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饮食文化感悟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的大门口总有不合法、不卫生的流动摊点在向学生们兜售卫生和质量都难以保证的“三无食品或“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指的是油炸、烧烤、膨化食品、汉堡、薯条等快餐食品等。
这些食品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流动摊点的食品安全难以保证,轻者身体不适、呕吐腹泻,重者紫癫、癌症!同时造成了校门口道路的拥挤,交通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为此向全体同学发出“关注身体健康,拒绝摊贩食品”的倡议:
1、全体同学为了自己的健康,自觉抵制“三无”食品,垃圾食品!上学、放学在校门口远离流动摊点,拒绝不洁食品和“垃圾”食品的购买、食用。
2、全体同学都来当“拒绝不洁食品”的宣传员,教育我们身边的每一位爱买零食的同学,坚决抵制“三无食品、垃圾食品”进入我们的校园。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3、合理使用零花钱,让零花钱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4、不在流动摊点逗留,以免造成校门口交通堵塞。
5、政教处、团委、将对大门两侧各五十米范围内对乱买零食的学生进行录像和登记,并通报批评,扣除班级考核积分至少3分。
同学们,让我们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管住自己的嘴,拒绝不洁食品,还校园的安全,让健康伴随每一位同学成长。
倡议人: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饮食文化感悟篇二
消费行为研究就是以科学的方法了解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行为,形成与消费者更有效的沟通,从而指导营销活动。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xx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20xx年我国大学生每月的平均消费额约为447.3元(不含学费和学杂费),其中用于餐饮烟酒等的消费达到212元占消费支出的47.4%,其年消费总额超过1万元,;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行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研究其日常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于正确认识大学生,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消费;对于指导服务于大学生的部门和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涉及餐饮消费行为的研究很少,周忠民(20xx)认为饮食消费行为是饮食消费者有意识地寻找、购买、食用和评价以满足需要的食物、服务及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它既包括饮食消费者的形体活动过程,也包括其思维活动过程。他把饮食消费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方面。宋睛葵(20xx)认为当代大学生广泛存在着饮食消费行为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存在着非理性的饮食消费,另一方面膳食结构也不合理;陈瑶等(20xx)研究了学生食堂消费行为,他们侧重于对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直观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未更多地涉及影响消费行为的饮食消费的喜好和消费观念;张梦丽(20xx)研究了大学生饮食观念和外出就餐行为,她认为大学生的饮食观念与整个社会饮食观念的变化趋势一致,大学生对食物风味、就餐环境、服务等餐饮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david marshall(20xx)研究了英国学生和澳大利亚学生在特定的就餐时间、不同的就餐环境下饮食选择的复杂性。在饮食行为研究中,更多的研究是从大学生膳食行为与营养、体质、健康的角度进行研究,如范利国(20xx)的“大同大学医学生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现状”,其研究目的是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现况,为医学院校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侧重于从健康营养角度进行大学生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研究;蔡秀娟等(20xx)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饮食与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从早餐情况、三餐调查、零食、选择食物依据、营养知识、饮食目的和外出就餐情况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身体健康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问卷作为搜集资料的工具,问卷在参考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西南交通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并征求了学校后勤相关饮食管理专家和部分学生的意见修改后形成,问卷的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填空题,第二部分为选择填空题,第三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本研究请大学生分别于20xx年3月和20xx年5月在西南交通大学的犀浦校区学生食堂门口、自习室、宿舍对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两次分别发出调查表各400份,收回400份,由人工检查,将填写不完整、不正确的无效问卷予以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其中,20xx年有效问卷298份,有效问卷占总发放问卷的74.5%,20xx年有效问卷366份,有效问卷占总发放问卷的91.5%,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能够满足分析及研究的需要。
本研究使用统计软件spass 15.0进行各项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平均值、标准差、t检验、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所有统计检验的置信概率均取为95%。在单因子方差分析呈现差异时,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检验分析其差异情况。
1.饮食消费支出情况
(1)大学生每月饮食消费支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月的饮食消费支出多数在151元-500元之间(占78.7%),消费额在301-500元的达到58.2%,可见大学生在饮食消费方面的支出是有限的。另外,调查显示男生每月平均消费413元,女生每月平均消费342元,在饮食消费上,男生的.支出明显大于女生。
(2)学生在学生食堂就餐的消费能力:
学生每日在食堂的消费价位多数在5-11元间(占71.8%),即每月消费约为:150元-330元,其中,男生在学生食堂每天消费的金额平均为9.4元,女生约平均为7.8元,与食堂掌握的学生人均月消费基本相符;但这个结果与学生每月用于饮食消费的金额有一定差异,这个差异主要由于在外就餐和用于零食和水果等消费所致。统计显示,学生早餐一般消费在1-3元以内(占91.8%),午餐消费3.1-6元的占92%,晚餐消费3.1-6元的占87.1%,午餐消费略大于晚餐。
2.饮食消费习惯
根据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问卷调查的结果并采用t检验和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进行了不同人口变量下的统计检验。
(1)最喜欢的主食:
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主食喜欢程度排序为:米饭(71.1%)、面食(25.2%)、小吃(3.7%),检验结果表明,性别、文理科、年级、是否独身子女及来自城乡在主食选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籍贯和年龄的学生其喜欢的主食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华北和西北的同学对面食具有较高的喜好(分别达到43.8%和53.7%),而华东、华南、西南和东北的学生主要喜欢的主食是大米。通过对各年龄组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得到23岁组和20岁以下组、23岁组和20岁组、20岁以下组和21岁组存在显著差异。
(2)早餐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有33.1%的学生在7:00-7:30就餐,有46.2%的学生在7:30-8:00用餐、有16.9%的学生习惯于在8点以后用早餐;不吃早餐的同学占3.8%。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和年龄的同学的早餐用餐时间有显著差异,有50.5%的女生在7:30以前吃早餐,而男生只有26.2%,有87.4%的女生和76%的男生在8:00以前吃早餐,有4.2%的男生和2.9%的女生不吃早餐,可以看出女生的生活习惯较男生要好些。通过对各年龄组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检验得到,20岁组和22岁组、23岁以上组和其它各年龄组都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大一与大三、大一与大四,大二与大四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大,早餐就餐时间相应推迟。
(3)三餐中最重视的是:
调查数据显示,最重视的选项排序为:中餐(58.7%)、早餐(23.5%)、晚餐(17.8%),由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三餐的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男女生最重视中餐的比例都在58%左右,男生对早餐和晚餐的重视比例都在20%左右,而女生重视午餐的有32%,晚餐只有9.7%。从地域来看,来自东北和西北的同学重视早餐的比例在38.5%和34.1%,重视晚餐的比例在7.7%和9.8%,而其余地域的同学对早餐的重视率都在23%以内,而对晚餐的重视率在18%以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4)不能按时吃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外出、上网和完成作业。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男女生不能按时吃饭的原因有显著的差异,有35%的男生因为上网或游戏,32%的男生因为外出,26%因为完成作业,而女生有41%因为外出,34%因为完成作业,有23%因为上网或游戏。
(5)学生早餐最喜欢吃的是:
20xx年调查结果排前八位的是:鸡蛋(60.4%)、豆浆(53.7%)、包子(50.3%)、稀饭(47.9%)、牛奶(44.3%)、油条(28.8%)、蛋糕(25.5%)、面包(25.2%);20xx年调查结果排前八位的是:鸡蛋(60.9%)、豆浆(54.1%)、包子(45.6%)、牛奶(41.8%)、稀饭(38.8%)、油条(29.2%)、小菜(22.7%)、甜点(21.6%);两年的调查结果基本差不多。
(6)学生最喜欢吃的菜系是:
(7)学生不在学校食堂吃饭的主要原因:
20xx年调查的结果是:想换口味(65.7%)、想改善伙食(57.3%)、食堂的价和质不符(33.2%)、食堂拥挤(30.5%)、参加聚会(24.4%)等;20xx年调查的结果是:想换口味(57.7%)、错过了食堂的开饭时间(47.8)、想改善伙食(36.6%)、食堂的价和质不符(40.7%)、食堂拥挤(27.3%)等;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就餐率,还得从自身做起,经常变换菜品和口味,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口味的菜品,增加高品质的菜品等,以满足不同的饮食需求。
(8)学生喜欢吃的食品是:
20xx年调查结果排前八位的是:绿色叶子类蔬菜(70.8%)、新鲜肉类(62.4%)、豆制品(46.6%)、薯类(45.9%)、瓜类蔬菜(36.9%)、甜点(24.8%)、卤菜或卤肉(24.1%)、腌腊食品(15.7%);20xx年调查结果排前八位的是:水果(52.4%)、新鲜肉类(46.4%)、豆制品(36.3%)、瓜类蔬菜(31.1%)、卤菜或卤肉(28.4%)、绿色叶子类蔬菜(26.5%)、薯类(26.5%)、油炸类(17.5%)、腌腊食品(16.1%),两年的结果略有一些变化。
(9)学生喜欢的口味:
20xx年调查结果排前五位的是:辣味(46.9%)、清淡(45.9%)、适中(37.5%)、麻味(24.1%)、味重(22.8%);20xx年调查结果排前五位的是:辣味(38.0%)、清淡(45.6%)、适中(48.6%)、味重(20.8%)、甜酸味(15.6%),两年基本没有大的差别。
3.饮食消费观念
学生饮食消费观念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健康和饮食安全两个方面,结果如下:
(1)对路边店的看法:
对路边店的看法,各种人口统计变量群体均无显著差异(在0.05的置信水平下),从答题上看,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完全不在意这些路边摊存在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从业人员缺少监督等食品安全隐患,有必要加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
(2)关于美食与体型
关于美食与体型,其实没有严格的顾此及彼的关系,我们应该倡导以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为标准的进食原则,既反对过度的节食,也反对不加节制地狂饮滥吃,自觉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消除影响健康的因素,从调查结果看,男女生对该问题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44.1%的男生认为美食大于身材,而只有23.3%的女生认为美食大于身材。回答“少吃,都顾及”的男生为47.1%,女生为68.9%,女生更看重身材;总体来讲,多数女生持有正确的饮食观,既要顾及体型,也要保证营养。
(3)食品安全意识
在回答“当你去餐馆用餐时会留意它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条件(如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健康证等)?”这个问题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有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对该题的回答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中根本不在意的的人数比女生多出近6%,说明女生更细心且安全意识较男生要强。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是社会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亟待加强。
从20xx年和20xx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在两年中没有太大变化。大学生刚刚由家庭生活走入集体生活,由同一地区学生聚集的中学步入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且学生的世界观和行为意识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对新信息敏感,充满激情浪漫,需求旺盛,在饮食消费行为方面具有如下特征:
1.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不具备足够的消费实力,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形成了独特的消费行为。
2.大学生追求新潮、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特点在饮食上表现为对主副食和菜品求新求变的需求,以及对于优雅时尚的就餐环境和现代、活泼的就餐氛围的需求。
3.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在学生食堂就餐满意度逐步降低,在校内学生食堂就餐的比例也逐步减少,特别是在周末,反映出学生饮食消费日趋社会化和多样化。
4.大学生的就餐口味带有很大的地域特性,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口味逐步发生变化,多数趋于学校所在地区的口味特点。
5.学生最重视的是午餐,其次是早餐和晚餐,这个结果反映学生对一日三餐的重要性认识符合其身体发育和保持旺盛精力的需要。
6.由于集体生活和年轻的原因,群体性消费的特征明显,易随大流,消费决策受他人影响程度较高,对网络、广告、口碑等比较敏感。
7.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的知识和观念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自我控制能力,食品卫生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教育亟待加强。
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xx)。该指南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指导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因不合理的膳食影响身体健康。学校食堂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大力推广营养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同时,学生饮食作为高校后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办好学生食堂,为学生提供满意、卫生、可口、营养、价廉物美的饭菜是学校饮食服务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对学生食堂的经营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学生食堂是学校为学生服务的重要窗口,是直接关系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重要环节,是学校育人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阵地。学校后勤饮食工作者必须明确认识到学生食堂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切实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以学生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不断提升学生对饮食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工作,一般来说,饮食卫生必须达到两个标准:一是外观上的干净,无水迹、无异味、无灰尘、无污渍,这是视觉与嗅觉的检验标准;二是内在的卫生,必须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原料检测标准,生产出的食品必须全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从制度、环境和监督来确保食品卫生,建立地方卫生防疫部门抽查把关,学校卫生防疫职能部门(校医院)监督检查,后勤饮食服务部门内部监控的食堂食品卫生监督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也形成了学校学生食堂的强大核心竞争力。
3.要提高学生食堂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培养忠诚的顾客,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消费行为,增强餐厅经理和厨师长对市场和顾客的充分了解,在餐厅经营中善于思考,把握顾客需求,特别是把握好青年学生求新求变的饮食习惯,丰富主副食的花色品种,增强菜品的不断创新和定期变化,按照科学、合理、营养的要求,尽可能地提供差异化饮食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口味、不同饮食习惯学生的需求;同时营造温馨的就餐环境,维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有针对性地做好饮食工作,提高大学生在学校食堂的就餐率。
4.对现有的米饭生产过程进行研究,提高米饭质量的稳定性,有条件的学校要引入米饭生产线,实现米饭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一般来说,对同样的大米,米饭生产线产出的米饭,其口感较传统的制作工艺生产的米饭有明显提高且可以做到质量稳定。
5.狠抓菜品质量,注重菜品的色、香、味、形的稳定和菜品特色的鲜明,既要有价廉的大众化的中性菜肴,又要有特色鲜明的地方菜及高档次菜品,以满足不同的学生饮食需求;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绿叶类蔬菜有较大的需求,且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应该增加这类蔬菜菜品的供应。
6.要办好大学学生食堂,既要有一支精通业务、服务育人的饮食管理人员队伍,也要有一支勤于学习、技术过硬的厨师队伍和一支乐于奉献、优质服务的工勤队伍,确保学生食堂硬软件都达标;可采取内部培训、调研交流、外派厨师学习等形式,通过内部竞争、创新奖励、烹饪比赛等机制,提高学生食堂管理、技术和服务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打造过硬的团队。
7.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质量不高的学生。其数字运用、创造性、想象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并了解早餐的食物种类、数量和营养搭配情况。根据学生对早餐的喜好和营养的需要,增加早餐供应的品种和各种搭配。
饮食文化感悟篇三
一日三餐究竟怎么吃?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了我们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却是越吃越不健康,然而,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把我们的身体变差,体质变弱,尤其是儿童,甚至会得一系列的疾玻到这里,我就要给大家推荐一种最为健康的饮食理念。
因为儿童活泼好动,而肝脏储备的能量有限,很容易产生饥饿感。所以儿童的一日三餐一定要吃好,才能确保儿童健康地成长。早餐要吃好,儿童必须早起,这样才能吃得下东西,吃早饭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中午要吃饱,多吃肉、蛋、蔬菜和米饭,因为这顿中饭需要提供身体一个下午的能量;晚饭要吃少,食物要吃得清淡些,不要吃得过记饱,否则会加重胃肠负担,并影响睡眠。
你知道吗?人体到底是怎样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的吗?那么现
在,由我来告诉你们吧!
食物经过初步拒绝,通过咽喉和食道,进入胃,在胃里被进一步捣成“糊状”。口腔在细细咀嚼食物的时候,胃肠胰腺也会分泌消化液,咽下的食物团通过胃肠蠕动月消化液充分地混合。这些食物通过胃肌收缩过去进入小肠,小肠再把它们分解成可以吸收的养分。食物中的营养被小肠收服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就会随着小肠蠕动进入大肠,大肠进一步吸收残渣中放水份。最后,把没有用的残渣排除体外。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啊!
饮食文化感悟篇四
亲爱的同学们:
在校门口,经常发现有些同学津津有味地吃着油炸食品、烧烤;有些同学还会将吃方便面、面包包装随手丢弃,甚至随手放在教学楼外侧的窗台上,春风一来,学院的纸屑也“遍地开花”,零食包装袋随风飘扬。
为了你的健康、校园的美丽,学院特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坚决杜绝垃圾食品,尽量不吃零食。
2、远离油炸食品,以及小摊上的烧烤等不卫生食品。
3、见了废纸、垃圾弯弯腰,主动捡起。
4、合理使用生活费,让父母给我们的生活费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服务。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让创建文明校园、文明城市从我们自身做起,远离垃圾食品,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清洁美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茁壮!
共青团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xx年4月23日
饮食文化感悟篇五
民以食为天,食物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对人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让我们的生活有价值,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科学饮食,健康生活,平衡的饮食方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饮食搭配
健康营养的饮食搭配是科学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膳食就是指一日饮食中合适当量的谷物类、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和油脂类,且几大食物相配得当的一种膳食。
常见的有十大搭配:干稀相配、粗细粮相配、主副食相配等,这些搭配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我们一些正确的指导。
现在,各种各样的零食层出不穷,很多人常常把零食当做主食来吃,导致饮食的不规律、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导致的后果也常常使人备受疾病的折磨,可见合理的搭配对我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健康意识
很多人由于长期要求自己少食甚至不食荤腥,已经成了素食主义者,但是,这是不科学的做法。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是人们饮食不科学的原因之一,现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渐变,素食主义者也开始渐变。
健康意识是指导我们选择的关键,当今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这种变化也就直接提升了我们的身体素质。
各种食品都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帮助,很多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都来自日常食物。
良好习惯
人么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习惯也影响生活。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营养成分,但是我们常常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经常在吃饭时大打闹、嬉笑,在饭后立即干活、小孩子边哭边吃饭……这些都会阻碍我们消化道对营养的有效吸收。
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等疾病有很多就是由以上原因引起的。食物进入胃内,需要经过消化液分解成极细微的颗粒才能被肠壁吸收,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对我们身体健康十分有益,而且有利于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更加完善。
我们需要健康、安全的饮食。科学饮食才能保证健康成长,使我们享受美好的生活。
饮食文化感悟篇六
匈牙利人喜欢味道浓厚、油大的菜肴。有圣诞节吃火鸡,除夕有吃“烧乳猪”的习惯。他们常把猪头喻为“幸福和兴旺”的象征。他们喜欢微辣味,特别爱吃带甜味的辣椒,还愿意在激发菜里放些辣椒粉。
匈牙利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讲究丰盛吉祥,注重菜肴质高量大。
2.口味一般口味喜浓重,不怕油腻,也爱甜辣味道。
3.主食以面食为主,尤其爱吃巧克力甜点心。
4.副食喜食猪肉、嫩牛肉、蛋类、鸡、鸭、鹅、鱼及猪肝、猪口条等;蔬菜品种爱吃土豆、洋葱、元白菜、西红柿、黄瓜、柿子椒、豌豆、辣椒等;调料爱用蒜、酱油、醋、胡椒粉等。
5.制法对炒、烧、烧、煎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中餐喜爱中国的粤菜、川菜、京菜。
7.菜谱很欣赏什锦拼盘、烤乳猪、辣子鸡球、炒肝尖、姜芽鸭片、红烧牛肉、香酥鸡、虾胶酿雪耳、烤鸭、奶油菜花、冬瓜盅、鸡片汤等风味菜肴。
8.水酒善饮酒,多大都乐于喝啤酒和葡萄酒,饮料中喜欢浓咖啡、矿泉水、桔子汁、可口可乐等。
9.果品最爱吃香蕉、葡萄、菠萝、桔子等水果,还格外喜欢巧克力,干果爱吃炒杏仁、花生米等。
[匈牙利人的饮食习惯]
饮食文化感悟篇七
一、调查目的: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但是事实际上却由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致使幼儿任性娇惯,边吃边玩,挑剔,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于。因此,怎样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通过对班级小朋友的饮食习惯进行观察,分析,并和家长取得联系,找出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调查时间、地点、对象、方法:
(一)、调查时间:5月14日~6月8日
(二)、调查地点:小红花幼儿园
(三)、调查对象:大上班
(四)、调查方法:观察法、访问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昆明市教工第一幼儿园实习期间,我观察了我所在大一班全休幼儿在班级就餐时的饮食习惯,对于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不良饮食习惯做做出如下统计:
1、挑食、偏食9人
2、吃饭时讲话12人
3、进餐时间超过30分钟7人
4、汤食5人
5、饭前忘洗手、饭后不擦嘴3人
6、饭菜撒在桌上10人
7、吃饭情绪低落3人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现象比较严重。通过调查,我发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有如下几个原因:
1、家庭因素影响
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现象在家中发生多于在幼儿园,因为家长的过分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对孩子总是百依百顺,这样就助长了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
有此家长缺乏相应的经验,或者因为工作忙,自己的饮食态度和习惯就不正确,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2、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老师和家长的评价都会影响孩子的就餐情绪,而就餐心情的好坏能很大程度影响孩子进食。
幼儿在家零食不离口。或则在家吃早餐再来幼儿园,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养成。
响进餐,例如同伴之间闹矛盾,导致情绪低落,食欲不佳。
3、身体因素影响
大班幼儿正在换牙期,换牙期间会食欲不佳;身体状况,生病也会影响饮食。
五、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一)合理组织,使幼儿有良好的用餐情绪
1、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
根据各个班幼儿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饭量的幼儿。进餐时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可口的饭菜,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2、家园共育、控制零食
【摘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进餐的能力,它有利于幼儿对食物的喜好,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的的饮食行为。但是长期以来,幼儿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却一直困扰着家长和老师。本文通过示范法、鼓励法、选择法、诱导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幼儿饮食习惯的形成,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