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洗澡教案反思篇一
乐意用简单的语句和动作交流自己对于洗澡的经验。
愿意跟着老师念儿歌做动作。
(材料准备)《洗澡歌》音乐、搓澡用品和沐浴用品的`空罐子、花露水;
(经验准备)幼儿有洗澡的经验。
(活动重点)交流洗澡经验;
(活动难点)跟念儿歌做动作。
一、经验交流,鼓励表达
播放《洗澡歌》,听听说说:
在哪儿洗澡? 为什么洗澡?
怎么洗澡? 洗澡时用些什么?(将幼儿说到的沐浴用品进行展示)
二、作作玩玩,表现经验
“洗完澡”,带领幼儿用动作表现擦干身体的样子。
活动重点:交流洗澡经验。
三、学念儿歌,大胆表达
出示花露水,说说它的名称、作用。
教师边念儿歌边为每个幼儿撒上一点,请幼儿闻一闻气味,感受香气。
鼓励幼儿跟念儿歌句,边做相应动作。
活动难点:跟念儿歌做动作。
四、延续活动:
角色游戏时,请“爸爸妈妈”用搓澡用品和沐浴用品为娃娃洗澡。
洗澡教案反思篇二
1、引导幼儿认识常用的洗浴用品,知道洗澡能让人变得干净舒服。
2、引导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体验洗澡的快乐。
3、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洗澡的动作。
1、不透明箱子一个
2、洗澡用品、搓澡巾、浴花、沐浴露、香皂、毛巾若干
3、歌曲《我爱洗澡》
1、教师表演哑剧洗澡,引发幼儿猜想。
(1)哑剧就是只做动作,不发出声音。请你们猜猜我正在做什么?
(2)你们能模仿我做的动作吗?
2、用游戏方式出事洗浴用品,引导幼儿了解其名称和功能。
(1)游戏:神奇的魔术和。
(3)请你说说它叫什么?有什么用处?
(4)搓澡巾可以搓掉身上的灰尘,玉华可以让沐浴露出现许多泡泡,沐浴露能让我们身体变的`香香的,毛巾能擦干被淋湿的身体。
3、引导幼儿了解洗澡的作用。
(1)我们为什么要洗澡呢?
(2)洗澡之后有什么感觉?
(3)洗澡可以洗掉身上的灰尘和汗味,让我们的身体变得香香的,更干净,也更漂亮,洗完澡后,身体会变得又香又舒服。
4、引导幼儿分享经验,并简单了解洗澡的步骤。
(1)在家里谁帮你洗澡?是怎样洗澡的?
(2)洗澡步骤:脱衣―开水龙头―试水温―淋湿身体―搓身体各个地方―冲水―擦沐浴露―冲水―擦干身体。
(3)教师播放歌曲《我爱洗澡》,师幼共同随着音乐模仿洗澡的动作,体验其中的快乐。
请幼儿回家后给自己的塑料玩偶们洗澡。
夏天的太阳像火球,
烤的小朋友汗水流,
怎么办?
浴池里面洗个澡,
先学大象冲冲身,
再学小猴挠挠痒,
池中水儿乐开花,
小朋友们笑哈哈。
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自己洗澡的机会,并请孩子说说洗澡的相关知识,体验洗澡的乐趣,增进亲子的感情。
洗澡教案反思篇三
第5课:洗澡
学情
分析
洗澡是学生日常生活部可缺,也是学生很熟悉的一件事情,通过画洗澡,让学生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课时
安排
共1课时
第5课:洗澡
学情
分析
洗澡是学生日常生活部可缺,也是学生很熟悉的一件事情,通过画洗澡,让学生体会爱清洁,讲卫生的快乐。
教材
分析
教学目标
课时
安排
共1课时
课题
第5课:洗澡
教学时间
一(3)、一(4)、2/17-2/20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2、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洗澡的片断,彩色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5、洗澡
欣赏、联想、表现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提出了问题“怎么画”?我为学生的善于发现与思考感到骄傲:“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怎么画的?”“噢,原来可以用泡泡挡住呀!”“那还可以用什么遮挡一下?”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用毛巾!”“用浴帘!”……“看,只要你们肯动脑筋,有这么多的办法呢!希望你们以后要养成善于发现,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洗澡教案反思篇四
1、敢于在集体面前进行音乐表现,能初步伴随音乐,自主的用歌声与动作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尝试合拍的进行演唱与动作。
2、在亲子间的身体接触与情感交流中,共同分享参与亲子音乐活动的乐趣。
1、激发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愿望,愿意在集体前大但表现。
2、引导幼儿学会演唱《洗澡歌》。
1、亲子随音乐做各种动作自由入场。
2、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内容。
(1)向家长介绍活动要求:能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及时回应幼儿。
(2)鼓励幼儿愉快的与教师一起表演歌曲。
3、以亲子互动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洗澡的过程。
(1)引导亲子讨论洗澡的过程:
(2)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引导亲子与教师共提供伴随音乐自主的用歌声与动作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
(3)伴随音乐,引导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体验和表现洗澡的乐趣。
4、鼓励幼儿在音乐中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过山洞》的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随音乐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过上洞。
(2)指导幼儿认真倾听音乐,当音乐停止时,保持动作不变。
5、活动延伸:引导幼儿与爸爸把妈妈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洗澡教案反思篇五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节奏地表现各种洗澡动作,并使动作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2、在自主想象、创造中享受自由舞蹈的快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知道在夏季应勤洗澡,让自己健康快乐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1、幼儿已有洗澡的生活经验。
2、洗澡用具若干。
3、自制"流水"(银色亮丝制作)。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感受音乐,激发活动兴趣。
1、师生听音乐进场。
2、通过提问,引出活动:
(1)教师:"这么热的天,跳了舞后,老师都出汗了,你们呢?出汗后怎么办呢?""让我们听着音乐洗澡吧!"
(2)幼儿感受音乐,自由地做洗澡动作。
二、大胆表现洗澡动作,使动作具有节奏感、美感和表现力。
(一)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进行洗澡。
1、感受音乐,引导幼儿讨论:
(1)"刚才你洗了身体的哪些地方?"(幼儿自由表达)
(2)"洗澡时我们先洗哪儿?再洗哪儿?最后洗哪儿?"(幼儿自由讨论)
2、听音乐有顺序地进行洗澡。
教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把全身洗一下,看谁的动作好看,能和音乐合拍。"
(二)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行洗澡。
1、幼儿听着音乐洗澡,鼓励幼儿表现出节奏感和美感。
2、请个别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其他幼儿集体模仿。
3、听音乐有节奏地完整表演洗澡。
三、享受自由舞蹈的快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一)添加洗澡用具"洗澡",享受自由舞蹈的快乐。
1、教师:"洗澡时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东西?"(洗澡巾。洗澡球。沐浴露等)
2、个别幼儿表演。
(二)幼儿互相洗澡,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1、引导幼儿相互搓洗。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洗不到后背,怎么办?"
2、幼儿听音乐互相洗澡。
(三)互相冲洗,再度体验合作洗澡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的身上搓出了许多泡泡,我来帮你冲一冲。(教师抖动"流水")我冲到哪儿,你就洗哪儿。
四。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放松身体和心情1、幼儿听着舒缓的音乐做柔软的动作或者休息。
2、让幼儿知道洗澡是一件快乐。舒服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干净。小朋友们要勤洗澡,做一个爱清洁、爱卫生的孩子。
附:
主题活动名称:热闹的夏天主题活动目标:
1、感知夏天天气的炎热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有探索夏天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2、了解夏季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人们会想办法防暑降温。
3、初步掌握一些夏季的安全卫生常识及自我保护的方法,能健康快乐地度过夏天。
对幼儿来说,4岁是个分水岭,绝大多数的艺术特长都是从年满4岁了才开始培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