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科学活动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就很好的遵从以上的指导内容进行教育活动,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提高。
大班科学活动《叠高》就是来源于幼儿的平时生活,在活动中幼儿进行操作与探索的材料都是孩子身边的常见物品,活动中所运用的材料包括旺仔牛奶罐、一次性纸杯和果奶罐等是他们所熟悉的,也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指出的“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积极愉快的进行操作与探索活动,参加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三个步骤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在第一次的操作活动中,幼儿搭最简单的旺仔牛奶罐。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动中,幼儿搭一次性纸杯。在第三次的操作活动中,幼儿搭果奶罐。在搭果奶罐的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困难,果奶罐很难重叠的叠高,这时教师就出示了塑料板,幼儿学习利用材料来互助进行叠高,幼儿在反复的搭建操作活动中学习探索方法,完成任务。
在幼儿的第一次的操作搭最简单的旺仔牛奶罐这一过程中,当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并记录在《叠高的秘密》中。教师通过形象化的图像来展示操作的经验,如:小心、慢、合作、整齐等。当进行再一次的操作活动时,幼儿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些方法。
幼儿进行叠高的操作活动看似简单,但是在这简单的活动中却蕴涵的生活知识。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展示了同样运用了叠高的原理建造的建筑,幼儿了解到在自己看似简单的方法却也能发挥大作用,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让幼儿在学习中自然的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周围。
1、在最后的环节中,教师通过用木棒引导幼儿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表现出不精确,反而影响了幼儿进行操作与探索。
2、在活动中,教师当面对幼儿出现的意料外的情况时,随机应变能力还应加强。
3、在后两次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操作结果的经验总结比较匆忙,使之对幼儿的再一次操作的经验利用不高。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在干燥的天气,小朋友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击了一下,还有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还伴有亮光。当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以往经验时,小朋友们对这些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很有兴趣随老师一起去探索。
首先我以魔术导入,用塑料管摩擦纤维衣服,让纸屑飞舞。幼儿都看呆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继而欢呼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所以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用小棒棒去吸小纸屑。通过与自己身体或衣服摩擦产生静电,大部分幼儿操作成功,很有成就感。接着我便让幼儿继续用其它物品去吸小纸屑,看看哪些是可摩擦起电物品,哪些是不可摩擦起电物品。最后我还让幼儿了解电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静电。
通过此次科学活动的展开,让我认识到科学活动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要多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从而热爱生活。其次科学活动中要准备充足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老师单纯的说教。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日前参加区科学学科组活动,观摩了大班科学《蜗牛》这一活动。活动积极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观察、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经历一次“小小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认真地观察、探究、交流,获得并丰富了有关蜗牛的相关知识经验,整个活动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活动的一开始,教师便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在哪些地方能找到蜗牛?”、“蜗牛生活在哪里?”以此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热情。然后用“你们还想知道蜗牛的一些什么?”这个问题导入学习,从而让幼儿产生了动手实验探究的欲望。
科学活动要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在探究蜗牛秘密的活动中,教师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探究自主性。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幼儿探索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孩子,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幼儿的反映来看,他们对蜗牛的认识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的都各不相同,他们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在同伴互学中拓展了经验。
在幼儿探究过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了蜗牛的身体构造、爬行、饮食及繁殖的影像,以此助推幼儿的探究热情。使孩子们对蜗牛的身体各部分的构造、蜗牛到底是怎样生活和运动的等各方面,有了一个直观感性和全面的认识。这也让孩子们对蜗牛的了解不只是局限于在课堂上观察到的,并让他们对蜗牛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讨论的气氛热烈,探究热情也在延续着。
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前让幼儿亲自寻找、收集蜗牛,感受其乐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把经历学习的过程还给幼儿,让他们在个体和集体的探究、交流等过程中,主动观察与发现,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始终把幼儿推在前面,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观察、交流和分享,从而获取了相关经验。
值得商讨的地方:
1、课堂环节的预设如何与课堂中的生成进行有效的整合。
2、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如何高效、合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姓名:马培培
日期:大二班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通过操作、实验,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能吸气纸屑。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现状:活动开始前,我准备了一份自己备用的材料,塑料小棒、碎纸屑,泡绵纸,活动开始前,我并没有告诉孩子这是一节什么活动,我很神秘的拿出来,然后安静的做实验,这群小家伙也目不转睛的看着,到我把小棒摩擦以后吸气废纸屑的时候,他们一起欢呼,好像什么重大的事情。我就趁机提问他们这是什么现象,孩子们当时就愣了,大班上学期的活动中也有摩擦起电的活动,那个活动目标只是要求孩子了解摩擦起电的自然现象,可是让它们自己说时却说不出来,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他们都想来试试这好玩的事情。我把材料一一发给他们,没成功一个小朋友,他们都会热烈的鼓掌。也许是表示祝贺,可是我看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分析以及措施:活动的过程中,我准备的材料还是很单调的,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注意材料的丰富多彩。但是这节活动也是很有趣的,他们在游戏时间也不忘记拿着塑料小棒吸一吸,玩一玩,并且他们会吸不同的东西,很愿意探索。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这是一个室外活动,目标是:
1、能正确辨别并寻找出野菜。
2、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情绪。本来今天的活动是挖野菜,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不能到园外去,所以就近选择了幼儿园的的草坪、山坡等地方,那边长满了马兰头,马兰头也是野菜的一种。我还记得,我们每次散步活动或者玩大型玩具的时候,小朋友们就会发现很多马兰头,那时,他们就会蹲在地上研究了。
今天,终于有机会了,天气虽然有点热,但是小朋友的.兴致可高兴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挖野菜,在活动室认识了马兰头后,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草坪上。但是43个人怎么挖呢,都堵在一起,根本不行,都跟着老师也不行,于是,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头,小篮子由小组长保管,当他们拿到小剪刀时可开心了,一分完组,他们就开始占领领地,跟着小组长一起,大家找找、剪剪,很开心。不一会儿的时间,每个组长手里的篮子里都装满了马兰头,我发现这时候的他们可团结了,大家聚在一起,努力地剪着,深怕自己一组落后了,不时地还去看看别的组的进度,有了竞争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觉得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活动的,平时一直在教室里集体活动,在室外活动的机会比较少,而且现在的孩子,到野外去的机会更加少,不像以前,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挖野菜的经历,现在的孩子几乎是没有的,缺少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但是今天我仍然觉得很遗憾,没有带孩子到田间去挖野菜,我想,如果去了田间,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的,活动的气氛肯定会更好。
从这次挖野菜的活动中,我还意识到,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带孩子去体验大自然,比如春游,一定要在油菜花地里走走,拍拍照,让孩子享受这美好的风景和体验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总结篇六
《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对于中班幼儿的孩子,空气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通过小实验和游戏,调动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空气的秘密,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发爱科学的情感。
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气体。
2.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知道空气的'的特性,即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气体。
1.物质准备:
(1)装有适量水的透明方形鱼缸5个,沙子、粉笔、塑料瓶、方糖、莲藕适量。
(2)使用过一次的透明塑料袋。
(3)教室平面图、记号笔若干。
(4)教学ppt。
2.经验准备
幼儿对教室的平面图已经有充分地认识。
一、以小实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它就藏在老师准备的材料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吧!
2.介绍材料,讲解操作方法。
(1)介绍小实验材料。【课件显示5种实验材料图片】
教师:我们的材料有沙子、粉笔、方糖、塑料瓶和莲藕。
(2)讲解实验操作方法。【课件出现透明鱼缸图片】
教师:请你选择一种操作材料,放到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3.幼儿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结束,请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空气在哪里
1.教师:我们的身边有空气吗?我们能捉住它吗?
请个别幼儿尝试用透明塑料袋装空气后,教师示范并将袋口放入装有水的透明鱼缸中,请幼儿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2.游戏:捉空气
(1)教师:除了我们的身边有空气,我们的教室里会有空气吗?请你去找一找,用塑料袋把它抓住。 (2)幼儿在教室活动区内自由游戏。
3.集体分享:你捉住空气了吗?在哪捉住的?【出示教室平面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记号笔在教室平面图上做相应的标记。
4.教师小结:小朋友在教室的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探究空气的性质
1.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
2.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四、感知空气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