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自荐信高考专项填写篇一
尊敬的xxx大学招生办领导:
您好!
我叫xx,今年17岁,是市中学高三文科实验班的一名学生。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这封信。
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一个人若没有目标,就如同迷失了方向的船只,随波逐流,永远没有温馨的港湾。我的目标,就是求新务实地创造,以成果回报社会,以人格魅力影响世界!而我最向往的北京大学,也将成为我生活的契机。
王国维曾提到人生的三个境界,我的过去就是“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为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记得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期末测试,不知是换了考场,还是题目的角度难度不合我的口味,我一向引以为豪的数学在那次考试中只有区区80分。老师们不好严厉地批评我,毕竟我平时的专注有目共睹;父母却是非常失望地将我“软禁”起来,不能出门,不能碰电脑,甚至于“新闻联播”都成为禁忌。
我后悔自己太不认真,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在被关在家的时间里,我就把那张试卷翻来覆去地看,我看错的题目,重新做它们,继续寻求更快更好的解法。这种开拓初次尝试是很累的,阿拉伯数字围成紧箍咒,向我的头上套去。
直到进入初中才逐渐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正确学习方法”,才了解“不认真”是过于笼统的概念。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无论谁都会进步,譬如我并没有刻意去琢磨那些错题,而错题于我就像是甘甜的乳汁,有着汲取不尽的养分。后来当听到有人评价我认真、仔细、“肯钻”、“坐得住”时,我并没有多大的感觉。静下心进而回顾,已经在长年累月中成为习惯,岁月的流逝虽会将锋芒磨尽,但遗留下来的却是至宝。
未来的生活有许许多多的变数,可以是充满激情,也可以是颓唐无奈,生活会有非常多的诱惑,但是我必须坚守住心灵的净土:无论怎么改变,我所追求的理想不变!我希望为科学研究竭尽心力,我希望为国民思想精神的升华奋斗终身!不仅仅是大学,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无论怎么改变,必将始终为了崇高的事业奋斗,向着理想奔驰!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蓦然回首”时,我的梦想,已经在“灯火阑珊处”。这也应该是我人生的最后一个境界了。
我享受挑战,勇于尝试没有把握的事,我知道绚烂的未来需要靠自己创造。我一直幻想自己是名英武的骑士,驾着名驹,在广袤的历史田野中,向着理想奔驰!
此致
敬礼
自荐信相关
自荐信高考专项填写篇二
尊敬的华中科技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我叫xxx,今年17岁,是xxx中学xx班的学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我从小对各种机械特别感兴趣,家里的遥控汽车、坦克、变形金刚等玩具玩过几天后便被我拆的“七零八落”。我的父母都是教师,知道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因此,我的“破坏”行为非但没有受到他们的责备,反而得到了赞赏。良好家庭教育,让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较早地养成了严谨的逻缉思维能力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使我进入高中后徜洋在繁杂的数理化海洋里,乐此不疲。也正因为如此,文科功底同样扎实的我,高一分科时不顾文科老师的热情动员,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理科实验班。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我喜欢踢足球,初中时是校队队员;我热爱唱歌,高二时在学校的歌咏比赛中获得过二等奖;我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也非常热衷,曾参加多项社会实践。
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未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恰恰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综合能力,给我的学习带来无限的动力。xx中学是重点中学,面向全市招生,录取的都是全市的“尖子生”。面对众多高手,初中时就养成的“知难而进、喜欢挑战的进取精神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习品质”发挥了作用,这非但没让我气馁,反而激发了我更大的斗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接下来,我的成绩稳步上升,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交口称赞,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和“学习标兵”。
在20xx年我入选了学校生物竞赛集训队,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获省级赛区二等奖。在刚结束不久的高三期中考试中我的成绩已跃升到全校第47名,新的目标也已经定好:期末统考进全校前20名,高考时进全校前10名。
进入高中起,我就从学校的高考光荣榜上认识了华中科技大学,此后对华科大的了解越多,越坚定了我将来报考的决心和意志。“华科大”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华科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学习氛围、众多国内领先的理工科专业、强大的师资科研力量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吸引着众多优秀的学子争相报考。我期待着捧起“华科大”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
相信在此之前,您已经阅读过了无数的自荐信,对“省三好学生”,“多学科竞赛获奖”,“校学生会主席”等早已见怪不怪了。很可惜,我没有这些耀眼的荣誉和职位,我有的是对“华科大”全面的了解,有的是对华科大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向往。更重要的是,我有着诚实、实事求是的品质,我不会为了得到您的青睐而夸大事实。
我知道不久之后我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咬定青山不放松”是我的座佑铭,我相信凭我的高考成绩能够考入向往与敬仰的“华科大”。“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也希望能借着自主招生的东风先将一只脚踏进贵校的门槛。期待着您能接受我的申请,同意我参加贵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相信我的表现,不会让您后悔今天的决定。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自荐信高考专项填写篇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是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办公应用专业20xx年届专科毕业生,感激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这对一个即将迈出校门的学子而言,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相信您在给予我一个机会的同时,您也多一份选取!
在校的三年里,我不断充实自我,德智体全面发展,用心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大一时曾获得全院足球赛第一的成绩,福建省运动会上也取得优异成绩。我有较强的管理潜力,活动组织策划潜力和人际交往潜力。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井然有序而又紧张的学习气氛,使我得到多方面不一样程度的锻炼和考验;正直和努力是我做人的原则;沉着和冷静是我遇事的态度;爱好广泛使我十分充实;众多的朋友使我倍感富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职责感使我能够应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许某些方面经验不足让您犹豫不决,但请您相信我的干劲与努力将弥补这暂时的不足,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绝对是最努力的。我相信:用心必须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不知已者而搏。”愿您的慧眼,开启我人生的旅程。
感激您为我留出时光,来阅读我的自荐书。
自荐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自荐信高考专项填写篇四
尊敬的中山大学自主招生老师:
您好!我是****中学**级学生**。从小到大,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都是我的梦想,而我相信中山医学院便是让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我选择中山大学,一是因为这里是一个学习知识、发展自我的绝佳平台,是一个培养优秀医生的极佳摇篮。我生活在北方,但中山大学的名字仍然如雷贯耳,作为在临床医学方面全国最好的大学院校之一,其教学与科研实力不言而喻。二是中山大学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我。虽然我之前从未来过广州,但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所说的“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早就深刻于心中,今日站在孙中山先生曾经演讲的位置,我更是感触颇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山大学却仍然拥有着一颗博学笃行、奉献社会的“心”,轻视名利,重视真正的学问与对社会的贡献,这深深感染了我。
虽然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父母都没有从事与医学有关的职业,但我还是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我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格外用心,升入高中后我便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生物竞赛的学习。竞赛考试前集中复习的一个月辛苦,但我并不感觉劳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何谓“乐在其中”,而这更加坚定了我当医生的信念,这一定就是属于我的路。尽管单从竞赛的结果来看,省二等奖并不算优秀,但我从中学到的绝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知识,坚持不懈的干劲才是我从中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性格乐观开朗,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运动会”中,我先后两年担任队长带领同学参加了扑克塔设计制作比赛和自制船模竞速比赛,并全部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迄今为止我已拥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我曾经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发,设想出一种量化工业项目选址在大气污染方面适宜度的计算方法,并以“引导项目优化选址的大气环境区位指数研究”为题申请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并以济南某建设项目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尽管我最终没能获得奖项,但这份体验和锻炼仍旧是我宝贵的财富。出于兴趣爱好,我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些剪纸作品,尽管由于未曾接受过有关这方面的任何指导,其艺术水平较低,但对制作的准确度和精细程度我尚有一定信心,因此我相信在解剖方面我会有一定的优势。
我学习成绩优秀,在各个学期中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实验之星三级奖章”,且曾数次获得“全面发展标兵”称号。在高二时我曾主动担任学长,协助老师引领新一级的学弟学妹们融入实验中学,下宿舍指导他们的住宿、上操场教他们打太极拳、进教室向他们介绍实验中学的特色并就学习和生活方面提出了些许建议,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高中的新环境。在班里我担任着生活委员、宿舍舍长和数学课代表三项职务,为同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赏。
我书写这份自荐信,是希望老师您能进一步加深对我的了解。尽管也许在众多优秀的学子中,我只是最平凡的一员,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向老师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自荐信高考专项填写篇五
包含2022年西北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包含中外合作办学、高收费专业、其他单列、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中外合作高收费专业等。
省份
科目
最低分
最低位次
省控线
江苏(本科批)
物理类
588
21371
429
历史类
591
1811
471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570
35714
429
上海(本科批)
综合类
549
7201
400
河北(本科批)
物理类
582
18065
430
历史类
597
2445
443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561
31495
430
福建(本科批)
物理类
587
12310
428
历史类
595
1514
468
湖北(本科批)
物理类
583
13663
409
历史类
583
2784
435
河南(本科一批)
理科
595
18060
509
文科
582
3138
527
高收费专业(理科)
574
33525
509
其他单列(理科)
511
116434
509
云南(本科一批)
理科
582
12953
515
文科
628
1832
575
湖南(本科批)
物理类
584
14043
414
历史类
585
2130
451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物理类)
554
29374
414
重庆(本科批)
物理类
563
15686
411
历史类
565
3061
415
黑龙江(本科一批a段)
理科
536
8553
429
文科
538
1517
463
天津(本科批a段)
综合类
648
5245
463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623
9588
463
新疆(本科一批)
理科
458
-
400
文科
511
-
443
辽宁(本科批)
物理类
581
14694
362
历史类
580
2502
404
海南(本科批)
综合类
711
1158
471
青海(本科一段)
理科
454
3544
335
文科
488
986
409
北京(本科批)
综合类
626
5280
425
甘肃(本科一批i段)
理科
521
8584
442
文科
539
1352
485
四川(本科一批)
理科
599
18806
515
文科
588
3234
538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564
40268
515
陕西(本科一批)
理科
555
12683
449
文科
551
2764
484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524
21948
449
中外合作高收费专业(理科)
523
22437
449
陕西(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理科
553
13324
449
文科
558
2239
484
安徽(本科一批)
理科
584
17727
491
文科
575
2881
523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556
34635
491
贵州(本科一批)
理科
534
13567
451
文科
609
1637
549
山东(普通类一段)
综合类
579
28705
437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570
36477
437
江西(本科一批)
理科
569
13521
509
文科
578
2137
529
广东(本科批)
物理类
601
21261
445
历史类
577
4705
437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581
37271
445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综合类
625
23588
497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612
35558
497
山西(本科一批a段)
理科
560
9960
498
文科
560
1549
517
山西(本科一批a1段)
理科
535
18317
498
宁夏(本科一批)
理科
414
13305
412
文科
541
680
487
广西(本科一批)
理科
549
14750
475
文科
590
2090
532
2023高考多少分可以考西北大学
由于受批次控制线和报考学生人数影响,西北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根据2022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青海的考生分数线须达到454分以上才可以上西北大学,甘肃考生的分数线须达到521分左右。新疆的考生需要达到458分以上才可以上西北大学,宁夏须达到414分左右。
西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由于招生规模的限制,每个省能够考西北大学的学生数量有限,具体高考录取分数线应以实际情况为准。
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肇始于19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