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等奖PPT篇一
教学目标:
1、复习,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自己班同学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合格情况,收集有关的信息。
1、小组分工整理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
项目
人数
性别文字处理绘画上网编程其他
男
女
2、小组内交流统计表的数据如何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4、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顺序填写的。
注:也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项目开展活动。
1、分析借阅图书情况统计的数据。
2、根据统计的数据独立完成统计图,想一想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3、指导学生适当重新整理数据,问: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应怎样整理数据?统计图应该怎样画?(按图书种类把相应的借阅本数相加)
4、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个统计图。
5、分析比较:
(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3)五年级一班本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
6、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等奖PPT篇二
厚德学校 王昉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在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应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体积活动的兴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在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出示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在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应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体积活动的兴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在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三、独立学习
自学提示:
1、自学课本第126、127页例2,请你在127页图中画出韩国获得金牌情况的折线图。
2、你知道什么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吗?
3、回答127页图下四个问题。自学时间:6分钟
四、展示讨论:3分钟
和你的同桌探讨你的探究结果
五、师生总结
总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练习7分钟
内容:第128页“做一做” 对改要求:
细致批改,将你发现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七、堂清、对改 2分钟
组长检查对“做一做”的修改情况,进行指正。
八、盘点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缺失?
九、统计各小组得分,表扬优秀小组。
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等奖PPT篇三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教学重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际运用。
【教具准备】
蓝球
【学具准备】
表格。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1、答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知识?
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你能介绍一下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吗?
3、什么情况下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4、你能解决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出示p59的练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师:在生活中,你需要用到期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
出示p59实践活动课题。
说清要求,分组进行。
1、需要收集什么数据?
2、如何绘制?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评一评,哪一组的统计图做得最好。
通过复习旧知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实用性。
在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比较合适,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两组数据,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在相互的评议和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猜想,体验到数据的作用。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等奖PPT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和原来的内容相比,更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觉得本节课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上。另外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到其优越性,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系统统计知识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由于教材改编,该部分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如果还是只注重知识的讲授的话,我觉得学生会觉得乏味,为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定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小组内能够自主合作,搜集信息并根据所搜集的信息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
2、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3、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搜集信息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比体会到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五、说教法、学法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探索。课改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建立“生本课堂”。因此,为了更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新形势下课改要求,我这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也就是整节课我只负责提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为了顺应课改的要求,我觉得我们教师在整节课当中应该充当导游的角色,也就是只负责把学生带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就不再干涉,只是给以必要的指导,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
1、谈话导入。
简单自我介绍,拉近同学生的关系,使关系融洽,争取学生的配合。
“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你们,想了解你们,可以吗?下面就让老师先来了解你们的生日吧。”(过渡到本课教学)
2、小组合作收集数据
老师的生日是9月,你们的生日又是几月那?有多少同学和老师是同一个月生日那?下面就请各小组统计一下吧。(“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这个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应该如何更快更准确的收集数据。)
3、绘制条形统计图。
4、观察分析条形统计图较统计表的优越性
学生绘制完条形统计图后,提出和上一环节同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5、巩固练习
教材100页第一题
学生在做这一题时,同样要经过收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通过这道题,可以很好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另外,因为这道题是关于学生睡眠时间的,所以借助这道题可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有益健康,切不可为游戏而整日熬夜。
6、课堂小结
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越性?
7、作业
调查统计班上同学上学时的交通工具并绘制条形统计图。(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等奖PPT篇五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上)第110111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用途,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2、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判断、预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在探索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判断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1、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体育课中的投球游戏,让学生说说单手投得远一些,还是双手投得远一些?
2、激活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经验:
观察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图略)
3、比较中引发学生对复式统计图的需求。
(1)看这两幅统计图,比较两种投球方式投球的距离,说说怎么比的?
1、同桌合作,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先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合并这两幅图?
(2)同桌合作,尝试在方格纸中画统计图。
2、交流展示,比较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1)(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统计图
(2)比较,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交流中完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预设:1、教师介绍并在图上添加图例;2、学生提出图例,随机在图上添加图例)
(3)学生修改完善刚才的统计图
(4)回忆归纳刚才的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方法:学习就是在这样不断思考、交流、反思调整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的。
3、比较中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这样的统计图和刚才的统计图(显示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4、揭示课题:
(1)这样的图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为什么叫复式条形统计图呢?(学生交流,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5、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统计表略)
学生独立填写后,和屏幕对照。
6、分析统计结果,感知看图比较的方法。
(1)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统计结果,思考:
a、单手投球,哪两位同学相差的距离最大?双手投球呢?
b、两种投球方式的距离,哪个同学相差最大?
7、比较,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是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体会统计图比较的直观,方便)
8、渗透科学的统计思想
这只是五年级几个同学投球距离情况的统计,其他小组是否也这样,活动课大家可以实际投一投,将数据收集起来再比较。
1、根据某学校各年级学生近视人数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图,表略)
(1)思考:画统计图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独立,补充完整复式条形统计图。
(3)(实物投影展示)说说你是怎么画得又快有好的?
(4)分析: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看了这个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2、分析统计图:
思考:
(1)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哪一项体育达标的人数最多?
(2)你会比较男、女生每项体育达标合格的情况吗?
(3)你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那些了解?
欣赏不同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后同学有兴趣去搜集这样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