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篇一
摘要: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因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还是呈现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一化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它可以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讲轻读,学生常常漫然而读,缺少思考,收效甚微。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要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读、所思、所感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进行标注、书写,从而更好地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批注式阅读教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批注的方式对文本展开阅读,从而达成预期阅读目标的教学方法。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意义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符号和文字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批注,并通过批注增强与文本的对话。这种教学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读,还要根据目标要求做好批注,进行思考,自主阅读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批注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实现教师和文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最后,新《课标》强调语文阅读要珍视学生的体验,批注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和文本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实践
所谓批注,即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所进行的批评或注解,批注是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极为重要的形式,也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少批注,泛泛而读,效果不会很好。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要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做好相应的批注,同时,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批注展开交流并给予相应的点拨,再结合所读文本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一)自读自悟,做好批注
该环节是让学生直面文本,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实践中,首先要明确读书的任务,利用批注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结合段落和层次进行阅读。在该环节,要求不宜过高,批注可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标点、课文题目、课文的结构、表达顺序、情感等进行。如《我与地坛》的阅读中,针对题目,就可做“人物”“地点”的批注,即“我”是主人公,“地坛”是地点,围绕人物和地点展开对课文的阅读。自读自悟环节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在该环节中,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的要求和任务阅读课文并做好批注。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批注。如《一个人的遭遇》的阅读中,有的学生就对“一个人”提出了质疑,思考“为什么是一个人的遭遇,文章所指向的是不是‘一个人’?”自读自悟,要求学生多读,在弄清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段落层次做好相应的批注,这样才能为相互交流奠定基础。
(二)交流批注,点拔深化
经过阅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接下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在该环节中,要充分发挥好小组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阅读活动,做好批注。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理解,在读中要引导学生对其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做好相应的批注。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批注进行交流。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学生在阅读环节就针对“不同”做了“不同之处在哪里”的批注,那么,过渡到讨论环节,就应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展开交流。教师在交流中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批注及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避免学生盲目地讨论。如对《边城》中“祖孙情”的交流,教师要结合翠翠和爷爷在一起的动作、语言、心理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中,“即刻”可见爷爷的敏捷,连声呼喊则可见其焦急,“哑”则可见爷爷的苍老及急促,在引导学生对上述字词批注交流的基础上,要归纳出老船夫对孙女真诚的爱护。
(三)再次批注,积累运用
再次批注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结合交流情况,完善第一次的批注;二是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在《荷塘夜色》的阅读中,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深入的感悟后,要梳理脉络并结合情感进行批注。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实施中应关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批注式阅读,这无论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还是对课文的理解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也要注意,在实践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在何时、何处批注,批注方法的应用也不一定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相应的指导。
(一)何处、何时批注
对于何处批注,大多学生是把批注重点放在词语和句子上,其实,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中心句等都可批注,应该说,凡是学生觉得可批注的地方都可做好相应的批注。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颇不宁静”就可批注为“文眼”,再结合讨论情况对“文眼”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批注要关注两个点,一是学生的阅读收获,二是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在批注时间上,一是要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批注,二是要结合课堂中的讨论进行批注,甚至是当自己有感悟时,随时批注。
(二)何种形式批注
批注以符号和文字为主,批注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方式方法批注,即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起到了什么作用,可做好相应的批注;如归纳式批注,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伽西莫多形象的归纳,就可采用该种批注方式。此外如感受式批注、赏析式批注等,在阅读中要根据相应文章和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批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探究活动,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批注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感悟。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在应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过程中,因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等多种因素,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可或缺,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阅读和批注情况进行指导及点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海.批注式阅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s1).
[2]张剑红.批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3]马春燕.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0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篇二
盼望已久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终于到了!我们怀着既兴奋又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列车,各自挑了个位置坐下。
难熬的四个小时终于过去了,我们高兴地像好不容易逃出笼子的小鸟一样,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按组排好,由老师带领,走进了科技馆的大门。老师带我们到二楼,嘱咐我们不能单独行动,而要小组参观后,挥挥手,让我们解散了。
我和同伴们兴致勃勃的参观起这座硕大而又令人好奇的科技馆来,还不失时机的拍下了一张张有趣的照片。你还记得“一根手指推倒大厦”吗?我和同伴摆好阵型,然后一一试过,推大厦的其中一个过程还被录下来了呢!
二楼参观完毕,我们乘电梯上了三楼。三楼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你在用手操作的触摸屏上搭桥了吗?一共有三个,我都试过了,都很成功。你在用手操作的触摸屏上画画了吗?我画的是一个简单的太阳,还保存了哩!我们又模仿了司机,开飞机,开汽车;我们还模仿了乘客,坐火车,坐轮船。虽然那只是一动不动的模型,但是就像是真的一样。那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十分惬意。
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有趣的令我们流连忘返的科技馆。回到车上,我们拿了午餐,准备步行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炎热的天气,加上漫长的路程,让我们汗流浃背,使我们原本轻松的步伐变得沉重起来。怪不得有人把这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篇三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与此相应,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作为本次课程改革“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的热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无疑是缺乏正确实施本课程的合格教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培养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合格的教师。然而,通过对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梳理,我们发现,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意义、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等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明晰,一些参与实验的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计划越来越周密和完备。但是,对该课程的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素质结构与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人们关注和探讨的深入程度与其重要性还远远不相称。很多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即便谈及这一问题,也大多停留在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上。
实际上,凡是亲身参与了该课程实施和实验的人都能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落实和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完全必要的。
如果说新课程改革前期工作的重点在于使人们明确新课程各种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在于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改革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那么,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就必须转移到按照新课程标准对师资的要求来培养合格的教师。否则,缺少正确实施新课程的师资就会成为阻碍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瓶颈”。而作为“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改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评价整个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培养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是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应该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各种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有专职教师
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相关的理论论述和中小学实践过程中,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课程,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所以不可能有专任的教师。有人更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在教师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作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作为依据,把目前一些学校根据课题和任务的性质,临时安排一些分科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做法视为理所当然。人们似乎很少追问这种在缺乏专任教师情况下的临时措施能否作为一种长远之计,更少有人质疑这种“拼盘式”的教师安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目标是否相符合。
我们认为,尽管综合实践活动内部还包含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这几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尽管各个组成部分都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一门课程,它在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和实施方式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必然有着自己内在联系性和系统性。没有一个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这些联系并能作出适时调控的专职教师,要实现课程的目标和国家对这门课程的期望是难以想象的。所谓的“团体指导与协作教学”也会因为缺少这种专职教师的协调而无法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比如有些高中的实践证明,在根据任务临时安排指导教师模式下,“由于这些教师还同时担有高考学科的教学任务,因此在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上都感到难以有较多的精力投人。面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和困难,实际指导也往往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效率不高”目,而那种“拼盘式”组合在一起的各科教师,“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指导教师缺乏系统理论学习,对‘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指导到什么层度’等宏观问题上缺乏必要的认识,实际指导中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多表现为随意性,如面对某个活动开展前应做什么准备、活动中应注意什么细节、活动后应怎样整理分析所掌握的材料等问题时,教师更多表现为无所适从、无以指导,全凭学生自己摸索”。
其实,一门课程配备专职教师和强调不同课程教师协作并不构成矛盾关系,强调协作决不意味着某一门课程不需要一个能够全面把握本课程内在规律和宗旨的专职教师。传统分科课程的实施,何尝不是同样也提倡教师之间的协作?而且,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指导文件中,也并没有“综合实践活动不需要或不可能有专职教师”的说法。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对高等师范院校和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机构应该加快改革以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师资的再三强调。简单地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或不必有专职教师的观点其实是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他们把目前因为缺少合格的专职教师,从而暂时只能依靠多科教师配合实施本课程的做法,反过来当成了不须培养专职教师的理由。
从理论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既可以通过师范院校进行职前培养,也可以通过各种师资培训机构对在职的传统分科教师进行改造性培训而达到目的。限于篇幅,以及考虑到职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必然对师资培训机构的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只探讨在师范院校中进行的职前培养。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知能结构特点分析
确定师资培养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必须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所有教师的那些共同和基本的素质要求,二是任教课程对本课程教师的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特殊要求。后者取决于任教课程特有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很显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世界,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提炼出有发展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由国家设置,各地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国家只有总体要求而没有传统意义的指定教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等等。
因此,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除了具备传统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教师必须共同具备的道德、知识和能力素养外,在知能结构方面还有特殊的要求。
从知识素养的要求看,真实世界是一个整体,各种实际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没有壁垒森严的学科之分,也没有文理之分,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必须是广博和“文理兼通”的。
从能力素养的要求看,一个教师要做到在没有既定教材和课本的情况下,能够带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那些具有发展价值的问题,并能指导学生研究和创造性解决那些问题,他自己首先就必须具备从现实生活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分析问题,以及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具备独立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能力。还有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开展和进行的活动,所以,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的能力,以及与各种人群和部门打交道的社会活动能力,也应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不仅传统分科培养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无法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就是在“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下培养的教师也与本课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同时,考虑到基础教育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存的现状,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没有真正引起重视的实情,尤其是考虑到当前师范毕业生面临的复杂就业形势,以及中小学对“一专多能”和宽口径教师的需求,为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还应该兼具胜任某一门分科课程教学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方案初步设想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高师院校必须改革专业设置,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并精心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同时,还必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以使培养出来的新型教师既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也能胜任某一分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而增强本专业毕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性和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辅修专业应该学习的课程,也应该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精选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学习。
另外,无论是主修还是辅修专业,都应该在必修课程之外,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个性化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具体实施机构
(一)明确具体实施机构是前提
在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以后,由哪个部门和机构来进行这项工作就成了―个关键问题。
《纲要》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机构应该是以师范院校为主的高等学校。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安徽全省还没有一所高师院校已经或打算进行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培养。其中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面对师范院校主要以分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不容易确定究竟应该由哪个部门来培养这种“通才型”教师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期待师范院校通过传统的“职前培养”方式解决课程实施的师资问题是不现实的。本文仅就高等师范院校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作一些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尽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尽一份力量。
(二)确立具体实施机构面临的难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是一种新型教师,对高师院校来说,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分科培养的体制下,高师院校通过各个分门别类的教学单位(院或系)培养中小学所需的“对口”专业的教师。如果中小学有了新的专业教师需求(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高师院校往往就新建相应的专业教学部门(如计算机系),或者通过原有的教学部门增设新的专业(如在物理系中增设计算机教育专业)进行培养。那么,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机构应该如何确立?是开设一个全新的培养机构,还是在现有专业教学部门中增设本专业?回答这些问题,应该综合考虑本专业的特点和办学成本与效益的核算,尤其是后者,它直接影响着学校和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新设一个专门的教学部门成本显然是最高的。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不可能很大,加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也不是很宽,,因此培养的规模不可能很大。所以,如果可能,应该尽可能通过现有教学部门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专业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性质又是非常特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是一个“没有专业的专业”。它需要横跨文理两科多种门类的课程及其专业教师。对高师院校中众多建立在分科基础上的教学部门来说,这项工作无疑是一个“投人大、收益小”的“鸡肋”,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三)以教育院系相关专业为基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专业。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师院校教育院系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逐渐成为了历史。为了适应这种巨变,绝大多数学校的教育院系进行了专业设置的改革,建立起了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和小学教育之类新的专业体系。但事实证明这些专业的毕业学生就业状况很不理想。所以,高师院校的教育院系尤其是那些尚未具备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资格的普通师范院校的教育院系,目前的处境非常尴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院系为了寻找新的出路,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以培养适应中小学新课程要求的师资的内在动力是十分强大的。
同时,在多年培养基础教育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教师的过程中,教育院系逐渐聚集了一批横跨文理两个领域的各科教师,在培养综合课程教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作为一种比较优势,既为教育院系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相对减少了改革过程中在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方面所要付出的成本,从而使得这项改革的成功能够更有保障。因此,师范院校教育院系是目前最适合承担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育的机构。当然,在少数学科教师不够的时候,以及为了实现“通专结合、主辅兼修”的目的,教育院系还必须和其他教学部门和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协调,以更好完成这种新型和宽口径师资的培养。
辅修专业应该学习的课程,也应该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精选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学习。
另外,无论是主修还是辅修专业,都应该在必修课程之外,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个性化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具体实施机构
(一)明确具体实施机构是前提
在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以后,由哪个部门和机构来进行这项工作就成了―个关键问题。
《纲要》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机构应该是以师范院校为主的高等学校。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安徽全省还没有一所高师院校已经或打算进行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培养。其中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面对师范院校主要以分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不容易确定究竟应该由哪个部门来培养这种“通才型”教师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期待师范院校通过传统的“职前培养”方式解决课程实施的师资问题是不现实的。本文仅就高等师范院校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作一些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尽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尽一份力量。
(二)确立具体实施机构面临的难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是一种新型教师,对高师院校来说,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分科培养的体制下,高师院校通过各个分门别类的教学单位(院或系)培养中小学所需的“对口”专业的教师。如果中小学有了新的专业教师需求(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高师院校往往就新建相应的专业教学部门(如计算机系),或者通过原有的教学部门增设新的专业(如在物理系中增设计算机教育专业)进行培养。那么,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机构应该如何确立?是开设一个全新的培养机构,还是在现有专业教学部门中增设本专业?回答这些问题,应该综合考虑本专业的特点和办学成本与效益的核算,尤其是后者,它直接影响着学校和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新设一个专门的教学部门成本显然是最高的。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不可能很大,加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也不是很宽,,因此培养的规模不可能很大。所以,如果可能,应该尽可能通过现有教学部门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专业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性质又是非常特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是一个“没有专业的专业”。它需要横跨文理两科多种门类的课程及其专业教师。对高师院校中众多建立在分科基础上的教学部门来说,这项工作无疑是一个“投人大、收益小”的“鸡肋”,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三)以教育院系相关专业为基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专业。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师院校教育院系为中等师范学校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逐渐成为了历史。为了适应这种巨变,绝大多数学校的教育院系进行了专业设置的改革,建立起了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和小学教育之类新的专业体系。但事实证明这些专业的毕业学生就业状况很不理想。所以,高师院校的教育院系尤其是那些尚未具备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资格的普通师范院校的教育院系,目前的处境非常尴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院系为了寻找新的出路,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以培养适应中小学新课程要求的师资的内在动力是十分强大的。
同时,在多年培养基础教育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教师的过程中,教育院系逐渐聚集了一批横跨文理两个领域的各科教师,在培养综合课程教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作为一种比较优势,既为教育院系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相对减少了改革过程中在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方面所要付出的成本,从而使得这项改革的成功能够更有保障。因此,师范院校教育院系是目前最适合承担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育的机构。当然,在少数学科教师不够的时候,以及为了实现“通专结合、主辅兼修”的目的,教育院系还必须和其他教学部门和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协调,以更好完成这种新型和宽口径师资的培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篇四
一、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实践性,它强调学科间的整合、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有现实意义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把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当代科学技术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多元化教育内容融为一体,有计划地实施。
其次,挖掘学生中资源,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实践中自己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探究实践,使之课程化。比如组织学生春游,各年级分别组织,调查、访问、考察、采访当地人,调查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现状、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系列活动,收到了比预期好的效果,提出了好的建设性建议和技术更新等措施,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生成性很强,实践操作性范围广而宽。在实践和开展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选择和确定。学校的计划作为一个“框架”,但应留出足够的生成“空间”,由教师和学生或小组去发挥,主动完成调查专访等,寻求人们关注的热点,真正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
其三,挖掘好教师资源。首先应挖掘校园、社区的教师资源,让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师傅、有特长的家长等组成实践课程的智慧队伍。其次是教师的集体智慧。可组织各年级的教学骨干,安排好具体的可实施操作方案,结合本校特点订出活动次数、体现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使教师相互配合、切磋提高。这样,既分工又合作,既集思广益又体现综合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综合活动中去,加快了综合活动师资的培养,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
二、体现课程特征,提高课程活力
综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特征,让综合活动真正充满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人本性。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势,与学生互相沟通,把学到的知识通过活动传授给学生。要和学生一起开展探究实践,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观念,杜绝以成人的眼光对待问题的'探究,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教师只能作为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学习的促进者。这样才能使学生活动有声有色,维护学生的尊严,真正体现学生施展才华的关键”。
2.活动时间应灵活使用。综合活动在时间上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往往有时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加上农村学校居住环境不一样,可在课表上安排步骤、组织协调好,做到时间上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校园、社区资源,利用休假日等,充分挖掘时间,体现课程活动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自主的活动空间。要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开放其思维时间空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相互争议,以理服人。要培养遇事好问、勇于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萌发创新意识,真正在活动中学到一些新知识、新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上进精神。
3.活动方式提倡多样性。综合能力是复杂多变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参与活动的条件,并让他们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中强调有利于调动探究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心理的投入,例如实践操作、专题调查研究、亲身体验、专访人物等。要注重自主探索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科学现象作分析研究,自己发现问题加以总结,得出相应的措施及改进意见。所以应多形式灵活机动,培养独立活动能力,也有体现几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互动交往,把创新的机会交给每位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和智慧解决一些社会的实际问题,写出小论文等,在广阔地天地中寻求人生的价值。
三、探求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提高综合实践的效果,使之不断提高参与活动的质量,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方法。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做到目标多元、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要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潜能,每次活动自我总结,如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碰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决策和建议等,有记录、有体会,收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不断积累,相互间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修改调整其评价策略,及时正确地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获取学生的主观认同。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教育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自主性、综合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任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应充分认清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式,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合作研究,大胆探索和实践,结合学校实际,重视综合实践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办好特色学校做出自己的努力。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篇五
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
设计
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
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
,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