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班晨间活动教案个名称篇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晨间游戏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了解红、绿灯、人行道的作用,体验游戏的快乐。
2、遵守交通规则,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
自制红、绿灯指示牌、方向盘9个、摩托车把7个、斑马线、t形街。
一、出示交通标志,引出主题:
二、说明玩法:
(1)介绍游戏场景和一些标志及游戏活动范围:
师:从教室门口出去有个斑马线,是人们走路的地方,在马路上的黄线是车辆行驶的地方,车辆可以在上面行驶,但不能超车和跨越界限,在t形街的中央有个站台,是交警指挥红绿灯的地方。
(2)游戏说明:
交警站在站台指挥红、绿灯,其余幼儿扮演司机、乘客和行人。
司机、乘客、行人要按照交警给出的信号走或停,司机要手持方向盘做开车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朋友将被罚停止游戏。
三、游戏规则:
(1)车辆和行人要互相礼让、互补相撞,按红、绿灯指示行走(驶)
(2)违反游戏规则者应停止游戏。
四、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示范:
师:现在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的,举起红灯车辆不许动,人行道可以走人,绿灯车辆可以行驶,超车或跨越黄线的车辆将停止游戏。
(2)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请1位小朋友当交警,其他小朋友当行人和司机。
五、评价:
师:为什么有的司机和行人会被交警开罚单停止游戏?
以后走在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很容易出现交通意外。
本次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初步认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交通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对我们的人身安全和交通有必然的重要性。
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交通中所会碰到的意外,由于天气原因使游戏无法进行,只能让幼儿了解交通警察、司机、人行道的作用,了解公车与摩托车的不同。
在马路上车辆行驶的路线,红、绿灯的意义,幼儿在生活中也了解了其他的交通标志,丰富了幼儿的交通意识,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加强幼儿的交通意识。
小班晨间活动教案个名称篇二
1、给小朋友提供了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让小朋友们体验游戏的快乐。
2、通过游戏培养小朋友对飞机的兴趣。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3、十只纸飞机。
1、准备活动: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一下准备活动,可以喊口令让孩子们跟着“向前跳,向后跳,向左跳,向右跳”进行热身运动。
2、引人游戏:
首先,教师念一遍儿歌“小飞机,飞飞飞,飞到西,飞到东,快快飞到高空中。”让小朋友们说出听到的“飞机”两字。然后教师引人游戏:“刚刚小朋友们都说出来了,是飞机,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呢就是开飞机,我们小朋友一个个都要当机长了。”教师先请小朋友学习儿歌,老师先念一遍,让个别小朋友念一遍,然后再集体念两遍。然后教师教小朋友学习开飞机的方法:抓住飞机的中间部位,把飞机摆到眼睛前面,用力向外飞出。
3、开始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请到的小朋友要做一回机长,把飞机正确开出,其他小朋友在一旁念儿歌加油打气。教师先请几位小朋友(儿歌念的好的)作为示范,然后开始正式游戏,对小朋友进行分批游戏。
4、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都把飞机开的很好,都做了回聪明的机长,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可以排队下楼回教室了。
游戏注意事项:
注意游戏中的安全;注意游戏秩序的维护。
这次的游戏活动不仅有可取的地方,也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点,可取的地方。一开始,我以“向前跳,向后跳,向左跳,向右跳”进行热身运动,较好地使小朋友们手脚都施展开了,有利于减少活动中可能遇到因缺少运动而受到的伤害。
第二点,需注意的地方。当我教小朋友如何开“两三次纸飞机”时,我只示范了就直接进行了游戏。
整个活动结束后老师给我提了个建议——可以让小朋友们徒手比划开纸飞机的手势再进行活动。的确,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正确姿势培养。
小班晨间活动教案个名称篇三
很多幼儿园的哈子协调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大量的活动来帮助他们锻炼自己四肢的协调能力。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不仅能帮助孩子协调各种手脚搭配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1、在活动进行的时候,帮助孩子锻炼走、跑、跳等各种身体动作和协调能力。
2、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欢乐。
1、各种适合幼儿的体育小器械(比如:小塑料转盘,一些布绳,小沙包等等)
2、划分几个区域,比如扔沙包的就在沙包区域,跳绳的就在跳绳区。
1、首先老师要让孩子进行一些热身运动,并且检查孩子的衣服和鞋子有没有不适合做运动的情况。
2、然后开始分散进行运动,让每位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然后排序到活动的区域进行体育活动。
3、较好每个区域都有一个老师在场进行指导,当孩子玩了这个区域的活动后,提醒他可以尝试其他区域的活动,帮助他们训练自己的各种协调能力。
这样的体育活动,不管是大班的孩子还是小班的孩子,都非常适合。不仅能帮助他们愉快的感受幼儿园的氛围,还能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小班晨间活动教案个名称篇四
1、对玩皮球感兴趣,体验玩皮球的快乐。
2、了解皮球是圆的,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3、学习基本的拍皮球的方法,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皮球若干、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
一、师生随音乐《玩具进行曲》一起做动作。
宝宝,你喜欢玩玩具吗?你都玩过什么玩具?(请幼儿自由回答)
明天的时候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跟好朋友一起玩吧!
二、玩皮球:
1、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了好玩的玩具,看看是什么?(出示皮球)你想不想玩啊?(教师发皮球,一人一个)!
提问:(1)宝宝,你的皮球是什么颜色的?
(2)、皮球上有什么图案?
2、皮球宝宝还有好多的本领呢!咱们一起来玩一玩,看一看,皮球究竟有什么本领!(请幼儿自由玩皮球)
提问:你是怎样玩皮球的?
(1)拍球: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儿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会低,一会高!”皮球为什么能跳起来?(因为有气,有气的皮球硬硬的,鼓鼓的)与没气的皮球比一比,怎样就可以让没气的皮球也跳起来(用打气筒充气)
(2)拍接球:拍一下皮球,再用手接住。
(4)地面转球:一只手转动球(原地转球、两腿间转球、转球走)
总结:皮球是圆圆的,圆圆的东西可以像四面八方滚动!
三、宝盒取“宝”
宝宝玩了会皮球累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里面也有玩具,你来猜猜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儿歌“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装有啥?请你快来摸摸它!”教师边说儿歌幼儿边摸出玩具:排球、篮球、足球,请小朋友说出名字,并说一说怎样玩!
四、活动结束:
现在咱们一起和这些玩具到院子里做游戏吧!
小班晨间活动教案个名称篇五
1、能说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两样东西,初步关注、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
1、茶壶和水杯实物
2、教学图片
3、一段欢快的音乐
1、两个好朋友
——教师出示茶壶和水杯实物
师:茶壶和水杯说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当场使用茶壶倒水,并以角色的口吻对话,表现亲密的朋友关系。
师:“茶壶兄弟,来客人了,你得忙一阵子了。”“水杯兄弟,请站好了,我来了!”
师:雨伞和雨鞋说他们也是好朋友,对吗?为什么?
2、谁和谁是好朋友
——教师出示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
师:看故事里,谁和谁是好朋友?谁和谁不是好朋友?为什么?
(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或“不对”来评判。)
——教师第二次讲述故事一遍,并把幼儿说的“好朋友”自然地融合进去,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3、寻找好朋友
师:请你们说说,在我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
师:你和谁是好朋友就和他拉钩钩,然后边拉钩边说“金钩钩,银钩钩,两个好朋友”。
——在音乐声中,幼儿边念“金钩钩,银钩钩,两个好朋友”边找好朋友拉拉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很多对好朋友,一起来说说有哪些?(茶壶和水杯是一对好朋友,钥匙和锁是一对好朋友等等)。恩,小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给自己鼓鼓掌!
附:
一对好朋友
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对!”
桌子对椅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对!”
钥匙对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锁说:“对!”
雨伞对雨鞋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雨鞋说:“对!”
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说:“不对,不对!”
小鸟说:“我的朋友是蓝天、白云、大森林和绿草地。”
小鸟还说:“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师评:
1、对幼儿的回答需灵活变通
2、在提问“除了故事中提到的几对好朋友,谁和谁还是好朋友”时,教师可以将幼儿提到的画出来。
3、幼儿对“生活中配对使用”理解不到位,可能只理解为谁和谁是好朋友,一些幼儿的回答没有涉及到本次活动中“一对好朋友”概念时,教师的引导语需要加强(如小鸟和大鸟是一对好朋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恩,大自然中大鸟和小鸟是好朋友,那在这个故事中提到的一对好朋友是怎样的呢?与小鸟和大鸟是一对好朋友一样吗?”)
4、将教具图片分解,讲完一遍故事后,让幼儿配对加深理解故事及食事物的关系。
我觉得本次语言活动设计的目标相对于我们班来说是合适的,但在整体达成方面有些欠缺。整个活动下来,只有1/3幼儿能在课堂的提问环节或自主发言环节说出正确的生活中配对使用的一对事物。我觉得这还是与我在教学过程中没事先强调或者让幼儿引起注意,发现我出示的教具图片各事物间的关系。在讲完故事让幼儿回答问题后我应该提到一下,如“在用茶壶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水杯,缺一样,就不能用了”等类似这样小结或明示。
另外一点我想说明一下,我们班的教学活动一般相对自由,有时上到一半,保育员就拿着拖把或桶从我和小朋友们中间穿过,主班老师也不说,幼儿们的注意力时而会被分散。这次语言活动,我就是上到一半,一个幼儿的家长就进来,在课堂上足足逗留了一分钟,后来终于在主班老师的劝说下离开了,我觉得这的确是影响到我的课堂秩序。今天我也不知道幼儿园有园长来参观研讨,上课才刚开始2分钟,一群园长们进我们班参观,我瞬间惊了下,还好我备课充分,没乱了阵脚,继续我的教学活动。她们先是参观了教室,然后再听了下我的课,有些老师还在拍照,估计过了5分钟才离开的。我觉得这次临时的体验也蛮有趣的,也是对我的考验。
对于老师提到的将教具图片分解,我觉得这个可以参考和改进一下,我之前的教具图片是将一对事物画在同一张之上,若按老师的说法,将一对事物分开画,然后在自己讲故事的时候一一对应出示,然后提问幼儿时,先将图片顺序打乱,让幼儿自己找寻并配对讲出故事中谁和谁是好朋友,这样一方面幼儿回答的积极性有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对故事中一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为我教学目标的达成增加筹码。虽说是小小的改动,但教学效果会有不小的变化,我觉得。因此我觉得在教案设计及材料准备方面还应再精细化一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