚饭了,他们才用了5分钟,短短的5分钟,就将晚饭弄完了,每家每户吃饭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坐在外面吃,有的坐在电视前吃,有的坐在电脑面前吃,有的对着天空大家的吃饭的形态各式各样。
睡觉(22点钟),离吃晚饭已经有一小时多了,大家吃完饭后,看会电视,就洗了睡觉。
乡村的生活真幸福,如果你不信,可以来瞧一瞧,我们这里的人都很热情,他们会欢迎大家的到来!
舟
又是一年感慨叹,又是一年花似锦!
挥别昨日云彩,你是否还在为明日的路徘徊;
挥别昨日情怀,你是否明日更加精彩;
挥别昨日尘埃,你是否明日更加轻快;
挥别昨日彷徨,你是否能更加坚强。
纵然你多么凄凉,纵然你是魔王让人无比恐慌。但我的信念永不会变,我的坚强时刻备战。我在成长,因此也更加善战,战胜那属于我的辉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叶扁舟海天扬,素观河川眼前现。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游子像一叶扁舟飘忽不定,时常独想他故乡的港湾、港湾里那静心宁意的草木。但他不怕苦不怕累继续寻找着属于他那片更大的天空。佛之大,不渡无缘之人,舟虽小,不行无底之海。纵然前面荆棘坎坷,纵然明天惊涛骇浪,即便港湾未现,我依然会勇往直前。要为我的人生扬帆起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港湾。我相信“志达则智达也”!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再不知不觉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眼角又多了一丝“皱纹",回想昔日社会中的自己、生活中的自己、工作中的自己,有过辛酸、有过快乐,有过泪水,也有过欢笑。社会中我们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左右逢圆;生活中我们算计着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家庭理事;工作中我们下体恤员工,上心怀领导。必须毫不怠慢的处理着手中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走着..走着..为了父母不再担忧,为了妻儿老小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男人的我们肩上的压力又重了许多,记得有人问过:你远离父母,而随着时光的蹉跎他们会渐渐老去谁来倾听他们的唠叨,谁又来为他们端上倒上一杯暖暖的热水......想到这里无比的心酸...此时我相信任何一个游子,任何一个问事业打拼的男人都会有此感受,我们会时常告诉自己:我很坚强,我一定行,我们都怀揣理想去为我们的一片天去奋斗,其实这些话背后是自己真正的空虚与渺小。
写了这些不是自己儿女情长,也不是志向渺茫。因为我们现在只是一叶“舟”我还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海洋,建造自己的“舰艇”。
辗转昔日的足迹为自己庆幸,为自己喝彩,也曾几许失落。但喜欢自己的个性,喜欢自己不服输争第一的精神。回忆这几年的工作历程,有过许多想法,自己干....等等吧,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急于求成往往回事得其反,人的一生都是求学的过程,看你怎么去领悟,去应用。现在还需要更好的完善自己,用能力改变不能改变的,用实力征服不服的!
一句话:在别人的海域里航行要胜出,在自己的海域里航行要突出!
power!!!!!!!!!!!!!!!!!!
金超
2013年1月23日有感
乡村生活随笔篇四
平躺在地面,曾经它长起来的地方。有它的根。它是否会感觉到舒心和愉悦。
一身的华丽被秋风夺走,这苦命的孩子,那不算健壮的身体,又要被冬折磨。
在根的地方,静静哭泣,那丢失了的岁月。
2)残墙
通过那伤残的身体,可以看到历史。
就静静躺在那儿,也许已睡着。不曾轻吟或者嚎叫。曾经华丽的外衣,曾经繁荣的面孔。时光已流走,它被现代文明抛弃在乡村。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但,季节没忘记它,让它张满了青青的小草。
3)灰色的木楼
是一座城堡,曾经也华丽过。
如今已老去,岁月在它脸上留下伤痕。
却仍然坚强,用那微颤的身子,作一把伞,顶在人们的头上。
4)羊肠小道
有多少被城市里的人认为是美味的东西,有属于这儿的味道。
一只羊。一群牛。
被踩烂的身体,通向远方。
顺着它,翻过去。
那路上,写满多少人的希望。
5)乡村孩子
身体裹的是,落后而破旧的布料。
思想没有新潮的概念,却是最自然的体现。
没有流行的音乐,唱的是古老的童谣。
摇啊摇,摇到卖鱼桥。
6)流浪者
这里没有流浪者,只有为了流浪而努力的人。
从早到晚,时间被偷走。流浪者走过。
流浪的地方,是在田野与家之间来回。
顺便照顾一下,路边土里的禾苗。
乡村生活随笔篇五
大家有看今年七月新番的.预告吗?其中有部《半田君传说》就是本次我们要讲的《元气囝仔》的外传。
《元气囝仔》自08年开始连载,于14年改编为同名电视动画。该作品的日文原书名《らかん》其实来自作者的出身地“长崎县.五岛列岛”的方言,意思是“元气充沛的人”。
活波可爱呀~
主角半田清舟是一位年轻的书法家,但是却因为终日埋头于书法中,极度缺乏生活常识。出生于书法世家,年纪轻轻就保守赞誉,让小有名气的半田清舟自尊心无限膨胀,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在一次书法展上,他因自我的获奖作品被馆长批评为“毫无特色,中规中矩”而勃然大怒,对年迈的馆长大打出手。
为了平息事端,也为了让他反省,半田清舟的父亲将他送到一个远离日本本岛的小岛上修行。
半田清舟虽然长相帅气,但是极度缺乏生活常识、不知世事,初到远离都市的小岛上闹出不少笑话。
经常一脸严肃相,实际上帅但是五秒的清舟完全不了解乡村的生活常识和习俗,一心只想写好自我的书法。但是他的打算完全被岛上的居民打破了。
比如说烧洗澡水——
当他明白要自我拾柴时,却被虫子吓到了。
比如中元节时去扫墓——
在一次又一次的笨手笨脚的出丑中,半田清舟以坚忍不拔的态度一次又一次地“优雅”地站起来。
每和岛民接触越深,他就越被岛民的热情所吸引,这一切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所缺乏的。
日复一日的接触自然中,半田清舟抛却了条条框框,返璞归真,以自然和人情为灵感,改变风格写出了让馆长满意的字。当然,他收获的不仅仅仅是书法方面的进步,还有岛上居民的浓浓的温暖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