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镇的早晨教案篇一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字卡、班德瑞弦乐,江南相关图片
一、检查、导入
1、看有关江南的风景图片进行口语交际
2、在我们江南,有许多古朴的小镇,那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白居歇在他的忆江南里提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炎,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到底有多美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3、揭题,板题,结合识字、写字。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检查预习情况、默读课文,思考、通过预习你了解了什么?
2、轻声读文,思考、哪一段话抒发了作者对小镇的赞美之情?
3、小镇的早晨美吗?美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
4、相机指导朗读
5、自由读文,说说你喜欢的段落
6、配乐读
三、总结
1、你喜欢这小镇的早晨吗?喜欢它的什么特点?
2、再读文
3、布置作业、读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思考、小镇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写作方法的渗透,在课文重点句段进行适当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将要表达的句子说得具体、生动。
2、倡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让学生有充分轻松的时间去读书,让他们自己品味文章的美。
但是做得仍是很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研究不够,备课时没有领悟好编者的意图,所以学生的读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若能在学生读完之后,加以适当的评价,读的层次感觉应该会更好些。
2、课堂指令不够明确,语言不够简练。
3、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当,成为课的干扰。
小镇的早晨教案篇二
《小镇的早晨》一课,以散文的体裁、清丽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江南水乡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新貌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以及小镇的发展与变化,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细细品读。
3、认识并理解生字词,借助一些词句帮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幻灯片、课文伴奏带(建议选择钢琴曲或丝竹乐)
小镇的早晨教案篇三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江南水乡的小镇,领略了那儿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去江南小镇走一走、看一看,去细细品味——(师引读)《小镇的早晨》。
(一)整体感知美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
2、出示、小镇的早晨多美呀!
指名读,齐读。
3、(边板书边提要求)小镇的早晨真美呀,那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这么美呢?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找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4、出示、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
(二)品读感受“安静美”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描写了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找出能体现小镇早晨特点的词句,做上标记,体会体会。
2、教师发现大家书上都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快把你的读书收获和观点说一说。
3、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我们一起说一说吧!(全班交流)
这段话描写了小镇早晨安静的特点。
a、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
淡淡的霞光像银鳞一样的河面,多静,多美!谁来读一读。
b、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
河面静,只有银鳞闪烁,河水静,悄无声息地流进小镇,谁愿做这条静静的美丽的小河,试着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同桌互读。
c、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轻轻荡漾。
表演读、师生接读。
5、交流、停泊的船群、静静的石桥。
小结、这段话按一定顺序描写了小镇早晨安静的特点,如果我们学习交流时按顺序会更好!
淡淡的霞光,清澈的小河,停泊的船群,静静的石桥,轻巧的小船,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又像一首清新的小诗,安静的小镇早晨多美呀!
让我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再次向大家介绍这安静的美丽的小镇的早晨,不仅要读出声,更要读出情来!
(三)自主学习“热闹美”、“忙碌美”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三、四段。
2、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3、展示学习成果。
a、第三自然段写出了小镇早晨热闹的特点。
交流、人多,理解“不由自主”
物多。让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一起到小镇的街上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蔬菜的新鲜,尤其是鲜活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的小羊、长毛兔、大鹅不停地叫唤,更让感觉热闹。
小结、那拥挤的人流,那琳琅满目的物品,那声声高昂的叫卖,那淳朴热情的微笑,又让我们感受到热闹的小镇早晨的多美!
b、那怎样能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呢?(欢快、高兴、大声点)
c、那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由衷地赞美这热闹、繁荣的景象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d、展示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第四自然段写出了小镇早晨忙碌的特点
学生、妇女、个体户、农家姑娘
e、怎样能读出“忙碌”?
指名读。
小结、小镇人民忙碌、朝气蓬勃的身影更让人们感受到小镇的早晨是多么美!
小结、贫穷落后的小镇已成为过去,如今这里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将来人们会用智慧和勤苦把小镇建设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由衷的赞美、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按照“先总后分”的叙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特点,进行了一次小练笔《校园的早晨》。
小镇的早晨教案篇四
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2、养成自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2、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1、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
2、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为什么还是美的。
1、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想一想再读。
(2)读完后有什么不懂的,和同学讨论。
2、小组讨论、通过读书、讨论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大组讨论,汇报学习情况。质疑。
4、你又读懂了什么?
1、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以下三块教学。
2、学习课文第一段、
个别读,引导评价,重点句指导读,录像入境,美读。
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
3、自由读,看一看小镇到底怎么热闹?
想象、假如你是这个小镇上的人,现在你在干什么?
情境表演、热闹。
齐读课文第二段。
4、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你能弄懂什么?
汇报学习结果、你读懂了什么?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去干什么了?
小结、他们这么紧张就是为了小镇早晨的恬静、小镇早晨的热闹繁荣,更是为了小镇的将来更加美丽。
指导朗读。
5、说话、因为小镇的早晨是______的、_____的、_____的,所以我们说小镇的早晨真呀!
读好这句话。
你能想象一下小镇的未来吗?
将来你会为我们的小镇作些什么呢?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写出了小镇的。
(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一读或写出我们这个小镇美丽的景象。
板书设计、
恬静
小镇的早晨 热闹 多美呀
紧张
小镇的早晨教案篇五
1、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理解“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既是紧张的又是美丽的。”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早晨()的小船()的蔬菜
()的霞光()的海洋()的市场
二、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1)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2)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3)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三、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远远地相互对应。()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3)忙着做各种事情。()
四、课文2—4自然段写了小镇、和三个方面的特点。请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写法,以学校的早晨为题,写一个片段。
(一)
录像片、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江南水乡早晨的风光片,学生欣赏。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江南小镇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水乡小镇的早晨,满足你的愿望。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镇的早晨》。
5、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
2、你觉得小镇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听读后的感受。
3、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那就读一读吧!你们觉得怎么读好呢?给自己提提要求。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的读书习惯,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出示学生朗读中遇到困难的词语,鼓励学生教一教,读一读。
6、通过读书,你还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读书的收获。
(过渡)大家不仅学会了许多生字词,还了解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木船的橹声,走进小镇安静的早晨,去听一听,看一看。
三、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独有的恬静情景。)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写具体的?
3、再轻声读这一段,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圈圈划划,写上简单的批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和作者的喜爱。)
4、集体交流重点句、
(1)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2)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5、配乐朗读,学生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6、引导背诵。
(2)你想用什么办法背诵?
(3)用你喜欢的方法背诵。(学生自由练背)
(4)指名看课件解说。
四、合作研读,开拓思维。
2、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读一、作者怎样把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
(2)研读二、怎样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
3、有感情地练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4、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热闹的街市,忙碌的人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多美的小镇的早晨!让我们配上优美的音乐来表达对小镇的赞美之情吧。女生读第二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五、延伸课外,拓展创新。
1、除了课文所描绘的江南小镇,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水乡小镇?请收集有关资料,收集的资料可以编写成小报,也可以画一幅水乡风景图等。
2、你能想象一下小镇的未来吗?将来你会为我们的小镇做些什么呢?
3、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在你的笔记本中,并试着用它说话
(二)
教学准备、
录像、小黑板、课件、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1)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
(2)汇报自己初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集中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途径,强化生活识字方法。
(1)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2)归结识字的途径。
2、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带领、抽查同学认读生字,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作即使评价。
3、识写结合,建议学生有选择地抄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1、整体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轻轻读一读文章,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多读几遍,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好了再坐下。所以,教师要切实保证时间,不能走过场。)
2、观看录像,美读课文第一段。
(1)教师范读,故意读的平淡。
(2)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3)学生领读、或者范读第一段。
(4)播放录像,让学生倾听真实的摇橹声,再读第一段。
(4)读后评价,引导学生领会“悠闲”与“紧张”的不同。再读第一段。
三、围绕“安静”,美读第二自然段。
1、看画面,想句子,帮助学生感性理解课文。
2、先概括,后分散,引导学生研读“安静”。
(1)引导学生找出总起句“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和中心词“安静”。
(2)围绕“安静”引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体现安静的语句。
(3)学生汇报自己的个性体验,教师随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进行研读。概括总结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过渡)是啊,除了“安静”以外,还包含着一点美,一份悠闲,一丝温柔,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顶感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2、放几首风格不同的音乐,让学生选择那一首更符合“恬静”的特点。
3、配乐朗读。然后试着背诵。
四、以“拍摄风光片”为切入点,研读课文第三段。
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请你以导演的身份参加讨论。讨论内容、
场景演员道具台词
注意、讨论的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
2、师生分别以导演助手和导演的身份进行现场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欣赏江南古镇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