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实验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些年来,上级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许多明显成效,使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稳步提升,有力保证了各项事业发展。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学习教育,不断转变干部作风。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在线学习、主题教育实践、先锋远程教育学习等,通过学习教育,有效提高了乡村党组织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党委议事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围绕决策、执行、监督三个重点环节,乡镇党委认真制定完善细则,对议事范围、议事原则、议事形式以及执行、监督、纪律等进行更加具体的规范,使党委议事和决策严格按规范程序运行,确保了党委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尤其涉及“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严格按程序操作,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乡党委负责人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做到有主见不主观、能果断不武断,突出班子的集体领导,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和谐氛围。
(三)按照“抓班子,强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抓好村级班子建设。立足于培植“领头雁”,将“书记抓,抓书记”作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来抓,着力提升支部书记的自身修养、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加强软弱涣散村班子整治,大力解决干不成大事的“软”班子、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散”班子、工作慢半拍的“慢”班子的问题,发现村班子力量薄弱及时充实加强,为推进村级组织发展与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四)注重引导和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双向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双培双带”、星级创评、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等党建载体实践活动,培养和壮大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先进群体队伍。
(五)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整合组织资源、硬件资源和财力资源,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有效加强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有力保障了农村党组织建设。
(六)认真履行管党职责,严格推进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几年来,乡党委始终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职责,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坚持乡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支部或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定期到点上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帮助解决问题;
并突出抓责任落实、督查指导、考核激励,有效促进了乡村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干部报酬低,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力增强,社会各阶层收入快速增长,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相反,随着形势的变化,村干工作量不断增加,村干工作量及难度甚至超过了普通正式干部,但村干部平均月工资仅几百元,和绝大多数社会阶层工资反差十分突出。村干部待遇基数低,增长幅度不大,待遇留不住人,后继乏人。他们工作任务重,没有多少时间从事家庭经营、农业生产、外出做工等,影响家庭致富,村干普遍深感“经济上无甜头、政治上无奔头、办事尝苦头、工作起来无劲头”。
(二)农村党组织缺乏有效约束与调动群众的手段与方式。过去村集体有“三提留五统筹”可暂时挪用,无钱办公益事业可搞集资摊派,可以通过扣工分、扣供应粮、调整田地,不听话就办学习班或拘留等方式约束群众,农村党组织书记在一方之地还算得上一个风光人物。可现在是以往的基层组织权力都不存在,而法律法规又没有赋予基层党组织新的约束群众方式。现在的农村干部有人形象地描述:群众“不批不斗不怕你,有吃有穿不求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你来硬的去告你”,过去是群众求干部,现在是干部求群众。当前群众享受接近绝对的自由,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政策过于偏右,基层干部处在“上压下抗”双层夹板之中,承受双重压力,导致基层工作陷入“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无作用”的困境,乡村决策执行难,上级政策落实难,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推进难,一定程度上,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接近软弱无力、半瘫痪状态。
(三)村级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工作运行。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没有实质内容,对村委会的人事、财务没有审核否决权,导致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架空,成为象征性的领导。一些村委会负责人认为自身是村民自治组织、由村民直选,不是组织任命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服从党组织领导,加上村两委职责分工不明、工作制度不健全,容易造成“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在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无法体现,导致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差,严重影响村级工作开展。
(四)村干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加之,有的存在党员队伍的年龄老化现象,选拔村干往往是“筷子中间拔旗杆”,难于找到合适人选。二是村干部待遇低,影响村干部队伍的稳定,造成一些地方村干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日益突出。三是有的村选举中因受家族势力、区域观念、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导致选出的一些村干素质不高,有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差,个人独断专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优亲厚友,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发展党员工作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由于村干工作岗位吸引力低,他们不太看重岗位、珍惜岗位,导致村干开展工作存在一定随意性,乡镇党委政府无法严格要求他们,许多时候只能听之任之,边远乡镇尤为突出。在党员发展上同样如此,发展的党员时常出现不是素质较高的,有时没有将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内来。
(六)边远农村发展缺乏资金保障,大大降低农村党组织影响力。由于历史、地区差别、管理体制等原因,至今许多边远村集体经济仍然是“空壳”。加上边远地区政策项目资金投入偏少,许多村组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学校、乡村办公场所建设滞后,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意见大,不满情绪积累甚多,导致农村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没能力,建设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说话没气力”,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党,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去真抓实干、团结奋斗。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充分发挥,才能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目标。我们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就是要完善好工作体制与机制,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转。建议:在不违背党章的基础上,要明确规定村级重要财务收支必须经过党组织审核,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群众关注关心的项目建设、公益事业建设、财务支出情况等热点焦点问题决议与实施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能否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加乡村党组织可依照一定程序对不和党组织保持一致的村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审查、免职;
能否取消“村民自治”提法,因为这个主张与事实完全脱节,自从提出“村民自治”以来,从来没有实行过,现实情况是“村民自治”行不通;
健全村党组织班子民主评议、述职述廉述德制度,健全党代表常任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学习制度等,努力促进基层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优化指标(立足于少而精、切实可行),加大奖惩,严格落实,不断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高。
(二)上级党委要赋予乡镇党委政府对乡直机关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权。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你手中没有东西制约他或有求于你,他就不会卖你的账。乡镇党委对乡(镇)直单位没有人事、财务调配权,乡(镇)直单位在工作开展时,就不一定与你步调一致,多数是面同心不同,要么极力回避,更有甚者公开唱反调,这样的先例并不少见。只有赋予了乡镇党委政府对乡(镇)直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权,才能确保在工作开展中,各单位与党委政府步调一致,同下一盘棋,同唱一首歌,拧成一股绳,形成整体合力。
(三)法律法规要赋予乡村党组织一定的调动与约束群众的手段与方式。当前群众享受接近绝对的自由,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政策过于偏右。因为任何人或群体权利与自由都只能是相对的,如果权利与自由不受约束,肯定会变成一盘散沙。何况广大群众素质是非常参差不齐的,实际局面可想而知。群众中虽然有许多素质高的人,但同样有许多素质很差的人,这些人对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对乡村工作等不支持,缺乏大局观念,只顾一己之利,少数人甚至抵制阻挠公益事业建设。示范引导、说服教育对这些人一般是不起作用的,他们许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有些人思想狭隘、言语偏极,看到乡村和机关单位的一些不正之风,就一偏概全、全盘否定,对乡村干部极力低毁,甚至更有仇官或以与干部作对为荣的人,采取敌对或仇视的行动,处处攻击乡村干部,阻挠你开展工作。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你手中没有东西制约他或有求于你,他就不会卖你的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乡村党组织缺乏调动与约束群众的手段,导致乡村工作决策难执行,上级政策难落实,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难推进,让基层干部处在“上压下抗”双层夹板之中,使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接近软弱无力、半瘫痪状态。因此,只有赋予乡村党组织一定的调动和约束群众的手段,管理制约那些素质差的群众,解决干部难当、工作难搞问题,才能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四)要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增强村干岗位吸引力。现行的政治体制中,村干首先是农民,然后才是特殊的“干部”。他们家庭有“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既要搞好家庭生产经营,还要处理村级管事和办事之间的关系。加上村干与国家正式干部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导致许多村干只能以家庭增收为主,以做好村级工作为辅,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与精力投入,阻碍了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因此,上级党委政府要不断提高“一定三有”政策含金量与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村干工资(取消误工补贴的说法),完善村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有效提高村干待遇;
从村干中招录公务员、选拔公务员,让他们在政治上看到希望;
建立村干帮扶机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多方增强岗位吸引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基层党组织根基才会牢固,才能提高战斗力与工作成效。
实验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篇二
临澧县辖310个村,农村党员12078名。近年来,临澧县委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新要求,坚持主动适应、从严落实,突出思想、组织、队伍、作风、经济、基础、载体、制度等八大建设重点,全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升级。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整体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少数乡镇、村(社区)和县直部门下属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工作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个别基层党组织书记把抓党建简单等同于抓学习、搞活动,存在就党建抓党建、“依葫芦画瓢”现象;有的基础工作不扎实,个别的甚至连党建工作台账资料都不是很完整;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干多干少靠台账”的应付心理,一些工作被动应付、走过场;有的疏于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缺乏活力,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后备力量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133人才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跟进不力等问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优,村(社区)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3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仅2195名,35岁以下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仅6名,“人难选、选人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部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偏弱,呈现出负债重、收入少、渠道窄等特点,一些集体经济“空壳村”缺钱办事、为民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严重,自主发展能力弱,支撑保障能力不足。
二、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业责任。
把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和“书记工程”来抓,以清单形式明确责任、加强整改、严格考核,促进各级党组织及其书记增强主业意识、落实主抓责任。
一是任务清单明责。坚持每年开展“进百村”调研活动,根据调研情况,及时研究出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每月以工作清单的形式对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具体要求,细化量化从县级领导到乡科级“一把手”、从机关干部到村(社区)干部的党建工作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问题清单加压。坚持问题导向,用足用活督查指导“指挥棒”,及时下达工作问题清单,精准发力落实整改。对日常督查指导发现的问题,下达阶段性工作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并明确在县委每季度召开的乡镇(区)党(工)委书记例会、乡镇(区)党(工)委召开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例会上,要先交整改成绩单。对年底综合督查考核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县委综合市委交办问题进行梳理汇总,研究制定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问题整改方案,逐项硬化整改措施。对乡、村两级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由县委书记和乡镇(区)党(工)委书记在年度述职评议时当场交办,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下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范畴,专项考核验收。
三是考核清单问效。严格落实“四考一综评”、“双述双评”等制度,对照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及考核细则认真考核验收,组织专项述职评议,考评结果排队公示,纳入领导班子及其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同时,对基层党建工作考评结果,县委坚持充分运用,考评连续两年排名同序列最后三名、工作效果不实或履行责任出现失职失误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加大投入保障,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导向不动摇,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基层基础。
一是提档升级党建阵地。推进乡镇(区)机关“两站”及“新五小”建设,“两站”即党建工作站(党代表工作室)、为民服务站(下设为民服务中心),“新五小”即小公寓、小菜园、小讲堂、小代步工具、小健身场所,通过这些建设,极大改善乡镇干部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凝聚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奉献“三农”的正能量。着眼发挥“一核心五中心”功能——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各种组织,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为民服务、文化娱乐(卫生)、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采取财政扶建、部门帮建、村协联建、社会助建等方式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对面积狭小、条件简陋、功能不配套的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
二是全力保障基层运转。提高乡镇财政预算及村(社区)低限运转保障经费标准。同时,整合惠民项目资金,把项目、政策尽可能向基层倾斜。
三是待遇激励干事创业。建立村(社区)干部经济待遇增长机制,规范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工作奖金组成,基本报酬由财政按月打卡发放;全面落实在职村(社区)干部及离任村主干养老保险,实行应保尽保;落实优秀村(社区)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报考乡镇领导职务等政策激励措施;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完善了离任村主干、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大力评选表彰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致力破解瓶颈,推动党建促发展。
针对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难题,坚持分领域破题,大胆探索,着力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把党建工作落脚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来。
一是大力实施“133人才培养工程”。注重“能人治村”,同时,下大力破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难题,按每个村(社区)1名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名后备干部、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严格培养责任抓帮带、强化素质提升抓培训、拓展成长平台抓培育、坚持备用结合抓管理,实现“最快”提质。
二是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村两级年度目标管理范畴,层层强化发展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县级领导联点指导、部门企业对口联系,优化服务,在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全力扶持;坚持大户带动,及时总结推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户”经验,创新探索出多种创收模式,如龙头带动——领办实体创收、抱团发展——股份合作创收、筑巢引凤——夯实平台创收、集约经营——产业带动创收、借鸡生蛋——依托服务创收、盘活资源——有效增值创收等。
三是创新机制推进基层治理。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发展基层民主,促进和谐稳定。编制村级承担公共事务目录清单,促进村级组织集中力量精力服务群众;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总结推广以“板凳夜话”为载体的基层协商民主新模式,有效破解组织群众议事难、村级事务落实难等问题;对全县村级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理,实现“三资”管理的会计电算化、运行规范化、监督即时化;探索建立高顺新社区党工委、社区理事会、社区公司董事会,加高桥村、顺水村、新坪村的“3+x”社会治理模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实验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篇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保持和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前一段时间,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党员座谈等形式,对我镇各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情况
全镇共有党支部xx个,党员x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大部分农民党员切实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此次调查显示,半数的农户认为党员在劳动致富方面有发挥作用,多数农民党员能积极参与村“两委”工作,绝大多数村支部能够代表群众积极参加村务管理,较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
1.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党员素质总体偏低,存在“一高三低”现象,即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科技水平偏低,“双带”能力偏低。
2.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农民党员组织纪律涣散、思想观念陈旧、党性修养偏低,一些农民党员包括外出党员对村党组织活动不感兴趣,很少参加甚至不参加组织生活,消极对待组织分派的工作,不愿缴纳党费。
3.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些农村干部素质低,业务水平差,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履行职责不到位,使上级的政策,精神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造成政令不畅,群众有怨言。
4.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1.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结构。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返乡青年为重点对象,重视在优秀青年、优秀妇女、高知识群体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2.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德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
3.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级土地、矿产、河流等资源优势,不断开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环境,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通过项目指引、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等具体措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点问题,真正为民排忧解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把创先争优同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验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篇四
本次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对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进行总结和探讨。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近几年,颍上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颍上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和《中共颍上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县委每半年向全委会报告一次党建工作制度,县、乡党委书记与县直机关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定期述职制度。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并经常督促和重点检查。把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考察内容,作为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及时充实调整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采取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从退伍军人、“双培双带”示范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和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党员中选拔,从现有村干部中选留等多种措施选配干部。年初和上半年,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
认真执行发展党员“票决”、“预审”、“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把质量关;重视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加强对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建立学习培训长效机制,落实自学、督学、述学、评学、考学“五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分级分类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编印《活页文选》强化学习;扎实开展816名村干部(后备干部)大专学历教育。制订出台《关于加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意见》和《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若干规则》,下发《颍上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本通》。
村级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务党务公开、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积极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形成9个乡镇、30个示范村、5个社区、4个企业、16个选派村、132个“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和1000个示范户的先进典型群体,培育示范户4923户。抓好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9631名无职党员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发挥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
规范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县建立有74个便民服务窗口的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挂牌上岗,“一站式”服务;乡镇建立29个为民服务大厅,设6-8个服务窗口;村级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346个,村干部代理人员1211人。形成县、乡镇、村三级代理网络,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条件,20共为群众代理事项13987件次,办结率95%以上。
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双带”承诺、帮扶承诺、上岗承诺、代理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年全县各乡镇、村党组织共制定服务群众承诺书376份,制定服务群众承诺书的农村党员干部28011名,承诺为群众办实事6万多件,已落实43000多件。
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县委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关于解决五种不良风气改进干部作风的通知》和《关于推行“一线工作法”的实施意见》,实行村干部坐班和去向告知制,组织县直机关和乡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着问题走进基层,带着责任大胆实践,带着感情服务群众,心系一线,深入一线,听意见,解民忧,暖民心,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县委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城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互帮互助结对共建工作的意见》。312个县直党政机关、群团和企事业单位党(总支)支部与324个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县委从县财政和县级留存党费中拿出336万元,将原建设规划的90平方米扩大到170平方米,96个项目村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拿出125万元补贴资金,对125个无房、危房和面积狭小的村(居)活动室,研究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整合资源,新建改建扩建。
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出台《颍上县村干部报酬待遇“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村主要干部固定工资每人每月提高到600元,其他干部每人每月提高到420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离职村干部实行固定生活补贴制度。对1682名离职村干部发放每月70元-80元的生活补贴,并为村级干部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同时,积极研究制定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将在全县所有在职村(社区)干部中实行社会养老保障。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农村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实验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些年来,上级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许多明显成效,使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稳步提升,有力保证了各项事业发展。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学习教育,不断转变干部作风。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在线学习、主题教育实践、先锋远程教育学习等,通过学习教育,有效提高了乡村党组织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党委议事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围绕决策、执行、监督三个重点环节,乡镇党委认真制定完善细则,对议事范围、议事原则、议事形式以及执行、监督、纪律等进行更加具体的规范,使党委议事和决策严格按规范程序运行,确保了党委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尤其涉及“三重一大”问题的决策,严格按程序操作,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乡党委负责人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做到有主见不主观、能果断不武断,突出班子的集体领导,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和谐氛围。
(三)按照“抓班子,强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抓好村级班子建设。立足于培植“领头雁”,将“书记抓,抓书记”作为提升班子凝聚力的核心来抓,着力提升支部书记的自身修养、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加强软弱涣散村班子整治,大力解决干不成大事的“软”班子、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散”班子、工作慢半拍的“慢”班子的问题,发现村班子力量薄弱及时充实加强,为推进村级组织发展与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四)注重引导和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双向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双培双带”、星级创评、流动党员双向带动等党建载体实践活动,培养和壮大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先进群体队伍。
(五)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整合组织资源、硬件资源和财力资源,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有效加强了城乡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有力保障了农村党组织建设。
(六)认真履行管党职责,严格推进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几年来,乡党委始终把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职责,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坚持乡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支部或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定期到点上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帮助解决问题;
并突出抓责任落实、督查指导、考核激励,有效促进了乡村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干部报酬低,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力增强,社会各阶层收入快速增长,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相反,随着形势的变化,村干工作量不断增加,村干工作量及难度甚至超过了普通正式干部,但村干部平均月工资仅几百元,和绝大多数社会阶层工资反差十分突出。村干部待遇基数低,增长幅度不大,待遇留不住人,后继乏人。他们工作任务重,没有多少时间从事家庭经营、农业生产、外出做工等,影响家庭致富,村干普遍深感“经济上无甜头、政治上无奔头、办事尝苦头、工作起来无劲头”。
(二)农村党组织缺乏有效约束与调动群众的手段与方式。过去村集体有“三提留五统筹”可暂时挪用,无钱办公益事业可搞集资摊派,可以通过扣工分、扣供应粮、调整田地,不听话就办学习班或拘留等方式约束群众,农村党组织书记在一方之地还算得上一个风光人物。可现在是以往的基层组织权力都不存在,而法律法规又没有赋予基层党组织新的约束群众方式。现在的农村干部有人形象地描述:群众“不批不斗不怕你,有吃有穿不求你,有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你来硬的去告你”,过去是群众求干部,现在是干部求群众。当前群众享受接近绝对的自由,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政策过于偏右,基层干部处在“上压下抗”双层夹板之中,承受双重压力,导致基层工作陷入“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无作用”的困境,乡村决策执行难,上级政策落实难,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推进难,一定程度上,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接近软弱无力、半瘫痪状态。
(三)村级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工作运行。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没有实质内容,对村委会的人事、财务没有审核否决权,导致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架空,成为象征性的领导。一些村委会负责人认为自身是村民自治组织、由村民直选,不是组织任命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服从党组织领导,加上村两委职责分工不明、工作制度不健全,容易造成“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在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无法体现,导致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差,严重影响村级工作开展。
(四)村干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特别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加之,有的存在党员队伍的年龄老化现象,选拔村干往往是“筷子中间拔旗杆”,难于找到合适人选。二是村干部待遇低,影响村干部队伍的稳定,造成一些地方村干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象日益突出。三是有的村选举中因受家族势力、区域观念、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导致选出的一些村干素质不高,有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差,个人独断专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优亲厚友,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发展党员工作相对滞后。长期以来,由于村干工作岗位吸引力低,他们不太看重岗位、珍惜岗位,导致村干开展工作存在一定随意性,乡镇党委政府无法严格要求他们,许多时候只能听之任之,边远乡镇尤为突出。在党员发展上同样如此,发展的党员时常出现不是素质较高的,有时没有将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党内来。
(六)边远农村发展缺乏资金保障,大大降低农村党组织影响力。由于历史、地区差别、管理体制等原因,至今许多边远村集体经济仍然是“空壳”。加上边远地区政策项目资金投入偏少,许多村组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学校、乡村办公场所建设滞后,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意见大,不满情绪积累甚多,导致农村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没能力,建设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说话没气力”,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党,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去真抓实干、团结奋斗。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充分发挥,才能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目标。我们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就是要完善好工作体制与机制,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转。建议:在不违背党章的基础上,要明确规定村级重要财务收支必须经过党组织审核,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群众关注关心的项目建设、公益事业建设、财务支出情况等热点焦点问题决议与实施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能否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加乡村党组织可依照一定程序对不和党组织保持一致的村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审查、免职;
能否取消“村民自治”提法,因为这个主张与事实完全脱节,自从提出“村民自治”以来,从来没有实行过,现实情况是“村民自治”行不通;
健全村党组织班子民主评议、述职述廉述德制度,健全党代表常任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学习制度等,努力促进基层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优化指标(立足于少而精、切实可行),加大奖惩,严格落实,不断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高。
(二)上级党委要赋予乡镇党委政府对乡直机关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权。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你手中没有东西制约他或有求于你,他就不会卖你的账。乡镇党委对乡(镇)直单位没有人事、财务调配权,乡(镇)直单位在工作开展时,就不一定与你步调一致,多数是面同心不同,要么极力回避,更有甚者公开唱反调,这样的先例并不少见。只有赋予了乡镇党委政府对乡(镇)直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权,才能确保在工作开展中,各单位与党委政府步调一致,同下一盘棋,同唱一首歌,拧成一股绳,形成整体合力。
(三)法律法规要赋予乡村党组织一定的调动与约束群众的手段与方式。当前群众享受接近绝对的自由,几乎不受任何约束,政策过于偏右。因为任何人或群体权利与自由都只能是相对的,如果权利与自由不受约束,肯定会变成一盘散沙。何况广大群众素质是非常参差不齐的,实际局面可想而知。群众中虽然有许多素质高的人,但同样有许多素质很差的人,这些人对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对乡村工作等不支持,缺乏大局观念,只顾一己之利,少数人甚至抵制阻挠公益事业建设。示范引导、说服教育对这些人一般是不起作用的,他们许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有些人思想狭隘、言语偏极,看到乡村和机关单位的一些不正之风,就一偏概全、全盘否定,对乡村干部极力低毁,甚至更有仇官或以与干部作对为荣的人,采取敌对或仇视的行动,处处攻击乡村干部,阻挠你开展工作。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你手中没有东西制约他或有求于你,他就不会卖你的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乡村党组织缺乏调动与约束群众的手段,导致乡村工作决策难执行,上级政策难落实,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与经济发展难推进,让基层干部处在“上压下抗”双层夹板之中,使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接近软弱无力、半瘫痪状态。因此,只有赋予乡村党组织一定的调动和约束群众的手段,管理制约那些素质差的群众,解决干部难当、工作难搞问题,才能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四)要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增强村干岗位吸引力。现行的政治体制中,村干首先是农民,然后才是特殊的“干部”。他们家庭有“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既要搞好家庭生产经营,还要处理村级管事和办事之间的关系。加上村干与国家正式干部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导致许多村干只能以家庭增收为主,以做好村级工作为辅,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与精力投入,阻碍了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因此,上级党委政府要不断提高“一定三有”政策含金量与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村干工资(取消误工补贴的说法),完善村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有效提高村干待遇;
从村干中招录公务员、选拔公务员,让他们在政治上看到希望;
建立村干帮扶机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多方增强岗位吸引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基层党组织根基才会牢固,才能提高战斗力与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