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篇一
《苍松怪石图题诗》是一首古体诗,句子长短不一,洒脱不羁,对苍松的高尚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赞美,同时借“苍松与怪石”写出了自己不屈不挠、耿直廉洁的铮铮男儿的性格。本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本诗并会背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字斟句酌地体会诗中蕴涵的感情。
3、感受作者借图题诗表达他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教学重点:熟读并有感情地背诵本诗,体会诗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个性化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
课前预习:
1、学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板书:苍松怪石
2、你对松树有什么了解?
3、清朝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为苍松怪石图题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来学习。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对作者有哪些了解?
2、指名朗读古诗。
3、纠正“矫”、“迥”“阙”的读音。
4、分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更流利。
4、范读
三、品读古诗
1、默读古诗,思考:课文写出了松树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2、教师点拨:
(1) 理解“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a、看图理解“乔、无等伦、矫 ”等词语的意思
b、指名读——评议——齐读
c、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小组汇报——小组比赛读————评议
(3)理解“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
a、理解“天阙、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作者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4、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
请你练习写一首赞美松树的小诗。
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篇二
《苏武牧羊》一课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但宁死不屈、维护国家尊严的感人事迹。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觉得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得较为成功。
一、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苏武牧羊》一课中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共有4节,这四节从三个方面来描述苏武的有气节。根据这三方面的共性,在教授这一部分的“苏武与匈奴王的第一次交锋”时,我边分析边归纳了三个学习步骤:一、读、思(写什么)。二、读、划(找出描写苏武言行的词句)。三、交流、体会。根据这三个步骤学完后,我就让学生体会后几节在叙述上的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借鉴黑板上刚刚归纳的方法自主学习后几节。这样,就给了每一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使学生既读懂文章,又增添了了学习兴趣。
二、合理想象,引导学生领会中心;交流信息,延伸课外阅读
合理的想象易于文章中心的领会。在学习课文第四节时,我问道:“你知道荒漠是怎样的?”通过让学生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紧接着教师介绍文中“荒漠”的情况,突出该处气候恶劣,人很难在那里生存……其后,我又问道:“那么苏武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从而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苏武的坚强品质,体会到了苏武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篇三
()()()()()()()()
xiongnugongfudeweikongwei
()()()()
二、给下列字注音
社稷()旄()落犹未还()红妆空帏()饥吞毡()
三、多音字组词
饮还塞难更任教
四、回答问题。
1、按原文填空,并在横线上写出从句中体会出的意思。
苏武留胡(),
()又(),穷困()年。
渴(),饥(),()北海边。
心存(),旄落()。
历尽(),心比(),
夜在()时听(),入耳()。
转眼(),雁群()。
白发娘(),红妆(),
三更(),两地()?
宁(),大节()。
终教()心惊胆碎,()。
2、通过课文,简介苏武其人。
3、为什么称苏武为英雄?
4、《苏武牧羊》这首歌词写于()年,你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吗?
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篇四
《苍松怪石图题诗》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为《岁寒三友》。这是“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诗画家李方膺的作品。全诗从松的外形入手,赞颂了苍松的品格,表现了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整个作品诗画相配,画面中怪石耸立,为苍松设置了极好的背景;苍松挺劲,生机勃勃,带给人无限的力量。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古诗,但诗配画的欣赏还是在本单元初次接触。学习中,估计学生凭借工具书和资料上的有关注释,再联系画面能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于诗和画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缺乏真切的感受,要引导他们深刻地去体验。
教学设想与目标
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仅停留于对诗意繁冗枯燥的解说,把诗的言语肢解为有关语言知识的例证、情理的空洞说教之类的“教教材”行为,而应该实现以此诗为资源的“用教材教”。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再联系画面,理解全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2、反复诵读诗歌、欣赏画面,想象并体会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诗。
教学重点: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再联系画面,理解全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诗。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诗歌、欣赏画面,想象并体会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图对比,训练语言。
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文中“苍松怪石图”,另一幅是没有怪石背景的松树图。请学生组织语言分别描述一下两幅画面。
二、反复朗读,品味诗句。
师: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诗画家李方膺是这样描述其中一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
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
2、引导学生品味诗的语言。
学生自由发言,对照谈对画面和诗句的喜爱之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
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
三、了解背景,体会情感。
这样有特点的一幅画和题诗,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
请学生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
四、欣赏画面,感悟“苍”、“怪”。
1、整体欣赏画面。
2、图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们之间是什么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
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3、小组内交流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
五、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请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绘画作品。
六、总结学法,背默全诗。
板书设计: 怪石耸立 不屈不挠铮铮铁骨
苍松怪石
苍松挺劲 饱经风霜 刚正不阿
课后反思
1、本课感觉最成功之处是入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两幅松树图,让学生在对比中领略出文中画面的独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根据画面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一举双得。
2、“在所有的言语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轴。”在教学本课时我着眼于诗的语言,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对诗画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深入地去体验、感受,产生赏心悦目的情感体验效应。通过对比、拓展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诗画的意境有所领悟。
学生在自主学习古诗、理解全诗的意思时,我利用各种资源,让已经明白诗意的多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学懂的情况,从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述中提炼出明白诗意的方法——释、留、补、调。这中间,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此时,我发现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展示他们的创造潜能。
古诗毕竟不同于一般作品,它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我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不忘教师关键处的引导、点拨。我在学生发言时适时提醒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本诗在谴词方面有一种对称的美,“苍松”对“怪石”,“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我引导学生体会诗意、诗味、诗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这样,在引导学生述说为什么喜欢某句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给他们诗美的表达方式。
点评
1、教学立足于工具性,借教材资源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形象、准确的同时体验和感悟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2、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体验、探究,为其展开想象、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部编版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篇五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第二课时
“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