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知道多音字“行”的读音和用法。
2.续编故事,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继续培养同学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4.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课:
[点评:谜语导课,提高了同学学习的兴趣,为引出课题做了铺垫。]
(板书课题:小闹钟。齐读两遍。)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钟”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老师建议大家自身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同学回答后教师梳理:先圈出来,然后结合上下文猜一猜,或在认字条中查一查,问一问同学。)请用你自身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点评:在读文中让同学自身解决字音问题,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同桌合作读,相互听一听,学一学。
3.课文读下来了吗?是否需要协助?
4.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特别注意不认识的字和读不通的句子,老师(小老师)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或指名优生读一遍。)
5.你能大声把课文读一读吗?(指名读。)
6.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三、学习生字。
1.同学们课文读得很流利。有些字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请认真听游戏规则:拿字卡的同学迅速到前面来,拿拼音卡的同学大声把拼音读两遍,你的字朋友就会向前迈一步,把字举起来。其余同学假如见找对了,就大声把字读两遍,假如找错了,就用手势告诉他。同学读拼音,开始做游戏。教师把找出来的字“鼠”、“兔”、“贴”、“瞧”、“改”、“惯”、“使”、“劲”贴在黑板上。
2.有四个字见你们为它们找到了朋友,也来凑热闹了。说一说,你有好方法记住它们吗?(出示“探、抓”、“偷、使”四个字,同学识记完后也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3.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抢读贴出来的字。
[点评:识字方法灵活多样,提高了同学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
4.有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句中读音也不同。(出示一段话,试读、齐读。)妈妈骑着自行车,带我到银行里去。我看到路上有许多行人,银行门口有一行大字。
[点评:把多音字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且联系生活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把字放到文中,你能把课文读得好些吗?(指名读课文。)
四、看图复述课文,续编故事。
五、小结。
[总评:本课设计新颖,体现了新课标思想,既关注同学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又照顾到了同学的个体差别、生活实际。尤其是识字方法的灵活多样和对多音字的教学更是本课的特色所在。教学中,始终以激发同学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在活动中训练同学的理解、表达、想象、合作等能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向同学进行了要节约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思想教育。
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案篇二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ppt、花灯会、猜灯ppt、有趣豆面灯碗ppt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欣赏、表演、歌曲演唱等艺术活动,使学生感受时钟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用形体语言及优美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小钟表的喜爱之情。
3、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像力。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薛):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大家猜猜她是谁?;(手指着头饰)对她就是来自时钟王国的闹钟姐姐,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的到来!(鼓掌)
(罗):大家好,我是来自时钟王国的小闹钟,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同时,闹钟姐姐也希望同学们能到我的'时钟王国去做客。
(薛):咦,闹钟姐姐,听说时钟王国里有很多非常漂亮的时钟对吗?
(罗):当然了,时钟王国里的时钟可多啦,我只是时钟王国里的一个小小成员。
(薛):是吗,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去参观一下?(想)
(罗):别急,时钟王国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的,想参观的人都必须经过重重考验才行,小朋友们,你们能经受得住考验吗?(能)
三、肢体语言学习领域――“说一说、演一演”
1、课件出示:清晨,伴随着小闹钟清脆的铃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点击“说一说”显示:早晨你睡觉醒来到去学校的这段时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
点击“演一演”显示:你能将这些事情用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2、学生表演。
3、(罗):刚才,小朋友们精彩的表演闹钟姐姐非常满意,你们已经顺利地过了第一关、
4、学生做律动表演。
四、视觉艺术学习领域――“想一想、看一看”
1、课件显示:要进入时钟王国,请过第二关。
点击“说一说”显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时钟?
点击“想一想“显示:假如有一天,你的小钟表突然生病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2、课件显示:祝贺你们,你们过了第二关,请大家坐上时间快车进入时钟王国吧!
点击“时钟王国”进入后显示:想看漂亮的时钟,请过第三关!
点击“说一说”显示:请你说说你认识哪几种时钟?
点击“考考你”显示:哪个国家最早发明了时钟?
选择:1英国2、美国3、中国
学生选择后点击正确答案:
中国人是钟表最早的发明者,我们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国北宋宰相苏颂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第一个计时系统,是中国人开创了钟表的历史。(点击欣赏图片)
3、课件显示:祝贺你们,你们全部过关了,请尽情欣赏精美的时钟吧!
点击“看一看”显示各种时钟,学生欣赏:
a、塔钟b、小品钟c、数字显示钟d、倒计时钟e、花坛钟
点击“想一想”显示:这些不同的时钟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学生回答后小结:(课件显示)
1、塔钟(又称建筑大钟)为建筑用石英钟,主要附加功能有报时功能、停电补偿功能和夜间照明功能等。
2、小品钟,又被称为城市景观钟,通常融于各种艺术造型之中,主要用于点缀城市街道、公园和娱乐等公共场所。
3、数字显示钟广泛应用于银行、医院、工厂、办公楼等各种场所及各种时钟系统。
4、倒计时钟通常为某一特定时刻设立,如新年倒计时、运动会倒计时等。
5、花坛钟美丽的造型美化我们的环境,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五:听觉艺术学习领域――“听一听、唱一唱”
2、学生演唱《谢谢你小闹钟》
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这一课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案篇四
刚过元宵节,儿童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但是很少有儿童知道元宵节的来历。通过这次的教学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传统传承下去。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知道元宵节的来历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案篇五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三、课堂小结
1、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2、互相参观提看法:造型色彩设计理念
3、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
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欣赏国外的各种灯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