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一
1、能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教学挂图,每人一件开衫的,扣纽扣得衣服。
2、幼儿用书第10~11页。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快来看看吧。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1)师:图中哪个宝宝做得好?好在哪里?
(2)让幼儿联系自己,说一说谁像这个好宝宝,自己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会像这个小朋友这样,自己做这些事吗?
追问:你是怎么做的?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
3、游戏:穿衣服比赛
师: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会穿衣服,看谁穿得最快。
4、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那样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宝宝。
5、延伸活动: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我长大了,吃饭不要妈妈喂。
我长大了,走路不用妈妈抱。
我长大了,穿衣不用妈妈帮。
我长大了,睡觉不用妈妈陪。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二
1、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晴雨雪标志,了解这三种天气的特征。
2、尝试用动作表现这三种天气。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晴雨雪标志。
难点:掌握这三种天气的特征。
物质准备:晴、雨、雪、风,天气标志,特征图
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天气预报。
引题——认识晴雨雪——游戏环节——结束
一、引题:
小熊宝宝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所以今天想让你们来帮个忙。你们想帮助他吗?那就仔细听哦!前几天小熊准备去公园里玩,但是邻居小兔子却告诉他:“不要去,不要去,明天要下雨的.!第二天,果然下起了雨。小熊就想让你们来帮他想一想,小兔子是怎么知道第二天的天气的呢?(是看了天气预报、听了天气预报)。你们真聪明。那我们也来认识一下天气预报的标志吧!
二、认识晴雨雪:
(出示晴天标志)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知道这个标志表示天气吗?我们给它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叫晴天。晴天的时候有很好的太阳。那你们知道晴天可以干什么?晴天我们能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别的天气可不能做哦!那就是晒衣服!(出示雨天标志)那这又是什么天气呢?哗啦啦下雨啦!我们叫它雨天,雨天出门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对了,要撑雨伞。(出示雪天标志)你们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天气?是雪天,真棒!雪天我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在天气标志下贴上相应的特征图)。
三、游戏环节:
除了看图片,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表示这三种天气。你们来想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表现)。好,那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来出示图片,你们用动作来表示,好不好?(进行游戏)。
四、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晴天、雨天和雪天的标志,回家去之后你们也可以教给你的爸爸妈妈,以后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你也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今天学的东西。
整个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幼儿有时会看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形象而又明确的标记中,认识了天气。但是幼儿只知道标志上面的图案,而了解天气种类,所以经常有老师问幼儿今天是什么天气,幼儿回答“热天”或者是“夏天”这样的回答。因此我想到要让幼儿了解天气的种类。首先就从三种特征明显的天气入手,让幼儿先从明显的图案中感受了解天气的特点,再将特征图与天气标志进行相对应,让幼儿加深印象。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作为科学活动,还可以增添操作的环节,以让幼儿更好的接收活动的内容。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小班社会领域活动反思。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三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期,他们对动物的经验较多停留在对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叫声等外显的特征把握上,因此,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学习的游戏情境。于是,我设计了学习活动“猜动物”。
活动中教师仅需要提供一些动物的照片和卡片,设置简单的游戏规则,由幼儿决定玩法。
活动玩法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这就迫使幼儿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动物的特征。通常幼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但如果遇到不会叫(长颈鹿)、或叫声雷同(狮子、老虎)、或动作相仿(马、斑马)的动物,幼儿就不得不再加以辅助说明,即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征,所以游戏情境中教师提供逼真的动物照片或卡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对于正在猜的幼儿来说,他们听到、看到同伴所表征的特征,首先就会联系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判断是什么动物:而当同伴的表征同时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动物共有的特征时,猜的幼儿就会很着急,因为“猜出动物”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于是他们会主动地想办法参与,通过提问、质疑、帮助等方法丰富表征使自己能尽快猜出动物。同伴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自然的,教师只要在一旁“推波助澜”即可。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
2、体验猜想游戏的乐趣。
各种常见动物的照片和卡片(尽可能是动物的照片,卡片上的动物形象不宜是卡通形象)。
展示板:前面贴有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后面贴有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
(一)出示展示板前面贴的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
(二)介绍玩法:让幼儿从五个动物中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是什么动物。
主要提问: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猜出你喜欢的动物呢?
2、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大家来猜吗?
3、猜动物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他(她)选的是什么动物吗?
主要关注:
活动中幼儿是否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是否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征。
教学策略:
当有的幼儿一下子想不出表征的
方法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幼儿帮助这
名幼儿。
利用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玩猜动物。
玩法:请幼儿到展示板后面,悄悄选定一个动物,然后再到前面来让大家猜(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大家猜对了,就把这个动物贴到展示板前面,幼儿集体验证。
主要提问:
1、现在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呢?
主要关注:
1、幼儿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来进行判断和猜想。
2、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误差。
教学策略:
1、及时肯定能运用不同方式或多种方式表现动物特征的幼儿。
2、当幼儿因互动中存在理解上的误差而猜不出来时,教师要采用鼓励和正面引导的方法:
(1)及时公布答案,大家共同出主意寻找合适的表征方式。
(2)鼓励幼儿追加提示:先不把答案说出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继续猜?
(3)鼓励猜动物的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猜出动物。
幼儿可以自己想一种动物(卡片上没有的),让大家来猜。
主要提问: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四
1、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能大胆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或集体。
图片,立体小鸡。
一、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一)出示图一
1、这是什么地方?草地下有谁?
2、鸡妈妈带着小鸡在做什么?
3、鸡妈妈对小鸡们怎么说?
4、小鸡们跟着妈妈,小黄鸡怎么做?
(二)出示图二
1、小黄鸡走致电了什么地方?谁来了?
2、野猫想干什么?
3、小黄鸡怎么做?
(三)出示图三
1、赶来救小黄鸡?
2、鸡妈妈是怎样救小黄鸡的?
(四)出示图四
1、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什么?小黄鸡是怎么说的?
2、以后小黄鸡会怎么做呢?
二、教师把四幅图片连起来讲一遍,问:
1、小黄鸡为什么会差点被野猫捉住?
2、离开大家的小鸡还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的事?
三、游戏:母鸡和小鸡
教师小母鸡,幼儿当小鸡,母鸡带着小鸡到草地上捉虫吃,教师随时变换位置,看幼儿是否会主动跟随随,并招呼及时跟随的幼儿,妈妈在这儿,宝宝快过来。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五
1、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3、初步能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小动物受伤的`照片、电子大书及保护动物的相关图片。
——教师请有养小宠物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宠物。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受伤的照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怎么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3、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当小动物饿了,我们要给小动物喂食。
——不可以虐待小动物,比如说:不能打它。
——小动物脏了,要给它洗澡。
——小动物生病了,要及时带它看兽医。
——除了爱护动物,还要保护环境,带小狗外出游玩时要拴狗绳,小狗拉的便便要及时清理。
1、教师举例说一些情景,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该怎么做?
——小狗脏了,明明觉得它难看了,把它丢在路边不要了。
——马路上有只小狗被车撞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赶紧把小狗送到医院救治。
——家里养的小金鱼好久没有换水了,小金鱼都生病了。
2、教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家里的小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
活动应变
教师在准备图片时要注意,不要太血腥的图片。
绘本阅读:《我想养只宠物》《宠物总动员》。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六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
2、体验猜想游戏的乐趣。
各种常见动物的照片和卡片(尽可能是动物的照片,卡片上的动物形象不宜是卡通形象)。
展示板:前面贴有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后面贴有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
(一)出示展示板前面贴的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
(二)介绍玩法:让幼儿从五个动物中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是什么动物。
主要提问: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猜出你喜欢的动物呢?
2、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大家来猜吗?
3、猜动物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他(她)选的是什么动物吗?
主要关注:
活动中幼儿是否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是否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征。
教学策略:
当有的`幼儿一下子想不出表征的
方法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幼儿帮助这
名幼儿。
利用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玩猜动物。
玩法:请幼儿到展示板后面,悄悄选定一个动物,然后再到前面来让大家猜(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大家猜对了,就把这个动物贴到展示板前面,幼儿集体验证。
主要提问:
1、现在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呢?
主要关注:
1、幼儿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来进行判断和猜想。
2、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误差。
教学策略:
1、及时肯定能运用不同方式或多种方式表现动物特征的幼儿。
2、当幼儿因互动中存在理解上的误差而猜不出来时,教师要采用鼓励和正面引导的方法:
(1)及时公布答案,大家共同出主意寻找合适的表征方式。
(2)鼓励幼儿追加提示:先不把答案说出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继续猜?
(3)鼓励猜动物的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猜出动物。
幼儿可以自己想一种动物(卡片上没有的),让大家来猜。
主要提问:
这次要增加难度了,请想一种卡片上没有的动物,然后想办法让大家猜出来,行不行呀?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七
针对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我选择了这次活动对幼儿实施自我保护教育。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幼儿辨别一些行为安全与否。强化和巩固日常生活中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行为,为奠定良好的习惯打基础。
社会活动内容:《我是安全小宝贝》
1.初步辨别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安全与否。
2.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安全的行为,了解一些基本自我保护常识。
初步辨别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安全与否。
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安全的行为,了解一些基本自我保护常识。
安全教育视频(上下楼梯),示范用图片,操作单,笑脸贴纸若干。
一.谈话导入,引出安全话题。
二.观看视频,了解怎样安全上下楼梯。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米卡,他今天来是要让小朋友远离危险,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个安全小宝贝,找找谁是安全小宝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米卡的故事吧。
1、播放安全教育视频。
小结:上下楼梯要扶好栏杆,慢慢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图二:听了米卡的话他们也成了会上下楼梯的安全小宝贝。
三.实践操作,辨别安全行为,愿意做个安全小宝贝。
师:刚才米卡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才是安全小宝贝,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没有注意安全。在做的对的小朋友图片上贴上笑脸,一起来找一找谁是安全小宝贝吧!
幼儿每人拿一张彩色操作单,在行为安全的图片上贴上笑脸。
操作要求:看看图片上哪些宝宝还没得到笑脸贴纸,老师要请你们来告诉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做。说对了老师也要奖励你们笑脸贴纸哦!
四.用儿歌的形式进行小结。
我们都是安全小宝贝。
教室走路不乱跑,脚步轻轻最礼貌。
上下楼梯不推挤,排队慢行靠右走。
小椅子不翘起,端端正正最漂亮。
玩玩具不争抢,大家一起来分享。
户外玩耍不打闹,一起游戏笑哈哈。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八
1、大部分植物都需要雨水来帮助生长。
2、在情景中积累一些照顾自然角的小知识,激发观察自然角的兴趣。
(认知准备)认识一些常见的花、认识喷壶、初步观察过自然角
(材料准备)自然角、ppt课件、喷壶
重点:知道仙人掌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生长教学过程:
一、观察交流
·看课件,说说雨天和谁做了朋友
·猜猜雨点的这些朋友喜不喜欢下雨天,说说理由
·还有哪些植物也喜欢“雨天”
·小结:大部分的花儿、植物都喜欢和雨天做朋友,有了雨水,他们就会长大、开花。可是仙人掌和其他植物不一样,它生活在水非常少的沙漠里,只需要一点点水,仙人掌就能长地很好。
二、制造雨天
·提问:
1、我们班级里有没有喜欢雨天的植物?它们在什么地方?
2、最近天气特别好,总是不下雨,花儿们嘴巴干了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想办法
·出示喷壶并小结:当我们自然角里的花儿、植物们需要水的喷壶能制造雨天,给花儿、植物们喝水。
三、什么时候喝水
·提问:
1、你每天什么时候要喝水?
2、自然角里的植物什么时候要喝水了呢?
3、水越多越好吗?
·小结:花儿不会说话,所以我们要仔细看看花盆里里的泥土,泥土有点发白了就是花儿要喝水的时候。如果泥土颜色很深、摸上去湿湿的,就说明花儿不需要喝水。
四、延伸:
·以后每天早上你来幼儿园都去看看花儿朋友,看看谁需要喝水了。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教案我家的小宠物篇九
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活动准备】故事挂画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苗苗二班来了一个动物小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啊?
今天啊,老师要给苗苗二班的小朋友讲讲这位小客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孤独的小熊》。
二、故事讲述。
1、讲述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小熊去找小猪,发生了什么事?
小熊去找小猴,发生了什么事?
2、小熊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小伙伴呢?
讲述故事从“小熊找到大河马”至结尾。
小熊问大河马,大河马是怎么回答的呢?
那,小熊笑了吗?小熊一笑,动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怎样的小熊呢?板着脸的小熊还是微笑的小熊?
小熊脸上笑眯眯的,小动物们都愿意做他的朋友,你们想和小熊做朋友吗?
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微笑德跟小熊说:小熊,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
【活动反思】
总结了一下,发现这次的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前未与指导老师做好沟通工作,不知道没挂画,导致临时找了一个小兔子代替小熊,一来要把故事中的“小熊”全部换成“小兔”,加大了授课难度,二来也造成了更大的心理负担。
2、授课过程中仍然缺乏应急能力,不知道当小朋友故意捣乱的时候该如何应对,例如:当我提出问题“你喜欢笑嘻嘻的小兔还是板着脸的小兔”时,班中一位名叫嘉嘉的小朋友就非要说“喜欢板着脸的小兔”,而我,就完全不知所措了。汗颜啊。
3、还是不够放得开,还是紧张,无法将自己完全融入进去。适应啊适应。。。
4、常规、秩序还是没有控制好,未掌握处理事情的技巧。例如:课中小朋友们和小兔子握手,要强调有秩序的、一个个排队上去握手,可是在我说出“那,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和小兔兔握手”,小朋友们蠢蠢欲动的时候,我就乱了神,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要如何做到有秩序。这时的我没动脑筋,而是选择了走一步算一步的下去。需要提高啊需要提高。
指导老师的评价中指出
1、这节课的毛病,也是最重要的毛病,就是授课时间过短,这一点跟我授课过程中少了很多环节有关,例如评价、总结。
2、讲故事的语速过快,要稍稍平缓些,但故事起伏必不可少。
3、注意提问的规范性,问题从易到难设计。提问时请小朋友起来回答请的太少了,参与度不够高。一个问题问完后,教师不要说“老师接着问”,不要遏制小朋友的开放思维,并且要对小朋友们的回答有所评价。
4、当小朋友们回答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我非常开心,感觉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新老师一般都这样子,这个需要长期的改正。
5、每个问题回答后要做适当的小结,整节课下来也该做适当的小结。
附故事:孤独的小熊
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脖子上系着红领巾,帅极了。他每天都昂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
妈妈问他:“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
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应该别人对我笑,我才不去对别人笑呢。”“唉—”熊妈妈叹了一口气。
小熊去找小猪,一看到板着脸的小熊,小猪吓跑了。
小熊去找小猴,一看到从来不对别人笑的小熊,小猴躲起来了。
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我是漂亮的小熊,为什么谁也不跟我玩呀?”
大河马说:“你得对别人笑,因为大家都喜欢和开心的朋友在一起。”
小熊说:“可是,我从来没笑过,不知道怎样笑。”
大河马说:“你心里想着笑,就会笑,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
小熊心里想:“只要笑一笑,就会有朋友和我玩了。”小熊一边想,一边对着镜子瞧自己。呦!小熊的眉毛弯弯,嘴巴咧开,他笑起来了。
哦!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那么好看,心里一乐,“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大河马看到从来不会笑的小熊“哈哈”大笑,也乐得“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大河马笑得那么响,把动物们都引来了。
动物们看到小熊不再板着脸,在那里“哈哈”笑,都过来一起乐,一起笑。“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好开心。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