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一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37×8265×3159×6439×43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1、笔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68×5318×2448×7924×28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862318
×78×17×25
64816190
6022326
666818435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练习,学生学会利用估算、只计算个位的乘积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三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能正确的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讨论;
学法:
合作讨论、尝试练习,理解运用;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1、检查口算口诀;
2、多媒体出示口算练习,指名回答说说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情境图
a、学生看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b、指名回答;
c、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出示例题:3筐草莓,每筐15盒,一共有多少盒?
a、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
b、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3=
c、你会口算吗?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3、小组合作,尝试多种方法解答;
5、分析比较哪种算法最合理,相机出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阅读并理解;
6、尝试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口算习题,计算并说出算理
7、拓展延伸:口算150×3=
a、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b、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教师引导;
c、多媒体出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四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一、复习导入
20×7=9×400=700×8=
500×3=6×60=5×600=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问题:
1.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2.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算式?
3.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呢?
4.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把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二)自主探究,明确算法
问题:
1.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2.还可以怎样想?
3.这种方法谁读懂了?把12分成了哪两个数?
结合图,请你思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求出3个10是多少,再求出3个2是多少,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6。)
4.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寻找共性,加深理解
12×4=4821×8=8423×2=46
问题:1.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2.这两道题又该怎样算呢?
3.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59第6题
问题:(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个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管乐团有男生32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
女生有多少人?
问题:(1)谁来读一读这道题?
(2)你知道了什么?
(3)“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你是怎样理解的?
(4)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列个算式?
(5)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8页练习十二,第4题、第5题。
第59页练习十二,第7题、第9题。
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笔算乘法(不进位)
12×3=36
12+12+12=3610×3=30
2×3=6
30+6=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篇五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并正确进行笔算。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难点:理解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
学生整体学习习惯不太好,书写普遍不够端正,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困生有5个,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质量不高。措施是: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约束自己、锻炼自己。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8÷730÷3120÷427÷3
说出口算28÷7和30÷3是怎么想的。
2、笔算
3914
说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
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三年级1班和三年级2班要植树42棵,四年级1班和四年级2班要植树52棵。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怎样列式?
42÷252÷2
242÷2等于多少?尝试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学生思考汇报:(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合作探究,领悟算法
1.例1:42÷2=21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3)老师板演竖式计算最规范的格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例2: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老师板书:
26
252
4
12
(2)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3)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除法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一位数除两
位数的笔算,要从被除数的()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要注意()比除数小,把()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继续除。
3、理解算理
142÷2的算理21
242
4表示(4)个(十),是20×2得到的2
表示(2)个(一),是1×2得到的0
2、让学生说说56÷2的算理。
4、概括笔算方法
从十位算起,每位上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十位有余数要与个位落下来的数组成新的数来继续除。计算过程要按照商、乘、减、比、落得顺序笔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16“做一做”
2、完成练习四第2题
3、判断改错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练习四第1题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篇六
1、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教学14乘12时,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理解算理。先是渗透了估算的思想,又问学生实际结果怎么算,学生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还自己给方法起了名字,拆分法。然后又通过点子图,教师示范之后,让学生去圈、算,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学生又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真正体验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
如课前热身、计算14乘12的方法等。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
3、练习题少而精。
教师没有进行繁冗的计算练习,而是选取了典型的习题练习,重在让学生掌握方法。
4、学生上课的听课习惯好、坐姿端正,教师的付出功不可没。
1、学生汇报点子图时,教师可以优化算法,指导学生将12拆成10和2方便口算,也利于竖式的教学,为后面学习乘法分配律做铺垫。
2、例题教学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换因数的位置算一算,渗透了验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