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1、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2、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3、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是因为:
(1)口算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
(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顺理成章。
教学本单元,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所以在教学时我把第二单元第一节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分散了,第一天只学习了例1(被除数两个数字都正好能被除数整除)如:42÷2。课堂上我把如何正确、规范地列出竖式计算、准确熟练试商、还有理解算理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把例2(如:52÷2)放在下节课来学习。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大胆的猜测例1的笔算方法,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板书,我发现学生在用竖式计算除法时,知识迁移有困难,这正是我教学的契机,因此在引导学生用口算方法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我分步规范板书出笔算除法的过程与步骤,通过对比,学生很快掌握了笔算除法的方法。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习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习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习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习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习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习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本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1、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处罚,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1、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2、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
二、、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3、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河南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整理最新的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 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42÷ 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 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每节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大量的对口决,并进行听算,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快速反应,并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笔算两道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主题图(学生植树),让学生用三名话说出图中信息,教师板书完整道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2=?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大胆的说出来:有的同学说是20,有的同学说是21。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2=202÷2=120+1=21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两个十,再把2根小棒也就是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一,合起来每份是21。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组合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坚式进行独立试算。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强调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刚才摆小棒时的思路,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且学生因为是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所以整节课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活跃。
大多老师都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简单,课堂气氛活跃;有的认为只要讲清例题就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其实要上好一节计算课并不容易。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课堂中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点:
1、找准教学起点,探究导入。
2、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探究完603得多少这个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603、6003、2403、1243、这四道算式的特点,然后将他们分一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将603和6003分一类,因为他们很接近。剩下的各分为一类。
生:也可以将603、6003、2403因为他们的末尾都有零。
生:可以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分一类,是三位数的分一类。
师:接下来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从那道算式起展开我们的学习呢?
过了一会一两个同学不确定的举了手,
生:是2403吗?我猜的。它要好算些!
生:我认为是603,因为它简单些!
师小结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的规律就应该由浅入深。所以,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603开始展开我们今天《口算除法》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603、6003、2403三个要学习的问题呈现之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样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由浅入深的次序。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使学生学会选择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授之以渔,着眼点落实在学生探究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因此我设计通过复习、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推想、探究出该怎样算。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师:算出603=20再算哪一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呢?
生:(部分学生脱口而出)6003!
生:因为6个十除以3得两个十,那么六个百除以3就得两个百。我还可以知道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学生能总结到理论的高度上,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师:你真了不起,连这个也知道。不过老师要补充一点在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
生:老师!我知道了,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什么?(我一时没有反映过来,确切的说我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你能在说一遍吗?
生: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天呐!!你连这个也想到了!!(这一点是我在备课中绝对没有预料到的答案。今天这个孩子果真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看到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的潜力是无穷尽的。)
实践告诉我们,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研究的方向,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而言,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为重要。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不是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而是让学生去设想,再学习哪道算式容易些?,我所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着眼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师:根据603=20和6003=200,你还能算出哪些算式来呢?
60003=20xx(有几个同学领会到了)
600003=200006000003=20xx.0......(大部分同学感悟到了,声音变得激动起来)
新课程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习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习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
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
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